006志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006、志氣求推薦,求收藏。…………灶堂裡的火光雄雄,把青璧的小臉照的紅通通的。
石氏沒察覺到小青璧那一刻的羞慚,又問:“你祖母還說什麼了?她們今兒應該發饅頭了,沒給你們兩個吃嗎?”一提到吃,青璧耳邊又迴響著龔氏的斥罵:“給你吃你就吃?沒羞沒臊的玩意…”還有沈老太悄聲抹淚的模樣。一時間這兩種難言的複雜的情緒纏繞在心頭,青璧只覺得說不出來的難受。
她搖搖頭,道:“沒見。”石氏也不過隨口一問罷了,見青璧不知道,也就沒往心裡去。
青璧又把龔氏和沈老太暗裡相爭的話都說了一遍。
石氏嘆道:“妞啊,你還小呢,大人的事你別管,難聽的話也罷,甭往心裡去,那是你親親祖母,去也是應該的,有誰一份也就有你一份,都是你祖父的孫女,咱和誰也不差什麼,啊?”青璧雖然點頭應承,卻想:怎麼不差,她們今就和青芒差了一塊點心。去的時候有,還是沾了青芒的光,若是不去,自然就沒有了。
青玉大了,不好意思要,青璧更是個悶頭大發財的孩子,也做不來那種低聲下氣,為口吃的就求人的事。即使是親祖母,她也張不來嘴。
因此有時候或是青玉和她去,或是她自己去,沈老太從來沒有主動張羅給她們拿過點心吃。
不過是一口點心,不吃也不會死人,吃了也不會撐著,可是對於一個才五歲的孩子來說,這已經是最大的傷害。
青玉蹦蹦跳跳的回來了,石氏已經擺上了碗筷,招呼著青璧:“去叫你爹吃飯。”又嗔怪的問青玉:“這一大晚上跑哪去了?還不趕緊洗手吃飯。”青玉卻探頭看了看小八仙桌上的玉米麵粥,撇了撇嘴,道:“天天就是粥,我不吃了。”
“嘿,你這孩子,有粥吃就不錯了,當年大旱,地裡顆粒未收,我們都是吃樹皮草才活過來的,真有身在福中不知福。”青玉撇嘴道:“娘你又來了,天天不離當年大旱,吃樹皮啃草的舊話,我耳朵裡都聽出繭子來了。就算是家裡只有苞米吧,您就不能換換花樣做來吃?您看朱嬸,同產是苞米麵,人家和上青菜,做的菜糰子,可香了…”被青玉嫌棄,石氏臉上有點掛不住,伸手在青玉的小股上一拍,道:“小丫頭片子,還挑三揀四的,愛吃不吃,不吃拉倒。誰家的飯好吃你長到誰家去…”青玉哼一聲,道:“人家說的是實話嘛。”沈四海從裡屋出來,坐到小板凳跟前,問青玉:“今天在學堂裡怎麼樣?都學什麼了?”一提這個,青玉來了神,挨著沈四海坐了,抱著他的胳膊,喜滋滋的道:“爹,女兒今天可是了個大臉,先生教的三字經,我都會背了,就是先生沒教的我也會了好多。”說著便搖頭晃腦的背了一遍。
沈四海有些吃驚,看著小小的青玉,道:“這都是你自己會背的?”
“當然。”青玉驕傲的道:“今天我還和人比試看誰背的書多呢,我贏了。”沈四海十分動,半天才說了一個字:“好。”就連石氏都張大了嘴巴,盯著青玉,道:“你這孩子,想不到讀書識字倒還有股子聰明勁,那就好好念,別白搭了我這一年往私塾的十幾斤糧食。”青玉聽石氏前頭誇她,還高興的,一聽石氏最後的話頭又落到糧食上,不鄙夷的道:“娘你三句話不離你投入了多少,等將來我有了出息,連本帶利,我一準都還給你。”石氏氣的笑出來,道:“你這丫頭,怎麼說話呢。這不是你學的好,娘心裡頭高興麼。總算沒白費孃的一番心機。這滿村的人都瞅著咱們家只有你們兩個姑娘,香火沒人繼承,請等著看笑話呢。就是親的己的,也都瞅著咱們家子不好過,連把手都不帶搭的,還不就是覺得咱們家沒指望,以後沒盼頭嗎?你能有出息,娘比誰都高興,也讓他們都看看,我們家青玉那也是讀書的好苗子。他爹,你倒是說句話。”沈四海早就端起了粥碗,趁著石氏說話這會,已經喝了一大碗粥進去了。見石氏叫他,唔了一聲,抬頭把粥碗遞過去,示意石氏再給他盛一碗。
石氏只得放下筷子,又替他盛了一碗粥。
沈四海又喝了兩口,這才抹了下嘴,對青玉道:“沒想到我閨女還有過目成誦的本事,好,好,不愧是我沈四海的閨女。好好學,將來…”將來怎麼樣,卻並沒說出口。
青玉便了脯道:“我一定會好好學的,不會叫人看扁我,看扁我們家。都是閨女又怎麼樣?沒有兒子又怎麼樣?一樣能把子過好。”其實沈村裡並不是只有沈四海一家沒有兒子,龔氏的堂兄龔力也只得三個丫頭片子。可是龔力年輕,人高馬大,幹起活來又快又好又麻利。就跟玩一樣,好歹一年到頭就收的滿院子都是苞米。
平時閒了還能出外打些短工貼補家用。
他頗有一把子力氣,哥幾個又心齊,但凡家裡有什麼事,兄弟三四個就一起上,很是有氣勢,因此滿村的人都不敢小瞧,更不敢欺負。
沈四海就不成了。他雖然個子也不矮,人也不瘦,可就是沒力氣。莊嫁上的活大都是石氏做多一半,他也不過是個打下手的。
在村裡,女人再能幹,也不如男人能幹,沈四海就是村裡的笑話,說他秀才身子漢子命,就不是種莊稼的人。
沈四海人又老實,這麼多年,從來都只有別人欺負他,記恨他的,都沒見他跟誰紅過臉,吵過架。人善人欺,這道理千年不破。
他家的子過的磕磕絆絆。雖然一年到頭,兩口子都在地裡忙活,那才是真的未出就已經勞作,已落還沒休息,可是照樣過的捉襟見肘,相比村子裡別的家,總是差那麼一籌。
是以他家只有兩個閨女就成了村人們詬病的把柄,動不動就用輕蔑的口氣,冷嘲熱諷。
他面上不計較,心裡還是憋著一口氣的。沈太爺也不時的就抱怨,可是生兒子還是生姑娘,那都是老天的事,哪裡能容得他做主?
況且這兩個閨女出落的和水蔥一樣,聰明伶俐,比旁人家的渾小子們不知道省心多少,且又招人疼惹人愛的,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丟人。聽說青玉很有讀書的天分,人雖小,又頗有志氣,他的心裡邊不免生出來一分別樣的希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