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卷步步為贏第三十章七年之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章七年之殤關於這次宮廷政變,大周正史記載如下:“嘉平七年八月,十二,帝親征威州,太后監國。十六,威州陷,帝中矢。十八,太后千秋,百官朝賀,韓王謀逆,囚太后,焚宮殿,立趙王。”因為這次宮變發生在八月,八月又叫桂月,因此史稱“桂月宮變”十九凌晨,韓王的兵馬才完全控制皇宮和京城,太后和嬪妃等一干女眷全部被趕到慈寧宮的正殿關押。與太后商談政事的一干大臣則被關押在宣明殿。

中午,宮裡的大火被撲滅,勤政殿全毀、垂拱殿半毀,共燒死二十七人,十五名太監,九名宮女,還有三名官員。

晌午,韓王在宣明殿召見五品以上京官,抹淚跺足,稱皇帝已經駕崩,太后隱瞞不發,想要仿效呂后武曌臨朝稱制,他身為柴氏子孫,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周江山落入一個異姓女手裡,故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興兵逆暴,希望諸位大臣能以天下為重,尊立趙王,興隆柴氏,光明顯融,共抗北戎。

他剛說完,有一老臣越眾而出,指著他鼻子大罵:“柴珏,陛下在威州明明只是中了矢,命無礙,你卻紅口白牙,詛咒聖上,其心可誅。你發動宮變,囚居太后,焚燒宮殿,其行可剮…”韓王使個眼,便有侍衛上前,一劍砍過去,血光四濺,人頭落地,腥味瀰漫。膽小的官員已經兩腿抖糠,膽大的官員也是臉慘白。韓王看著站在最前面垂首斂眸的沈相,陰惻惻地問:“沈相大人,你乃百官之首,何從何去,大家都等著你發話呢。”沈相抬頭看他一會兒,神情淡淡地說:“皇帝大行,新帝再立,自有一套祖宗家法規矩。見到陛下的槨棺,該如何做,便如何做,何須我來發話?”韓王眯起眼睛,不得不承認,沈贇是個老油條,這話說得點水不漏。他是大周宰相,與州府往來官文都經他簽字,一時還不能殺。

“沈相高明,不愧是大周棟樑。如今非常時期,還望沈相夜坐鎮經略堂。”說完,擺擺手,便有兩個侍衛上前,挾了沈相就走。

等沈相走後,韓王掃視全殿。

不到一柱香功夫,他殺一名大臣,囚一名大臣。其他懷有二心的大臣紛紛垂下頭,不敢與他對視。而後,與他一夥的文臣武將則紛紛表示忠心不二,極盡諂媚之言,於是這樁事便在一幫小人的鼓譟裡勉強糊成了。

等文武大臣退下,韓王到雕龍寶座上坐著,摸著金龍扶手,躊躇滿志地展望前景。立趙王不過是權宜之事,誰願意為他人做嫁衣?待到將來時機穩定,他自然要廢了他。

一會兒,神勇營指揮使林興忠進來,拱手說:“王爺,宮裡全部搜查過,也檢點過人頭,並沒有阮五。”韓王懷疑地說:“怎麼可能?她明明在宮裡的。”

“連屍體都一一認過,確實沒有她。”

“這倒奇了,難道跑出宮去了?”侍立一側的王府太傅搖搖頭說:“昨夜咱們在京城各條大街都駐了人,晉王府和京西阮府都團團圍了起來,她一個弱質女子,跑出宮去,能去哪裡?城門從昨晚酉正落下,至今未開,她也不可能出城去。”韓王默然片刻說:“興忠,你即刻帶人全城搜查。”指揮使以為韓王看中阮五的美,皺眉說:“王爺,不過是個女子,如此興師動眾,十分不妥。”王府太傅說:“興忠兄有所不知,此女奇貨也。晉王坑殺北戎十萬兵,他們恨他入骨,聽聞阮五是他鐘意的女子,一心一意想擄到北戎去。敦律耶答應過王爺,若是將此女獻給北戎,就送一萬駿馬給王爺。”指揮使恍然大悟,拱手說:“屬下明白,這就派人搜查。”連搜三天,只差刮地三尺,依然不見玩碧,韓王暗暗稱奇,卻也無可奈何。他哪知道,當晚阮碧從南面水門出城了——敢在三更半夜為她偷開水門的自然是晉王留在京城裡的心腹。

八月二十一,潞州前線的皇帝得知韓王叛逆,京畿落入他手裡,吐血三口。原就氣血兩虧,一直不曾康復,中矢後箭傷反覆,又加入思慮過重,內困外憂之下,一宿頭髮半白。神越發睏倦,每****榻,昏睡多於清醒。

兵部侍郎建議退守關中,據潼關天險,等待晉王回援以及各地的勤王之師。皇帝採納,於八月二十五,由五萬軍衛護,撤入關中,駐紮渭南,急詔路南府守臣盡起軍民勤王。北戎敵軍尚被阻隔在潞州,追趕不及,皇帝方才緩過一口氣來,開衙辦公,下詔各州守將勤王,同時發檄文聲討韓王。

而潞州前線的一干將士見黃真龍旗撤走,知道皇帝已經走了,哪裡想到他是退守關中,伺機反撲,只想到他是貪生怕死逃走了。本來就吃了敗仗,士氣低,這下子更是絕望了,很多兵卒連夜逃走,十去其五。

八月末,潞州失守,大軍被打散,一潰千里。殘部退守孟州和衛州,軍僅餘八萬,河東軍僅餘二萬。

牆倒眾人推,邊陲小國見大周遭難,也趁火打劫。吐蕃茂威、稱臣兩部、高麗都在邊境挑釁,擄奪財物,屠殺百姓。一時邊患四起,戰報頻傳,很多州府還不知道京畿落入韓王手裡,戰報等都送回了京城。

皇帝發出的討韓檄文由專人送回京城,在城門下大聲誦讀,守衛城門的很多軍方知皇帝未死,人心浮動,鼓譟不已。當夜,京城發生暴動,支持皇帝的軍與韓王手下廝殺不已,到凌晨,有人打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