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卷步步為贏第二十七章高樓危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十七章高樓危危謝貴妃悠悠醒來,渾身還是跟散架了一樣。

萬姑姑聽到動靜,忙過來隔著銷金芙蓉帳低聲說:“娘娘醒了?”

“嗯。”萬姑姑揮揮手,一干宮女太監悄無聲息地忙碌起來,有的鉤起帳子,有的端來漱口茶水,有的吩咐小廚房裡上雞湯,還有的扶起謝貴妃,在她背後放下大靠枕…

喝過湯,謝貴妃神好轉,問:“小公主呢?”萬姑姑把旁邊搖籃裡的小公主抱過來,湊到她面前,低聲說:“瞧小公主睡的多香,昨還看不出來,今長開些,看著真象娘娘,粉雕玉琢的,將來指定是個大美人。”謝貴妃伸手摸摸小公主的臉蛋,眼眶瞬間泛紅。

萬姑姑知道她因何難過,斟酌言詞說:“娘娘,雖說是個公主,也是皇家的血脈。太后娘娘和陛下都很喜歡,賞賜了很多東西。”

“你不必安我,我心裡清楚著。”謝貴妃垂下眼眸,黯然地說。想當年生下大皇子時,皇帝廢了三早朝,守在前不離不棄,親手茶湯侍候。這回卻是人影也不見一個,只怕不僅是因為生了公主,而是心走了。

“這幾陛下在忙什麼?”萬姑姑猶豫片刻說:“聽於公公說,陛下這幾時常外出…”

“都去了哪裡?”

“北戎使館…”謝貴妃皺眉,納悶地問:“他無端端總去北戎使館做什麼?”萬姑姑怕她難過,不敢答,默然不語。

謝貴妃見她面為難之,隱隱猜到了,氣得柳眉倒豎,恨恨地說,“敦律耶這個賊,居然連我也算計”

“娘娘,你如今在坐月子,戒急戒怒,有什麼事,等坐完月子再說。”

“我如何不氣惱,若非我幫他,他如何能得陛下青睞?”這事萬姑姑也清楚,敦律耶未到京城之前,先派人送了厚禮給延平侯,而後跟謝貴妃聯繫上的。謝貴妃沒少在皇帝面前說敦律耶的好話,而敦律耶從謝貴妃處得知皇帝的習**好,事事投其所好,才能這麼快得他歡心。雖然他用*藥幫謝貴妃陷害了四姑娘,但同時算計了謝貴妃,也難怪她生氣。

“萬姑姑,你從速去延平侯府一趟,提醒侯爺勿要再同他往來。”

“是。”萬姑姑答應一聲,起身要走。

“等等。”謝貴妃叫住她,“那我正痛著,好象聽說敦律耶替他們汗王求娶阮五姑娘?”

“是,陛下與太后娘娘因為這事起了口角,僵持不下。昨陛下還以頂撞聖駕為由撤換軍副都指揮使。”謝貴妃一愣,軍副都指揮使是太后的堂兄,撤換他,豈不是打了太后的臉?

“頂撞聖駕?”

“是,陛下這幾頻頻外出,副都指揮得了太后指示,在西華門攔駕進諫。陛下聽他口口聲聲太后說太后說,十分惱怒,說他一個小小副都指揮使竟然敢阻擾聖駕,博取忠臣之名,以期千古芳,陷君王以不義,其心可誅。當即革職查辦。”軍副都指揮使仗著自己是太后的堂兄,囂張跋扈,不將皇帝放在眼裡,也不是一了。以前謝貴妃與皇帝相偕出遊時,還被他進諫過,因此他被革職,甚合謝貴妃心意。

至於敦律耶替薊奴裡求娶阮碧一事,若是皇帝恩准,晉王指定對他生出嫌隙,兄弟離心。以前謝貴妃數次請立大皇子為太子,皇帝說待他稍微年長再立,其實是怕他體弱多病,無法擔起嗣君責任。且皇帝心裡一直有立晉王為皇太弟的想法,因此若是他們兄弟離心,對大皇子也有好處。思量妥當,謝貴妃決定不管這事,擺擺手,示意萬姑姑下去。

萬姑姑出宮直奔延平侯府,把事情待清楚,婉言謝絕延平侯夫人留吃午飯的好意,仍然坐上馬車返回宮裡。剛拐到大街上,聽到哀樂聲聲由遠及近,挑起窗簾一看,前方白幡飄揚,一列長長送葬隊伍緩緩過來,綿延不絕,看不到盡頭。

正納悶是誰家送葬,如此排場。聽旁邊有人問:“喲喲喲,誰家的?這麼大的排場。”有人答:“京西阮府。”原來是阮大夫人出殯,萬姑姑示意車伕將馬車停在路邊。走在最前端的僧侶已經過來了,近一百多個光頭,在陽光下鋥鋥發亮。

方才那人又慨地說:“不愧是世家名門,好大的排場。”有人不屑地說:“什麼世家名門?早就成空殼子,只剩個排場了。”

“這話怎麼講?”

“你看看,這一路過來,哪個官吏人家或是世家名門不是緊閉門戶,更不用說設路祭了。可見這阮府已是人人避之不及了。”有個上了年紀的老頭慨地說:“是呀,當年文孝公出殯時,京城有頭有臉的人家十有七八設了路祭,連一些平頭百姓人家也在沿途擺上香柱酒水,供行人拜祭。唉,也就不過是十多年,京西阮府沒落至斯,可悲可嘆”這話說得萬姑姑也生出一絲悲切,想自己在宮闈三十載,多少繁華轉眼成空。便是她自己先後做過宣宗皇帝的御侍、瑞妃的殿侍、晉王的典侍,可謂恩寵一時,然而還不是因為七皇子瘋癲而成替罪羔羊,若非謝貴妃搭救,差點命不保。

巷子深處響起隱隱約約的絲竹聲,跟著便有女子的曼唱聲傳過來:“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琉璃瓦粉黛牆,到頭來都是蒿草地棲梟鳥。朝朝寒食夜夜元宵,逃不過飛鳥投林殘照明滅。若問古今英雄美人歸處,黃土櫳中白骨寒…”耳聽這歌聲,眼看紙錢漫天,在場之人無不動容。

萬姑姑端坐車裡,更是淚溼雙眸。

半晌,方聽又有人說:“孝子孝女過來了。”又有人說:“哪位是阮五姑娘呀?”

“應該是右邊那位。可惜蒙著面紗,不知道模樣如何?聽說連北戎的汗王都想求娶她…真真是紅顏禍水。”萬姑姑抹掉眼淚,又看著窗外。先是三名披著麻布手持哭的孝子走過,而後便是嬤嬤攙扶的兩名孝女,都戴著面紗,左邊為尊,應該是二姑娘,右邊自然是阮碧…只是,萬姑姑皺眉,雖與她見面不多,卻認得她走路姿勢。隊伍裡的這位孝女步履矯健,一看就是身懷功夫之人,怎麼可能是阮碧?

她沒有看錯,出殯隊伍裡不是阮碧,而是雲香。

阮碧此時與她隔著半條街,坐在馬車裡,也看著出殯隊伍,若有所思。

劉適之坐在她旁邊,低聲說:“…姑娘,別再猶豫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王爺說了,絕不能讓你身處險境。”見她依然猶豫不絕,他著急地拔高聲音說,“姑娘,你不替自己想想,也要替王爺想想。”阮碧垂下眼眸,按著懷裡晉王從廣州寫來的信,不用看,她已倒背如

“…接到餘慶急件,方知你一意孤行返回京城,我心焦慮,夜不能寢,悔不該留卿在濠州。我已安排人手助卿脫險,勿要再瞻前顧後,舉大業者須舍小節。脫困後,不必再回濠州,放舟南下,逕直到定遠。切不可再逗留,所有恩怨,待來年班師回京,我定為卿一一追索…”見她神浮動,劉適之只當她同意了,敲敲車壁低聲吩咐車伕:“跟著出殯隊伍出城。”

“不。”阮碧抬起眼眸說,“回阮府。”

“姑娘”

“不必再說了,我還有事情未完,暫時不能離開京城。時勢易也,我如今留在京城,不見得會有命之憂。”劉適之嘆口氣,只得隨她。

回到阮府,先去見老夫人,她看著她連連跺腳,說:“既然走了,作什麼又回來?難道還真想嫁給北戎的汗王?這可萬萬使不得。否則將來大周與北戎一旦起兵災,祭旗的便是咱們這一大家子。”心裡早有盤算,但不好與外人道,阮碧猶豫片刻,只說:“我進宮覲見太后去了。”老夫人無奈地擺擺手:“去吧,去吧。”這一回進宮,便覺得氣氛與從前大不一樣,宮女太監神明顯小心翼翼多了,看來是受到太后與皇帝的矛盾影響了。

太后看到她頗為詫異,說:“不該跑的時候,你跑得飛快,該跑的時候,你倒又回來了。”阮碧明白她的意思,若是自己跑了,薊奴裡求娶一事自然不了了之。

“娘娘還記得我說的丙吉車伕的典故嗎?敵人來襲,該是車伕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哦?”太后深深看她一眼,“聽說,你在靈堂之上,曾怒斥敦律耶,並說,於公於私誓不兩立?”顧小白果然把這番話傳到她耳朵裡了。

“沒錯,娘娘。大周危矣。”

“何危之有?”

“若民女沒有估錯,薊奴裡不久將揮師南下。”太后不屑地搖頭:“危言聳聽,北方三部叛亂,薊奴里正集結南方四部兵馬準備征伐,自顧不暇,怎麼可能犯我大周呢?若他有犯大周之心,有怎麼會以十萬馬匹為聘求娶你呢?”

“以十萬馬匹為聘求娶我,使得是離間計、拖延計、湯計。讓我們誤以為他要出征北方三部,急於與我大周修好。”阮碧說,“娘娘,你想一下。敦律耶是薊奴裡手下大將之一,握著一部兵馬,若是薊奴裡結兵討伐北方三部,應該早就召他回去,怎麼還會讓他在京城裡四處閒逛,狩獵?可見,北方三部兵變,其中有詐。薊奴裡結集南方四部兵馬,目的只怕不在北方三部,而是我們大周。”太后悚然一驚,緩緩坐直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