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福是很孤獨的,他的孤獨是因為他看不起村中的所有人,他始終以蔑視的姿態老福經常對村裡人說:誰敢說阿花好,我就把他家的灶頭砸個稀巴爛。阿花是老福的老婆,老福的意思是阿花不是個好婆娘。
然而人們都紛紛指責老福,說老福前世修了福,才娶上這樣個好婆娘,老福要是沒有阿花,別說家不成家,老福連活下去也成問題。老福並不買帳,老福總是那個樣子,他是村中的另類,就等於城市裡的新新人類,活出來的味道就是與眾不同,然而老福並沒有新新人類灑脫,老福活得很艱難。
老福年輕的事是大人們告訴我們的,那時我們還沒有出世,後來我們認識了老福,就問起老福的事,大人們一說到老福,話匣子就滔滔不絕起來,老福的事多,也
有趣。大人們都說老福像個先生,不是個種田人。老福平時是不下地的,也不幹家裡的活,吃飽了就一本書,一把椅子,一看就是一整天。農忙的時候才幹活,但即使是到田裡,他也是皮鞋套絲襪。老福從來不踩打禾機,老福說這活太累,他幹不來,他只是割水稻,每割三五棵,就要呆上好一會兒,伸伸
,擂擂腿,再來上一
菸,大半天時間就過去了。人家都說:老福這是友情客串,真正幹活的是阿花和身後的一串小孩。到了收工的時候,一般收工開工都是老福說了算,當然,如果阿花要加班,老福也從不阻攔,只是拿起他的眼鏡就走了,身後是阿花的身影,這時的阿花總是挑著副沉重擔子,大汗淋漓的在老福背後走著。
老福是我們這些半大不大的孩子的朋友,我們經常去找他,因為他有很多武俠書,老福不但有武俠書,還有許多有關歷史和當時我們叫不出類別的書。我小時候放過鵝,我放的鵝至少都有二三十隻,老福也放鵝,但是老福只有三隻鵝,老福家裡窮,買不起多少小鵝來養,這三隻鵝可是他家的小銀行,一切柴米鹽油的費用全靠那三個股下蛋。老福經常和他的小兒子爭鵝放,每次都爭得臉紅兒赤,後來小兒子到了上學的年齡,老福才取得最終的勝利。其實老福放鵝的時候,心思
本就不在鵝身上,他總是拿本書,無論是炎炎烈
還是寒風咧咧,他看書的姿勢總是一成不變。直到我上了小學,那時我老是逃課,但一想起老福看書的姿勢,我就羞愧難當。
我是在放鵝的時候認識老福的,後來我就經常到他家去,我們似乎成了朋友,但剛開始的時候,老福不肯借書給我,他說我還太小,怕書給我丟了。我就在他家裡看。老福有這樣個脾
,無論誰來借書,必須寫借條,條約是如下幾點:一,必須按期歸還;二,不得有任何損壞的痕跡;三,借書五次以上者,必須回借一本以上的書本方可續借。違反第一條者終止借書一年,違反第二條者必須視情節輕重作賠償處理,輕者則停止借書三個月,重者作賠償處理,賠償原則有二(其一是必須賠償同類書籍,其二是必須比損壞的書厚五十頁以上)當時我們都覺得老福借書的條件非常苛刻,後來上學讀書了,到圖書館借書,才發現無論是學校裡的還是外面的圖書館,都比到老福那裡借書還麻煩,老福借書不用辦證,而且罰的方式也容易接受得多。
我們當時心裡罵著老福苛刻,但還是經常到他那裡借書,因為他的書最多。老福沒有書架,也不是書香世家那樣將書放得整整齊齊,老福的書亂七八糟的堆了滿滿的一竹。竹
很破,也很髒,但每次我爬上竹
,就彷彿到了一個充滿了誘惑的世界,總是令我留戀忘返,我總是在竹
上呆上一兩個鍾,才在老福的催促中拿起要借的書,跳下竹
。這時老福就會接過書本,在一個本子上記錄我借的書名和
期,老福做完這一切之後,就會搬過一張椅子,示意我坐下來,然後他就開始介紹我要借的書的內容,這也是老福的規矩,誰要借哪本書,就得聽他介紹哪本書的內容,老福對所有的書都
背如
,老福口才好,講得頭頭是道,但我們卻苦不堪言,沒有誰願意讀一本剛聽人家講過的書,什麼都被你講完了,讀起來還有什麼意思?但這是老福的規矩,要借他的書,就得遵守他的規矩。後來我不得不想出個法子對付老福,這個法子很簡單,卻很靈驗,上了小學,我還運用了六年,以達到逃課的目的。我拿起書本,雙手一捂肚子,對老福說:哎呀,我要拉肚子了。就跑開了。
老福上的學不多,但讀的書卻不少,我之所以能擁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歸功於老福的書,但老福在我的記憶中,大部分是關於書的故事,他還有很多故事在傳,非常遺憾的是,由於我的異地求學,或許錯過了老福其他更為
彩的故事,老福在我的記憶裡變得模糊了。
今年節,在家裡呆了很長一段時間,聽到了許多村中的趣聞,在聽村中的趣聞的時候,我悲哀的發現自己正扮演著外鄉人的角
,我的心正飄遠於生我養我的土地,我對不起我所有的家鄉人,他們津津樂道的我所擁有的成就,令我深懷愧疚,所以我努力找點話題,村中人很快就笑道:村中出了個神童,
後恐怕是要超過你了,那小子今年才三歲,卻已經能讀能寫了,無論到哪家拜年,準能將人家的對聯念上一遍,你要他寫出來,他二話不說,拿起筆寫得有板有眼的。他自從脫了
嘴,就受到他爺爺的特殊的訓練,他爺爺象個教師爺,
了個房間辦成了私塾,有黑板有粉筆,上課下課有個時間表,他爺爺還放出了水,說不讓他上學校,自己培養,直到讀大學。
我聽得來了興趣,便問道:他爺爺是誰?
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