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也不知他究竟為的是美景當前,興致特佳,抑或是經年奔波,了無成就,抑或難伸,忽然間,他引吭長嘯起來。
這一聲嘯發自內心,蘊滿真力,只震得氣轉,雲霧翻滾,碎石崩落,樹葉飄飛,的確有氣勢磅礴,動搖河山之威。
嘯聲未落,峰下,立刻起了回應。
少年長嘯,真氣渾厚。
回聲尖銳,細如遊絲。
少年立知自己這聲長嘯可能惹了禍,忙凝神戒備,注視峰下回聲來源。
這尖銳悠長的回聲,響了足有頓飯之久,方始停止,普示見有人上峰。
是留?是走?少年正自委決不下,倏聞有輕微腳步聲響起自背後。
腳步聲輕得不能再輕,若非功緻絕頂,還真不易察覺。
霍轉身形,五丈外已立著一個鶴髮童顏,仙風仙骨的道長。
近身五丈,方始覺察,少年不由一驚。
這突然現身的道長,不意少年聽覺這靈,似乎比少年還要吃驚。
“峰頂嘯聲,想是出自檀越之口?”
“一進興至,有擾清修,翁如松這廂謝罪!”原來這藍衫少年正是翁如松。
他奔走經年,除了得到一幅玉-副圖外,對於師父代的事,可說一樣也沒有完成。
到了天台,找了一天一夜,也沒有找到徐振綱所說的那個奇人住處。
攀上峰頂,俯覽河山壯麗,不由觸萬端。
那聲長嘯半是發舍中抑鬱,半是有為而然。
所謂“有為而然”也不過是因為找不到人,想藉這聲長嘯把這個隱居天台的奇人引了出來。
現在,人是引出一人來了,但還並未確定這個道長是不是徐振綱所說的那個奇人?
他自覺所答十分得體,慢慢的藉著問答,再探詢他的嚴厲,看看到底是不是自己所要追尋的璇璣客。
“一聲謝罪便可輕鬆卸責了事了嗎?”不想等了半天,這個看似道貌岸然的老道人,竟然問出這麼一句話。
語音之間大有責難之意。
這可大出翁如松意料之外,一時間瞠目結舌,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其實,這就要怪他歷練不夠才致如此。
大凡武林中人,隱修之處,最忌別人上門干擾。
他那聲蘊含內力的長嘯,在道人看來,存在含有輕蔑示威和挑虞的意味在內,請想道人如何能就此算了?
儘管翁如松回答得謙虛有禮,道人仍然認為不滿意,故仍發言責難。
這種發展原是極為自然的,道人責難實也無可厚非。
只可惜這朵武林奇葩經歷不廣,還不知自己這個舉動違反了武林忌,被問得臉上發燒答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