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老衲山中移漏處佳人世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些藍衣人自忖殺官作亂,既已被擒,自然個個殺頭,更無倖免之理,不料這少年將軍要充好漢,竟然放一條生路,倘若骰子擲輸了,那也是無可如何了。那道人道:“很好,大丈夫一言既出…”韋小寶道:“死馬難追!我花差花差小寶做事,決不佔人便宜。這位不知是小姊姊還是小妹妹,剛才幫我在骰子上吹了一口氣,保全了我的腦袋,你就不必賭了。你的小腦袋兒,算是我贏了之後分給你的紅錢。拿了這一百兩銀子,先出帳去罷。傳下號令,外面把守的人不得留難。”一名佐領大聲傳令:“副都統有令:中軍帳放出去的,一概由其自便,不得留難阻擋。”帳外守軍大聲答應。韋小寶將兩錠五十兩的元寶推到那少女面前。
那少女臉上一陣白,一陣紅,緩緩搖頭,低聲道:“我不要。我們…我們同門一十九人,同…同生共死。”韋小寶道:“好,你很有義氣。既然同生共死,那也不用一個個分別賭了。小姑娘,你跟我賭一手。你贏了,一十九人一起拿了銀子走路,倘若輸了,一十九顆腦袋一齊砍下,不
快?”那少女向青年望去,等候他示下。
那青年好生難以委決,倘若十九人分別和這小將軍賭,勢必有輸有贏,如果他當真言而有信,那麼十九人中當可有半數活命,後尚可再去設法報仇。但如由小師妹擲骰,贏則全師而退,輸了全軍覆沒,未免太過兇險。他眼光向同門眾人緩緩望去。
一名藍衣大漢大聲道:“小師妹說得不錯,我們同生共死,請小師妹擲好了。否則就算是我贏了,也不能獨活。”七八人隨聲附和。
韋小寶笑道:“好!小姑娘,你先擲!”將骰盆向那少女面前一推。
那少女望著那青年,要瞧他眼行事。那青年點頭道:“小師妹,生死有命,你大膽擲好了。反正大夥兒同生共死!”那少女伸手到碗中抓起四粒骰子,長長的睫
垂了下來,突然抬起頭來,向韋小寶看了一眼,拿著骰子的手微微發抖,一鬆手,四粒骰子跌下碟去,發出清脆的響聲。那少女閉上了眼,竟不敢看,只聽得耳邊響起一陣叫聲:“三!三!三點!”夾雜著眾侍衛官兵笑罵之所。那少女雖不懂骰子的賭法,但聽得敵人歡笑叫嚷,料想自己這一把擲得很差,緩緩睜眼,果見眾同門人人臉
慘白。
四粒骰子最大的可擲到至尊,其次天對、地對、人對、和對、梅花、長三、板凳、牛頭等等對子,即使不成對,也有必點以至四點都比三點為大。這三點一擲出來,十成中已輸了九成九,就算韋小寶也擲了三點,他是莊家,三點吃三點,還是能砍了十九人的腦袋。
一名藍衣漢子突然叫道:“我的腦袋,由我自己來賭,別人擲的不算。”那道人怒道:“男子漢大丈夫,豈能如此貪生怕死?墮了我王屋派的威名。”韋小寶道“眾位是王屋派的?”那道人道:“反正大夥是個死,跟你說了,也不打緊。”那藍衫漢子大聲道:“我是我爹孃生的,除了爹孃,誰也不能定我的生死。”那道人怒道:“你小師妹擲骰子之前,你又不說,待她擲了三點,這才開腔。我王屋派中,沒我這號不成材的人物。”那漢子命要緊,大聲道:“五符師叔,我不做王屋派門下弟子,也沒什麼大不了。”另一名漢子冷冷笑道:“你只求活命,其餘的什麼都不在乎,是不是?”那漢子道:“這位少年將軍明明要我們一個個跟他賭。小師妹代擲骰子,你們答應了,我出聲答應了沒有?”那藍衣青年森然道:“好,元師兄,從此刻起,你不是王屋派門下弟子。你自己和他賭罷。”那姓元的道:“不是就不是好了。”韋小寶道:“你姓元,叫什麼名字?”那姓元的微一遲疑,眼見同門已成仇人,自己若說假名,必被揭穿,說道:“在下元義方。”那青年哼了一聲,道:“閣下不妨改個名字,叫作元方。”韋小寶道:“為什麼改名哪?嗯,元方,元方,少了個‘義’字,他是罵你沒有義氣。喂,王屋派的各位朋友,還有哪一位要自己賭的?”注目向眾藍衫人中望去,只見有兩人口
微動,似
自賭,但一遲疑間,終於不說。
韋小寶道:“很好,王屋派下,個個英雄豪傑,很有義氣。這位元兄,反正不是王屋派的,他有沒有義氣,跟王屋派並不相干。”那青年微微一笑,道:“多謝你了。”韋小寶道:“來人,斟上酒來!我跟這裡十八位朋友喝上一杯,待會是輸是贏,總是生離死別。這十八位朋友義氣深重,不可不。”手中軍士斟上十九杯酒,在韋小寶面前放了一杯,一十八個藍衫人各遞一杯。那些人見為首的青年接了,也都接過。
那青年朗聲道:“我們跟滿洲韃子是決不朋友。只是你為人
氣,對我王屋派又很看重,跟你喝這一杯也不打緊。”韋小寶道:“好,幹了!”一飲而盡。那十八人也都喝了,紛紛將酒杯擲在地下。元義方鐵青著臉,轉過頭不看。
韋小寶喝道:“侍候十八柄快刀,我這一把骰子,只須擲到三點以上,便將這十八位好朋友的腦袋都割了下來。”眾軍官轟然答應,十八名軍官提起刀劍,站在那十八人身後。
韋小寶心想:“我這副骰子做了手腳的,要擲成一點兩點,本也不難。只是近來少有練習,手上功夫生疏了,剛才想擲天一對,卻擲成了個六點,要是稍有差池,不免害了這十八人的命。這些臭男人也倒罷了,這花朵般的小姑娘死了,豈不可惜?”他拿起四枚骰子,在手中搖了搖,自己吹了口氣,手指輕轉,一把擲下,隨即左掌掩住碗口。只聽得骰子滾了幾滾,定了下來,他沒有把握,手指離開一縫,湊眼望去,只見四枚骰子中兩枚兩點,一枚一點,一枚五點湊起來剛好是個別十。別十便是無點,小到無可再小。他本已打定主意,倘若手法不靈,擲成三點以上,隨口便說兩點一點,晃動骰碗,擾了骰子,從此死無對證,對方自是喜出望外,自己部屬最多隻心中起疑,無人敢公然責難。現下作弊成功,大喜之下,罵道:“媽的,老子這隻手該當砍掉了才是!”左手在自己右手背上重擊數下。
眾人看到了骰子,都大叫出聲:“別十,別十!”那些藍衣人死裡逃生,忍不住縱聲歡呼。那為首的藍衣青年望著韋小寶,心想:“滿洲韃子不講信義,不知他說過的話是否算數?”韋小寶將賭檯上的銀子一推,說道:“贏了銀子,拿了去啊。難道還想再賭?”那青年道:“銀子是不敢領了。閣下言而有信,是位英雄。後會有期。”一拱手,轉身走。韋小寶道:“喂,你贏了錢不拿,豈不是瞧不起在下花差花差小寶?”那青年心想:“身在險地,不可多不耽擱。”說道:“那麼多謝了。”十八人都拿了銀子,轉身出帳。
韋小寶一雙眼睛一直盯在那少女臉上。她取了銀子後,忍不住向韋小寶瞧了一眼。四雙投,那少女臉上一紅,微微一笑,低聲道:“謝謝你。”走了兩步,轉頭說道:“小將軍,你這四枚骰子,給了我成不成?”韋小寶笑道:“成啊,有什麼不可以。你拿去跟師兄們賭錢麼?”那少女微笑道:“不是的。我要好好留著,剛才真把我
命嚇丟了半條。”韋小寶抓起四枚骰子,放在她手裡,乘勢在她手腕上輕輕一捏,這一下便宜,總是要討的。
那少女又道:“謝謝你。”快步出帳。
元義方見眾同門出帳,跟著便要出去。韋小寶道:“喂,你可沒跟賭過。”元義方臉上登時全無血,心想:“這件事可真錯了,早知他會擲成別十,我又何必枉作小人。”說道:“將軍沒了骰子,我…我只道不賭了。”韋小寶道:“為什麼不賭?什麼都可以賭,豁拳可以賭,滾銅錢可以賭。”隨手抓起一疊銀票,道:“你猜猜,這裡一共多少兩銀子。”元義方道:“那怎麼猜到?”韋小寶一拍桌子,喝道:“這匪徒,對本將軍無禮,拿出去砍了!”眾軍官齊聲答應。
元義方嚇得面如土,雙膝一軟,跪倒在地,說道:“小…小人不敢,大將軍…大將軍饒命。”韋小寶大樂,心想:“這傢伙叫我大將軍。”喝道:“我問你什麼,一句句從實招來,若有絲毫隱瞞,砍下你的腦袋。”元義方連聲道:“是,是!”韋小寶命人取過足鐐手銬,將他銬上,吩咐輸了銀子的眾軍官取回賭本,退了出去,帳中只剩張康年、趙齊賢兩名侍衛,以及驍騎營參領富
。當下由張康年審訊,他問一句,元義方答一句,果然毫不隱瞞。
原來屋王派掌門人司徒伯雷,本是明朝的一名副將,隸屬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部下,抗拒滿洲入侵,驍勇善戰,頗立功勳。後來李自成打破北京,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司徒伯雷領兵與李自成部作戰,奮勇殺敵,攻回北京。當時他只道清兵入關,是為祟禎皇帝報仇,哪知清兵卻乘機佔了漢人的江山,吳三桂做了大漢。司徒伯雷大怒之下,立即棄宮,到王屋山隱居。司徒伯雷武功本高,閒來以武功傳授舊部,時
既久自然而然的成了個王屋派。那是先有師徒,再有門徒,與別的門派頗不相同。說起司徒伯雷的名字,張康年等倒也曾有所聞。
元義方說道,那帶頭的青年是司徒伯雷的兒子司徒鶴,其餘的有些是同門師兄弟,有幾個年長的,他們以師叔相稱。那少女名叫曾柔,她父親是司徒伯雷的舊部,已於數年之前過世,臨終時命她拜在老上司門下。
他們最近得到訊息,吳三桂的獨生子吳應熊到了北京,司徒掌門便派他們來和他相見。路經此處,見到清兵軍營,司徒鶴少年好事,潛入窺探,卻是志在殺一殺滿洲兵的氣焰。
韋小寶問道:“你們去見吳三桂的獨生子,為了什麼?”元義方道:“師父吩咐,命我們想法子擒了他去王屋山,以此要挾吳三桂,迫他…迫他…”韋小寶道:“怎麼?迫他造反?”元義方道:“是師父說的,可與小人不相干。小人忠於大清,決不敢造反。小人今和王屋派一刀兩斷,就是不肯附逆棄暗投明,陣前起義。”韋小寶一腳踢去,笑道:“***,你還是個大大的義士啦。”元義方毫不閃避,捱了他這一腳,說道:“是,是!全仗將軍大人栽培。小人今後給將軍大人做奴做僕,忠心耿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韋小寶心想對方這一下殺了三名御前侍衛,自己卻放了司徒鶴、曾柔一干人,只怕張康年等侍衛不服,至少也要怪老子擲骰子的運氣太差勁,眼前這件案子,總須給大家一些好處,才是做大莊家的面子,沉
半晌,已有了主意,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喝道:“你這大膽反賊,明明是去跟吳三桂勾結,造反作亂,卻說要綁架他兒子。你得了吳三桂多少好處,卻替他隱瞞?***王八蛋,來人哪!給我重重的打!”帳外走進七八名軍士,將元義方掀翻在地,一頓軍
,只打得皮開
綻。
韋小寶道:“你招了不招?你說要去綁架吳三桂的兒子,怎麼到我們軍營來殺害御前侍衛?御前侍衛和驍騎營,都是皇上最最親信之人,你們得罪了御前侍衛和驍騎勞營,就是不給皇上面子。”張康年、富等一聽,心下大為受用,一齊出聲威嚇。
韋小寶道:“這傢伙花言巧語,捏造了一片謊話來騙人。這等反賊,不打哪有真話?再給我打!”眾軍士一陣吆喝,軍亂下。元義方大叫:“別打,別打!小人願招!”韋小寶問:“你們在王屋山上住的,共有多少人?”元義方道:“共有四百多人。”韋小寶又問:“連帶家人呢?”元義方道:“總有二千來罷!”韋小寶拍案罵道:“
你個
雄,哪有這麼少的?給我打!”元義方叫道:“別打,別打!有…有…四千…五千多人!”韋小寶大罵:“
你***十八代老祖宗,說話不
快快的,九千就是九千,為什麼說四千、五千,分開來說?”元義方道:“是,是,有九千多人。”韋小寶道:“你們這等賊,哪有說真話的?說九千多人,至少有一萬九千。”砰的一聲,在桌上一拍,喝道:“在王屋山聚眾造反的,到底有多少人?”元義方聽出他口氣,人數說得越多,小將軍越喜歡,便道:“聽說…聽說共有三萬來人。”韋小寶喜道:“是啊,這才差不多了。”轉頭向參領富
道:“這賊骨頭,不打不招。”富
道:“正是,還得狠狠的打。”元義方叫道:“不用打了。將軍大人問什麼,小人招什麼。”早已打定了主意,總之是順著這小將軍的口風,以免皮
受苦。
韋小寶道:“你們這三萬多人,個個都練武藝,是不是?剛才那小姑娘,只十五六歲年紀,也練武藝。你們都是吳三桂的舊部,有些年輕的,是他部下將領的子女,是不是?”元義方道:“是,是。大家都…都會武藝,都是吳三桂的舊部。”韋小寶道:“你們的首領司徒伯雷,以前是吳三桂的愛將,打仗是很厲害的,是不是?他說我們滿洲人都殺光了?”元義方道:“這是他大逆不道的言語,非常…非常之不對。”韋小寶道:“他派你們去北京見吳三桂的兒子,商量如何造反。為什麼不到雲南去,跟吳三桂當面商量?”元義方道:“這個…這個…恐怕…恐怕別有原因。”實則他們只是要綁架吳應熊,對韋小寶這句話倒不易回答。
韋小寶怒道:“混蛋!什麼別有原因?你們那司徒伯雷自己早去過雲南,跟吳三桂一切都說好了,是不是?”元義方道:“好像…好像是的。”韋小寶罵道:“什麼好像不好像?***,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元義方道:“是…是的,去…去過的。”張康年、趙齊賢、富三人聽得韋小寶一路指引,漸漸將一件造反謀叛的大逆案攀到平西王吳三桂頭上,不由得面面相覷,暗暗擔心,不知他是什麼用意。
韋小寶又問:“司徒伯雷是吳三桂的愛將,帶著這三萬兵,為什麼不駐紮在雲南?你***,王屋山在什麼地方?”心想:“倘若王屋山也在雲南,這句話可不對了。”幸好元義方答道:“在河南省濟源縣。”但韋小寶可不知河南省濟源縣在什麼地方,說道:“那離北京很近,是不是?”元義方道:“也不太遠。”韋小寶罵道:“
你
,很近就很近。什麼也不太遠。”元義方道:“是,是,很近,很近。”韋小寶道:“好啊,那離北京近得很哪!你們這些反賊,用意當真惡毒,在京城附近山裡伏下了一枝
兵。吳三桂在雲南一造反,你們立刻從山裡殺將出來,直撲北京,將我們這些御前侍衛,驍騎營親兵,一個個砍瓜切菜,只殺得血
成河,屍積如山,沙塵滾滾,
滾
,是不是?”元義方磕頭道:“這是吳三桂跟司徒伯雷兩個反賊大逆不道的陰謀,跟小人可不相干。”韋小寶微微一笑,心道:“你這傢伙倒乖巧得緊。”問道:“你們王屋派中,在吳三桂部下當過軍官兵卒,有哪些人,一一招來。”元義方道:“人數多得很。”當下說了許多人的姓名,那倒並非捏造。韋小寶道:“很好!你把這些人的姓名都寫了下來,他們以前在吳三桂部下當過什麼宮職,也都一一寫明。”元義方道:“有些…有些小人不大清楚。”韋小寶道:“你不清楚?拖下去再打三十
,你就清楚了。”元義方忙道:“不…不用打,小人都…都記起來啦。”軍士拿來紙筆,元義方便書寫名單。韋小寶見他寫了半天也沒寫完,心中不耐,對張康年道:“這人口供,叫師爺都錄了下來。”向元義方喝道:“你剛才說的口供,去跟師爺再說一遍,說得有半句不清楚的,砍了你的腦袋,帶了下去。”兩名軍官拉了他下去。
韋小寶笑嘻嘻的道:“三位老兄,咱們這次可真上了運啦,破了這一件天大的造反案子,咱四人非大大升官不可。”張康年等三人驚喜
集。趙齊賢道:“這是都統大人的明見英斷,屬下有什麼功勞?”韋小寶道:“見者有份,人人都有功勞。”張康年道:“說平西王造反,不知道夠不夠證據?”韋小寶道:“這批王屋山的反賊要造反,總不是假的罷?他們上北京去見吳三桂的兒子,能有什麼好事幹出來?”張康年道:“這姓元的說,他們要綁架平西世子,
迫平西王造反,那麼平西王事先恐怕未必跟他們有什麼聯絡。”韋小寶道:“張大哥跟平西王府的人很有來往,內情知道得很多,是不是?”倘若他們造反成功,平西王做了皇帝,嘿嘿。”張康年聽他語不善,大吃一驚,忙道:“平西王府中的人,我一個也不識。都…統大人說…說得是,吳三桂那廝大…大逆不道,咱們立…立刻去向皇上告狀。”韋小寶道:“請三位去跟師爺商量一下,怎麼寫這道奏章。”張康年等三人和軍中文案師爺寫好了奏章,讀給韋小寶聽,內容一如元義方的招供,王屋山中吳三桂舊部諸人的名單,附於其後,奏摺中加油添醬,敘述韋小寶
間內到反賊,夜裡在營中假裝不備,引其來襲,反賊兇悍異常,韋小寶率領眾奮戰,身先士卒,生擒賊魁元逆義方,得悉逆謀。御前侍衛葛通等三人,忠勇殉國,求皇上恩典,對三人家屬厚加撫卹。
韋小寶聽了,說道:“把富參領和張趙兩位侍衛頭領的功勞也說上幾句。”富等三人大喜道謝。韋小寶又道:“再加上幾句,說咱們把反賊一十九人都擒住了,反賊卻說什麼也不肯吐
逆謀,我便依據皇上先前所授方略,故意將一十八名反賊釋放,這才將全部逆謀查得明明白白。”三人齊道:“放走十八名反賊,原來是皇上所授方略?”韋小寶道:“這個自然,我小小年紀,哪有這等聰明?若不是皇上有先見之明,這一樁大逆謀怎查得出?”韋小寶說是的先前康熙命他放走吳立身、敖彪、劉一舟三人,以便查知刺客入宮為逆的真相。張康年等卻以為王屋派來襲之事,早為皇上所知,那麼誣攀吳三桂,也是皇上先有授意了,眼見一場大富貴平白無端的送到手中,無不大喜過望,向韋小寶千恩萬謝。
按照滿清規矩,將軍出征,若非奉有詔書,不得擅回,雖然韋小寶離北京不過二三十里,卻不能自行回宮向康熙親奏,當下命兩名佐領,十名御前侍衛,領了一個牛錄三百名兵士連夜押了元義方去奏知康熙。他心下得意:“這一下搞得吳三桂可夠慘的了。沐王府天地會比賽,要瞧是誰鬥倒鬥垮吳三桂。老子今對兩們師父都立了大功,天地會的陳師父喜歡,皇帝師父也必喜歡。”次
領軍緩緩南行,到得中午時分,兩名御前侍衛從京中快馬追來,說道:“皇上有密旨。”韋小寶大喜,當即召集眾侍衛,驍騎營眾軍官在中帳接旨。
那宣旨的侍衛站在中間,朗聲說道:“驍騎營正黃旗副都統兼御前侍衛副總管韋小寶聽者:朕叫你去少林寺辦事,誰叫你中途多管閒事?聽信小人胡說八道,誣陷功臣,這樣瞎搞,豈不令藩王寒心?那些亂七八糟的說話,從此不許再提,若有一言語洩漏了出去,大家提了腦袋回京來見朕罷。欽此。”韋小寶一聽,只嚇得背上出了一身冷汗,只得磕頭謝恩。中軍帳內人人面目無光,好生羞慚。富、張康年等不敢多說,心想你這小孩兒胡鬧,皇上不降罪,總算待你很好的了,眼下你心情惡劣,沒的找釘子來碰,各人辭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