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家的距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愛沒有距離,家就在身邊。——題記(一)那天從市區看高樓頂部巨幅廣告,我的e家寫了這樣的一句廣告詞“愛沒有距離,家就在身邊”很親切,很體貼,便喜歡上了這樣的一句話,想到的不是廣告裡傳達的商業信息,只是忽然想起自己與家的距離,家,亦近亦遠…

似乎家總在我們身邊,因為我們從來不曾走遠!家庭是圓心,所有的家人組成了一個又一個圓,無論我們走得多遠,無論走在哪個方向,我們都在繞著那個圓心划著圈,相的部分是我們的愛,圓心是我們的家。

也許,曾經的恨或埋怨,家才是傷心的源,說好學會遺忘,不再回首過往;也許,曾經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已逝去,或家已不稱為家;也許,遠在他鄉,無法歸回,有心相念,只能掛牽…這都不能阻隔與家的距離,落葉歸,如何我們都會朝著家的方向,背上行囊,重新踏上歸途。

鄰里鄉親仍舊笑臉如花,將你擁為貴客,視若親人,上最好酒菜,還有那故里的菜餚簡單卻會留戀,從未厭倦,只因為生活裡的從前,這些就是所有,就是美味,會有種濃濃的衝動,捲起衣袖想著要和家人一起做這一頓飯。也許城市裡酒美味如海如山,可口香甜…多了會膩,會煩會厭,會換了又換,最後可能壞了身體沒法去消受這些。最好的東西才會永久傳,喜歡或許只是習慣。與家人一起不會坐立不安,不用堆滿虛偽的笑容,不必疲於奉承…只輕鬆的說著自家的話,吃著清淡的酒菜,然後坐一起享用著自家的土特產,聊著貼心的話,愜意,舒暢,沒有擔心和恐慌,會覺得安全安靜放鬆,這便是家的覺。

家門前那遠山的輪廓曾畫在紙間繪成了並不生動的一幅畫;想起那屋前的河裡,丟進不大的石頭後,濺起的晶瑩的水花;童年的歡聲笑語依稀在空氣迴盪,耳邊響起童年的動人的歌謠;山還在,水還在,純真質樸的人們還在,家鄉還在,那份動還在,是的,家從未離開,只有我們選擇走遠…

如今我們都在長大,似乎成長總會讓自己與家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遙遠,我就是這樣。

家的距離不是那顆心和那份愛的距離,是與家走近的距離!與家的距離,是用行程來衡量的;愛的距離是用心來衡量的。

(二)小時候,去村裡的商店買東西,過一個有些陡的坡,走一段路就能到,幾乎從家都能看到那商店旁邊那座橋,應該說很近了。還小的時候,走那段路要20幾分鐘,於是害怕家人讓自己去買東西。不得不去的時候,心裡還會埋怨“路真的很遠了,不想去”很少在親戚家過夜的,除了那時候愛呆在外婆家,一般走親戚也是早去晚歸。

長大了些,上小學的時候,有兩條路可以去學校,小路和大路,小路過河,大路過橋,小路自然近些,大路稍遠差個10分鐘的路程。小時候的想法真特別,小路近些當然要走小路,儘管過那條河很難,村裡人了些大石頭間或的放在河中間,供行人通過,石頭間的間隔大,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甚至有些危險,要瞧準瞭然後奮力跳過才行,自然也沒少掉在水裡。水大些的時候,石頭就沒進了水裡,不過也還常常脫了鞋襪趟水過去。路程並不是很遠,20幾分鐘就可以到了。中午用瓷缸帶了飯菜食堂幫煮熱,不回家吃飯。那時候與家的距離就是一天加上20分鐘的路程。

五年級就住校了,其實也可以選擇回家而不住校的,只是覺得距離遠,也不想太特別與眾不同。於是與家的距離就是3天加上20分鐘的路程。

初中的時候,去鄉里上學,有10幾里路,不過走得很快的話,35分鐘就可以到學校,也可以坐車,只要5錢,不過除了下雨天,上學來回都是走路的。初一二的時候,星期三會放一次假,讓我們回家,平時都上早晚自習。與家的距離就是3天的時候加上35分鐘的路程。

初三的時候,冬裡星期三是不放假的,並且星期六會加班,於是最遠的與家的距離便是6天加上35分鐘的路程。

高中的時候,在縣城裡讀書,有40多公里3個多小時的車程,一個月才放一次月假,於是與家的距離便漸漸遠的了起來,只是尚在一個城市,想回家也方便,一些同學每個星期都回家,只是我從來沒有,好像總是個聽話的孩子,聽著學校的話,不亂跑,聽著家人的話,不亂回家,其實從上學那會起,就習慣早起,從不遲到,早到的學生裡必然有我。於是與家的是一個月加上3個多小時的路程。

大學的時候,在另一個城市,從安徽的西邊到了安徽的最東邊的城市,放寒暑假才能回家一次,於是與家的距離4個月加上一天的車程。記得去上學前,看過地圖,家的位置與馬鞍山在同一個緯度上,也不知道如何計算這最短的距離。

工作的時候,在某個城市,已不知遠近,家人說起,也只說先工作,再選擇城市。與家的距離會是11個月加上未知的車程。想想會是:每年從冬裡帶著如往昔的笑容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過完節的前幾天,然後匆忙的從熱鬧中走開,又從冬裡的出發…有時候,一場雪回來的時候開始下起,走的時候還未融化。

總是在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三)如今還留在馬鞍山,想回趟家,如果車走得快,準點的話,一天可以到,現在的距離就是用一天的車程來衡量的。也許並不遠,也許請兩天假就可以回去,不過沒有。前些子特別想家,只是每每想家,我都會刻意的讓自己不去牽掛,拿起的電話,撥了號碼又放下,我怕把習慣寵壞,我怕又在另一個黃昏,在夜晚想著遠方的家,會溫習落淚傷,會重新贖回那顆晶脆的心。

是的,我們都有各自的理由。我從家裡走出來,走出那個仍舊貧窮的山村,在心裡藏著父母的關心和問候,帶著年青的夢想,攜著童年的熱忱的懷,我們走出來的,走的時候,揮手間給行程劃上一個起點,都在守望,等待畫著滿圓,重新回到這出發的路口…兒女帶著收穫回來,父母收回離散的情懷。

數字時代,通訊代替的許多。一聲問候代替了面前的叮囑,一句窩心的話代替了溫暖的擁抱,一次聲音裡傳遞來回的哭泣代替了千言萬語的話…家近了許多,愛也保持了永恆的溫度,如果註定離開,與家遠遠相望,多些問候,多些傾訴,打個電話,寫封信,遞聲祝福也好,是的,家也會就是身邊。於是會習慣的一兩個星期打個電話,那些想家的子,總會告訴自己,中午下班的時候打電話回家報個平安,問候一下,只是中午又忙於瑣事,於是說等到晚上吧,時間會很多,只是也常常到9點多以後,才想起與自己有個約定。這時候想父母可能休息了吧,那就不去打擾了!這樣從今天,捱到明天,以至於拖的時間長的時候有半個月…不是不想,不是不掛在心上,只是不頻繁的電話,他們會少些擔心,有時候會解釋些理由說忘記了,說聲抱歉,又釋如從前。

(四)時間在跑,走在我們前面,來不及追趕,挽留,父母們在老去,歲月易逝,青不再,記得曾經鄉鄰們說起:“孩子們長大了是留不住的”依稀記得那話語間帶著嘆息和無奈。如今的村子裡,童年時玩伴都遠離故鄉,各奔前程,再相聚重逢也是年末時分…我們都從父母的懷抱中走開了,任我們遙遙遠望…

20幾歲的自己,還像個孩子,只是在父母眼中,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前天打電話回家,說起了自己想法,“以後先在家裡建起漂亮的房子,在外面工作幾年也會回去…只是現在自己並不好,我想過兩年就好了…希望你們不要太累了自己。”那時候只覺得自己就在他們身邊,圍桌而座說著窩心的話。也許以後有了愛情的時候,情況會變吧,只是無論如何終究是要回去的。母親也在提醒我,他們好,這些可以以後再說。

我們都是有家的,從出生那天起就有。天涯其實只在咫尺間,心與愛近了,家便近了。

有人說自己沒有家,無家可歸,是這樣,這世界太多的不幸,我們無法改變。如果可以,在相聚相思時節邀朋友一起,在你心裡的家裡,一起住些子吧!朋友會說真的很溫暖,很快樂,是否這樣你會相信你也是有家的。沒有家,有心,心裡愛,愛便是家。你的家會善待遠方路過歇腳的客人,會給嚴寒中的人們帶來溫暖,會給飢餓中的人們帶來希望,會來黑暗的城市一片光明。你的愛與你的家同在,有你的愛,有你心中的家,希望無家可歸的你,因些會開心一些。

family,有人這樣解釋fatherandmotheriloveyou。家的距離,因凝聚起來的愛而變得模糊,融入了愛的距離,距離也是一種美好,距離也是一種甜

愛沒有距離,家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