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冀州易主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孫堅攻打劉表時候,大漢王朝的其他地方,也是開始上演諸侯爭霸。
兗州刺史劉岱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推辭不給,於是劉岱以此為由,率軍殺入東郡。
將喬瑁斬殺,盡收其兵,將東郡納為己地。
這次討伐董卓,在董卓退守長安之後,這些太守州牧刺史的心思就變得無比活絡。
大漢王朝也是威嚴掃地,雖然很多人口頭上還是非常尊重大漢,尊重獻帝。
但在他們內心,早已經對這個大漢朝,對獻帝不以為然。
獻帝年幼,又被董卓把控,地方官吏中沒有幾個還會願意俯首聽從。
稍微有些腦子的人,都可以看出來,亂世已經降臨。
長安政令難以出司隸,遷都到長安之後,朝廷對各州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
孫堅和劉表,劉岱和喬瑁,還有其他太守摩擦不斷。
袁紹也是伸出獠牙。
開之後,袁紹先是寫了封書信給公孫瓚,要聯合公孫瓚對付冀州牧周勇,答應公孫瓚,在得到冀州後,雙方平分冀州。
公孫瓚接到袁紹的書信之後,欣然同意。
他一直在幽州,幽州乃苦寒之地,很是貧困。公孫瓚也不想一輩子龜縮在幽州。
雖然在前次一次討伐董卓的時候,公孫瓚對袁紹有些不滿。
但是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本沒有永遠的盟友和永遠的敵人。
只有對自身有利,敵人可以變成盟友。盟友可以變成敵人。
甚至是殺父之仇殺子之仇都可以放下。
想歷史上曹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都是被張繡所殺。
曹為了大計還是接納了張繡,對於殺子之仇既往不咎。
公孫瓚和袁紹之前雖然有些矛盾。但還遠沒有到殺父之仇的程度。
公孫瓚的度量不如曹,但為了利益。這點矛盾他還是能夠暫時放下的。
因此收到袁紹書信的公孫瓚親率二十萬大軍,從幽州出發。
得知消息的周勇嚇得心驚擔顫。
周勇雖然在冀州也已經有了一年時間,但是他本管不了冀州上的那些太守國相。
而他本人手中,兵馬不到十萬。
周勇只是一個草包,來冀州這麼久,佔著州牧的位置,卻沒有什麼發展。
他可以在人前誇誇其談,讓人看起來覺得他是個有大才的人。
但是當真正的危險降臨的時候,他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來了這麼久。雖然他招了十萬兵馬,但是這十萬兵馬本沒有訓練過,更沒有上過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