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伊妹受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伊妹發來短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原來,自從德志離開小城之後,伊妹仍負責荷村的工作,餘哥負責坪村的工作。德志不放心白泉村的項目,請餘哥幫助照管,餘哥說,坪村的新項目才開始,很多事情千頭萬緒的,需要留守在那個村,沒有時間去別處。
請伊妹幫助,伊妹快地答應了。她說:“都是dashing基金會的項目,不是哪一個人的項目,需要共同協助,把項目做好,大家臉上都有光彩。”德志想,在某些方面,伊妹比餘哥更懂事,餘哥的私心比較重,總是管著自己的事,做好了自己落表揚,做不好是人家的錯。即便如此,他還處處爭取領導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他還懶得理,需要你的時候,百般地央求你,不需要你的時候,將你拋之腦後,踩在腳下。如果和餘哥打
道,需要多個心眼,否則,他把你賣了,你還幫他數錢。
德志認為現在的社會,如今的世界,充滿了靈,一些人被
靈控制,說謊避禍,造謠害人,想方設法地保全自己,自私自利,自以為是,自以為義,不把別人當回事,只管自己。遇到困難和責任,就要逃避,遇到好處,削尖了腦袋往裡鑽,爭取得到那些蠅頭小利,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背信棄義,喪失倫理道德,更不惜以身試法。
餘哥的經歷多一些,江湖老手,自然比伊妹毒辣一些。伊妹生來就缺點心眼兒,為人直率,直來直去。對人毫不設防,卻屢屢吃虧。人很聰明,卻因聰明過度,遭人埋怨,特別不受領導的重用,反而遭到迫害,被延長了試用期,至於將來是否轉正,還是個未知數。《紅樓夢》裡的晴雯,就是他的最好的寫照。
伊妹答應去到白泉村,自然需要在坪村住宿。因坪村離白泉村較近,從坪村的住處到白泉村的王恩義家,大概只要半小時的時間。起初,要進村租房的時候,德志他們曾向民委提出入住的申請,但是,賈局長對dashing基金會並不瞭解,為了謹慎起見,還是沒有冒失立刻答應,哪怕基金會再有錢,為了政治的利益和將來的升遷,賈局長採取了審慎的態度來對待基金會所提出的要求。
經賈局長的同意,基金會入住在江北的坪村。因為,當時大橋沒有通車,到江北去工作要靠輪渡,受到水手上下班的影響。過江到村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如果辛辛苦苦趕到江邊,卻沒有渡船,人只能留在官渡鎮居住了,的確很不方便。
在這種情況下,賈局長才答應了德志所提出的要求。這可喜的一步,德志他們高興了好幾天。畢竟小城是移民城市,領導的確有些素質,這是好的開始。惟有改革開放,人們看到身邊的鉅變,才會接受一些先進的東西,其中,就包括思想和價值觀。
賈局長愛學習,愛寫文章,更關注新聞和形勢的變化,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給小城帶來好機遇,給小城帶來福祉,讓更多的小城人受益。
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駐村機會,大家都很高興,兩個村有一個住處,也算好的。減少了麻煩,來去路上的時間減少了,不用再疲於奔命,大家都很省心省力。同樣,伊妹到了江北,也不用擔心回城的班車是否會耽誤了。
德志在三溪學習養豬,三人中缺了一個,留守的兩人誰大誰小,都存在問題。餘哥自恃懂水利技術,本無視伊妹的存在,伊妹從大城市來,中專文化,見多識廣,對於餘哥,壓
兒都瞧不起,認為他來自農村,連普通話都說不好,還得瑟什麼呀。再說,穿衣服的款式,生活方式,行為以及學歷都和伊妹相差很遠,但餘哥不承認這一缺陷,將在做水壩時學到的皮
,用在啥都不懂的伊妹面前,在他面前炫耀炫耀,也算是技術人才。
正因為如此,餘哥心目中只有領導,沒有平民,更不會有同事,結果和同事的關係緊張也就不奇怪了。
伊妹和餘哥在坪村的住處居住,在此期間,領導之一的劉小姐到了小城。
他們二人接到信息,雙雙回到了小城縣城。
在接到了劉小姐之後,就到了小城宿舍。搬遷通知已經張貼了半年,可是人們紋絲不動,均在原住處居住。餘哥和伊妹因為德志不在,也就不著急到外面找房子。沒有德志,達不成意見,找了房子也沒用,乾脆將此事擱淺。伊妹和餘哥的矛盾益尖銳和突出。隨著劉小姐的來到,二人均想在領導面前表現表現,也就不把對方當回事,在劉小姐面前邀功請賞。
這次劉小姐來,沒有住賓館,而是住在德志的房間,那裡的所有都是公家配置的,既然是公家的東西,來了客人都有權享用的。這次劉小姐來小城的任務之一是,要考察新的項目。
項目還是以水利為主,沒有考慮其他項目。當然,和水利配套的就是衛生項目,包括培訓。從第二年的項目開始,由自己來掌管資金的使用。也就是在關鍵的時候,將由德志他們自己來掌控項目的進度和資金的調配。
難怪餘哥想單幹了。這一下好了,譚主任沒什麼戲了。從一開始,譚主任就被註定是被利用的,利用完了,沒價值,就要離開。這個決定,從一開始就做出了的,只不過劉小姐很沉得住氣,沒有隨便給前線的工作人員透罷了。要說
悉官場的潛規則,劉小姐跟著大姨媽也瞭解了一些,至於守秘密的事,想必是大姨媽齊老師的小聰明使然了。
他們這次考察的村,是據大姨媽齊老師的安排,她從省基督教協會聽說了有一個村裡出了基督徒,聽說信心很好,受到一定的迫害,她動了惻隱之心。剛好有當地的水利技術人員聽說dashing基金會的事蹟,就寫了報告,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省民委提出申請。加上當地村裡出了一位縣委書記的秘書,被分配到鄉里任黨委書記,力薦要照顧他的老家。這次考察就決定將這個村作為考察村。
其實不用考察,走走過場而已。
劉小姐要求二人寫考察報告。在寫作方面,餘哥本無法和伊妹相比,但他不認輸,不肯求人。伊妹也不知道怎麼寫。不是不會寫,而是不知道寫什麼。
劉小姐走時,留下了伏筆,是讓他們一起寫,把各自懂得的和對方分享,共同寫出比較好的報告來。但是二人並不理解領導的良苦用心,而是自以為是,都想獨自寫出報告。結果,都寫不好。被領導打回重寫。二人為此爭吵過多次,但報告的
期一天天地近了,二人還是不能達成一致。
結果,屆時沒有出報告。餘哥就是狠。
劉小姐將二人一起嚴厲地批評了一頓。其實,這是裝腔作勢,演戲給伊妹看的。她們骨子裡是喜歡餘哥,恨惡伊妹的,但又故意掩飾這一真情,給外人以慈悲的印象。
最後,二人總算將報告完成。二人各自寫了自己懂的一部分,由伊妹來總結,將二者糅合在一起,總算了卷。餘哥
本不承認是一枚的功勞,就是死,也不承認自己的弱點在什麼地方,處處爭寵,不甘落於人後。
但是還是有事發生。一天,餘哥和伊妹回縣城,路上在等車的時候,在山腳下的一戶人家喝茶。這個農戶是開礦的。有錢。手機放在茶几上,伊妹無聊,拿起手機玩,不知道將手機撥給誰。她想起給自己撥號。當車來的時候,她就上車了。
回到家裡,她就收到一條短信,非常曖昧。伊妹很生氣,就回了信罵他。結果,那人死皮賴臉地又發來更加骨的挑逗
短信,把伊妹氣個半死。她很無助,嚶嚶地哭個沒完。又沒有人勸解她。
所以發了短信給德志。德志遠在大原,鞭長莫及,本不可能立馬趕回小城去救人。
德志就發了短信給伊妹,要她讓餘哥幫她。但是,她回覆說,還不如不說,說了還更氣人。
接連幾天,那人竟然不依不饒地,沒完沒了地向伊妹發起進攻了。但是僅限於發發無聊的短信。伊妹也打電話過去,罵他,但收效不大,他繼續發,她繼續罵。口水戰由此拉開。
伊妹認為這是典型的騷擾。她的心情糟糕透頂。
一次,從鄉下回來,乘坐麻木,結果,被麻木師傅宰了五元錢,她立刻想要去修理人家。餘哥肯定高興都還來不及,本不會去幫她。結果,她又發短信給德志,德志同樣無力迴天,只說一些安
的話,但於事無補,已經挨宰了,錢也出了。打人報復也不是基督徒的作為,不該這麼想,更不該這麼做了。
在這一段時間,伊妹總處於人生的低谷階段,德志不在她身邊,彷彿丟了魂魄,有體無形了。她對德志的思念,與俱增,甚至有些茶飯不思了。
這樣,她就把無盡的思念放在發短信上了。有時候德志一天就能收到100多條短信。這使德志簡直無法安心學習了。德志也很擔心現在的伊妹。德志在三人中間,是緩衝地帶,二人有了矛盾,可以找他傾訴,德志彷彿是個調解器,雙方的糾結,能在他這裡得到紓解。三人同事,缺了德志還真不行。沒了德志在三人中間,極有可能二人要分開。這樣的分開其實早有伏筆,領導由於嫉賢妒能,她的才華蓋過了領導,領導就不會重用伊妹。所以延長她的試用期。至於是否正式錄用,這是懸而未決的事。伊妹似乎已經有了離開機構的強烈想法。她在給德志的短信中也透出來這一念頭。只不過還沒有下最後的決心,至於什麼時候下決心。只有上帝知道了。
歡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