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042章荷莊救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伊妹在荷莊村駐點,是大姨媽安排的。姚德志心想,她的決定從來不會錯,錯都在別人那裡。這次來歸州,決定由伊妹來負責荷莊村,對其他村,比如白泉村和坪村要曉得項目的進度,不能只管自己的一攤事,大姨媽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讓同工之間互相監督,這樣便於管理。他們不明就裡,還一直矇在鼓裡,相互傾軋,咬得越厲害越好。

誰知道伊妹是如此認真的人,對大姨媽的“雞”當成“令箭”認為除了伊妹,沒有誰能把荷莊村的項目給實施好,管理好。要說最簡單的還算是荷莊村,因基本上都是一家一口水池,不存在共用水池或者共用水管的現象,倒是坪村的集體供水項目還比較難搞,白泉村也有一些,但總體上沒有坪村多。三個村的項目,最容易的給了伊妹,考慮到她是女的,做項目還沒什麼經驗,他和餘哥都不和她爭搶,大姨媽怎麼安排就怎麼好,伊妹大概也明白了些什麼,但嘴上不說,心裡也高興。誰知道,山路十八彎,這些項目並非很直接,需要彎曲著走才能達到目的地的。

問題出在伊妹身上。水利技術員安排農戶挖水池的坑,要求規格,並放了線,怎麼挖,挖多長多寬,都清楚告訴了農戶。伊妹憑生活經驗,施工的時候對農戶指手劃腳,要求農戶按她的要求來做。農戶不知道聽誰的才好。他們來,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譚主任自從上次跟伊妹在開群眾代表會的時候發生爭執之後,一直耿耿於懷,見了面連個笑臉都沒有了,好在伊妹有心無肝的,早就忘了和譚主任發生爭執那一出了。常言說,大人不記小人過,這下可好,竟然顛倒了過來。譚主任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之後,見了伊妹不自在也可以理解,畢竟他也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所說的話也經過了深思慮的,不是為了表揚自己。加上,這樣的幹部,常常陪著他們下鄉,爬山涉水的,不辭勞苦,的確也不容易,他們年輕人應該尊重他才對,不要脾氣一來,就不管場合,不論三七二十一地,橫加指責,這樣有失君子風度,淑女禮儀。譚主任富有經驗,對伊妹在荷莊村出現的事情,早就有所預料,好在他早有預防,把權利賦給水利服務中心的技術員。按照技術規範來施工,才能確保工程的質量。村民聽伊妹的,是因為伊妹代表捐贈方,有發言權,加上,村民也不悉她,還以為她是水利專家呢,這樣,就存在一定的誤會,需要時間慢慢地去解釋。水利服務中心的技術員,去荷莊村去得勤快的,村民反響很好。伊妹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和諧的局面,而伊妹自己覺得做得很多很對。這樣做,這樣為人,其實對她的成長很不利。但是,他只是杞人憂天,畢竟他也不是完美的人。但,在那個情境下,他很難看到自己的不完美,更不要評論別人做得怎樣了。

伊妹和譚主任之間有了隔閡,整個荷莊村的人,差不多都知道,這次的鋒,讓雙方都受到了影響,在村民看來,他們都是政府工作人員,雖然事實上他們不是,但村民管不了那麼多,也記住清楚他們是誰,整個項目是以政府的名義在村裡實施的,這就怪不得村民的誤解了。加上上次大姨媽來村裡檢查土方工程,那派頭,那場面,那氣勢,的的確確是官場上的作風,舉手投足之間給人以咄咄人的壓力,雖說他們機構出了些錢,在名分上是想區別於政府機構的,他們只出錢,但組織和領導都由政府來管,說到底還是政府的項目,只不過這項目款的來歷有些特殊罷了。這種合作的關係,是在歸州開始實施項目第一年所採取的必要步驟,是必須要依靠政府實施的。

伊妹大概缺少考慮,她錯誤地認為,既然出了錢,就要聽他們的指揮,哪怕錯了,也要按錯的來,這樣的氣勢其實是和大姨媽如出一轍,是十分要不得的。大姨媽是有背景的,是領導,也是機構領導所信賴的人,而伊妹尚在試用期,本還算不上被領導的員工,怎麼能和領導平起平坐呢。大姨媽可以發脾氣,伊妹不可以;大姨媽可以官腔十足,伊妹就不能,而是要小心謹慎,等過了試用期,再有所張揚,這個也無可厚非,但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定要謙虛謹慎,否則試用期內就難以合格,落個不好的下場。當然,如果存心不想來機構上班,那就沒話可說了。

伊妹和技術員的矛盾,譚主任找到譚支書,然後坐下來做一個調解。

技術員小熊看起來很靦腆,一說話就臉紅,又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像一位大姑娘,實際上他已經是一個小姑娘的爸爸了,那小姑娘今年三歲,全家都住在縣城裡,只不過小熊的水利服務站在茶店鎮,荷莊村剛好屬於她的管轄範圍。小熊接到鎮水利服務站主任的通知,安排他進駐荷莊村,為村民修建水池做技術指導,並且監督工程質量,安排材料的進場和調配,這個任務十分艱鉅,需要長期呆在村裡。而伊妹沒有住在村裡,每天都要坐車回縣城,對村民的瞭解也十分有限,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都不算全面,結果因著這些簡單的原因,雙方發生爭執也就順理成章了。

譚主任因著對伊妹的成見,即對伊妹做了批評,對小熊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不要因著這件事受到打擊,繼續把剩下的項目順利實施完畢。

姚德志仔細想了想,還是不說,讓譚支書說說看。譚支書說:“我們荷莊村遇到了千年難遇的好事,我希望把好事給辦好,不要讓後人笑話。我記得在前年,你們機構就來到荷莊村。因為前年我們村遭遇了冰雹災害,受災嚴重,當年的苞谷幾乎都被打倒,眼看就要顆粒無收,你們機構聽說此事,由省民委牽頭,引進你們的資金,購買了大米,對每一戶受災戶進行發放大米活動。我們村的老百姓都很清楚地記得這件事。有些村民甚至在吃完了米之後,捨不得扔掉米袋子,放在家裡做個紀念(米袋子上印著我們機構的名稱)。今年,你們又來到我們村,對我們村實施飲水工程,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們肯定要把項目實施好,以解決這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我想大多數村民都是支持的。我也相信能夠把該項目在我們村順利實施完畢的,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一些爭執,是合情合理的,並不算什麼,如果沒有爭執,反倒不是一件好事。希望大家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也就是按時按量按質順利實施好這個飲水項目,使群眾真正得到益處。我的話暫且說到這裡,看看姚先生有沒有補充的。”說完,譚支書和其他人都看著姚德志。他說:“希望聽聽小熊的意見。”小熊說:“我年輕不懂事,可能和人相處有些困難。我希望給我機會,努力學習和人打道的技巧。”伊妹說:“我也不太懂。”譚主任說:“真巧了,兩個不懂社禮儀的人在一起工作,竟然還相處這麼久,真是難得啊。”說完這話,大家都笑了。這就說明氣氛有所緩和,下一步就可以冰釋前嫌了。看樣子,這個會議的效果不錯,大家心中的疙瘩解開了,變得順暢起來。

姚德志不便說話的意思很明確,他本身和伊妹是一樣,都還在試用期,萬一不行,都得要開趕。帶著這種心思,他不便過多地指責伊妹,免得到時候樹了這樣一個敵人,將來讓他不好過,為了自私起見,他還是要保守一些,借力使力,讓他想說的話,由相關的人說出來,一方面達到了他的目的,一方面也讓別人有一種被尊重的覺,可以說,是很好的,人都渴望被尊重。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俗話說:“人老話多,樹老多。”讓譚主任也好,請譚支書也好,說說話,是十分合宜的。他們都是參加過很多會議的,大的,小的,不大不小的會議,都記不清了,也許,所有的會議都沒有給他們留下什麼印象,因為所有的會議的程序都大同小異,開會開得麻木起來,以至於都忘記了會議的內容。這個習慣已經傳承多年,無法更改,只能學會適應,硬著頭皮繼續參加各類的會議。

把荷莊村的問題調解完了之後,他們一起離開村子,小熊也要回城去。中午,或者更嚴格地來說,是下午了,譚支書要留他們在他家吃飯,他們沒有答應,因為上次來好像也在他家吃的,為了不增加他家的負擔,他們提議換一換。譚支書滿口答應,就去安排了。他們被安排到他家附近的村委會里。村委會住著的是譚支書的哥哥,那人長得很帥氣,看得出來,年輕時一定風倜儻,是眾女子追求的對象,只不過生不逢時,枉費了一身好皮囊,他卻一生未娶。

他們到他家時,他正在做飯,子過得很滋潤。他本是學校老師,已經退休。村小學已經關閉,村內的小學生都下到山下風吹埡那個地方,那裡有一所完全小學,附近十幾個村莊的孩子都在那裡上學。譚支書的哥哥喜歡山上的清靜,就搬了上來,一住,就不走了。他有退休金,又是一個人,錢用不完,他就用來做一些盆景,畫畫,書法,自得其樂,甚至還拉二胡,可以說,他是荷莊村最快樂的人了。

他們剛走到他家門前,一條黃狗竄了出來,直奔他們而來,伊妹嚇得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