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身價百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陷世》新章節發佈了,歡親們前來支持!
香蕉雖然誘人,可是德志卻買不起,尹懋也是,工資僅能保證吃飯、穿衣,吃香蕉還是一種奢侈的生活方式,山上不產香蕉,都是從外地運來的,這些東西,相當昂貴,在香蕉出產地,這些東西就像出產蘿蔔白菜的地方,太常見了,不值錢,可是經過商販一折騰,就身價百倍起來。
不吃也有不吃的好處,香蕉容易爛,還沒呢,就採摘,加上催劑,防腐劑,這個藥水那個劑的,讓人防不勝防,這樣的香蕉其實是藥水保著的,離開了藥水,還沒運到山區,就爛得不能吃,德志吃東西,還是選擇自然生長的東西,加上人工的東西,就變了味。
這是真理。上帝賜給人食物,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在什麼時候吃,吃多少,都有規定,如果不遵守這個約定,恐怕就有麻煩,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沒有吃的,就得買。買東西,當然需要兩個人一起去,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經濟上的問題,還擔心買了不想吃的東西,還得出錢,那才叫難受。
在飯店裡,可以點菜,不想吃的,可以不點,想吃的再點,自己動手做,也是這樣。如果是一個人,還好說一些,喜歡吃啥就買啥,做得再難吃,也怨不得別人。
兩個人在一起,就有些難統一。都有思想,不是一個人說了算。三個人,更要商量,比如餘哥在,他就不喜歡吃麵條,要吃也行,麵條裡面必須要有瘦。哪怕瘦裡面有瘦,也不怕,也要吃。
當一個人喜歡瘦不怕瘦的時候,你還能說什麼?只好投降。不想再說什麼。大家都很累,說多了也改不掉,說少了也沒用,乾脆沉默。人家說沉默是金。還是有道理的。
到了小店。看中了西紅柿,據說這個東西,是西方的國王讓死刑犯吃了。說西紅柿被巫婆下了魔咒,吃了西紅柿的人,一定會死。
這個魔咒傳了好幾個世紀,歐洲人都不吃這個,吃了西紅柿,肯定會中魔死掉,成為魔鬼的一夥。
國王突發奇想,就想用西紅柿來處決死刑犯,結果讓犯人吃,犯人很害怕,從小到大,都知道這個紅彤彤的東西,是巫婆的魔法,不肯吃,就強迫他吃,結果吃了卻久久不見動靜,國王著急了,認為量不夠大,繼續給他吃,結果到最後還是沒動靜。
國王認為,魔咒已經解除了,西紅柿得到了解放,獲得了自由。國王問死刑犯:“西紅柿是什麼味道?”死刑犯見自己沒死,高興地說:“味道好極了。”國王一聽,喜出望外,就讓大臣來吃,大臣吃了也沒事,又讓武士來吃,武士吃了也沒事。從此,國王就廢除了用吃西紅柿來處決罪犯的法律。
因著死刑犯沒有被西紅柿毒死,國王就赦免了死刑犯,皆大歡喜。
後來,這西紅柿就在歐洲大陸免費開來,直到全世界,經過現在的一些磚家評定,西紅柿可以有效預防男的前列腺炎,這是好事,讓很多男人看到了希望。
德志說:“這些西紅柿可能是本地產的,我問問。”他就問老闆娘,老闆娘很會來事,說:“你們是省民委工作隊的吧,我們經常看到你們。”德志吃了一驚,說:“我們,經常見到我們?”
“是啊,經常見。”老闆娘一臉獻殷勤的樣子,讓人受不了“我妹在夷陵開賓館,你們是不是經常在那裡住?我有時候過去給她幫忙。”德志搖了搖頭說:“你認錯人了,我們很少在夷陵市區入住,我們經常經過夷陵,但都是過路,不會在那裡常住。”
“我知道,你們是路過那裡,可你們和省民委有關係對不對?”
“是啊,我們是省民委介紹來的,要不然,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地方缺水。缺水的地方多得很,不會到這裡來,會到別的地方去,沒有關係的話。”德志說。
“那就對了,你們是一夥的,省民委入住我妹妹的賓館,那就是你們的同事,怪不得這麼眼呢。”老闆娘說,話裡帶著話,德志聽了心裡不好受,難道說她對省民委的工作人員特別有情?為什麼當著她老公的面說這些話?
“你錯了,我們慈善機構的,跟省民委不是一夥的。”尹懋也為自己申辯起來。
“哦,哦,是嗎?慈善機構是什麼?是來募捐的嗎?”老闆娘問。
“不是,我們是來幫柏松村解決吃水困難的。”德志說。
“那好啊,柏松村解決了,那我們有水吃嗎?”
“只要在柏松村一組,都可以解決,但前提條件是必須要出錢。”德志說。
“出錢我們也願意,只要能徹底解決吃水困難,我們點錢,可以保證一輩子有水吃,那要好得多。”老闆娘說。
“是的,只要你們出錢,我們也出錢,這不叫募捐,這叫自己出錢,讓自己受益,要知道,集體的項目,一個人、一個家庭、幾個人、幾個家庭,都沒辦法完成,需要相互合作才行。”德志說。
“這個我清楚,只是頭幾次也搞了,也讓我們捐了錢,但最後都沒解決,不知道這次讓我們捐錢,會不會解決。”老闆娘說。
“你搞錯了,不是捐錢,是大家湊份子,給自己解決吃水困難,花的錢,還是用在自己身上,不存在把錢拿走的問題。”尹懋說。
“行,我們相信你們,最近幾年,省民委在村裡也做過不少實事和好事,我們都很高興,也相信省民委工作隊繼續做,讓老百姓過上好生活。”老闆娘說。
她說這些話,看來是官場上的,德志心想,她老公怎麼不說話?看起來,在她面前,她老公比較溫順,啥話不說,是比較老實的,還是陰盛陽衰造成的,總之,她很強勢,在思想上佔統治地位,領導家庭,是戶主;她老公沉默寡言,有時候還會算錯帳,看起來不夠靈活。
她將德志他們選好的菜,麻利地在電子稱上稱了稱,然後在計算器上敲打,計算器裡面的女生在報著數據,聲音聽起來比較生硬,這個可能和程序設計的有關,電腦還是取代不了真人,模擬的聲音取代不了真聲。
“一共七十一塊五,給七十算了。”老闆娘十分大方。
德志心裡暗喜,嘴上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心裡卻樂開了花,真好,真好!
尹懋給了錢,給一百,找回三十,她的大方,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將來還是到她這裡來買,雖說沒有買到什麼菜,可是,這個人比較豪和大方,就在這裡買,也許將來會得到更多的優惠。在別的地方買,是多少,就給多少錢,一分錢不會少。
買了一些不起眼的菜,就花了七十元,看來,山上的東西不便宜,這是有目共睹的。
和老闆娘道別,老闆娘十分熱情,說:“以後常來啊,以後常來,慢些走,慢些走。”德志和尹懋都說好的,說了這話,他就後悔,還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到她那裡去。
在小超市附近有一家糧油店,裡面主要賣米麵和食用油,當然,小超市也賣面,一把一把的筒面,也有方便麵,桶裝的,但沒有專賣糧油的店賣的米麵新鮮,小超市不賣大量的米麵,糧油店裡不賣桶裝的方便麵,這都是優勢互補的。
可是,德志看到一個現象,就無法理解,要是講究的,可能就吃不下飯,不講究的也就算了,大家都習慣了,不會想得太多,偏偏是才到村裡的人,卻看不慣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