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踐行承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陷世》新章節發佈了,歡親們前來支持!
凌會計一走,大家都覺得沒必要在一起了,來支書說:“希望早點得到水管。”德志覺得這人真有意思,還真說得出來,不過,現在像他這樣直率的村支書比較少了,人越來越虛偽,越來越讓人摸不著頭腦。
大家各自散去,很奇怪,在樓下送行時,華忠虎竟然也開著一部車,他子那個何碧芬開著一部車,不同的是,何碧芬有司機,華忠虎自己開。
這兩個人很有意思,是情出了問題,還是沒有出問題,只是各自忙碌,沒有時間在一起工作?這裡面的道理誰都
不明白。
他們走後,德志他們回到宿舍。但是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金蓮的房間怎樣安排呢?三個房間,一人一個,在港島,這麼大的房子應該說是相當奢侈的,可是,在窮鄉僻壤的深山老林,就不是奢侈,反而屬於相當正常的現象。
當然,不可能都睡在一個房間,也不可能兩個人睡一個房間,金蓮決不答應,因她在縣城那麼小的地方就是一個人一個房間,到了鄉下,更是這樣。
尹懋為了達到讓她每次來就睡旅館的目的,每次都要向劉小姐進行申請,笑著建議道:“乾脆你去睡松樹嶺酒樓,那個地方也便宜,什麼都不用心,洗漱方便。”
“好啊,不知道劉小姐同意不同意給我報銷住宿費。”金蓮說。
德志心裡罵道。還想報銷住宿費?真不是個東西,不知道從機構貪了多少錢,還在乎這十塊錢的住宿費?真是笑話。這個女人心深著呢。
尹懋說:“不知道,不知道劉小姐報銷不報銷,不過,這屬於正常開支,應當可以報銷的。”金蓮說:“不報銷也行,我自己出錢,人是什麼,錢是什麼。總得要做點犧牲和讓步的。”德志暗笑。越是在臺上說得好聽的,越冠冕堂皇的,越有問題,恰好是最貪的。這個問題讓德志崩潰。對人的罪有了深刻的認識。的確如此。人不能看他說的,要看他做的。做的比說的更重要。
德志很清楚,人往往說得多。做得少,說得好聽,做得難看,或者看不到做的,或者本沒做。
金蓮就屬於這種類型。外面公路上的車輛跑來跑去的,不知道在忙些什麼。看到車上的礦石往東跑,空車和商品往西跑。山裡的礦石出去,山外的工業品進來,德志到山裡逐漸被工業品汙染,人心也在向工業品的出產地的人們靠攏,要想保持一顆純潔的心,恐怕還需要付出努力。
在這時候,德志說:“要去就要快點去,去晚了沒有房間了。住在柏松小酒店,恐怕不好。”
“為什麼不好?”金蓮問。
“你看,這裡哪裡有人?住宿和吃飯一樣,往人多的地方跑才是正確的選擇,到了一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可見有多荒涼,再說,這家主人,就是梁馬江他們,本沒有心思經營酒店,一門心思在打麻將上。你住在這裡,誰來管你?”德志說。
“說的也是。”金蓮說。
尹懋二話沒說,拿起電話,撥通了上官的電話,說:“還有房間嗎?”金蓮眼睛看著尹懋,覺得有些詫異,怎麼還沒決定,就打電話呢?尹懋掛了電話,說:“還好,打了電話,我給上官說了,他給你留一個房間,他說幸虧打得及時,再晚點,就不行了,今天的客人特別多,好像是週末到山上來遊玩的人增加了。”金蓮聽了,覺得有理,就默認了這個行為,不過,她擔心的還是能不能報銷的問題。她立馬和劉小姐聯繫,問:“下鄉後,沒有住在村民家,能不能報銷住宿費?”沒過多久,劉小姐回覆說,像這種情況,只要不超過五十元的一個標間的標準,可以住,要開發票。
可是在上官那裡,好像沒有住宿費的發票,只有就餐費的發票,一般來說,像這種情況,還沒遇到過。
尹懋提出這個問題後,金蓮馬上追問劉小姐,她很清楚,劉小姐拿她沒有辦法,她是一個不太注重臉面的人,只要能得到錢,不吃虧,就行。
她問完之後,劉小姐的回覆是,當然可以,不過,需要有同事在餐票上簽字。
在這方面,德志算是領教了,金蓮說什麼,劉小姐都會滿足,這個問題,已經很明確地表示出劉小姐的傾向,也就是說,她對金蓮是採取寬鬆政策的,對於別人,就不好說了。當然,對金蓮就這樣寬鬆,對金蓮的主子,像芭比和齊老師,都是寬鬆的,這個太明確不過了。
天已晚,合同已經簽訂,任務完成,
到很累,不想做飯,就不做飯,大家都想辦法自己解決。
中午喝了酒,吃了,不覺得餓,餓一餓對身體有好處,乾脆就餓著吧,總不至於餓死。
金蓮走了,她自己去了松樹嶺酒樓,到了酒樓她找到上官,上官很忙,就安排她到了三樓的客房,代了一下,在哪裡洗澡,在哪裡上廁所,然後指出拖鞋在什麼地方,電視怎麼開等等。
代完了,他就去忙了,金蓮很高興,有酒喝,有
吃,有電視節目看,還可以洗熱水澡,上廁所也方便,總之非常
。
安排好了之後,德志他們也不吃飯,喝了點咖啡,覺得餓,就吃了點餅乾,就算一頓晚餐。然後開始學習,當然,沒有電腦的歲月裡,還是有充分的時間用來學習的。
第二天,他們起,早餐自己解決,德志吃麥片粥,用開水衝的,他們吃什麼,德志不清楚,不過,尹懋喜歡豬油包子,這個和餘哥的習慣一致。餘哥的胃不好,有胃炎,常年有病,無法治癒,這個病拖累他,不喜歡吃麵,這個固然和他的生活習慣有關係,他是南方人,不喜歡吃麵,特別是菜油麵、素面,對於
絲麵,他還勉強湊合。
吃飯之後,餘哥和金蓮回城,然後,他們在城裡呆一天,再下鄉去白鸛村。
德志和尹懋繼續留在村裡做事。
村裡的任明旺書記室個退休的書記,他沒有兒子,有兩個女兒,有一個弟弟在江城上班,是當兵轉業到那裡的,後來退了休,在江城生活,有一個侄兒一個侄女,也留在江城。
他在鄉村,有兩個女兒,大的在家,小的在鄉鎮衛生院裡,擔任一名醫生,大女兒女婿可以照顧他們二老,小女兒他們一家過得也幸福。
上午,來支書邀請他們去任書記家去,給任書記送先進黨員的證書。
來支書安排了一輛車,等尹懋和德志上了車,他們就朝水源的方向走。
德志看著這裡的環境很悉,他曾數次路過這裡,也是上班休假的必經之路,在前方有一個三岔路,從那裡可以上山。
任明旺書記的家在山上的空曠處,高處的地方是樹林,是他們冬天烤火用材,低處平地上的地方被開墾,經過開墾上肥,成了一塊地,經過任書記的開挖和辛勤耕作,成為一塊豐產地。
這是來支書介紹的。任書記是村裡種地高手,懂得很多技術,比如修理茶樹,種煙、制煙啥的,都會。按說,煙和茶都屬於奢侈品。當然,他們種植這個,屬於政府特許的,也承諾給一定的補助,也承諾包銷。
那還有什麼擔心的呢?但是,德志心裡就是覺得有點不,走過這些年,走過不少村,發現有些村所在政府的確還不能兌現諾言,在任的官員為了短期利益,對農民做了承諾,但是,後來不能兌現,總是欺騙,久而久之,農民對什麼都開始懷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