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26章午宴過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陷世》新章節定時發佈了,歡親們前來訂閱、打賞、收藏、砸票吧!

餘哥是老頑童,喜歡玩電動飛機,兒子不玩,他自己玩。但是,玩飛機也不能管飽肚子,怎麼辦?剛好遇到劉小姐的媽媽請客,這個人不簡單,還在上班。

從內地過去的,像是鄰近港島的人。她老公死得早,留下幾個孩子,她辛辛苦苦地拉扯大,培養的有出息。

人都七十多歲了,還在找事做,不願意閒著。老闆很信任她,將辦公室的鑰匙給她,她一天要做幾個公司,因此有幾把鑰匙,這樣才有錢賺。她就是港島人的縮影,辛苦、奔波、賺錢、養家,好在她在港島買了房子,那房子很值錢,一間廁所都好幾百萬。

人多的地方房子貴,人少的地方卻相反。

出香蕉的地方白菜貴,出白菜的地方香蕉貴,這都是常識。像港島,到處都是人,人的勞動卻沒有貶值,一個清潔工,就能買得起房子,這個讓內地的清潔工情何以堪啊!

她知道劉小姐在內地有一幫屬下,在幫著做事,這次到了港島,到了家門口,沒有不招待的道理。這才符合禮尚往來,先不說平時,她母親總是託劉小姐帶給內地的同事分享好吃的,比如月餅啥的,她隨時想著內地的同事,是一個好人。

要說劉小姐也懂得道理,她很想請客,但是。她自稱她的工資還沒有她媽媽的工資高,因為,在港島,從事體力勞動更容易賺到錢,不存在拖欠工資現象;況且她媽媽兼職,做了幾份工,更容易賺錢。

的確是這樣,但是,劉小姐不肯放下架子,去做清潔工。拿到很少的錢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這是沒辦法的。

想拿到錢,又不想付出辛苦,那樣想發財,只能靠做夢。有人發財靠勞動。有人發財靠做夢。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做黃粱美夢。一做夢,就醒不過來。

吃飯在比較好的餐廳。一進去,就有人上茶。上了茶就得花錢,喝了茶不吃飯,也要支付茶錢,一杯十元,但是,大多數去了的,都會給茶錢,在那裡吃不吃飯,茶錢都要給。

一般港島人都有這個習慣,往那裡一坐,就有茶上來,消費計時開始,要知道,消費有點貴,因為港島的地方小,你一去,就佔了空間,有空間,就有錢,佔了空間就等於佔了自願,當然要給錢,不用多說。

喝茶,大家都喝得開心,說話,也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大概意思是,大家都走累了,忍著飢餓在胡扯。話題很寬泛,無非是一些雞蒜皮的事,聊著這些無聊的話題,越聊越無聊。

然後上菜,以清淡為主。菜還行,大家也都餓了,大家都很放開去吃,風捲殘雲,的確將飯菜吃了個乾淨,一結算,二千多元。港島有一千元的錢,燕只吐舌頭。

看來,他是海綿寶寶,有這個癖好。吃飽喝足,老人很高興,邀請大家到她家去,活了一輩子,總算買了房子,在港島,有房子就是一種榮耀。劉小姐沒意見,大家也沒意見,去過之後,就該到旅館拿東西到車站了,剛好順路。

大家步行,很快就到了她的家,她先上樓,因為人多,電梯坐不下,分批上去,在十一樓,還算是合理的樓層。

房子挨著房子,有屋簷相連,下雨基本不用帶雨傘。港島的地方小,沒有地方停車,沒有車位的車,基本都上了坡,看起來要滑行下來,真讓人懸著心。不過,那車絕對不是假的,是真的,在港島看到車像是爬上了牆,一點都不奇怪。要想看哪裡人多,港島是最好的去處,要想看哪裡的車會爬牆,港島也是最好的去處,保證不會失望。

上樓,換鞋,沒想到,劉小姐她媽的房子,竟然不用把腳伸到廚房,小,但比較緻。

她媽已經立好了遺囑,看來,是要將房子給她,她沒結婚,將來靠房子養老,這是她媽的想法。

在冰箱上,放著的是她獲得的獎盃和證書,是基金會獎勵給她的。這麼個東西,像是透明的水晶做成的獎品,就是一種榮譽,能讓她在前進的路上越走越堅強,當然,前提是,她要選對合作的隊工。

不怕敵人多麼強大,就怕隊友像豬一樣。沒有選對,就要走彎路。這是真的。吃了老人的飯,看了老人的房,回到內地,就要好好工作,要懂得照顧老人的孩子。畢竟港島人在內地,人生地不,需要幫助,是難免的。

沒有什麼要說的,有大姨媽的地方,空氣就不暢,有雞鴨的地方,就有一股氛圍(糞味)。有想說話的,也不敢說。

大家都很清楚,這次一走,就沒有機會再來,能來的只是極少數人。像大姨媽和他兒子,那是經常的。至於芭比,很難說。

然後,德志他們謝過了她媽,離開了家,然後去旅館拿東西。

因為是芭比在負責手工藝項目,那些布匹都應當由她負責,可是,她一件也不拿。都是分給安德烈、餘哥、尹懋和德志來拿,甚至連會計都用上了。

大家苦不堪言,芭比像是沒事人一般。她相信,她不拿,也有人拿,不會把布匹丟在港島的。因為這是人的起碼的責任。

到了地鐵大廳,大家都要分開。首先是劉小姐,她送大家到地鐵處,其實不是送大家,只是順便送大家,她主要送齊老師,因齊老師要去京城學心理學。

然後,芭比要去另一個城市見同學,尹懋去附近的城市找弟弟。而餘哥要在中途下車,也就是說。這些布匹就落在了德志、安德烈等身上,燕向來是偷耍滑的,連自己的東西都拿不動,還拿公家的?不可能,會計也是,女人好像都沒勁兒。這些布匹非常沉重,不知道領導是怎樣考慮的,為什麼不郵寄或者辦理託運?本來到港島的快樂心情,一下子被這些布匹給拖得十分沉重。

德志不知道發了什麼神經,看到芭比拖著的行李箱比較大。就提出來跟她換。像是在憐香惜玉,可芭比果然不客氣,真的給換了,德志覺得自己地英雄好漢。彷彿在救助美人。

德志還有港島的錢沒用完。就在附近找了找小店。店鋪多得很,隨便給孩子帶點糖果回去,不奇怪的是。本的糖果佔據了食品的大部分,難道內地的食品一點都沒有進步,一點都不讓人放心?但是,德志找了又找,還是沒有收穫,不知道是不是看花了眼,但是,仔細看,還是沒有。看來,內地的食品的確需要檢討了,大概內地的食品看不上港島,直接賣到美國或者歐洲了吧。

齊老師和劉小姐人間蒸發,不見了,剩下的一群人,下去,上了地鐵,跑到海關,然後過海關,蓋上了海關檢驗章,歡你,海龜們!的確,內地十分歡從港島回來的,可是,一踏上內地的土地,德志就明顯地到了不同,卻說不出來哪裡有差異。

過海關的時候,德志還擔心有些書會被查出來,幸運的是,沒有查。在港島,信仰自由,出書自由,發書也自由,在內地,卻不是這樣。

德志在港島最大的收穫就是可以得到很多免費書,對於窮書生來說,這個簡直是莫大的福利。但是,免費的書大多是比較薄的,稍厚的書,就要錢了,而且很貴,一般人看看價錢就把書放下了。

過了海關,到了祖國的土地,德志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提著芭比的箱子,結果進了候車大廳,卻沒有發現芭比,後來聽說芭比不一起回,而是去看一個朋友,那麼,德志就倒黴了,她的箱子還在德志這裡,德志的揹包在芭比那裡。

芭比又沒有電話,沒辦法,聯繫不上,旅客開始上火車,德志也上了火車,坐在車廂內發呆,這可怎麼辦,怎麼辦?這時候,燕的電話響了,是芭比打來的。燕關了電話,對德志說:“她在進站口等你,快去給她箱子,拿你的揹包,看你這人,做好事還要看是什麼事,做好人要看對什麼人做。”德志得到了一頭霧水般的痛批,趕緊提了箱子,從進站口返回,工作人員阻攔,德志說了情況,他一揮手,讓德志過去了。並代說:“快點,車快開了。”開車的時間是快到了,喇叭裡在說,催促人上車,車馬上就要開了。

德志後背上的汗沒有開始順著脊背滾落下來,反正衣衫是溼的了,跑路累的出汗,心裡著急也會出汗。德志跑到進站口,沒有票不能進,芭比個子矮小,不容易發現,德志視力也差,只好去找,還好,總算找到,她正扯長了脖子在往這邊看呢。

德志跑上前,然後將行李箱給她,她說:“這是你的包。”德志很期待她說“謝謝!”但是沒等到,德志心裡一涼,算了,這忙白幫了,他拿來自己的包,啥話也沒說,從進站口進去,重新檢驗了揹包,然後進重新檢票,下了臺階,上了火車。

燕過來,問長問短,德志唉聲嘆氣,沒說話。燕明白,也就沒說什麼。

餘哥帶了一些零食,是這幾天活動沒吃完的,他像撿破爛一樣,把所有的零碎放在一起,然後,由他保管,準備在火車上吃,免得重新買。

從那時候開始,餘哥就不想跟芭比打道,德志想,餘哥還真聰明,早就看出了芭比的剝削本質,別人照顧她,她覺得理所當然,別人關心她,她覺得理所當然;她從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更別指望對別人說謝謝了。這是對人起碼的尊重,也是一個人起碼的素質。

可惜,德志沒有遇到素質高的同事,只有素質差的,不到委屈,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