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原來不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德志說:“我還以為你要打人呢?”賈友牛剛才在椅子上睡了一覺,現在神抖擻起來。他問:“我怎麼會打人呢?只有被人打。”賈友牛說:“被村幹打啊。他們經常給我分派任務,磨破嘴,跑斷腿,不比打人更疼嗎?”德志問:“他們怎麼不到村民家裡摸摸情況呢?”賈友牛說:“要是那麼做就好了,他們也到農戶家,只不過,到的農戶家都是有點關係,或者不反對他們的。”德志心想,村幹肯定喜歡順民,不喜歡刁民,他們對那些逆來順受的老實人欺負,對那些刁民懼怕,但是,刁民面子上也裝作懼怕村乾的樣子,這是聰明的刁民。那些老實人,基本上沒有自己的獨立的思想,村幹怎麼說,他們怎麼做,村幹錯了,他們也跟著錯。
賈友牛屬於這兩者之間的,既不聰明,也不老實,玩得轉村幹,因此當上了小組長。據說,有些村小組長每年能拿點補貼,雖然很少很少,但名聲好聽,大小也算個官吧。
德志和尹懋離開賈友牛,他打豬草,還需要一點時間,回去的山路只有一條,很好辨認,對走慣了山路的德志來說,不在話下。
尹懋從平原松崗而來,才到虎坡村,看到如此高大的山,很害怕走路,也懷疑德志是否走過山路,因他清楚德志從小在城市長大,本沒接觸多少農村的人和事,平原或丘陵地方的農村沒有接觸多少,更別提歸州大山深處的農村了。
他的懷疑,並沒有成立,當他看到德志走起山路來,健步如飛,就徹底打消了疑慮,因為這種健步如飛的功夫,並非短時間內練成。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愛一行,就要常常練習,這樣才能給別人帶來良好的受。
德志也知道尹懋愛琢磨人,喜歡質疑別人,不輕信別人,就是自己的兒女家人,也要懷疑一會兒,推敲一陣子,更何況對於同事了。同事和他不沾親、不帶故的,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的懷疑,也屬正常,無可厚非。對外往,德志看重的是對方的人品,可是,人品不是馬上能看出來,需要常打
道。逐漸認清這人的本質。這就需要練就一雙鷹眼,仔細觀察對方的行為,不要被其語言所
惑。還有,需要從這個人的朋友或者家人來了解這個人,也許,從這個人關係網裡,就能找到突破口,逐漸明白這人到底值不值得
往。
德志容易原諒尹懋的多疑缺陷,因為遭受蛇咬過的人,見到草繩,允許存在合理的懼怕,如果見到草繩,毫無懼,證明被蛇咬得不狠,沒有切膚之痛,或者沒有生命之虞。
走回宿舍,二人都很累。德志要說:“今天的任務算是完成了吧?”尹懋說:“還沒呢。要寫工作程。”德志嚇了一跳,原來尹懋說話就是打人,說話語氣很重,彷彿別人差他錢似的。這是家中長子養成的霸道,因為他是老大,是不懂體貼人家的
受的,只是居於其位置的重要
,屬於指揮官那個層面,一般這樣的霸道,是讓對方屈服,對方可能不瞭解其真實意思,但是,他要的,就是要讓對方屈服,別的不論。屈服後,並且照辦,最終貌似是滿足自己的需要,也照顧到了別人的需要。
這個不用說,德志趕緊拿出工作筆記本,寫了今天的工作程和內容。然後整理一下這幾天的
記。工作
程容易記,像
水賬一樣,有啥就記啥。
記不同,需要添加個人的
受。甚至包括情
的變化,還有不少是心情的好壞,都能讓人覺得生活其實就是一齣戲。
如果做到每天一記,那是好的無比的,但是就是一忙起來,就容易遺忘。德志的記憶在衰退,不知何故?為什麼越讀書,越到困惑,越疲憊呢?這個現象已經困擾德志多年了。
德志做完這些文字的工作,和尹懋商量申請項目的事。商量是必須的,劉小姐一直讓德志學會和他人溝通,學會溝通技巧,並且要運用出來,達到嫻的地步,儘量減少工作上的摩擦,讓人更能順利地進行投身於工作。在偏僻的地方,更需要這樣,沒有人商量,也是孤單;商量了之後,大家共同分擔責任和風險,要好得多。
尹懋說:“按說,項目快結束了,再申請新項目困難蠻大,不過,據我對劉小姐的觀察,知道她作風,我們試一試,說不定還真批准了呢。”德志說:“越在村裡呆的時間長,越能明白村裡的複雜,摸透村裡的真實情況。”尹懋說:“所以,項目的時間要延長,不能太短,做項目才有把握。否則,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還達不到項目的效果。”話說到這裡,尹懋讓德志給劉小姐發短信,告訴虎坡村一組還有很多的需要,最迫切的需要就是解決水管問題,其他都可以不管,由村民自己想辦法解決,事實上你給村民的越多,村民越
,但是不符合項目的原則,項目是需要讓村民的能力得以提升,不是授之以魚的事,而是授之以漁的事,其中大有差別。做農村綜合發展項目,需要人才去做;做飲水項目,同樣需要人才去做。總之,就是要讓村民出錢、出力,珍惜勞動成果,並且通過項目來提升能力,讓村民能夠認真思考未來,想辦法克服困難,解決難題,不是老是等、靠、要。
德志組織文字的能力較強,讓他編輯短信,應該能把事情說清楚,萬一說不清楚,劉小姐就直接打電話來問吧。
德志編好了短信,看了又看,覺得沒問題了,就摁了發出鍵,然後就做別的,德志還年輕,經過爬山,還不覺得累。尹懋略長几歲,身體就有些吃不消,躺在上休息。經常爬山,就沒什麼,不爬的話,腳板還發癢,爬了就好了。人需要鍛鍊,越鍛鍊,越覺得輕鬆,凡事都能應付。不鍛鍊,逐漸就變懶了。
德志對他說:“尹大哥,短信已經發出去了。”德志打掃房間衛生,完畢之後,還沒有回信。尹懋問:“劉小姐回覆短信沒有?”德志搖了搖頭。德志的弱點是不懂得拒絕,對別人的請求,一般都說yes,不說no,這是不好的,可養成了習慣,不容易改變,因德志沒錢,需要這份工作養家,就要禾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否則,就會影響將來的分數,而分數,恰恰是代表了錢數。這個是致命的。
尹懋說:“可能在忙也說不定。現在項目多的,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的項目也要經過劉小姐,她一個人,真的有點忙不過來。”德志“嗯”了一聲,再不理他。
尹懋總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什麼內情他都清楚,實際他是連蒙帶猜的,也不準確,他自以為自己是小諸葛,其實啥都不是,往往自以為是罷了。德志卻不好戳穿他,畢竟,這些沒發生的事,憑著想象說一說,也無可厚非,說說就說說吧,無傷大雅,對實質的問題毫無影響。
德志做完衛生,劉小姐打電話來了。畢竟耽擱時間太長,她可能不好意思,就直接打電話,可以把事情說清楚些。
這一點,劉小姐很清楚,她說她的文字表達能力很一般,通過短信不容易把事情說清楚,打電話比較快,也方便。
對劉小姐來說,打電話當然沒問題,她是領導,工資高,電話費都不算什麼。
德志很納悶,這麼久,劉小姐都在隱藏她的兩件重要的事情,一個是她的收入,每月有多少;另一個是她的年齡,機構裡所有的同事都非常想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但是,劉小姐就是秘而不宣,嚴格保密。
原因是,劉小姐秉承香港傳統,而香港傳統,沿襲了西方的特,即男女兩樣東西非常忌諱人家問。
男人的收入,女人的年齡。
中國人,偏偏喜歡問這個實質的問題,問了,才表示關心;也許只是應酬應酬,即便說了,有些人也記不住,等於沒說,噹噹時這樣問,頓時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無關。
劉小姐說:“可以實施這個項目,直接買水管,買多少,自己決定,不可費。”德志聽了之後,立馬跟尹懋說了,尹懋說:“很好。問問錢怎麼辦?”德志立馬給劉小姐發短信,問了錢的事。
發短信成功後不久,劉小姐又打電話來說:“錢不成問題。你們先買,開好發票,將發票傳真給我就可以打款給你。”德志說:“好的。”劉小姐問:“錢打入你的哪個賬戶?”德志聽見劉小姐這麼一問,反倒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歡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