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江城開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德志正在為寫報告發愁,突然外面起了大風。峽谷中的風尤其強烈,將天花板上的薄膜都吹得呼啦啦地響,那是現澆板拆模之後留下來的尾巴。賈友牛的女兒做完房子,又去打工,房子基本上還是坯房,糙的,連窗戶都是用塑料薄膜釘的,有些淘氣的孩子將薄膜撕開了口子,大風吹的時候,就猛灌進屋裡,夏天還好,需要迅速降溫消暑;冬天就冷,如果室內沒有取暖的設備,那住在這裡無異於冷宮。
大風影響了信號塔的信號,劉小姐打電話來給德志的時候,通話質量相當差,德志聽劉小姐說已經發過短信給他,但是一直沒有回覆,於是打電話來問問情況。德志說:“還好,項目運轉正常。”德志心裡很清楚,如果說了村裡被強迫易的事,誰都沒辦法解決,包括大姨媽齊老師和劉小姐,她們能做的也就是和省民宗委的幹部反映村裡的情況,但是,到了基層,這些省裡的機構顯得鞭長莫及,或者說是強弩之末,勢力已經完全消失。
德志也不能說管委會已經名存實亡。否則仍然被認為是工作能力不行,面臨扣分的命運,分就是命,分就是錢,少一分,就少一份錢。沒有特別硬的關係,永世不得翻身。
劉小姐接著說:“馬上到江城開會,然後,從下個月開始,尹懋要調到小城工作。你為什麼不回短信呢?”德志說:“我沒收到短信。今天這裡颳大風,信號塔錯位,說不定影響了手機接收短信。”劉小姐顯然不相信這句話成立,反倒認為德志在撒謊。德志為自己剛才不太幽默的回答到後悔。劉小姐沒有結婚,對男人缺少了解,有時候男人的灰幽默帶點自我調侃的味道在裡面,在艱苦的窮鄉僻壤,在破屋裡,聽著狂風施,自我想象一點快樂,是居住在大城市的劉小姐無法體會的。
餘哥給了胖子錢之後,就去了魏村。德志留在虎坡村,村幹已經爭取到建水池的部分物資,就是金錢還有染指,但物資等於金錢。
這個更實在!德志不管錢,只管項目進展,據需要安排項目撥款,但所撥款項的使用情況,由余哥監管,說來說去,德志只是一個副手,或者說是一個監督的身份,真正享有實權的是餘哥。餘哥管錢,手裡就有實權,代表劉小姐在小城執行項目,有問題完全應由其負責。
宮支書已經得到了胖子的承諾,事成之後定當重謝,宮支書心知肚明,對以前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他得到的硬件的基礎設施的好處,並且還有一些獎勵,巧立名目了一些錢,中飽私囊,但是,對世行的還款,他推得個乾乾淨淨,全部由政府埋單,他們完全可以不管,事實上也沒有管。這個生意的確只賺不賠。
和劉小姐走得最近的餘哥想必先得到消息,通知去江城開會;德志後知道。以前,領導總是批評前線同事不夠主動,對領導代的事情,往往一個人知道,另一個矇在鼓裡,毫不知情。後來,領導改變策略,一條信息分別發給兩名同事,內容相同了;應當說再也不必擔心不知道領導的吩咐,沒有不聽的道理。
在實際工作中,德志仍然發揮主動,有領導的指示或者安排,總想辦法讓餘哥知道,但是,這隻執行了一段時間。德志這樣做,反而使餘哥不悅,認為領導偏心,認為先通知了德志,沒有通知他,不應該這樣;應該先給餘哥他自己說,才給德志說,這樣才恰當,只要餘哥比德志高一等,就足夠了,這樣取得的優先權,使他有一種成就,很滿意。不枉一大把的年紀了。
次,德志就回到小城縣城,餘哥早已在家。餘哥說他去魏村,值得懷疑。德志去過魏村,如果騎摩托車回來,需要大半天時間,如果坐輕卡,則需要一天的時間。比虎坡村遠多了,不可能比德志快一些。這樣說來,餘哥這幾天本就沒在鄉下,而是在城裡。
為了讓領導知道他的勤勉,同時需要同事的證明,他就欺上瞞下,說自己下鄉在魏村。劉小姐當然不明真相,遠隔千里,他說在哪就在哪,不會去認真核實;而德志,餘哥明知道德志不會亂說話,也不會陷害人,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瞞一下德志為好。因為德志沒有什麼歪心思,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一旦領導追問起他來,德志會一五一十地告訴實情,這是因為德志還沒有修煉好撒謊的功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領導揹著餘哥問一下有關的事情,餘哥怎麼不擔心將來領導會問責呢?機構本沒有制度,如果說有,就是這個背後相互檢舉揭發的制度。這個所謂制度,實際上是讓同事之間相互傾軋,領導好從中調和,從而樹立領導的威信,讓領導更方便管理。
在小城,德志首先想到的是向譚主任彙報一下工作,畢竟是屬於宗教口的,早請示晚彙報還是比較明智的作法。萬一萬局長問起來,也好對付的過去。至於劉小姐和大姨媽齊老師如何想,德志不管,她們又沒在小城工作,只是在江城遙控指揮,對於淺顯的複雜局面,兩個女人本無法應對,別看她們是領導,真正遇到大事發生,她們一定會抓瞎的。
德志約餘哥去縣民委,找到譚主任,剛好萬局長也在,譚主任臨近退休,明顯對萬局長不構成威脅,加上他不拉幫結派,隨得方就得圓,萬局長也拿他沒辦法,且讓他混到退休算了。說不定的是,將來萬局長升遷了,那譚主任還在當主任也說不定。
德志對萬局長和譚主任說:“最近村裡的項目進展還可以。明天到江城開會,在走之前,來給領導道個別。”萬局長說:“小姚很懂事嘛!你們到江城,告訴劉小姐,小城現在不比過去了,叫她有空來看看。”譚主任說:“德志是好同志!你路上要小心,歡你們平安回來。把我的問候帶給劉小姐和齊老師。”餘哥一句話不說。
我們要起身告辭,萬局長穩坐釣魚臺,悠閒地點著一支菸,開始起來。譚主任送我們到門口,揮了揮手,又回去了。
餘哥說:“他媽的萬局長,官不大,架子不小!”德志說:“不管他。我們算是做到仁至義盡了。這明顯是對我們的扶貧不滿意。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從項目中撈到油水,既然沒油水,何必要心。他雖是局長,但是心狹隘,只看小集體利益,只心個人包。”餘哥說:“他媽的!以前的賈局長還經常請我們打打牙祭,這個局長瞧不起人,只有劉小姐來了,他才請吃。是公家的錢,幹嘛那麼吝嗇。估計他公款私用。”德志說:“這個也說不定。但是,我們沒有證據,只是在猜測。他心裡沒有裝老百姓,這是鐵定的。”餘哥說:“我們又不是沒有飯吃。不是圖他一頓飯兩頓飯是事。”餘哥沒有再說話。兩人去了菜市場買了菜,回家自己做飯吃。伙食費是記在掛曆上,然後兩人平攤。餘哥住在縣城裡多一些,也讓德志平分,有些不合理,但是德志不和他計較。在這方面,餘哥的心思比女人還細膩,和他計較,顯得自己沒有檔次和品味。德志雖然掙點小錢,除了養活自己,還要養活老婆孩子,但是,這點費用還是承擔得起。
以前是伊妹分攤伙食費,伊妹也不在這方面計較,唯獨餘哥,誰和餘哥搭夥,誰註定要吃虧。始終信奉這句話“吃虧是福”就能和餘哥和睦相處。
二人到了江城,參加機構的例會。劉小姐像往常一樣,讓大家將報告用記號筆寫在大白紙上,然後將白紙粘貼在牆上,如同原來的大字報,逐條進行閱讀和審核。工作程讀完了,停頓,讓大家提問;有疑問,就解答;沒有疑問,就進行下一項,讀內容;內容讀完,再讀想、困難和解決辦法;如果有問題,或者有建議,就進行研究,另外拿大白紙進行書寫;直到把問題解決。
最後一項是下一步計劃。對這一塊,一般沒什麼問題,因為沒有實際發生,只是對未來的構想,有點像寫小說了,完全虛構,至於是否執行,那就沒有跟進和監督了。這一塊沒什麼問題。除非是領導作出批示或者補充。一般情況下,都是輕鬆過關的。
小城的項目比較簡單,就是飲水和衛生。而松崗的項目,比較複雜,農村綜合發展的項目,幾乎都設計。誰家要買牛,誰家要改造廁所,誰家計劃改造廚房,誰家孩子要輟學,都要解決。
項目款雖不多,算是一個心意。雖然用錢不多,但是,一分錢也是錢,需要討論半天。對於松崗的項目,一般是先拿出項目,再審批用多少錢,這個數目不好說清楚。而小城的項目,項目款已經定死,不可能增加一分,這些錢好比是一塊麵包,只是考慮如何分配的問題,不存在重新烘烤麵包的問題。
松崗的項目討論很費時間,但是德志和餘哥必須要等他們開完會後才能離開江城。德志深受開會之苦。但是,他是打工的,本沒辦法來左右開會的進度。
最後,劉小姐宣佈:“從下一個工作周開始,尹懋從松崗調至小城工作。”她宣佈完之後,全場鴉雀無聲。
歡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