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肅順遺計亂遼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喜峰口註定是一個讓大刀名揚天下的地方,何歡掄著一把鬼頭刀,硬生生把劉大疤瘌給撞出了陣地。雖然樂字營付出了五倍的傷亡,但是滿洲軍終究是退去了,這是清軍一次難得的勝利。不過喜峰口打得再好,也不過是一城一地而已,全局上清軍還是一敗塗地。
對於三十一師進攻長城邊牆,長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像本不知道這件事一樣,即沒有調度各部配合,也沒有命令三十一師收兵。不過內閣向熱河派出了接受的官員,顯然是認同了各部先期對清軍的進攻,而且要將熱河納入北滿州的版圖。這種態度,很容易被人理解為默許。
既然長默許各部動兵,大家也就不需要在熱河再觀望了,都招呼吧!三十一事進長城各隘口的第二天,熱河境內的各部全都行動了起來,紛紛撲向長城邊牆。大家上面還是缺少一個指揮部,但是對付清軍,他們也不用太在意這些。幾個師旅長電文商量了一下,便開始了自己攻城掠地的生活。一時之間,長城的各隘口紛紛告急,其中古北口、牆子嶺、黃松峪等地最為危急。
不止蒙東邊境上的各部開始了進攻,就連駐防山海關的第七混成旅也都攙和了進來,開始強攻一片石、義院口、山海關關城等地。第七混成旅屬於奉天戰區,而且身世清白,是淮揚系的人馬,他們是沒有必要湊這個熱鬧的。如今也攻勢猛烈,擺明了是想搶功。淮揚系在這次的事變中,表現極為良好,深得大將軍信任,而且在中央有不少干將。他們這個時候的態度,往往代表了長的態度,也就是說長也想攻入關內,只是目前因某種原因還在遲疑。
長為什麼遲疑,各部將領們管不著,知道幹什麼有利就足夠了。所以地理上靠近邊境的各部紛紛行動,都要爭一份功勞出來。錫林郭勒盟和昭烏干達盟的三個騎兵旅,見山海關都有了動作,也是不甘寂寞。他們夠不著長城,便直接殺向了察哈爾八旗,繼續了北滿州的西部大開發。察哈爾八旗本就和大清朝廷貌合神離,這些年也受了北滿州不少的好處,也對自己窮苦的子,心懷諸多不滿。所以這次大軍開來,一群王公幹脆就反了,傳檄各地歸化北滿州。
察哈爾的反叛,可是坑死了朝廷。朝廷之前對北滿州佈防,把主要的兵力都堆砌在了東部的長城上,西邊兵力嚴重不足。察哈爾這一讓路,滿洲鐵騎便可直接叩關獨石口。察哈爾叛變之後僅三天,滿洲軍便攻陷了獨石口和張家口,更是兵分兩路拿下了宣化和赤城,兵鋒直指京師西北門戶延慶。若是延慶失守,滿洲鐵騎便可直抵京師城下,朝廷這次便只能南逃了。至於南方的漢人勢力,會不會為大清這個異族朝廷盡忠,便只能看天意。
各地消息傳回京師,兩宮太后又哭了起來,奕欣也急得幾乎吐血。只能一邊急令李鴻章整飭直隸防務,把滿洲軍擋於京師外圍,一邊苦思應對之策。最讓人撓頭的是,朝廷至今也不明白,到底出了什麼事。劉坤一回京之後,除了叩闕請死之外,一個字都不肯說,誰也不知道他的觀摩團到底在奉天干了什麼。
“雖以急令各地起兵勤王,但是遠水難解近渴啊!曾國藩病歿之後,湘軍只能依靠曾國荃,但是這個曾九著實可惡。朝廷如此危急,他卻一直磨磨蹭蹭,朝廷幾番急令,他還是在長江邊遷延!”奕譞如今也老實了,不過依舊沒忘了罵人。
“李鴻章的淮軍到是盡力,可是直隸境內的淮軍有限,其餘各部開進直隸,最少也要半月,若是說完成佈防,起碼也要一月。滿洲軍攻勢猛烈,怕是等不及了!”寶鋆也沒心情和奕譞等人爭了,只是眼前的局勢,實在太過危急。
“六爺,你說該怎麼辦呀?”慈禧支持奕譞鬧騰,是為了打壓奕欣,但是到了萬急的時候,她還是得依靠奕欣。
“衛汝貴所部雖然在延慶擋住了滿洲軍前鋒,但是後續戰事絕不樂觀。果興阿若是真的全力揮軍入關,朝廷萬難抵擋,眼下的局勢,唯有求和一途。奴才已經約談了列強各國領事,他們都不希望戰事擴大,所以朝廷可以借力他們向長施壓,然後由他們調停,朝廷與果興阿和談。”奕欣殫竭慮,終於拿了辦法出來。延慶正在死守,邊牆各隘口也紛紛告急,他實在不敢打下去了。
“你這是賣國!果興阿逆天反叛,便是十惡不赦的罪人,朝廷和他有什麼好談的!”奕譞有習慣的指責起了自己的哥哥。
“他十惡不赦,你能去長把他擒拿問罪嗎?滿洲軍力強盛,朝廷斷然不是對手,不求和,如何能夠保全宗廟社稷?”奕欣這次沒再慣著自己的弟弟,一句話便懟的奕譞啞口無言。
“確是只有求和一途了,可是果興阿到底為何如此狂悖,我們至今仍不知實情,又如何與長商談呢?”慈安素來不喜爭鬥,也清楚眼下奕欣的辦法才是朝廷唯一的出路。
“知道的內情的麗太妃和劉坤一,全都一心尋死,半個字都不肯透。其他人只知當時在奉天發生了政變,觀摩團擒獲果興阿,石殿臣、姜百書等人起兵作亂,箇中內情卻是不知!”文祥也是一籌莫展,不知道具體情況,的確是沒法子和談。
“召他二人到御前來吧!我們再問問,如今到了這個時候,哀家只能求求他們了!”慈禧的眼淚的更猛了。
慈禧的懿旨一下,時候不大,形容枯槁的劉坤一和心如止水的麗妃,便被待到了鍾粹宮。兩宮依舊以啼哭開頭,但是坐在繡墩上的二人,卻是不為所動,除了依舊想死之外,半個字也不肯提及。奕欣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半天,這二位也是毫無反應,兩人如同行屍走一樣,已經萬念俱灰了。
“朝廷已經到了社稷傾覆、宗廟崩塌的境地,哀家求求你們了,把你們知道的說出來吧!不然滿洲軍攻入北京,我大清兩百年的基業便全都毀了!”慈禧突然起身,直接跪在了二人面前。
“太后,萬萬不可如此!”麗妃和劉坤一急忙起身迴避,也是跪倒在地。
“都是臣的不是,是臣見石殿臣和姜百書有心反正歸順朝廷,便聯合他們發動了政變,一準擒拿了果興阿和北滿州一眾閣僚。不成想天不遂人意,果興阿這逆賊,被人搭救了出來,收服北滿州的大計功虧一簣。是臣對不起朝廷,給朝廷惹下了大禍,是臣對不起皇上和太后,臣甘願一死!請皇上、太后和諸位大人,殺了臣,用臣的首級去向果興阿議和!”劉坤一終於有了一番說辭。
“峴莊,你才入奉天幾,如何能與石殿臣、姜百書等人結納,又如何能在短期內做出這等大事來?而且你是果興阿放回來的,若是果興阿在意你的首級,他早在通遼就殺了你了,何必還要朝廷在殺你!”奕欣氣的快要發瘋,劉坤一到底在維護誰呀?為什麼就是不肯說實話。
“請賜臣一死吧!臣無話可說了!”劉坤一也哭了起來,卻還是不肯鬆口,氣的奕譞都有心把他拉出去,施以滿清十大酷刑。
“不必吵了!是朕做的,一切都是朕的部署!”鍾粹宮內哭哭啼啼,鬧得好像大清已經亡國了一樣,大清的天子終於站了出來。
“皇上!”奕欣等人全都吃驚的看著同治,萬沒想到是這位小爺的佈置。
“爾等不肯為朕盡忠,朕便沒有忠臣可用了嗎?”小皇帝依舊對自己的叔叔各種不滿。
小皇帝出來認賬,說明了前因後果,一切也就都清晰了。當年慈禧和奕欣聯手,派出粘杆處的拜唐阿侍衛死肅順,所有人都以為肅順死了便完了,不成想肅順臨死之前寫了一份遺表給同治。在這份遺表裡,肅順沒有抱怨自己的死,也沒有埋怨同治什麼,反而是給同治規劃了一份君臨天下的宏圖。
肅順細緻的為同治分析了朝廷的局勢,斷言慈禧和奕欣早晚也會反目,奕譞也會藉機冒起。肅順建議同治,借太后之勢力打壓奕欣,然後以朝臣制衡,拿回本屬於同治自己的權利。至於同治如何擺脫太后,肅順則給同治籌劃了一份大功業,以此來收天下之心,太后退還深宮。這份功業便是擒拿果興阿,收復北滿州。
在肅順看來,北滿州暴起,雖然勢力喧天,但也存在如派系林立等諸多隱患,只要善加利用,便可一舉收服。承善作為孤臣逆子,進入北滿州,幹起了間諜,同時王凱運等肅門六君子,也全都行動了起來。策反石殿臣、姜百書,遊說畢雲濤,都是他們的手筆。而這些人的成果,全都通過秘密渠道,彙總到了同治的手裡。
當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來時,同治親入深宮說動了麗妃,然後便開始了同治大帝收復北滿州的計劃。寧可出現十幾個小藩鎮,寧可許利與外國,也要一舉拿下果興阿,這便是肅順的遺計。可惜同治還是功虧一簣了,果興阿逃出生天,畢雲濤一死了之,然後滿洲大軍便兵臨城下。
同治這番計劃的目的,一打果興阿,二立自己的威信,一直都是隱秘執行的。如今玩砸了,他便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小孩子一樣,說什麼也不肯讓別人知道。劉坤一和麗妃,也擔心事情敗落,同治會受到詰難,所以拼著一死,也要保全同治。
“天昭昭,肅中堂忠心可表月!”已經非常邊緣化的杜翰,為老戰友嘆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