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吉兆與著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孫悟空在半空掛了半個多時辰,一眾妃嬪和咸豐才換了衣服回來,大戲繼續開鑼。咸豐休息了一會,又吃了些冰鎮蓮子羹之類的甜食,神好了很多。臺如果演到彩的地方,他還能叫好搬賞。肅順等人又緊盯著咸豐看了一會,各自才放下了心來。
咸豐沒啥大病,主要是虛症,如果安心靜養,好好的補一補,說不定還能好,畢竟他才只有三十歲。可惜咸豐是奔著作死來的,太醫越讓他休息,他越是酒無度。萬壽節是他的生,所以他要格外的作,繁花錦簇的慶典雖然好,但也耗盡了他最後的力。從早到晚的喧鬧儀式,加酷熱的天氣,果興阿這樣的半大孩子都累的不行,何況是咸豐這樣虛弱的人。
少說也得有三十度的天氣,熱的咸豐頭昏腦脹,汗水把厚重的禮服都給打透了。不過他還要咬牙撐著,今天是他的生,他要快快樂樂的過完。好容易把白天的儀式都給撐了過去,傍晚時候,咸豐被人扶著退回了寢宮。太監給咸豐脫下的禮服眼看著能擰出水來,裡面的小褂幾乎都粘在身了。
“去井裡打點拔涼的水來,給朕擦擦身子,太熱了!”咸豐其實有點困了,不過晚還有內宴,他休息一會還得去。現在他主要是覺得熱得難受,想著能快點涼快涼快。
“主子爺的龍體是熱的,這井水卻是冰涼的,這冷熱相,怕是對爺的龍體不好吧!”敬事房的總管太監陳勝跪在地託著咸豐剛換下來的衣服。
“奴才去給您換點溫水來!”劉如意常年陪在咸豐身邊,知道陳勝的話不但沒用,還會起咸豐的逆反心裡。
“你們一個個的少囉嗦,朕說要井拔涼是井拔涼,快去!你們的差事當得好,做起朕的主來了!”如果一開始是劉如意說,咸豐還能聽得進去,不過有了陳勝的話在前,咸豐偏要逞一把強。
“嗻!奴才有罪!”劉如意和陳勝急忙低了頭,乖乖的去了涼水來。
當然劉如意才不會真的去井拔涼來,深井裡那麼涼的水還不一下子死咸豐。他往一桶涼水裡摻了少半壺開水,雖然也是涼水,但多少溫乎了一點。咸豐熱的不行,也沒覺得水溫被太監做了手腳,擦了身體之後舒服了不少。
換了一套軟紗的輕薄衣褂,坐在御坐吃著些冰鎮的水果解暑。宮裡已有風扇了,像個花瓶一樣,頭是四個團扇,了發條便能不住的旋轉。不過這種東西畢竟不是電風扇,轉不快的,風力也十分有限。咸豐坐了一會便覺得不過癮,叫了四個小太監,在他身邊四角站了,拿著大團扇給他來個痛快的。
陳勝又有心要勸阻,但被劉如意從背後拉了一下,終究是沒敢出聲。四個小太監賣力的扇著,痛快是痛快了,然後便是麻煩了。咸豐涼快大勁了,不一會覺得頭重腳輕,悶鼻,還連著打了幾個噴嚏。
“主子爺,要不要傳太醫過來瞧瞧!”劉如意的冷汗唰下來了,咸豐的身子骨可一點風也經不起了。
“什麼子口,胡說八道!”咸豐晃了晃腦袋,覺得自己還不錯。
申時初刻,咸豐又換了套禮服,升坐煙波致殿,接受家裡人和近臣的朝賀,果興阿也跟著肅順等人來湊了個熱鬧。先是大阿哥和大格格祝賀皇阿瑪吉祥如意,接著是皇后、懿貴妃、麗妃、婉嬪、祺嬪、宜嬪、玫嬪和容貴人、林貴人。咸豐見妃子們個個都是朝服大妝、花團錦簇,心非常的高興。最後是近臣們,端華領銜,一眾大臣恭祝皇萬壽無疆。咸豐看著一個個國家棟梁,尤其是果興阿這樣的刺頭,都對自己敬若神明,心裡更是美滋滋的。當然事無圓滿,咸豐心裡也有點不足的地方,宮外的曹姐姐等人要是也能來,那才是最好的。
朝賀過後,咸豐便吩咐賜宴。煙波致殿內咸豐居,皇后帶大阿哥、大格格居左、懿貴妃居右,從麗妃以下依次排列,近臣們則坐於堂下。宴席山酒海,海味佳餚,光點心有幾百種,再加煎、炒、烹、炸的各種涼、熱菜在內,菜已經超過了千樣。君臣同樂一邊吃著,一邊看著《安天會》捉拿妖猴的最後一場,簡直是人間天堂,享樂無窮。
不過俗話說樂極生悲,戲臺妖猴終於被天兵天將拿住了,咸豐哈哈大笑叫了一聲好之後,他的好子到頭了。忽然間咸豐五官挪位,齜牙咧嘴,腹陣陣絞痛,剛剛消退下去的汗水,全都湧了出來。
“萬歲爺難受?”離著最近,站在咸豐身後的陳勝第一個發現了不對。
“嗯!”咸豐從牙縫裡擠出了一聲。
“不…不用了。”還沒等陳勝動作,咸豐已經放下筷子,手摁著肚子,吃力對陳勝擺了擺手。咸豐實在不願意離開座位,那樣會得滿座皆驚,給人造成不吉利的覺。不過,病是不留情面的。咸豐的臉由白變黃,由黃變青,他實在是剋制不住了。
“如意,快,快…如意…快…!”咸豐也是真急了,早忘了劉如意被他派去伺候大阿哥,對著陳勝是“如意、如意”的叫著。
咸豐之前便說過肚子不舒服,所以太監們早有準備。陳勝一招手,跑幾名小太監,架著咸豐帝,像一陣風似地進了西便殿。早有人準備下了便桶,點起檀香。有人替咸豐脫掉褲子,扶著他坐在漆金描花的便桶。
咸豐走的太急了,連句話都沒有留下,莫說官員嬪妃,連戲臺都驚了。也是大阿哥、大格格沒心沒肺的吃著,再有是早知會有這一天的果興阿,依舊把筷子使得下紛飛。
大概過了一袋煙的功夫,陳勝跑回了大殿,神也還算鎮定,貼到皇后桌前回稟道:“娘娘,萬歲爺萬安,是有點鬧肚子,剛貪涼多吃了些瓜果,這折騰起來了。”
“傳太醫了嗎?”皇后雖然還穩著,但是鬢角也見了汗。
“回娘娘,剛剛已經請旨了,萬歲爺說是小事,不叫傳!”陳勝有點為難,他在咸豐哪,說一句碰一句釘子。
“咳!別耽誤了,快去傳太醫伺候著!”皇后終究還是擔心。
“嗻!”陳勝領了旨意便走。
“去,悄悄的告訴各宮的宮女子,讓她們告訴她們主位別慌別亂啊!”陳勝一走,皇后也知道安定人心,急忙打發身邊的小太監去安撫妃嬪們。
不過陳勝一走一過,下面的親貴近臣們,可都知道了皇不妥的消息。七爺醇郡王奕譞更是直接攔了陳勝一下,問了情況。
“回七爺,皇后讓傳太醫,其實皇只是鬧肚子,先頭一直不肯傳的!”太醫只是預備著,並不急,所以奕譞一叫,陳勝乖乖的過來了,並不急著走。
“嗯,他是怕掃大夥兒的興,快去吧!”奕譞點了點頭。不過陳勝一走,咸豐的兄弟至親們可議論了起來。
“壽辰招醫,恐非吉兆!”五爺奕誴是真心擔心自己的皇弟弟。
“傳了出去,臣民不安吶!”六額駙景壽好歹是御前大臣,擔心的也是國事。
“萬一有了事,那不是吉兆了,是著急!”七爺奕譞總是不陰不陽。
不過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著急了,咸豐坐在便桶初時真的只是拉肚子,他清了腸胃也舒服了不少。但是這腹瀉可沒完,咸豐舒服了也沒停,一直是水瀉不止。隨著噼裡啪啦的聲音,咸豐也是越來越虛弱。親貴們大臣們在外面議論紛紛的時候,咸豐已經在便桶昏了過去。
太監們急忙把咸豐抬進了東暖閣,然後便是忙出忙進的一陣慌亂。消息傳到一片雲和澹泊敬誠殿,武百官也驚亂了。好在有肅順在,不然還真的沒人能穩住場面。
“老五、老七,六額駙,你們先去裡面支應著,我去外面安撫了便來!”肅順讓奕誴、奕譞和景壽三個至親,先去看侍咸豐,免得裡面都是女眷太過慌亂。
奕誴和景壽到是沒什麼,答應了一聲起身便往裡走,奕譞卻慢了半拍。他是先帝親子,今的親弟弟,朝廷的郡王,但是肅順從來沒有尊重過他,總是“老七、老七”的叫他,讓他不舒服極了。當然他也沒有和肅順爭執的勇氣,雖然慢了半拍,卻也對肅順點了點頭,然後急匆匆的快步走向東暖閣了。
肅順出去一面,說了句聖躬無恙,便壓住了場面。其實官員們也不信肅順的鬼話,不過肅順的積威擺在哪裡,他們心裡有嘀咕,也得安安靜靜的出了宮門再說。本來慶典也快完了,現在自然是提前結束,官員們各懷心事的退了出去,當然也有人急著出去給北京報信。
宮裡已經亂起來了,五爺、七爺還有景壽雖然能沉穩點,但也拿不出個章程來。懿貴妃是能主事的人,但躺下的是她男人,關心則亂,所以也沒了主意。東暖閣這邊雖然人多,可誰也沒有主心骨,無頭蒼蠅一般急得團團亂轉。肅順一回來,立時壓住了場面。他先給皇后行了禮,然後以皇后的名義下達了命令。
懿旨一共是四條:“一、立即召集所有太醫為皇會診。二、封鎖宮內外消息,宮人散播謠言者,立即杖斃。三、山莊內外戒嚴,無旨意不得擅自出入。四、佑、果興阿立即整頓兵馬,彈壓地方,如有異動生事者,立行剿滅!”陳勝已經招了太醫來,醫官欒太帶著楊、馬佩、李德雲、尚懷宣幾個御醫,滿頭大汗地趕到了。他們給咸豐請脈後,先用了參湯。會診商議之後,又用了“通脈四逆”湯。不過咸豐的起不大,依舊仰面躺到,眼窩深陷,印堂鐵青,面灰白,舌乾枯,大口大口地氣。
局面穩了穩,肅順便輕輕的把欒太拉到了一邊僻靜初,問起了咸豐的病情。
“回堂,皇真的只是腹瀉!”欒太的臉非常的不好。
“腹瀉怎麼會這麼嚴重?”肅順一輩子也沒見過拉屎拉昏過去的。
“回堂,皇不是健壯的人,原是有體虛之症,最是經不住折磨。所以,最怕腹瀉。現在已元氣大傷,不好調治了!”欒太臉的汗嘩嘩的,但是臉卻是一片慘白。
肅順先看了看左右無人,才壓低了聲音問道:“聖躬可無慮?”
“這個…”欒太不敢說了。
“說吧!”肅順不斷的攥著拳頭,手指嘎巴嘎巴的直響,但面還穩著。
“堂大人明鑑。皇先前已經掏空了的身子,全靠物藥滋補。現在腹瀉不止,已傷的元氣,更是洩的不剩什麼了。若是藥能用下去,能多堅持幾天。反之,可不好說了。”欒玉遇到了御醫這行最大的坎,他是能掌握皇生死信息的人,所以現在他最危險。
“依你看,聖體還能堅持多久!”肅順兩手捏著袍服,但是胳膊已經抖得不行,臉還平靜,但眼裡已經含了淚。
“卑職不敢說,須得再觀察一段時!”欒太抖得肅順還厲害,肅順是強壓著悲傷,他是害怕。
“一旦有變,速報我知!”肅順哽咽著說了最後一句。
“嗻!”欒太低了頭,鬆了一口氣,急忙帶著一後背的冷汗,又跑回咸豐身邊了。
欒太回殿後,又觀察了一會兒。咸豐方才好多了,氣也均勻了,但依舊是非常的虛弱。欒太暗鬆了口氣,便和御醫們商量,輪坐班。由於他年歲大了,大家都讓他先去休息。欒太囑咐了幾句,又向肅順叩了安,這才退出了山莊。
欒太進承德城的時候,已過了三更。拖著沉重的腿雙,唉聲嘆氣地走著,兩個僕人提著燈籠,在前邊引路。他們剛拐過雞脖子衚衕,走過一座府第,見門前站著兩個人。
“對面來的是欒老爺嗎?”一個下人模樣的人已經了過來。
“是呀!”欒太還在猶豫,僕人已經答應了。
“我家曹大人已經等候多時了。”來人恭敬的打千行禮。
在欒太的長嘆聲,從府門內閃出了一個人。等個頭,白淨面皮,兩撇黑胡,四十歲下,身穿便裝,舉止雅。向欒太抱拳道:“毓英恭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