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僧格林沁的大沽斜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諸般事務安排停當,果興阿開始對著地圖發愁了,他並不真正瞭解將要面對的新敵人,只聽說過他們天下無敵幾乎統一地球的戰績。果興阿的前世專注於武器,對於軍隊瞭解的並不多,對於歐美軍隊主要的印象幾乎全部來自電影。不過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戰爭電影真心不多,而且多是以講訴劇情為主,對於軍隊的反應少得可憐。果興阿對於恩費爾德p1853時期的英軍完全沒有印象,他不瞭解敵人的戰力,也不清楚他們的打法。
“東翁因何悶悶不樂啊!”皮潤民送了近期的開支表過來,見果興阿對著地圖眉頭緊鎖,急忙前體現自己的價值。通緝犯三人組,鄒德歸神龍見首不見尾,應是得了果興阿的重用,鄭峰在兵工廠也是重量級人物,唯獨皮潤民在果興阿的面前地位略有些尷尬。
“朝廷有公發來,說是英法兩國再次動武了,英國佔領了旅順一帶,法軍佔領了煙臺。所以兵部通令各地守軍整飭武備,做好戰英法聯軍的準備!我對英法兩軍的武器裝備和戰術打法都不太瞭解,正在想辦法,看看能不能研究一個萬全之策出來。”果興阿也沒什麼避諱,仔細的給皮潤民說明了情況,畢竟多一個人多一個想法。
“東翁不必煩惱了,這英法夷人咱們是見不著的,難得有空閒東翁不妨想想江南的局勢當如何收拾。”謀士幕僚講究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皮潤民也是如此,開口得引起你的注意。
“江南?”果興阿有金手指,所以知道英法聯軍肯定是要打進來的,但是皮潤民突然拋出江南他還是有些好。
“江南局勢一不如一,長一路高歌猛進,朝廷雖嚴令各路大軍火速赴援,但也是收效甚微。江南是朝廷賦稅的本重地如何失得,朝廷必然加派兵強將南下,東翁成名於江南,正是最為合適的人選。”皮潤民的眼睛也一直盯著江南。
“英法聯軍怎麼辦呢?直隸本來兵馬不多,再調派我南下,英法聯軍來了如何抵擋?”雖然大清是防守方,但是外國人都打門來了,還調派銳去打內戰,果興阿真是不能認同。
“長所圖者,取江山而代之也,二夷所圖者,開口岸求財也,當國宰輔必知兩害相權當取其輕的道理。”皮潤民和肅順的想法如出一轍。
“忍了?”果興阿可不記得咸豐忍了,最後可是打起來了的。
“忍辱負重尋常事而已,且算戰端起於直隸,東翁怕是也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皮潤民很想去江南,那裡有許多他嚮往的東西,如通緝令幾乎沒人在意。
“直隸開戰,怎麼會沒我的事?”雖然英法聯軍沒有走固安這條路,但是果興阿可以主動出擊,哪裡可能會沒仗打。
“夷人所擅長者乘不備而攻,今僧王駐防天津大沽口,洋夷如何能過。”皮潤民對於僧格林沁非常的推崇,其實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把希望投在了僧格林沁的身。
“洋人船堅炮利,大沽口怎麼可能守得住,大戰當在通州一帶水路要衝,單靠僧格林沁的萬餘蒙古鐵騎,肯定是夠嗆!”果興阿一不小心把前世的史實給說了出來。
“東翁小覷天下英雄了,僧王年前還曾大敗英法夷人,這次算夷人捲土重來,定然也要在天津外海折戟沉沙。”皮潤民像這個時代大多數的讀書人一樣,對於僧格林沁非常有信心。
“第二次大沽戰役?”鴉片戰爭國贏過這麼一仗,果興阿當然記得。
“東翁也是知曉的,自咸豐八年夷人進攻大沽口開始算起,僧王大敗敵軍之役,確是第二次。
“僥倖而已,世界的巧合很難重複兩次,大沽口兵微將寡器械不足,整體戰力肯定是不如英夷原意。”果興阿倒了兩杯茶過來,說起直隸各部的潰敗,果興阿也是一陣心痛。
“東翁偏頗了,僧王也是臥薪嚐膽方才獲勝,絕非東翁所言只巧合。”皮潤民有點像被人罵了偶型的粉絲,他斷然不能介紹果興阿對於僧格林沁的不。
“自咸豐八年洋夷不到一個時辰攻陷炮臺以來,僧王也是勵圖治,最後才把洋夷殺了心驚膽顫的。”皮潤民佩服的是僧格林沁化腐朽為神的能力。
“真的?”果興阿翻了下眼皮,皮潤民年討論的問題,已經沒啥意義了,果興阿知道解決。
“自然是真的!僧王整頓天津期間,新增京營八旗兵兩搶人,其內火器營外火器營健銳營巡捕營各五百人,分別駐守南北炮臺和雙港。副都統成保率領的哲里木盟馬隊五百人,駐紮在新城;頭等侍衛布爾和德二等侍衛明安率領昭烏達盟(赤峰)馬隊五百人人駐紮在新河。以大沽協為住的綠營兵總數達到了三百人,而且新設了大沽水師。僧王前期提倡地方民團組織,民勇人數有了質的飛躍,雖然戰力不強,但好歹可以牽制夷人。”皮潤民如數家珍,把僧格林沁的所有事情都記在了心裡。
從乾隆年間的英國使臣馬嘎爾尼嘉慶年間的英國使臣阿美士德,都曾經以“和平”名義從大沽口登陸,瞭解了這裡的防務措施。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北犯大沽口,給清廷以極大震驚,僅一八四一年,道光皇帝派遣親信大臣、賽尚阿、訥爾經額、僧格林沁到大沽籌劃防務,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成立了大沽協,增加兵力。但是外國侵略者仍然經常騷擾,較有名的是一八五零年英軍艦艇、一八五一年的英美艦隊、一八五七年的俄國的軍事偵察等。所以從道光開始,清楚一直在加強大沽口的防禦工事,現在已經頗有規模了。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我方武備如何?戰鬥歷程如何?這些你知道嗎?”果興阿心裡畫了個問號,這個皮潤民總是知道許多他不應該知道的事情。
“雖是道聽途說,但也能助東翁看清局勢。裝備方面,僧格林沁按照萬歲爺諭,重新花費巨資重建了炮臺。共有六座,南岸三座,北岸兩座,還有石頭縫炮臺一座。作為後路策應。共設火炮六十門,其一萬兩千斤大銅炮兩門,一萬斤大銅炮九門,五千斤銅炮兩門,西洋鐵炮二十三門。其銅炮主要為京局及通州局所鑄造,質地煉絲毫不遜於洋炮。”皮潤民的“道聽途說”異常的詳細。
“炮臺主要是看炮戰,僧格林沁的傢伙不錯了,不過人不行什麼武器也沒用!”果興阿沒想到僧格林沁的裝備居然這麼好,同時也暗暗決定,一定要讓福順等人看死了皮潤民,這傢伙實在太危險了。他又不是情報販子,哪裡知道的這麼相信的內情。
“僧王還是很重視士兵的訓練的,他命令兵丁在大沽口雞心灘立旗杆,並乘舟察看,如“見旗杆立不能如法”令其改。專選風大高之,演*炮,炮旗杆者賞銀2兩。鼓舞士氣。此外還親自觀看水勇訓練。總之,大辦練兵活動,增強了炮臺官兵的戰鬥能力和戰鬥熱情。”皮潤民堪稱僧格林沁的鐵桿粉絲。
“武器裝備相近類似,人員訓練也沒出問題,部署有沒有不嚴密的地方呢?”果興阿不是想在僧格林沁次的勝利找漏,他是想知道僧格林沁下一次是怎麼敗的。
“僧王取咸豐八年敵艦闖入攔江沙,咽喉重地被敵人所佔的教訓,親自督造了攔江鐵鏈三。同時配置鐵戧,安設木柵,連成巨筏,以便攔阻敵艦。所有炮臺周圍均堅築堤牆,堤牆之外開挖壕溝,豎立木樁。這樣,大沽炮臺形成了完備的防禦體系。雖然與東翁構思巧的防禦工事還是有些差距,但卻也是少見的穩固營寨。”皮潤民也有些想不明白,果興阿為什麼固執的認為英法聯軍個會打進來。
“僧格林沁用心了,但是肯定有他沒想到的地方,肯定有…”果興阿喃喃自語,心裡也有些想不想明白。
“是役我軍共擊沉敵艦四艘、重創六艘(完全失去戰鬥力)、俘虜兩艘,斃傷英軍四百二十六人、法軍十四人,俘虜英、美士兵各一人,英侵華艦隊司令河伯身受重傷,是少有的大勝仗,想來也不會有什麼疏漏吧!”皮潤民覺得果興阿是犯了小心眼,看不得別人他好,僧格林沁勝了,所以果興阿要找各種利用攻訐僧格林沁。
“是啊!少有的勝仗啊!你說僧格林沁會不會過於驕傲,導致出現重大失誤呢?”果興阿像是一個找茬的,他見不得僧格林沁好,所以他一定要找到僧格林沁的缺點和問題。
“東翁不南下,也不必如此編排僧王吧!”皮潤民猜測果興阿可能是不願意南下,所以總想著留在直隸,盼著僧格林沁等幾個人出問題,然後好讓自己出來收拾殘局。
“算是吧!說些詳細的情況,給我聽聽吧!”果興阿並不在意皮潤民的看法。
“好!請東翁細細的聽一聽,我朝對夷第一大勝!”皮潤民高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