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八章終結一個時代的兵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步制騎四個字眾將都聽過,不過果興阿真要這麼幹所有人心裡都沒底。從馬鐙出現開始,騎兵制霸疆場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以步制騎一直是原王朝的美好願景,但是除了在某些特定環境,幾乎是從來沒有實現過。

漢唐明清等朝代,剋制關外遊牧民族的唯一辦法,便是擁有一支同樣強大的騎兵部隊。只有實在找不到馬的宋朝,才想出了以步制騎的無奈方案。為了實現以步制騎的偉大理想,大宋經常擺出十幾二十萬人的巨大軍陣,戰術很難評判,戰略卻是一敗塗地。四條腿的戰馬對兩條腿的人,擁有巨大的體能優勢,打不過你也能磨死你。而且國地理環境與歐洲完全不同,地域實在是太廣大了,騎兵的機動能力可以發揮的淋漓盡致。

騎兵即便是頓挫堅城之下,也可以快速機動進行跳點作戰,金滅北宋是經典案例。成吉思汗更是把國騎兵發揮到了極致,騎兵的關鍵點已不再是衝擊力,而是能活活磨死鐵王八的騎。橫掃歐亞大陸的恐怖戰績,更是把騎兵的位置高高捧起,全世界範圍內,所有人都幾乎痴的推崇著騎兵。

古今外很多人想過用步兵對抗騎兵的辦法,馬其頓方陣、大宋的陣圖都是其的經典案例,但是這都需要極為嚴苛的戰術戰略條件,不是隨便找個地方面對什麼樣的敵人都可以的。近代歐洲利用紀律極強的步兵方陣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那也僅限於歐洲,拿到國來一樣抓瞎。大清的歷次對外戰敗,都有著幾乎匪夷所思的客觀條件,並非全都是戰之罪也。

國人其實更早搞過這種步兵方陣,但是結果卻很慘烈,騎兵起先是採用了繞陣而之的戰法,結果步兵沒碰到敵人死傷慘重。步兵們穿重甲防護,並用強弩反擊之後,騎兵採取了更加野蠻的辦法,硬碰硬的野蠻衝撞。按照歐洲人的理解,面對如林的長矛,騎兵的衝撞並不管用。但是他們不懂,國有一個兵種叫做死兵,這個兵種甚至是八旗軍的常備兵種之一,統帥一旦不再顧忌死兵的傷亡,死兵會發起死亡衝鋒。蒙馬眼這種小把戲國人漢代會,所以死兵們會駕著戰馬直撞槍林。雖然長矛會刺死戰馬和死兵,但是高速飛馳的戰馬以及馬背的屍體,可以撞死撞傷一大片的步兵。步兵陣形一旦混亂,如林的長矛不能維持,後面的重甲騎兵會開始屠殺。所以只要騎兵敢不顧忌傷亡,步兵幾乎永遠不可能戰勝騎兵,起碼在1860年以前不行。算真的有完美的方陣,步兵也永遠出於防守的地位,騎兵還是牢牢地掌握這戰場的主動權。打不過你,可以纏著你,人的體力有限,而戰馬則可以持久,還是可以磨死你。

回到果興阿眼下的環境,他讓騎兵下馬的命令幾乎等於自殺。雖然捻軍不像擁有死兵的樣子,可是畢竟兵力有著將近八倍的優勢,他們甚至可以驅趕騾馬衝陣。而清軍騎兵下馬之後,也完全處於了防守地位,失去了進攻的能力。不過果興阿態度堅決,眾將只能執行命令,而且果興阿一副有成竹的樣子,誰也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清軍擺出了兩千多人的巨大空心方陣,把主力的戰馬、重要物資、炮兵圈在了心,其他的騾馬則留在了後方,待戰後再行圈攏。巨大的方陣拋開了後方的騾馬群,開始緩緩向正面的捻軍推進,戰場馬嘶人吼一片肅殺的氛圍。捻軍沒想到清軍居然主動下馬,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不過既然來了不能不打,一股千餘人的捻軍脫離了大陣,向清軍發起了試探的衝鋒。

“小意思!打!”果興阿似乎期待著捻軍的大規模集群衝鋒。

捻軍很快近了清軍的程,然後做出了一個與自殺無異的動作,他們沒有直衝清軍方陣,而是斜著了過去,以側面敵試圖給清軍表演一下騎功夫。

“傻子啊!”正在一線指揮的豐升阿見到捻軍的陣形,深深被捻軍指揮官葩的腦回路給震撼了。如果捻軍直衝過來,清軍估計得動用火炮,單靠步槍還真未必能把他們都打下來。可是現在捻軍主動側身對著清軍,像一排靶子一樣在清軍面前排成一條線,進行過移動靶擊訓練的清軍,兩輪齊能殺光他們。

“殺!”畢雲濤可沒豐升阿那麼多的觸,敵人越傻他越高興。

清軍的第三列士兵沒有開槍擊,因為前兩列的戰友已經把敵人殺光了。一群無主的戰馬從清軍方陣左側大概三百米的距離飄然跑過,戰場則留下了千具屍體,當然也有一部屍體被戰馬拖走了。

一個照面的功夫,一千於騎銳騎兵死了個乾淨,整個捻軍的包圍圈都是一片大亂。幾個地方出現了大塊的缺口,好像剛剛在哪裡的捻軍已經臨陣脫逃,算沒跑的,也是陣型波動了好一陣。

“德州城的駐防八旗出動了,快跑吧!”一個捻軍頭目吼道,捻軍一直以為在德州城外擊敗他們的,是德州城的駐防八旗。不過捻軍也知道駐防八旗軍不可以輕易離開駐防地,所以他們一直沒敢在德州附近撒野,卻把周圍的縣城鬧了個遍。

“跑個,一跑亂了,他們馬一追全完了。咱們得緩緩撤退,不能亂,咱們不亂他們不敢猛追!”一個早年在團練混過的頭目當即把馬逃跑的提議給否了,他多少有點見識,知道大軍一亂成待宰的羔羊了。

“各位頭領,他們只有兩千多人,也是火槍厲害點,但火槍裝填很慢的!”一個二十多歲的小頭目說道。

“你他孃的閉嘴,不是你出主意到山東來,旗主能死嗎?”剛剛提議直接逃跑的頭目立刻斥罵道。那小頭目原是淮北投過來的土匪,為人靈做事用心才漸漸當了個小頭目。次他跟隨本部旗主的公子去嶧縣一代活動,結果損失慘重,旗主的公子也身受重傷。不過這小子提出了山東地區綠營和守軍孱弱,本部宜進兵山東的提議,大受旗主讚賞,不但沒因為公子受傷而受處罰,還給他升了職位。

不過進入山東之後,旗主沒有立即壯大勢力,而是一直要追擊打傷他兒子的清軍,所以才一路跟到了德州城下。結果德州一戰先勝後敗,第二天想要翻本,卻連旗主的命都搭了進去。捻軍這才星散各地,不過大家倒也快活,這小子說的不假,山東的確富庶而且守軍也的確無能。這次聚集之後,大家都是一肚子油水,所以看這小子還算順眼,可是他居然提議要和清軍拼命,那可容不得他了。

“你閉嘴吧!他說的有道理,我們硬攻死傷重了點,但是隻要滅了這股清軍,山東是我們的天下了,到時候再招兵還不容易!”團練出身的頭領是有見識,旗主死了之後,能讓大家信服的也是他。

“有理,幹吧!”幾個頭領商議了一會,都點頭答應了。

清軍還在緩緩前進,但是捻軍卻停下了動作,因為他們要重新調配一下部隊。江湖好漢都是乾脆的人,所以他們打仗也做一錘子買賣,他們把銳主力都集到了正面。策略到是簡單,其他三面先佯攻消耗清軍火力,然後正面不惜一切代價發起衝鋒,一戰定勝負。

清軍已經近到只有一里的時候,捻軍發起了攻擊,面對其他三面的佯攻,清軍還是以火槍還擊。不過捻軍沒再玩騎,清軍的齊效果非常一般,只能動用火炮進行壓制。三面的捻軍雖然一片片的死傷也難進尺寸,到也牢牢的引了清軍的火力。

“大人,不對啊!捻匪怕是要集全力衝擊我部正面!”畢雲濤等人都是打老了仗的,一眼看穿了捻軍自以為高深的計謀。

“福全,準備吧!”果興阿準備動用他的新式武器了,從運河開始研製,一直到嶧縣才搞出成品的寶貝。

眾將都好的看著警衛排推出的兩怪的武器,說它是炮吧,他面都是槍管,說它是槍吧,它又和火炮差不多大小。眾將看了半天也沒看出這是個什麼東西,好像是把十幾杆步槍給拆散了,捆成一捆之後給裝在了炮車。三個士兵作著這個怪物,兩個士兵則捧著一個個鐵匣子站在兩邊,還有一個鐵匣子在了這怪物的股,也不知有什麼用。眾將當然不可能認識這種果興阿剽竊他人創意的東西,當然幾年之後的美國人肯定認識,這玩意是十二管加特林機槍。

看著這兩寶貝,果興阿頗,為了它們果興阿可是遭了大罪。簡單的機等設備,能幫忙的地方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彈藥方面,這兩機槍的一萬兩千發金屬子彈,都可以說是果興阿和工匠們純手工卷制的。除了少量的機器輔助,大部分的東西,都要靠手工來製作,而且合格率極低。可以說這兩機槍每一個零件,都染滿了果興阿的汗水。

當然果興阿也進行了一部分的改進,五十發的彈匣換成了雙排一百二十發,六管也換成了十二管。最關鍵的是果興阿加裝了一個退彈卡簧,讓出現卡殼的時候,士兵有辦法快速排除故障。這兩機槍果興阿在嶧縣偷偷摸摸的試過一次,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實戰這卻是第一次。

江湖好漢們做事幹脆,沒有含糊的時候,這次也是一樣,團練出身的大頭目親自壓陣,給清軍直接演一幕萬馬奔騰。超過一萬兩千名捻軍矇住了戰馬或者騾子的雙眼,抱著必死的決心直衝清軍方陣。

清軍步槍的火力都被其他三個方向的捻軍引,火炮的轟擊也起不到隔絕捻軍的作用,在所有捻軍頭目的眼裡勝利已經在望。

“噠噠噠…”戰場忽然想起了節奏非常怪的槍聲,雖然很單一,但像廟裡的和尚敲木魚一樣,好像永遠都不會停歇。

清軍眾將震驚的看著兩怪物噴著火蛇,衝鋒而來的捻軍戰士好像撲向燈火的飛蛾,一片一片的倒下,然後前仆後繼的繼續衝向死亡。清軍的主手也非常怪,他用一塊黑布矇住了自己的眼睛,一個彈藥手則把彈匣到了裡,拿出兩個棉花球堵住了手的耳朵,當然這也是果興阿特意要求的。

清軍一機槍配備手三人,彈藥手兩人。主手負責轉動手柄發槍彈,兩個副手負責瞄準和調整機槍,一名彈藥手負責裝彈,而另外一名彈藥手則主要負責堵住主手的耳朵。加特林的故障率較高,主要原因是手在戰場會因為殺紅了眼玩命的轉動手柄,導致擊速度過快。果興阿沒辦法在技術解決這個問題,不過他可以從人入手。矇眼睛看不見敵人,堵住耳朵聽不見廝殺聲,主手只需要在彈藥手的提示下轉動手柄或者停止轉動可以了,這樣可以做到勻速擊。

其他三面的捻軍兵力畢竟薄弱,在正面發起主攻之後退出了戰鬥,清軍開始集全部火力攻擊捻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