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和春的祈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江南大營的軍大帳內,蕭盛遠、王俊等一干和的親信圍坐在和身畔,輪換參詳著果興阿的戰報。幾名幕僚面古怪相互換著眼,王俊等幾個武夫個別的幾人頗有些興奮的意思。
“軍門妙計實為神來之筆,果興阿參領深入虎一舉將長主力誘出,正是我軍克復失地的大好時機!”眾人久久不語,作為和頭號寵臣的王俊跳出來開始盛讚和。
“放,你若是再說這些混賬話,給本帥滾出去!”和正是心煩意亂的時候,王俊的馬結結實實的拍在了馬腿。
“大帥息怒,長已入大帥股掌,也算是一件喜訊嘛!”王俊不敢出聲,蕭盛遠、黃靖幾個有些身份的人急忙出來打圓場。
“諸位不必寬我了,諸位都是我的心腹人,我們也不必說那些虛言。往都是本帥太過驕縱果興阿這小子了,這次他惹下了這般大禍,究竟該如何收場?”和雖然暴,但黃靖是他難得倚重的一個漢人總兵,蕭盛遠是他更加倚重的機要幕僚,態度自然緩和了下來。
“果興阿參領從來不言虛數,他戰報裡說長有七八萬人,想來也相差不大,難啊!”蕭盛遠搖頭嘆息道。
“這小崽子頗為悍勇,若長當真只有兩三萬人,想來也擋他不住。還“心開花”他這是被長給圍死了啊!”和只覺得一陣眩暈。
“若再遠些,或許真能像他戰報裡計劃的那樣克復些失地,可這六合城外實在是太近了。”其他的幾名幕僚也是毫無辦法。
“是啊!長看似主力都被他誘出了,但是與各處要津都相去不遠,只要我們大軍一動,長立時便可回援,不過徒勞軍伍而已!”黃靖對戰局看得頗為通透。
“何止是徒勞軍伍,大軍運動難免出現紕漏,長江北銳彙集,若是他們直撲我軍關礙,只怕禍患難以估量。”蕭盛遠看得更深了一層。
雖然果興阿說的天花亂墜,但是實際情況對於清軍極為被動。江北太平軍的主力突然集結在了一起,成了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如果沒有被圍死了的果興阿,清軍還可以選擇不動如山,沒有空當太平軍也難有作為。可是要死不死的太平軍抓住了果興阿,清軍救援果興阿要調動各地守軍,難免出現空當。離自己防區不遠的太平軍可以及時回防,也大可不理會清軍,直接攻打暴出來的鎮江、揚州甚至直撲江南大營。
“可是能不救嗎?果興阿那裡可有一個從三品的大員,兩個四品大員,五個五品的,兩個正七品的,十七個從七品的朝廷武官。如果不救,按照果興阿治軍那狠辣作風,這些人肯定一個也回不來。果興阿託我轉朝廷的軍規專折,你們都看過了吧!那是我大清開國時的軍法啊!不死於陣前,便死於軍法。果興阿和他阿瑪是一個子,到最後肯定是寧死不退那一套,假若果興阿陣亡,這些人都得殉死。不然失陷主將,回來也難逃一死。”和恨死了曾經盛讚過的果興阿的森嚴軍法。
“莫說這些人是朝廷剛剛嘉獎晉封的,算是尋常人,一下子陣歿將近三十名有品階的武將,也是少有的大敗啊!我們如何向朝廷代!”蕭盛遠也是直嘬牙花子。
國大地發生的戰爭一般規模都較宏大,大部分都是幾十萬百萬人的廝殺,本那種一次僅僅千八百人的規模,在國只能算武裝衝突。而這樣大規模的戰爭,其實每次陣亡的有品級的軍官並不多。因為國的戰爭很少有將領單挑這種事發生,武官們一般處於指揮位置而不親臨一線,即使發生大潰敗,武官們逃生的幾率也非常高。如果興阿前世歷史的江南大營潰敗,實際有品級的陣亡武將也不到二十人。清朝興起的薩爾滸大戰,明軍一次陣亡有品級武官近三百人,被大明稱為立國以來未有之慘敗。其結果更是可怕,整個明朝北部邊疆,高、、低三級武官幾乎一掃而空。
果興阿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因為咸豐對於旗人的特殊恩賞,各級軍官極多,假如果興阿全軍覆沒,陣亡名單會出現大量的有品級的武將。雖然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實質的傷害,但這個影響可惡劣了。更何況這幫人剛被咸豐嘉獎過,轉身被全殲了,朝廷臉面何在。
“還有御賜的軍旗!這個東西無論如何也丟不得啊!”蕭盛遠越來越佩服果興阿,這小子現在身全是護身符。
“這混賬小子還把軍旗立在了山頭,御賜之物要是有了閃失,這可如何得了!”和也是叫苦不迭。
“軍門,這奏摺…”一位幕僚舉起了果興阿和轉奏的奏摺。
“轉奏朝廷吧!這混賬小子是怕本帥看穿了他的鬼蜮伎倆,拉朝廷來壓我啊!”和恨的牙都癢癢。
這奏摺他可以晚幾天再發走,甚至可以等果興阿完蛋了再發走,可是這並沒有什麼意義。眾目睽睽之下進入江南大營的奏摺,和又不能吃了它,算壓一段時間,早晚也要奏。如果等果興阿完蛋了再奏,還不如現在立即奏。現在奏,即便果興阿最後還是完蛋了,也是計議有錯,罪過也輕些。可如果等果興阿完蛋了再奏,朝廷可不管果興阿的計劃是否可行,一切都是你和舉措失當的罪過。
“讓馮子材、張國樑所部進擊江北,解果興阿之圍,黃靖你也帶馬登富、蔡其榮一起去吧!再替我給皖西的曾督辦寫封信,向他通報下戰況,約他東西同時進剿吧!”和無奈的嘆了口氣,他不得不救果興阿。
“軍門!不可啊!”蕭盛遠直接從凳子跳了起來。
“蕭先生,算了,算了!”和痛苦的揮了揮手。
“軍門!萬萬不可啊!”蕭盛遠跪倒在地,聲音也哽咽了起來。
“數年心血啊!可是形勢總是人強,蕭先生,算了!唉!”和有些英雄遲暮的蕭索。
“軍門,我們強攻南京吧!”蕭盛遠膝行向前爬到了和的身邊。
“蕭先生,江陵城防堅固,長數十萬大軍屯駐,如果真的靠一二謀能夠拿下來,我們又何必在這堅城之下坐困數年呢!”和苦笑著扶起了蕭盛遠。
和還有向榮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他倆也不是臉譜化的蠢材。如果真的像課本描寫的那般不堪,兩個出身都不高的人,怎麼能一步一個腳印爬欽差大臣節制江南軍務的高位。課本如同演義的蠢笨嘴臉,也不過是凸顯一些人高大的形象,再以成敗論英雄而已。
兩人的策略並不算高超但還算有效,是長期圍困南京,如同一把利劍永遠抵在太平天國的心房。江南大營即封死了太平軍進軍蘇、常、浙江的通路,同時也將太平軍大部分兵力牢牢地鎖死在了南京。而且江南大營的存在,讓太平天國不得不從各地調集物資補給南京,極大的消耗了太平軍的力量,為清軍其他各個方向的反擊提供了條件。除了一去不復返的北伐軍,太平軍無論是東證還是西討,走不了多遠要回防南京。前期的石達開,後期的李秀成,都要揹著南京這個沉重的包袱與清軍作戰,失去了更大的戰略空間。
最後曾國藩等人能夠消滅太平軍其實也是用的這個方略,曾國荃釘死在南京城下,為曾國藩和李鴻章東西對進提供了條件。蘇州危急之際,李秀成還不得不率領六十萬大軍回援南京,給李鴻章打開了江浙的大門。與其說是湘軍攻下了南京,不如說是湘軍耗開了南京,洪秀全都吃野草吃死了,可見南京城內的窘迫環境。後期太平軍雖然戰力下降嚴重,但南京畢竟還有幾十萬人,如果不是彈盡糧絕,湘軍也很難攻進去。
但江南大營有一個重要的短板,是兵力不足但防禦空間巨大。整個江南不說,偶爾還要去管管江北,對於七八萬人來說這個地盤實在是太大了。從向榮到和都是因為分兵他地導致大營空虛,才走了敗亡的不歸路。曾國荃等於是孤軍深入,靠長江補給,少了二位前輩的顧慮,這才能夠載譽而歸。
向榮的時候可能還沒看明白這一點,但是他的繼任者和卻看得很清楚,所以和的方略是不動如山。天塌地陷我也一動不動,只要和不動,太平軍拿他毫無辦法。雖然清軍也會有小規模的進攻,不過也是趁太平軍不注意刨你兩壟地的規模,現在還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本來要等到幾個月之後李秀成圍魏救趙,才能用杭州失守這個真的天塌地陷的消息撼動和,但是現在果興阿提前製造了這個機會。和不是殺伐自專的軍閥,他是咸豐的欽差大臣,他是旗人,是主子的奴才。他必須向咸豐代,他不能讓咸豐被人打臉,所以他必須分兵去救杭州,所以他必須去救果興阿。
雖然連連叮囑要各部速去速回,但是幾萬大軍的調動,哪裡會是十天半個月的事情。水師往來運送著過江的部隊,和和蕭盛遠只能在心裡默默祈禱菩薩保佑。或許果興阿前世的歷史裡,張國樑帶著大軍開拔的時候,他們也這樣祈禱過。那次他們頭頂的天空路過的神仙是洪秀全的外國爸爸,這次不知會是那位神佛。
年前果興阿的奏摺呈遞到了咸豐的御案前,等著吃餃子的咸豐龍顏大悅,如果不是肅順攔著,晉封果興阿為副都統的諭當要下發。下發了督促各部進剿的諭之後,咸豐晚做夢都夢到了和攻陷南京的喜訊。不過找兵部職方司按照果興阿的奏摺在地圖劃了半天的肅順,卻足足罵了果興阿半宿。
“果興阿年輕識淺,不諳大局,留在江南恐將擾亂和的部署。山東河南等地近來捻匪猖獗,把果興阿調去剿滅捻匪吧!
“第二天一早在軍機處見到杜翰的肅順張口便要將果興阿調離江南。
“聽說了,要殺要剮,也得等和先把他救出來再說。
“杜翰遞了杯茶給肅順。
“這個貪功冒進的混蛋小子!
“肅順憤憤地坐在了炕。
“少年人嘛!剛得了封賞,自然要表現一下,出出風頭!
“杜翰不以為意。
“只怕他牽動了江南大局!
“肅順很擔心剛有好轉的江南形勢再出變故。
一陣寒風吹進了簡陋的軍機處,二人都猛了一口氣停了言語。遠在江南的果興阿現在也在氣,太平軍的前鋒終於衝進了龍虎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