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仗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剛喝過臘八粥的天下共主咸豐皇帝心情很不美麗,南邊的太平天國和兩次進攻大沽口的英法夷人,都已經夠讓他頭疼了,京城的旗人又跟著起鬨。昨天下午各統領衙門都來了奏報,駐京的八旗子弟們也為年下的錢糧鬧了起來。沒有錢糧不能熱熱鬧鬧過個好年的旗人們,一起去各統領衙門熱鬧了一回。咸豐不想起了肅順的那句話“咱們旗人是混蛋多”一群混蛋都只顧著自己的材米油鹽,完全不能理解國事的艱難。
八旗制度作為大清朝特有的制度,既是皇帝陛下維繫統治的本,也是大清原始社會的落後殘餘。八旗以女真家族部落為原始單位,基本是家族管理下的奴隸制。佐領是最小的部落單位,原本也以一個女真貴族家族和其所有的奴隸們構成的。佐領是最小的奴隸主,需要向一層的大奴隸主效忠,而大奴隸主們則直接對皇帝效忠。進關之後進步了一些,奴隸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基本的運作模式並沒有改變。
八旗的奴隸制雖然落後,但也保證了旗人對於皇帝的絕對忠誠,有清一代極少出現旗人叛亂的情況。既有明朝以來央集權空前加強的關係,八旗制度也是同樣功不可沒。清初的各旗旗主的確擁有抗衡央的能力,但在康熙年間已經被剪除,統領、協領一類的官職也不再世襲。雖然還是留下了世襲的佐領,但是小奴隸主們僅僅數百人的單位,本不足以對抗央。而且駐京八旗全部在皇帝的嚴密監控之下,駐防八旗也受著種種嚴厲的制約,家小親眷、祖宗墳地全部是朝廷的人質,旗人只剩下絕對忠誠一條道路可走。雖然關外的駐防八旗在控制要鬆散一些,但是常年和狗熊、東北虎混子的窮鄉親們,還指望著皇帝陛下的救濟,更是沒有造反的可能。即使手握重兵強悍如年羹堯、和琳、鰲拜,面對皇帝的權威也只能引頸戮。畢竟你有種反叛,你手下的人未必也這麼有種,家小和祖宗墳地不能不顧啊!當然也可以不帶你手下的旗人玩,但是你一個旗人帶著漢人造反,這得多大的勇氣啊!
雖然八旗的忠誠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咸豐手下的八旗將士除了忠誠已經啥也不剩了,康熙年間八旗軍已經是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了。。是這麼一群絕對忠誠還啥本事也沒有人,咸豐還不得不東挪西湊的養活著他們。首先八旗是皇帝的私人奴隸,找皇帝要飯天經地義。其次皇帝和旗人是個抱團取暖的關係,雖然喊了許多年的滿漢一家,但是大家心裡畢竟沒底。面對才高智廣人數眾多的漢人,旗人們很心虛,他們已經是漢化了,但是漢人不拿他們當一家人怎麼辦。所以皇帝必須養活著幾十萬旗人給自己壯膽,佐領也必須團結在皇帝周圍取暖。
咸豐正煩惱的時候,他最倚重的一滿一漢,肅順和杜翰帶著滿臉的笑容走進了養心殿。兩人好像剛聽了什麼好笑的笑話,邊和眼角的笑意非常的明顯。
“有什麼好消息嗎?”二人施禮之後,咸豐不悅地問道。
“回主子,南邊送來了捷報,江南大營生擒了發逆匪首洪秀全的長女婿鍾萬信!”杜翰躬身答道。
“哦!你二人因何發笑啊!”抓了洪秀全的女婿雖然可以振奮一下人心,但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發逆過於荒唐了,明明是大女婿,冊封的偽號居然是天二駙馬,簡直不可理喻。”肅順頗為不恭敬的笑道。
“大女婿,二駙馬…”咸豐也像果興阿一樣陷入了數學的死循環,咸豐苦悶的臉有了一絲笑容。
“江南大營進來多次奏捷,和也算是實心用事了,這次是誰帶兵出戰的?”咸豐心裡有種頗安的覺,和還不算混蛋。
“回萬歲,這次建功的還是果興阿,捷報裡說和指揮果興阿深入長後方二百餘里,連克四縣,襲破鎮甸近二十餘處,斬殺長軍帥一人,師帥兩人,旅帥等將佐近百人,斬首一萬兩千餘。更是生擒洪秀全長女駙馬,迫降偽忠王李秀成副將譚紹光。”杜翰將捷報的大體內容複述了一遍。
“近來和十次奏報,有九次都是為這個果興阿報功…”咸豐有些疑惑,和近期的捷報基本都是果興阿,好像整個江南大營只有果興阿一個人一樣,這實在是太過反常。
“聖明不過主子,和收了果興阿的厚禮。”肅順很不客氣的說了出來。
“和欺君?”咸豐緊張了起來,皇帝能夠獲得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是奏摺,如果大臣敢在奏摺裡公然欺君,那皇帝可危險了。
“回主子,這個事有些複雜,奴才派人去查過,待奴才細細為主子分說!”肅順一副要參到一方大員的架勢,一旁的杜翰滿臉的不以為然。
“實情到底如何?”咸豐非常擔心前線飾敗為勝。
“所謂和指揮云云不過是官場套話當不得真,實際情況是這果興阿無令自動擅自出兵,而這果興阿出兵的原因是他的大罪,按律應將他奪職下獄。”肅順還是一臉憤恨的表情。
“果興阿因何出兵?”咸豐莫名妙的被帶進了這個小小佐領的故事裡。
“回主子,奴才派人查過了,果興阿目前下轄應有其自身世管佐領一個,關外駐防八旗佐領一個,蒙古八旗佐領一個,和調派給他的綠營兵一百五十人,共計應有兵員六百人。算再給他加各佐領的餘丁家奴,總數也最多不過七八百人。但果興阿實際下屬兵員已接近一千六百人,這還是他出兵之前的數字,如果算他這次的收穫,估計人數還要有所增加。”肅順真的從袖子裡出了一份書唸了起來。
“果興阿怎麼會多出了這麼多的人馬?”皇帝最在乎的是軍事,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佐領也要防微杜漸。
“回主子,自其承襲其父的世職之後,數次出戰都收穫頗豐,除了送給和及江南大營要員的賄賂外,他全部收進了自己的私賬。這些錢糧他倒是沒有貪墨,而是用這些錢糧在俘虜和饑民大肆招兵買馬,對外則宣稱是其招收的家奴,最多的一次他居然一次收了三百家奴。”肅順的情報絡也真不是蓋的,果興阿那點爛事他是一清二楚。
“私募兵馬!”咸豐已經確認了果興阿的第一條罪名。
“如果只是些土匪,找些饑民也還能糊過去,其在襲破“小南京”之戰後,一次收編了長銳二百餘人。而且這次戰後,他居然要把其降的長將領譚紹光收入帳下。”肅順說的有理有據。
“招降納叛!”咸豐又想好了第二條罪名。
“朝廷每月下發的糧餉只有正兵的份額,綠營的還有些拖欠,果興阿沒了前糧養活他的私兵,這才跑出去惹事生非。所謂縱橫敵後二百餘里,不過是搶掠而已,攻城拔寨位的不過是因糧於敵。”肅順把果興阿的老底都給掀了出來。
“和不知道,江南大營都不知道?”果興阿不過是癬疥之疾,咸豐更關心江南大營。
“回主子,奴才遠在京師都能查得清楚,江南大營近在咫尺怎麼會不知,被銀子蒙了心堵了嘴了。奴才聽聞,果興阿攻破當塗之後,一次給和送了一斤重的金條十。果興阿又不向和要錢,只給和送錢,還能奉功勞首級,和當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不止和,江南大營的要員幾乎人人得了果興阿的好處,自然個個裝聾作啞,對於果興阿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肅順有掀了江南大營的老底。
“果興阿私募兵馬、招降納叛到底意何為?”咸豐咬著牙問道,心裡一直在默唸“旗人都是混蛋,旗人都是混蛋…””聽聞他似乎一直要找一個叫黃達平的長將領拼命。
“肅順好像忽然口渴了,停著不說話了,杜翰只能出來答話,心裡暗罵肅順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