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641章愣了大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叫道:“我早說那姓丁的不是好人,看他把你帶成什麼樣了,竟然女扮男裝偷跑出門!他還對你做旁的什麼了沒有?”

“你悄聲些,莫要嚷得闔府都知…”劉綵鳳恨不得捂住妹妹的嘴,頓足羞道:“他能對我做什麼?!”

“那傢伙不是好人,你若不和我說實話,我告訴二叔去,就說那姓丁的欺負你啦!”就衝丁壽身邊女人不斷,在劉二小姐眼裡,早已是好的典範,和他偷跑出門半天,怕是便宜都讓佔盡了。

“誰欺負我的好侄女啦?”劉瑾負手踱了進來,笑道:“告訴我,二叔與你們出氣。”

“二叔來得正好,那丁壽矇騙姐姐出府,還不知做了些什麼呢!”劉青鸞急忙告狀。

“二叔莫要聽妹妹胡說,侄女兒是和丁大人替您辦事去了。”劉綵鳳嗔怪地瞅了妹妹一眼。劉青鸞小嘴一噘,哼了一聲“二叔神通廣大,還用你去幫著辦事?”

“是真的…”當下劉綵鳳便將丁壽相邀,與劉天和結拜為兄妹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這小子鬼主意還真多。”劉瑾笑道,當想敘宗譜也不過是一時心血來,誰想丁壽辦事利索,轉就已促成,雖沒聯宗。但劉天和與自家侄女結拜為義兄妹,實打實地成了子侄晚輩。

“不過是投機取巧的小聰明,當心巧成拙,”聽誇那傢伙,劉青鸞心裡一百個不樂意“人家被你們這般矇騙,心裡豈能痛快?”

“我與劉兄是真心結拜,今後也當以兄禮侍之,怎能說矇騙呢?”劉綵鳳嫣然一笑,扶著劉瑾肩膀道:“說來那二位仁兄的才學的確不凡,侄女今真長了不少見識。”

“劉天和通實務,非是一般的大頭巾可比,戴大賓也算得才貌出眾,我這侄女兒眼力不差。”劉瑾拍著綵鳳玉手誇讚道。

“綵鳳你幫了二叔的忙,二叔也有一件喜訊要告訴你。”

“什麼喜訊?”不但劉綵鳳,劉青鸞也好奇起來“關於你的親事…”***錦衣衛衙署。丁二爺輕輕鬆鬆幫老太監了結了一樁心事,午後還有閒暇到衙門轉了一圈,一杯熱茶剛剛沏好,還沒等入口就來了差事。

“新科貢士陸郊為母請旌,隱惡欺君,萬歲震怒,著錦衣衛捉拿鞫問。”於永將加蓋司禮監印信的駕帖和沈蓉彈劾奏章一併呈上。丁壽翻了翻奏章,嗤笑道:“沈芙華還真是大義滅親,連自己學生都不放過,不過夜半三更有女求歡,他還能把持得住,到底是他真個道德君子呢,還是這顏氏長得不堪入目?”

“世上哪有不偷腥的貓兒,以屬下看,當是後者居多。”上司有心思說笑,於永怎有不奉承幾句的道理。

丁壽哈哈一笑“說的也是,這陸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本官未嘗沒有提醒他,純屬咎由自取,他那個寡母如何處置可有章程?”於永四下看看,湊前兩步低聲道:“聽宮裡傳出來的消息,劉公公進言顏氏孀居不易,中夜私奔雖於禮不合,卻未觸犯王法,不應加罪,萬歲認為其言之有理,恩准不問。”老太監還真是豁達不拘俗禮啊,丁壽對這事本就沒什麼興趣,既然上面不再追查,他也懶得過問,將駕帖等物件往下一丟,簽了個火籤,吩咐道:“讓東司沈彬帶緹騎去拿人吧。”於永領命退下,在外候著的楊玉跟著進來行禮。

“你們會勘京畿田土有些子了,怎還個沒完?”丁壽啜著茶,頭也不抬問道。

“衛帥有所不知,京畿附近多是皇莊賜田,其中權豪勢要利益糾葛,一時本理不清頭緒。”楊玉這段時也受夠了案牘勞形之苦,牢騷滿腹。

“不說別人,單就建昌侯一家莊田引出的麻煩就夠讓人頭疼,當年慶雲侯在寶坻的賜田因和建昌侯爺家的莊田毗鄰,先帝爺索就將那塊賜田賞給了建昌侯,改以豐潤縣的莊田許給慶雲侯爺,可彼時豐潤縣的田土還是在榮王名下,弘治爺便允諾待榮王爺之國後撥給,慶雲侯與張家兩位侯爺為著莊田鹽利等事手下人已然械鬥多次,震動京師,當時便也自認退了一步,這幾年才算相安無事。”

“這不安排好的,榮王爺也到了就藩的年紀,待他離京前將賜田還不就完了麼?”大明皇帝為了讓自己的手足子女們在京的子過得滋潤些,通常都會賜予莊田。

不過當到了之國時會在藩地另外賜田,屆時王爺們就要上表請辭原有的莊田,重新還給皇帝,至於那些地會被怎麼安排,那就不干他們的事了。

弘治爺朱佑樘通常做法是直接轉手賞給小舅子(賜建昌侯張延齡涿州等處莊田七百五十一頃並佛城疙疸河口,俱汝、莖二王府辭退田也)。

“而今榮王爺還沒就藩呢,那塊地又許出去了。”楊玉苦著臉道“雍王爺去歲薨了,大人您曉得吧?”

“這能不知道麼,司禮監黃中奉旨護喪,劉公公還提拔了當地一個叫劉璣的知府入京。”那劉璣先任太僕寺少卿,一年不到升任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館,四夷館內許多通事教授都是錦衣衛的人,丁壽對那邊情形略知一二。

“雍王爺沒了,王妃及一眾宮眷隨著靈柩徙居京邸…”

“那是自然,雍王爺又沒後,身死國除應有之義。”丁壽不以為然。

“可雍王京中的莊田早在就藩時就已辭退,如今王府一大家子人總得吃飯啊,王妃吳氏奏乞莊田,當今萬歲不曉得前朝內情,詔以豐潤田賞之…”楊玉一張臉愁得都快糾到一起了“你是說豐潤縣的皇莊…一個姑娘許了兩個婆家?”丁壽舉著雙手比劃道。

“三個,榮王爺還在京裡呢。”楊玉一臉喪氣道。

“人還沒走,茶就涼了。想必榮王的臉上神情一定很彩吧?”丁壽看熱鬧不怕事大。

“榮王爺臉上如何屬下未曾看見,慶雲侯那裡是真的動了怒,老侯爺是孝肅皇太后的親弟弟。

也不是好惹的主兒,建昌、壽寧二侯弘治爺時何等跋扈,他尚敢攖其鋒芒,豈能嚥下這口氣,一道本子直遞御前,可給我們尋了不小的麻煩。”楊玉搖頭嘆氣。

“你們踏勘皇莊的,對京畿莊田當了如指掌,給皇上建議再劃出一塊賜田與慶雲侯就是了,有什麼為難的?”丁壽不解。

“畿內哪有許多莊田可賜,再則這皇莊子粒除了萬歲用度,尚要供給仁壽、清寧等宮,卑職等豈敢隨意削減!”楊玉大吐苦水“不得已只有諫言增設皇莊,以定興、滿城二縣田賜雍王妃,豐潤縣來安務莊田八百七十頃仍歸慶雲侯。”

“老楊,你們這麼做可不地道,劉公公查勘皇莊本意是清理民投獻田畝,退還侵佔民田,照例起科,寬減地方民力,你們反倒增設皇莊,御賜莊田載入金冊,不納稅賦,於朝廷無利可圖不說。

原本好端端的自耕農民淪為佃戶,更要受勳戚管莊役使盤剝,擱誰樂意啊,你們就不怕被戳脊梁骨麼!”丁壽皺眉道。

“屬下何嘗不知,可先帝金口玉言,早就許了出去,便是聖上也只得低頭認了,我等有甚辦法可想!”楊玉兩手一攤,滿是無奈。丁壽啞口無言,張太后那娘們的彪悍他是見識過的,他屬實沒辦法著楊玉、張鸞等人去做強項令削減太后莊田子粒,至於小皇帝那裡…算了,那孩子已然夠窮了,從個人情上他也不落忍打他皇莊的主意。

當然更重要的一條是二爺擔心自己的荷包,天知道那熊孩子窮急了會不會又找自己借錢,不過畿內賜田既多,小民不堪重負,難免逃亡,說不準便有鋌而走險的,難怪南北二畿盜賊橫行,捕之不絕,老太監一番苦心怕是要付諸東咯。

昌平賊人都將手伸到了劉家人頭上,劉瑾也非善男信女,斷不會嚥下這口氣,有四方盜起而屯田失實,設御史專理捕盜,監察御史柳尚義居天津,巡歷順天、保定等府。甯杲居真定,巡歷真定、廣平等府。薛鳳鳴居高郵,巡歷應天、淮、揚等府。

潘銳居蘇州,巡歷蘇、松、徽、寧等府,特許帶家小隨任,責以殄除賊寇,保障地方,可權要侵佔之勢不絕,這為盜從賊的怕是會越捕越多。

看丁壽抱著腦袋不說話,楊玉心中沒底,試探著道:“衛帥,這查勘皇莊的差事實在費力不討好,要不您在劉公公那裡給卑職求個情,免了這派差吧?”丁壽太陽,攢著眉頭道:“九十九都拜了。

就差最後這一哆嗦,你可別半途而廢,把差事辦完,該有的封賞跑不了你,放心,只要你盡心竭力,出了什麼簍子本官與你兜著。”

“謝衛帥。”楊玉等著就是這句話,他可不想費盡心力最後還被那些大頭巾口誅筆伐當替罪羊。

“我這正好有個事要你去辦。”丁壽從公案上剔紅官皮箱內取出一份文書“我命人買了五百頃地,你待會去順天府時順便把文書給具了,我實在懶得跑那一趟。”

“衛帥放心,一切給卑職。”楊玉接過一看,不由愣了“大人,您這裡許多都是山場旱田的貧瘠之地啊!”楊玉這段時窩在順天府中翻看故籍,對京畿附近各類田土瞭解不少,第一反應就是自家大人讓牙行的雜碎給騙了。

楊玉有種深深的恥辱,什麼世道!竟有人為了點銀子連錦衣衛都指揮使都敢矇騙,這要不把他們全家送到詔獄裡將四十八套大刑挨個施上一遍,楊大人都覺得對不起身上這件飛魚服。

“我知道啊,山地、沙田、旱地都湊齊了可不容易,程澧費了不少心思。”丁壽還有心說笑。

“大人,您要這些薄田做什麼?”楊玉以為自家大人腦子不清“這些地不是缺水便是土薄,產不出什麼糧食來,大人若是信得過屬下,卑職三之內再給您置上五百頃地,俱都是上好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