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9章人格魅力洗髒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站在長江邊上,盯著遠處荒涼的小島,李叢嘉心頭狂喜,卻面淡然:“馬上安排可靠人手,快馬加鞭,將所有官府‘進奏院’開具的錢票立即兌換成銅錢,要注意保密和分散,千別不能讓人懷疑到咱們!”

“六殿下,足有幾百萬貫銅錢,就算是分散,也會有蛛絲馬跡,恐怕會很麻煩的!”陶雲墨站得極近,聲音很低。

說實話,他真有點捨不得:多少錢啊,一下子就成了別人的,任誰也會心痛的!

“姐夫,我不說外話。這些錢是您拼命得來的,按理說,我不應該做主花出去!但是,您也看到了,興唐學院進斗金都不夠花,沒有這幾百萬貫銅錢支撐,恐怕不到年底!對了,姐夫,贓錢不分給你們,但用這些錢賺到的,就歸你們了!”

“殿下您有什麼想法?”

“你們來看,這飛錢憑證上,除了官家的飛錢憑證印有號碼,其他私人錢肆的憑證隨意可用!不如這樣,用官府的飛錢憑證去楚國、吳越國買糧。到時候別國商人來南唐換錢,我就不相信,那些官老爺們敢說這飛錢憑證是他們的!”

“妙,此計大妙!殿下,您真是高啊!咱們的人只要謹慎一點,就算那些商人供出長相來,也無處可查啊!不過大量糧食早晚要進入金陵,恐怕還是瞞不住啊!”

“不用怕!糧倉缺糧的事情馬上就要揭開蓋子了,到時候不想掉腦袋的話,還管什麼糧的來路,能買到已經不錯了!我昨晚聽大哥提起一句,他似乎也在追查軍糧一事!馮延巳他們早就迫不急待,如果發現自己的髒錢都丟了,會不會更著急從中間賺一筆?”吳璋哈哈一笑,微微靠近一些:“六殿下,柳一凡昨天去三殿下的府中,三殿下賞了一百貫銅錢,他上了學院!您看…”

“賞銀取一半給本人;繳獲則要公,十分之一歸有功者,就這麼定下規矩!陶大哥,你收穫的十分之一和諸位平分,沒意見吧?”陶雲墨一樂:比他想像得還要好!興唐學院正是用錢的關鍵時刻,六殿下能分給大家一部分,已經是不容易啦!

尤其是陶雲墨夫還要負責將這些“黑錢”花出去,就顯得更加明白:六殿下承擔著極大風險。萬一事,滿朝皆敵啊!

在利益面前,沒有誰是可靠的!在足夠的金錢面前,連父子兄弟都有反目的,更別提盟友!

可是,自己為什麼沒有攜錢逃之夭夭的想法呢?

陶雲墨和王一笑三人對視,眼中全是驚異:難道這就是六殿下獨特的人格魅力?讓自己這些人死心踏地,無半點反叛之心?

李叢嘉前世年齡小,社會經驗少得可憐;這一世李煜的靈魂更是單純,所以他本就意識到自己處在危險之中。足足四五百萬貫的銀錢面前,萬一這些武林高手翻臉,他就是必死結局啊!

可是,正是這種無所畏懼,無處不在的信任,讓四人沒有動一點歪心念。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地征服了一批忠心的手下!

“李平呢?這個老道跑哪兒去了?”

“他正和趙普、劉奇源、田群、潘天禧等人研究學院的規矩呢!用趙普的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興唐學院要定下一些死規矩,絕不能像太學一樣,誰當祭酒都能亂改!”李叢嘉樂了,長袖甩起,輕輕向江水中扔了一個石子:“二姐,你關注一下國慶去吳越國的情況,潘天禧是個不錯的人才,勇於任事,雖寡謀卻擅長執行,給他的工作能完成極好!他和趙普正好搭配啊!”想到這兒,他忽然又記起一人——曹彬。自從江畔比試時,曹彬因為扔彩墨瓶被王一笑一劍封喉,就再也沒見過他!

他去了哪兒?難道去了吳越國或者回了北方?

想到這個對於未來北宋極重要的人物,李叢嘉心頭熱了起來: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將他收在身邊。如果不能,要及早想辦法,絕不能放一個大敵溜回北方!

他轉身招手叫過一個軍都頭:“你們誰知道華胥的家在哪兒?他那天在秦淮河與吳越國比試後,去尋找的那個畫家關仝呢?”那人囁訥半天,只知道華胥的家住址,其他不知道。

李叢嘉看著城內:“你帶楊侍衛進城,將華胥給我叫來。注意不要讓人知道我在李莊躲著!”那軍都頭把腦袋搖晃得如波鼓:“殿下,我們負責保護你,是不能離開的!不如我讓手下去一人,目標也小。就算朝廷文臣滿街尋找,也不認得他!還有,楊侍衛太顯眼,不如讓其他人跟進城!”王一笑微微一拱手:“你想得很周到,不如我帶一個悉的人去吧?”華胥到來時,天已經快晚上了。他足足帶了二十多人,一路狂奔趕到李莊。

要不是王一笑出示了李叢嘉的身份令牌,他絕不會跑到城外:萬一是水匪把自己逛出城綁架呢!怎麼說,華家在金陵城也是有錢的主!

王大娘、李長瑞夫準備了好幾十個菜,村裡的鄉老們也來了五六個,十多人圍成一桌,暢快地喝了起來。

反正這裡離興唐學院不遠了,一會兒天黑透,他就返回學院——那個傳旨的文臣不可能一直守在興唐學院吧!

至於自己老子的口諭,只要不是當場傳達到,他就裝作不知道:自己年齡小,仗著這個優勢就是不搭理他們,又能奈我何?

李叢嘉一面讓村內人幫忙,做了幾大桌子吃食,一面和華胥談論著關仝與華氏的恩怨。

原來,華胥的姑姑來自於陝西華氏,兩族祖上一支,定居於榆林城。幾十年前,華氏一支搬到江南定居,才分成兩支譜系。

華胥姑姑當年與關仝訂親,三媒九聘齊備,就差房花燭之時,北面契丹入侵,關仝被徵入伍,北晉大舉反擊契丹,一戰半年。

當關仝再回來時,卻是帶著契丹人圍攻榆林城。華氏族人中,只有幾十個年輕人逃了出來,其他滿門被屠。陝西華氏族人認準了是關仝叛變,引契丹人屠城,所以仇深似海。

但華胥的姑姑卻一直對他念念不忘,將關仝送給她的畫保存著,在華胥小時候反覆讓他臨摹。

華胥不肯,結果華胥的老爹告訴他:臨摹越像,將來越能報仇——可以搞臭關仝,讓他的畫家美名徹底敗落。華胥知道關仝的事情,都是他姑姑告訴他的!

“華胥,那關仝呢?你們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