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遼帥肖斡犯思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似乎一夜之間,南到華州的渭南縣,東到同州的白水、奉先等縣,北到耀州的富平、土門、雲陽等縣,西至正在戰的邠州諸縣,都在瘋傳著“誅逆令”據說來源於南唐六皇子李煜之手的這份檄文,明確表達了對投降契丹人的漢軍處理方式:只誅首惡,脅從不問;殺賊立功,一命換一命;鼓勵百姓誅賊,更明確提出殺一遼人可得一匹馬,吃
的話可以養話一家人;就算沒得到馬,得一賊首也可以換一金(相當於百貫錢),足以富甲一方!
對鄉野百姓來說,家國大義固然重要,實實在在的獎勵才是極大的誘惑啊!
長安周圍的數十縣,吃飽飯的有幾戶?吃糠咽菜都已經快斷頓了,隨時有人成為倒斃雪地的餓殍。一匹馬食一月有餘,這已經讓許多走投無路的人看到了生的希望;許多人的親朋好友被遼人殺害,殺賊報仇的念頭從未間斷,現在有了興唐軍作後盾,又有長安城的勝仗,讓百姓看到了曙光!
最主要的,契丹人馬瘦人疲已經成為共識:以前縱橫原野有人側目,一箭殺。可現在呢,箭不遠,馬不快,關中漢子只要不畏死就可能伏殺!一時間狼煙四起,遍地烽火!
肖斡看著面前的情報,聽著耶律探花的陳述,他的表情滿是奇怪:作為三朝老臣,他知道遼世宗是怎麼死的,也知道現在這位穆宗陛下的狠辣…更知道面前這位聰慧女子的生父是誰!
如果面前女子是一個男孩該有多好——自己發動一些大部族完全可以把她扶上帝位,取代那個混蛋、怪戾、囂張的野心家!可惜啊,太祖陛下的後代中,只有耶律述律這個男人還算成材!
做為曾經的北院樞密和北府宰相,他久經沙場,東征西討多年,對大遼國有很深的情:追隨過太祖攻滅後晉,與太宗戰幽州、伐吐谷渾,又一起被後漢皇帝劉知遠擊敗讓出汴梁…想想過去的榮耀,他對此次南征有著咬牙切齒的痛恨!
都是耶律景這個無能小兒,為了他一統大遼的雄心,不惜借南人之手清除異己,不惜讓草原家家戴孝也要完成他大一統帝國的夢…
世人都評論耶律景(字述律)能睡、能吃、能遊獵,可在肖斡的眼中,遼穆宗耶律述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敢於將天下玩於股掌的瘋子!
他想仿造中原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大遼帝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半封建半奴隸社會的部落聯盟!為了這個理想,他把七萬多不同部落的兒郎(另三萬是他部族的宮帳軍和皮室軍)扔到關中;不惜親自帶領十五萬人伐洛陽(其中部族軍隊有十萬之多);更把阻卜人、女直人這兩頭虎狼引到身邊,大膽使用…
一件件一幕幕,手腕之高明,心腸之狠辣,不比遼太祖、太宗兩位陛下差分毫!
肖斡很明白:如果不把這些貴族軍消耗掉,他敢回到北方去,耶律述律不會放過他,甚至不會過放他被當成人質留在身邊的兩個兒子,連成為蕭皇后枕邊人的女兒都會受到牽連!
這就是無情帝王!
每每想到許多不聽話的部落家破人亡、舉族消失,蕭斡全身顫抖。
耶律探花不知道這位老相爺顫抖是什麼意思,卻能覺到他的悲涼。事實上,一年多的相處,她早就對這位和藹睿智的老者產生了極好的
覺:如爺爺一般照顧關心她,甚至有意撮合她和耶律休哥的愛情!
對親人的覺就是心疼!她將掛在帳角的狐皮大裳拿過來披在肖斡的身上:“肖爺爺,這件事情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嚴重!除了哨探外,大遼勇士很少有單人出行的…要擔心也是那些魚
鄉里的叛徒…”
“不,我擔心的不是這件事情…是退路!邠州的戰鬥很烈,偷襲打成了強攻,又有興唐軍騎軍出來助戰,讓邠州城周軍氣焰囂張…久持不下,一萬人啊,恐怕又白扔了!”
“元帥,不能這樣下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您要果斷決斷啊!”肖斡何嘗不知道他處於兩難之中:敗了,他不會善終,但能保住親人;勝了,全家噩運接踵而來…唯一的出路就是等,等待澤州的戰報!
究竟耶律述律能不能上演傳奇,再一次攻入中原?如果能,肖斡一把老骨頭,為何不能幫他拼第三次,縱然粉身碎骨又如何?如果失敗了,東京道、中京道、西京道十八家契丹貴族,還會俯首帖耳嗎?
到時候他手裡六七萬有生力量,就是一股決定勝負的關鍵,他想怎麼樣都行!
一面想著,他一面睜開眼睛,出鷹一般的目光:“外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咱們的馬匹確實不多了!如果打下邠州,還能活到
天,否則…”對於遼人來說,戰馬不僅是私有財產那麼簡單,還是生死與共的夥伴。大量戰馬倒斃餓瘐,讓許多契丹人的心裡漸漸生出絕望,再不復從前那樣一呼百諾,一擁而上!
狼神的子孫失去了狼,這才是肖斡最害怕的事情!
“大帥,南城大營那裡,您要早下決斷,不能再對三殿下聽之任之?失去鬥志的戰士們一旦營嘯或者做出出格的事情…”耶律探花提醒的很及時_耶律述律送來的燙手山芋,讓肖斡頭疼不已:如果是個蠢貨就好,壞就壞在這個蠢貨還以為自己有多高明!
南城外的會戰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超過了唐軍和遼軍的承受能力,是雙方完全沒有想到的!這件事情雖然對長安城內唐軍的打擊不小,對遼軍的信心更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以前李叢嘉滅蕭天佑一萬騎軍,大家說他耍陰謀詭計,不屑一顧;現在長安城內如豆腐一般軟弱無能的唐軍,一旦換了李叢嘉這個新主子,比狼神的子孫更狠更能戰鬥!
轉瞬間的“換臉”讓大家呆若木雞!
就在耶律探花還要對軍事行動提出建議時,外面急匆匆奔進來一人:“報!興唐軍三萬餘人沿灞水南下,直撲灞廟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