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遼人同樣有難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長安城,此時已經兵臨城下。
果不其然,最先出現的一隊騎軍從東方而來,在官道上揚起陣陣灰塵,滿道異族打扮起城外百姓、農人奔走相逃:“遼人來了,遼人來了!”這只是五百人的前鋒隊伍,或者說是一個小隊!
耶律休哥帶著五千人的先鋒馬不停蹄,從潼關一出來,就立即想搶佔附近郡縣,甚至想威河中府後方,偷襲河中府,掩護大股遼軍渡過黃河。
可是,他的想法是好的,關中地區道路確實平坦,適宜馬匹奔行,百姓懦弱,士兵厭戰,甚至關隘、城池都十分低舊,看上去一衝就垮。
但是,他在離同州不遠的大荔縣城遭受到了入關以來第一次慘敗。那座不大的縣城,低矮破舊,守城軍士不足一千,剩下的都是提著鎬頭的百姓。
可是就在這兒裡,遼人被阻擋了三天時間。
耶律休哥的五千人圍著城池狂攻了三天,雖然最終破城並殺光了所有抵抗的人,但是,近千名騎軍的損失,讓他心痛得一連幾天都沒有睡好覺。
正是這次受到的挫折,讓他偷襲河中府後路的想法徹底破滅。他不得不和河中府李守鄉談判,滿足他各種胃口,最終才讓遼軍大部隊從河中府渡過黃河,進入關中的“四之地”近十萬遼軍破開關中實屬不易,但他們並不知道,如果河中府、潼關不是由李守鄉這對無能父子把守,換兩個強將的話,十萬遼軍恐怕會被徹底擋死在河東地區,無功而返。
肖斡對於耶律休哥的表現還算滿意。半年多的時間,由冬季打到夏天,他們終於按照遼帝耶律述律的要求,進入了關中。現在,他要做的,不再是進攻、殺戮和搶奪糧食,他要以一個賢相的身份治理關中、撫關中,真正的把這片土地變成大遼國的領地。
看著李守鄉、李誕父子倆帶著的近萬叛軍,肖斡不由的心底冷笑:封官許願自然必不可少,但這些人不利用起來太可惜了!他們又懶又滑,連守個城都守不好,還能幹什麼呢?
本想解散這些人回鄉務農,但是覺到這些兵痞的滑之後,遼軍將領一致認定,如果放他們離開,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關中匪患。與其如此,不如現在就解決掉,免得後來更麻煩!
可是剛剛接納叛降就屠殺,一定會引起別人的心寒,這是肖斡絕不敢做的事情!
沒辦法,他任命李守鄉為護遼軍前衛大將軍,任命李誕為萬夫長,立即帶兵攻打華縣,進攻渭南。
一窩似的軍隊衝向前方,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幾乎如蝗蟲一般,讓看慣了混亂場面的遼軍都有些看不下眼去了:這哪兒是什麼軍隊,本就是悍匪啊!這樣的軍隊,難怪會守不住險著的潼關!
華州各縣被李守鄉圍得水洩不通,依城據險而守,待到遼人撲過華州之時,華州守城將領、刺史乾脆利落地棄城而逃,五千“唐軍”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把萬人大郡扔給了遼人。
正是莊稼出苗之時,快到膝蓋的農作物長勢喜人,但整個地裡卻荒蕪異常,野草掩蓋穀苗,小鼠齧噬莊稼,偶爾有耕牛逃出,卻被狼、狗之類追逐得逃之夭夭。
僅有的幾個農人看著被嚇跑的耕牛和提刀槍的亂軍,不由得鑽進了茂密的樹林,再不敢出來侍莊稼。
一向以治理國家成名的南府相爺肖斡看著荒蕪的土地,長吁短嘆:他是遼國的能臣,管理的卻是草原上的事情。論起養馬和部落間的協調關係、草場分配,他很明。但是,漢人的農業生產他卻是門外漢。
雖然如此,他也知道這些莊稼如果完全摞荒,今年顆粒無收的話,不僅農人要捱餓,他這些遼軍恐怕也不會好受的!
看著被叫到眼前的數十位漢人大小官員,肖斡只說了一句話:“誰能管理好這些農人種好莊稼,誰就是將來的工部尚書!”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數個本來在縣、州擔任主簿、司農等職務的官員立即接下任務,各自在不同縣裡開始組織農人恢復農業生產。
看著大家七嘴八舌爭論到天黑,耶律休哥有些急眼:對他來說,行軍打仗攻城拔寨還算悉,但這些雞蒜皮的政務事情對他來說還十分陌生。
他不明白肖相爺為什麼會如此有耐心聽這些人爭論。以他之見,直接任命完縣官、刺史就得了,如果哪兒個地方出了問題,直接將那些降官全家抄斬就是了!
肖斡也有些不耐煩了!他通漢人文化,手下也有數個幕僚出謀劃策,他也知道農業的重要,但是,真正落到每一件事情時,他才知道,想治理好這大片農田、大量農人真不是想想那麼簡單!
把這些事情安排給漢人幕僚,他把目光又投向了長安!
各路人馬聚向長安,準備爭奪關中地盤的消息早早就到了肖斡的耳朵裡,他起初並沒有在意。在關中地區,除了李守貞的二十萬“唐軍”其他勢力都是小打小鬧,值得關注的不過北方的三大節度使而已!可是他們固守原地兵力尚顯不足,如何敢輕移到長安爭戰?
自己有十萬鐵騎,幾萬漢人僕從軍,怎麼可能打不贏?
但是,吐蕃人、項人的悍然出兵,讓他覺到了危機!
為了進攻關中,他研究了許多勢力,當然也研究過吐蕃、項族。本以為這二族會坐山觀虎鬥,待自己與李守貞決出勝負再趁機撿便宜,自己最多放棄隴西之地和一些邊隘州府以求達成平衡而已!可是誰想到這二族竟然貪得無厭,居然想和自己爭奪關中的控制權!
看來自己先收復長安外圍再勸降李守貞的想法行不通了,得加快攻進長安城,從而一舉確定在關中的霸主地位!
耶律休哥的五千前鋒就是一個試探,也是對其他各方勢力的一個警告:關中地區是我遼國的,誰也別想染指!
隨著遼人出現在長安近處,盪的風雲一下子洶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