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關中究竟要不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陛下不可!趙匡胤正在山東阻截遼人南下,安審琦正扼守襄樊遮擋蜀、唐…那個偽唐李煜正準備借道襄樊進軍關中…”
“哼,我正是要讓道給他,讓他進軍關中…我就是讓他在關中和遼人鬥!大好山河豈能白送給契丹人?”
“陛下,不可讓那李煜進入關中。遼人從北地而來,隔著萬水千山,必不持久;但那李煜打著興唐復國旗號,一旦他和長安城的叛軍李守貞部勾結在一起,扼守潼關,再想奪回關中,難矣!”
“我知道!但是,那遼人十萬鐵騎南下,豈會輕意離開?而且只要給我一年時間,柴榮必然擊敗偽唐徐世小兒!李煜自詡忠孝,豈能不回兵求援偽唐危局?到那時,遼人傷筋動骨,李煜進退兩難,李守貞不得人心,關中之地唾手可得!”
“陛下不可忽視關中的重要!自古以來,關中富饒,人傑地靈,大家族底蘊深厚。雖然近些年兵荒馬亂,但有大批豪傑潛伏!一旦讓那李煜羽翼豐滿,遠比偽唐徐氏那些人更難對付!況且我們山東境內還有遼人活動,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將其驅逐…”郭威盯著範質焦急的表情,看著手下文臣武將不甘的眼神,他在心底冷笑:不要裝得一個個忠貞不二,還不是為了你們身後的大家族利益?論起豪強,唯關中、山東最多,他們也是皇權最大的威脅!借遼人之手,借內戰之機,屠戮兩地,還世間一個清平,這才是郭威真正的目的!
至於遼人久佔不走,李煜羽豐滿,這些問題在郭威看來,本算不得什麼:遼人越四州之地跨境而來,人吃馬嚼耗費極大,民心憤水土不服,況且遼國內也矛盾重重,如何能在關中、山東久呆?最多兩三年,恐怕都得撤回去!
至於李煜,更是不值一提!黃口小兒,僥倖不死,雖有才名,但畢竟不足二九年齡,能有多大魄力,有多大見識?一個關中,都得讓他忙得焦頭爛額!等到偽唐勢衰,他失去後援,加上偽唐內鬥不止,恐怕他想在關中坐大,偽唐內部都不一定同意呢!
郭威輕嘆一聲:“諸位,山東一地,我留下三軍五萬餘團練兵防備,就是準備一舉滅殺那些遼人!一旦這些遼人被滅,關中的遼人還敢再呆下去嗎?至於李煜,他有本事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收服李守貞,在遼人十萬鐵騎下佔領關中嗎?能活下去都是天才了!我意已決,不必贅言!”他被推著返回宮中,拋下滿朝的文武大臣大眼瞪小眼,一個個長吁短嘆!
在他們看來,郭威就是在自毀江山:如果緩緩圖之,國力漸盛,以小刀割,壓迫南唐勢微;威北方,漸漸收復關中,然後下蜀地,定南平,伐唐大勢即成,天下可定矣!
這種簡單的策略,卻因為郭威遇刺變得面目全非:遼軍十五萬鐵騎分兩路南下,美其名曰替大周國平定叛亂,其實就是契丹人想入主中原!
郭威知道消息後不但不阻止,甚至還故意收縮了兵力,向南唐開戰!可以說,他是故意給遼人進入關中、山東創造機會,雙方似乎有默契,絕不正面碰撞!
一時間,眾說紛紜,猜疑四起,卻沒有幾個猜測到這一切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但是,天下明眼人還是很多的,尤其是事情關係到自己,許多人就判斷得極為準確了!
山東大族、隴右世家,此時都如熱鍋上的螞蟻,焦躁不安,恨不得一下子飛到東京城,當面質問一下郭威:你這個混蛋當初上位時的許諾呢?為什麼股還沒坐熱,就反過來對付各大家族?
他們痛罵著,叫喊著,甚至在策劃著推翻郭威,但這一切都顯得徒勞:遼人可不管你豪紳,還是富戶,一律搶光帶走,甚至殺人放火。相對於山東的兵荒馬亂,隴右的高門大姓還算平靜,但暗湧動間,也顯出暴風雨來前的忙亂。
############鄂州,黃鶴樓。
故地重遊,看著崔顥那首歷經百年的詩依然散發著文明的氣息,依然力壓著上樓的文人士子,李從嘉不由得笑了!
他呆在此地已經快半個月了。從南平國返程,他在此地等到趙普和柴讓、龐龍三人,認真研究了嶽、朗、荊、峽、歸等州的發展計劃,由龐龍隨軍進入蜀中。安排完這一切,他開始遊山玩水,直到今天,才再次登上此樓。
樓上已經有不少人,除了趙普、李處耘,其他幾人都是本地官員。
“六殿下,柴讓送來消息,金陵城裡亂了套。興唐學院暫時停了課,幾乎所有軍武學院的學員、教授都重返軍隊,甚至許多大家族的子弟也投筆從戎…賈大人也老當益壯,重刀槍,親自趕到了江都府,您岳父周宗命令您的師傅也立即去京城領兵…”李叢嘉點點頭:後周傾全國之力,動員軍十五萬,團練兵五萬餘,從宋州、徐州、陳州出發,威壓南唐全境。
自從大皇子李弘冀丟失了宿州等地,戰線縮回了原南唐的濠州、泗州、壽州一線,兵力不足七萬,其中大部分還是團練軍。得到後周可能大舉進攻的計劃後,南唐將金陵、揚州等地的軍全線派出,總算湊足了十五萬人,分東、中、西三線,扼守壽、濠、泗三州。
現在,雙方決戰一觸即發。小規模戰鬥已經此起彼伏,隨時可能暴發最後的決戰。
金陵城內的李景一夜白頭,不斷從全國各地調兵,差一點將閩地所有能戰的士卒都調北上。幸好賈崇帶兵返回,直陳厲害:不保留一定兵力壓迫南漢、吳越國腹地,恐怕他們會趁虛而入,將大唐苦戰的成果併。
最主要的,他向李景提出:一旦長江以北不可守,必然要劃江而治,那麼閩地、楚地就顯得很重要了,不可丟失一城!
在這種打不過就退守長江的策略指導下,李景完全接納了賈崇等人的建議,調庭湖、鄱陽湖水師,與南唐靜海軍、江陰軍、龍翔軍等組成了堅固的長江防線,做為最後的依託。
李叢嘉聽著介紹,眼看北方,忽然一聲冷笑:“未戰言敗,南唐的氣數要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