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13章馬蹄聲急漢軍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混亂的鹽屯倉掩蓋了遠處的微小異動。而潛伏在樹林、山崗等地的漢軍“探馬”早早就被行走在黑暗之中的陶雲墨、吳璋給幹掉了!

和鹽屯倉遇襲時的情況極為類似,當看到樹林劇烈搖晃之時,已經有二十幾匹戰馬飛奔而。

柳一凡揮著一杆鋼槍,狂笑道:“我又殺回來了!這一次有冤報冤,有仇報仇!”與他一起騎在馬上衝鋒的,還有將自己綁在馬背上的林仁鳳。二人如兩條怪蟒,倏忽間已經鑽進了漢軍的“腹內”隨後而出的滾滾人,瞬間瀰漫了整個戰場。

倒黴到極點的黑風盜們,大部分正窩在鹽屯倉內裝鹽——數百普通百姓早就累得站不起來,任憑如何打罵,也無法從那牆壁旁邊站起來。

他們聽聞外面的怒吼和馬蹄聲,哪兒還管什麼獎勵,逃命要緊,一時間整個鹽屯倉一片混亂。

柴榮臉鐵青:“撤退!後備軍出動,攔住他們!”在鹽屯倉西側的密林中,又衝出一百多名騎著戰馬的漢軍,神抖摟,瞬間將洪截斷,大肆砍殺著疲憊不堪的神武軍。

兩軍都是銳,一個是馬軍,一個是步軍;一個養蓄銳,一個身心俱疲。

高下分明:如兩條長石入水,瞬間盪起漫天血花,許多神武軍將士只來得及將手長槍、短刀揮出去,就被整個人撞飛,再也站不起來了!

這些人中,一刀致命的不多,被拖倒的倒不少:實在是太累了,估計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站著都能睡著!

李叢嘉站在樹林中,見到此情景,眼睛又紅了起來:他可不是嬌生慣養的真正李煜,前世就淌著軍人血脈,豈能看著戰友犧牲而無動於衷!

戰馬都被騎走了,他現在是步將。從出短刀,李叢嘉揮舞起來:“全都衝上去,不是敵死就是我亡!後退者斬!”楊清鉉想打暈他,伸出的手又縮了回來:雖然現在的李叢嘉只有十一歲,但已經有一米六的個子,身體內又有著九名武林高手的真力,算得上一個小高手。

只要自己護衛周全一點,應該無大礙!

養在溫室的花朵是不可能傲視天下的!雖然沒人告訴楊清鉉這句話,但走南闖北的她,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

如一條鬼影,李叢嘉身前身後,但凡有威脅的敵人都在無聲無息間捱了致命一劍。有幾個衝過來的騎軍發現問題不對大喊時,才驚醒所有人!

李叢嘉暴喝一聲:“大唐六皇子李煜在此,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投降免死!”隨著他的暴喝,一營指揮使康錢兜馬而回,狂叫道:“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殺!”聲音此起彼伏,已經士氣有些低落的唐軍瞬間活躍起來:有時候人就是如此,總能在最絕望之時迸發最強的力量。

幾十個漢國騎軍被扎死戰馬,斬成醬。而剩下的,被折回身的唐軍騎兵糾纏住,一時間七八百南唐神武軍嚎叫著衝向鹽屯倉。

遠遠的,柴榮跳上戰馬,正要帶人衝鋒,他身後一人低聲道:“柴將軍,不宜久留。暴雨停了一下午了,恐怕金陵通向此地的幾條大河洪已過,沒準有大批軍馬向此地殺來!對方是六皇子…”柴榮臉青黑:是啊,對方是六皇子李煜,南唐皇帝會放任不管嗎?恐怕早就急瘋了吧?

自己一行人就算殺了他,恐怕也得全軍覆沒。

想到這兒,他提馬向西:“步軍入林,騎軍隨後跟上!張五橋,騎軍就給你了!”足足還有四十多騎漢軍,不再拼命向前衝,而是來回奔跑,遮擋住漢軍撤退的右翼,不讓他們銜尾入林。

大唐騎軍只剩下不到十騎,在柳一凡、林仁鳳的帶領下,拼命向那些騎軍發動衝鋒,撕開的口子,又不斷被對方用生命彌合。

血濺得李叢嘉滿臉都是,他的眼睛已經有些模糊。雖然吳璋和陶雲墨也在他身前身後活躍著,但畢竟盜匪和漢軍殘餘太多,偶爾就有人衝到面前。

他那式“斜劈式”如天外飛仙一般,驚鴻無比,透著霸氣、殺氣和靈氣,一閃而過,竟然沒有一人能接得下!

眼看著盜匪四處奔跑,而剩下的二百餘漢軍鑽進密林,四十多騎軍也沒了影子,李叢嘉揮手示意停止追擊,立即清查鹽倉。

陶雲墨向楊清鉉讚許地點了一下頭:這一次李叢嘉比上一次表現得要好!最起碼沒有再暈過去,而且神智極為清醒,還能準確判斷輕重緩急。

一方面說明他體內真氣運轉順暢,體質漸強;另一方面說明他在戰鬥中逐漸成長,有了自己的戰爭觀。

對於普通人,這是成為將才的第一步;對於李叢嘉,就是成為馬上帝王的起點。

柳一凡終於累了,他翻身落馬,一下子摔在屍體堆中。而將自己綁在馬身上的林仁鳳在數人幫助下,才算落地暈過去。

看著躺著氣的雷朱,李叢嘉只問了一個問題:“鹽倉守衛到底有多少人?”雷朱看著如血人一般的李叢嘉,掙扎著想爬起來下跪,卻試了幾下未能站起。李叢嘉又追了一句。他掙扎道:“滿的,是滿的!”他以為李叢嘉關心的是鹽!

衝進鹽倉,眾人傻眼了,表面上的鹽全是黑土摻雜,不足三分之二。這意味著兩個時辰時間,損失了三分之一?

一個靠牆的年輕百姓膽子還算大,大聲道:“軍爺們,那扔在河中的不少還在呢!當時我們故意連袋子都扔進去不少,快點撈上來…”李叢嘉心痛得要哭啊:來到這個世界一個多月,他深知鹽、糧、鐵對這個時代的重要!這三分之一的鹽,就是金陵城一個月的用量啊!

足足幾十噸的鹽啊!但是,這個時候,他想到的卻不是鹽,而是人:“快動手,只要活著的唐軍,就絕不能再死!要快!”挨個翻找下,數十個還活著的神武軍士卒被緊急包紮止血…

他轉過身來:“其他能動的,都隨我撈鹽!快!”所謂撈鹽,本就是聊勝於無:李叢嘉趕到河邊,看著那明顯異於其他地方的河岸,馬上揮手讓士兵們挖土,沿河覆蓋。

這是唯一有用途的辦法。

人多力量大,除了一百多人搶救傷員,剩下的六百多神武軍和上千百姓都衝到岸邊,用了半個時辰,將岸邊可能有鹽積存的地方完全用土覆蓋。

“踩實挖出!將地面所有帶鹽的土都集中到一處,能有多少是多少吧?人吃不了,牲畜還能吃吧?”就在李叢嘉大為嘆惜之時,遠處馬蹄聲急,一個唐軍斥候出現,探了一下頭,又縮回密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