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斡魯斡魯古堇婆盧火吾紥忽闍母宗敘(本名德壽)斡魯,韓國公劾者第三子。康宗初,蘇濱水含國部斡豁堇及斡準、聽備二部有異志,斡帶治之,斡賽、斡魯為之佐,遂伐斡豁,拔其城以歸。高麗築九城於曷懶甸。斡賽母疾病,斡魯代將其兵者數月。斡魯亦對築九城與高麗抗,出則戰,入則守,斡賽用之,卒城高麗。
收國二年四月,詔斡魯統諸軍,與闍母、蒲察、迪古乃合鹹州路都統斡魯古等,伐高永昌。詔曰:“永昌誘脅戍卒,竊據一方,直投其隙而取之耳。此非有遠大計,其亡可立而待也。東京渤海人德我舊矣,易為招懷。如其不從,即議進討,無事多殺。”高永昌渤海人,在遼為裨將,以兵三千,屯東京八甔口。永昌見遼政敗,太祖起兵,遼人不能支,遂覬覦非常。是時,東京漢人與渤海人有怨,而多殺渤海人。永昌乃誘諸渤海,並其戍卒人據東京,旬月之間,遠近響應,有兵八千人,遂僣稱帝,改元隆基。遼人討之,久不能克。
永昌使撻不野、杓合,以幣求救於太祖,且曰:“願併力以取遼。”太祖使胡沙補往諭之曰:“同力取遼固可。東京近地,汝輒據之,以僣大號可乎。若能歸款,當處以王爵。仍遣系遼籍女直胡突古來。”高永昌使撻不野與胡沙補、胡突古偕來,而永昌表辭不遜,且請還所俘渤海人。太祖留胡突古不遣,遣大藥師奴與撻不野往招諭之。
斡魯方趨東京,遼兵六萬來攻照散城,阿徒罕堇、烏論石準與戰於益褪之地,大破之。五月,斡魯與遼軍遇於瀋州,敗之,進攻瀋州,取之。永昌聞取瀋州,大懼,使家奴鐸刺以金印一、銀牌五十來,願去名號,稱藩。斡魯使胡沙補、撒八往報之。會渤海高楨降,言永昌非真降者,特以緩師耳。斡魯進兵,永昌遂殺胡沙補等,率眾來拒。遇於沃裡活水,我軍既濟,永昌之軍不戰而卻,逐北至東京城下。明,永昌盡率其眾來戰,復大敗之,遂以五千騎奔長松島。
初,太祖下寧江州,獲東京渤海人皆釋之,往往中道亡去,諸將請殺之,太祖曰:“既以克敵下城,何為多殺。昔先太師嘗破敵,獲百餘人,釋之,皆亡去。既而,往往招其部人來降。今此輩亡,後當有效用者。”至是,東京人恩勝奴、仙哥等,執永昌子以城降,即寧江州所釋東京渤海人也。先太師,蓋謂世祖雲。未幾,撻不野執永昌及鐸刺以獻,皆殺之。於是,遼之南路系籍女直及東京州縣盡降。
以斡魯為南路都統、迭極烈,留烏蠢知東京事。詔除遼法,省賦稅,置猛安謀克一如本朝之制。九月,斡魯上謁於婆魯買水,上勞之。辛亥,幸斡魯第,張宴,官屬皆預,賜賚有差。
燭偎水部實裡古達,殺酬斡、僕忽得,斡魯分胡刺古、烏蠢之兵討之。酬斡宗室子,魁偉善戰,年十五,隸軍中,多見任用。以兵五百,敗室韋,獲其民眾。及招降燭偎水部,以功為謀克。僕忽得初事撒改,從討蕭海里,降燭偎水部,領行軍千戶。從破黃龍府,戰達魯古城,皆有功。其破寧江州,渤海乙補叛去,僕忽得追復之。至是,與酬斡同被害。
斡魯至石裡罕河,實裡古達遁去,追及於合撻刺山,誅其首惡四人,撫定餘眾。詔曰:“汝討平叛亂,不勞師眾,朕甚嘉之。酬斡等死於國事,聞其屍棄於河,俟冰釋,必求以葬。其民可三百戶為一謀克,以眾所推服者領之,仍以其子弟等為質。”斡魯乃還。天眷中,酬斡贈奉國上將軍,僕忽得贈昭義大將軍。
斡魯從都統襲遼主,遼主西走,西京已降復叛,敵據城西浮圖,下攻城者。斡魯與鶻巴魯攻浮圖,奪之,復以銳乘浮圖下城中,遂破西京。夏國王使李良輔將兵三萬來救遼,次於天德之境。婁室與斡魯合軍擊敗之,追至野谷,殺數千人。夏人渡澗水,水暴至,漂溺者不可勝計。遼主在陰山、青冢之間,斡魯為西南路都統,往襲之。使刺淑、撒曷懣以兵二百,襲遼權六院司喝離質於白水濼,獲之。遼主留輜重於青冢,領兵一萬,往應州。遣照裡、背答各率兵邀之,宗望奄至遼主營,盡俘其、子、宗族,得其傳國璽。斡魯使使奏捷曰:“賴陛下威靈,屢敗敵兵,遼主無歸,勢必來降。已嚴戒鄰境,毋納宋人,合饋軍糧,令銀術可往代州受之。”詔:“遍諭有功將士,俟朕至彼,當次第推賞。遼主戚屬勿去其輿帳,善撫存之。遼主伶俜去國,懷悲負恥,恐隕其命。孽雖自作,而嘗居大位,深所不忍。如招之肯來,以其宗族付之。已遣楊璞徵糧於宋,銀術可不須往矣。遼趙王習泥烈及諸官吏,並釋其罪,且撫之。”太祖還京師,宗翰為西北、西南兩路都統,斡魯及蒲家奴副之。宗翰朝京師,詔:“以夏人言,宋侵略新割地,以便宜決之。”斡魯奏曰:“夏人不盡歸戶口資帑,又以宋人侵賜地求援兵。宋之邊臣將取所賜夏人疆土,蓋有異圖。”詔曰:“夏人屢求援兵者,或不歸我戶口,沮吾追襲遼主事也。宋人敢言自取疆土於夏,誠有異圖。宜謹守備,盡索在夏戶口,通聞兩國,事審處之。”斡魯復請弗割山西與宋,則遼主不能與宋郭藥師通。復詔曰:“宗翰請毋與宋山西地,卿復及此,疆場之事當慎毋忽。”及宗翰等伐宋,斡魯行西南、西北兩路都統事。天會五年,薨。皇統五年,追封鄭國王。天德二年,酏享太祖廟廷。
子撒八,銀青光祿大夫。子賽裡。
斡魯古堇,宗室子也。太祖伐遼,使斡魯古、阿魯撫諭斡忽、急賽兩路系遼女直,與遼節度使撻不也戰,敗之,斬撻不也,酷輦嶺阿魯臺罕等十四太彎皆降,斡忽、急賽兩路亦降。與遼都統實婁戰於鹹州西,敗之,斬實婁於陣,與婁室克鹹州。陁滿忽吐以所部降於斡魯古,鄰部戶七千亦來歸,遂與遼將喝補戰,破其軍數萬人。太祖嘉之,以為鹹州軍帥。
斡魯伐高永昌於東京,斡魯古以鹹州軍佐之。遼秦晉國王耶律捏裡來伐,迪古乃、婁室、婆盧火等將二萬眾,合斡魯古鹹州兵往擊之。
胡突古嘗叛入於遼,居於東京,高永昌據東京,太祖索之以歸。斡魯古伐永昌,以便宜署胡突古為千戶。散都魯、訛魯補皆無功,亦以便宜除官。及以便宜解權謀克斛拔魯、黃哥、達及保等職,皆非其罪。太祖聞之,盡復斛拔魯等謀克,胡突古等皆罷去。
太祖聞斡魯古軍中往往闕馬,而官馬多匿於私家,遂檢括之。耶律捏裡、佛頂遺斡魯古書,請和。斡魯古以捏裡書並所答書來上,且請曰:“復有書問,宜如何報之?”詔曰:“若彼再來請和,汝當以阿疏等叛亡,索而不獲至於兵,我行人賽刺亦不遣還。若歸賽刺,及送阿疏等,則和好之議方敢奏聞。仍恐議和非實,無失備禦。”耶律捏裡軍蒺藜山,斡魯古以兵一萬,戍東京。太祖使迪古乃、婁室復以兵一萬益之,詔曰:“遼主失道,肆命徂徵,惟爾將士,當體朕意,拒命者討之,服者撫安之。毋貪俘掠,毋肆殺戮。所賜捏裡詔書,可傳致也。”詔捏裡曰:“汝等誠請和,當廢黜昏主,擇立賢者,副朕吊伐之意,然後可議和約。不然,當盡並爾國。其審圖之。”捏裡復書斡魯古,雲:“降去人痕孛見還,則當送阿疏等。”上曰:“痕孛等乃兵之後來降,阿疏則平以罪亡去,其事特異。”復詔捏裡,令此月十三送阿疏至顯州,各遣重臣議疆場事。
斡魯古等攻顯州,知東京事完顏斡論以兵來會,即以兵三千先渡遼水,得降戶千餘,遂薄顯州。郭藥師乘夜來襲,斡論擊走之。斡魯古等遂與捏裡等戰於蒺藜山,大敗遼兵,追北至阿里真陂,獲佛頂家屬。遂圍顯州,攻其城西南,軍士神篤逾城先入,燒其佛寺,煙焰撲人,守陴者不能立,諸軍乘之,遂拔顯州。於是、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皆降。乾州後為閭陽縣,遼諸陵多在此,無所犯。徙成、川州人於同、銀二州居之。
捏裡再以書來請和,斡魯古承前詔,以阿疏為言,答之。駐軍顯州以聽命。賜斡魯古等馬十匹,詔曰:“汝等力摧大敵,攻下諸城,朕甚嘉之。遼主未獲,人心易搖,不可恃戰勝而失備禦。”遼雙州節度使張崇降,斡魯古以便宜命復其職,仍令世襲。
斡魯古久在鹹州,多立功,亦多自恣,劾裡保、雙古等告斡魯古不法事:遼帝在中京可追襲而不追襲,鹹州糧草豐足而奏數不以實,攻顯州獲生口財畜多自取。捏裡、孛刺束等亦告孛堇瞢葛、麻吉、窩論、赤閏、阿刺本、乙刺等多取生口財畜。遂以闍哥代為鹹州路都銑。
闍哥亦宗室子也,既代斡魯古治鹹州。初,迪古乃、婁室奏,攻顯州新降附之民,可遷其富者於鹹州路,其貧者徙內地。於是,詔使闍哥擇其才可幹事者授之謀克,其豪右誠心歸附者擬為猛安,錄其姓名以聞,飢貧之民,官賑給之,而使闍母為其副統雲。久之,遼通、祺、雙、遼四州之民八百餘家,詣鹹州都統降。上曰:“遼人賦斂無度,民不堪命,相率求生,不可使失望,分置諸部,擇善地以處之。”太祖召斡魯古自問之,斡魯古引伏。闍哥鞫窩論等。詔降斡魯古為謀克,而錮窩論等。天輔六年,討賊於牛心山,道病卒。天眷中,贈特進。天德二年,配享太祖廟廷。大定十五年,諡莊翼。
婆盧火,安帝五代孫。太祖伐遼,使婆盧火徵迪古乃兵,失期,杖之。後與渾黜以四千人,往助婁室、銀術哥攻黃龍府。辭勒罕、撒孛得兄弟,直攧裡部人,嘗寇耶懶路,穆宗遣婆盧火討之。至阿里門河,辭勒罕偽降,遂略馬畜三百而去,復掠兀勒部二十五寨。太祖復使婆盧火討之。婆盧火渡蘇袞河,招降旁近諸部,因籍丁壯為軍,至特滕吳水,轍孛得偽降,復叛去,執而殺之。婆盧火至特鄰城,圍之,辭勒罕遁去。婆盧火破其城,執其子,辭勒罕遂降,曰:“我之馬牛財貨盡矣,何以為生。”婆盧火與之馬十匹。直攧裡部產良馬,太祖使紇石烈阿習罕掌其畜牧,婆盧火及子婆速,俱為謀克。
天輔五年,摘取諸路猛安中萬餘家,屯田於泰州,婆盧火為都統,賜耕牛五十。婆盧火舊居按出虎水,自是徙居泰州,而遣拾得、查端、阿里徒歡、奚撻罕等俱徙焉。唯族子撒刺喝嘗為世祖養子,獨得不徙。
太祖取燕京,婆盧火為右翼,兵出居庸關,大敗遼兵,遂取居庸。蕭妃遁去,都監高六等來送款乞降。習古乃追蕭妃至古北口,蕭妃已過三,不及而還。上令婆盧火、胡實賚率輕騎追之,蕭妃已遠去,獲其從官統軍察刺、宣徽查刺,並其家族,及銀牌二、印十有一。
及迭刺叛,婆盧火、石古乃討平之,其群官率眾降者,就使領其所部。太宗以空名宣頭及銀牌給之。
同時有婆盧火者,婁室平陝西,婆盧火、繩果監戰。後為平陽尹,西南路招討使,終於慶陽尹。
泰州婆盧火守邊屢有功,太宗賜衣一襲,並賜其子剖叔。八年,以甲冑賜所部諸謀克。天會十三年,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天眷元年,駐烏骨迪烈地,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諡剛毅。
子剖叔,襲猛安,天眷二年,為泰州副都統,子斡帶,廣威將軍。
婆速,官特進,子吾紥忽。
吾紥忽,善騎,年二十,以本班祗候郎君都管,從征伐有功,授修武校尉。皇統二年,權領泰州軍。平陝西,至涇州,大破宋兵於馬西鎮,超遷寧遠大將軍,襲猛安。復以本部軍從宗弼,權都統。正隆末,從海陵伐宋。契丹反,與德昌軍節度使移至懣同討契丹,許以便宜從事。
大定初,除鹹平尹,駐軍泰州。俄改臨潢尹,攝元帥左都監。與廣寧尹僕散渾坦俱從元帥右都監神土懣解臨潢之圍。契丹引眾東行,吾紥忽追及於窊歷山。押軍猛安契丹忽刺叔以所部助敵,攻官軍,官軍失利。泰州節度使烏里雅來救,未至臨潢與敵遇,烏里雅敗,僅以數騎脫歸。敵攻泰州,其勢大振,城中震駭,將士不敢出戰,敵四面登城。押軍猛安烏古孫阿里補率軍士數人持釒算刀循城,應敵力戰,斫刈甚眾,敵乃退,泰州得完。吾紥忽乃使謀克蒲盧渾徙百姓旁邑及險厄之地,以俟大軍。明年,聚甲士萬三千於濟州,會元帥謀衍,敗窩斡於長濼。戰霿{雨松}河,戰陷泉,皆有功,改胡裡改節度使,卒。
吾紥忽聰,有才智,善用軍,常出敵之不意,故能以寡敵眾,而所往無不克,號為“鶻軍”雲。
闍母,世祖第十一子,太祖異母弟也。高永昌據東京,斡魯往伐之,闍母等為之佐。已克瀋州,城中出奔者闍母邀擊殆盡。與永昌隔沃裡活水,眾遇淖不敢進,闍母以所部先濟,諸軍畢濟。軍東京城下,城中人出城來戰,闍母破之於首山,殲其眾,獲馬五百匹。
及斡魯古以罪去鹹州,闍母氏代之,於是闍母為鹹州路副統。遼議和久不成,太祖進兵,詔鹹州路都統司,令斜葛留兵一千鎮守,闍母以餘兵會於渾河。太祖攻上京,實臨潢府,諭之不下。遼人恃儲蓄自固。上親臨陣,闍母以眾先登,克其外城,留守撻不野率眾出降。都統杲兵至中京,闍母自城西沿土河以進,城中兵尚餘三千,皆不能守,遂克之。
宗翰等攻西京,闍母、婁室等於城東為木以捍蔽矢石,於北隅以芻茭其隍,城中出兵萬餘,將燒之。溫迪罕蒲匣率眾力戰,執旗者被創,蒲匣自執旗,奮擊卻之。又為四輪革車,高出於堞,闍母與麾下乘車先登,諸軍繼之,遂克西京。
與遼步騎五千戰於朔州之境,斬首三百級。覆敗遼騎三百於河陰。遼兵五千屯於馬邑縣南,復擊破之,隳其營壘,盡得其車馬、器械。遼兵三萬,列營於西京之西,闍母以三千擊之。闍母使士卒皆去馬,陣於溝塹之間,曰:“以一擊十,不致之死地,不可使戰也。”謂眾曰:“若不勝敵,不可以求生。”於是人皆殊死戰,遼兵遂敗,追至其營而止。明,覆敗其兵七百餘人。
興中府宜州復叛,闍母討之,並下詔招諭,詔闍母曰:“遼之土地皆為我有,彼雖復叛,終皆吾民,可縱其耕稼,毋得侵掠。”堇蒙刮、斜缽、吾撻等獲契丹九斤,興中平。
闍母為南路都統,討回離保,詔曰:“回離保以烏合之眾,保據險阻,其勢必將自斃。若彼不出掠,毋庸攻討。”耶律奧古哲等殺回離保於景、薊之間,其眾遂潰。
張覺據平州叛,入於宋,闍母自錦州往討之。覺將以兵脅遷、來、潤、隰四州之民闍母至潤州,擊走張覺軍,逐北至榆關,遣俘侍書招之。覆敗覺兵於營州東北,乘勝進取南京。時方暑雨,退屯海壖,逐水草休息,使僕虺、蒙刮兩猛安屯潤州,制未降州縣,不得與覺通。九月,闍母破覺將王孝古於新安,敗覺軍於樓峰口。復與覺戰於兔耳山,闍母大敗。太宗使宗望問闍母敗軍之狀,宗望遂以闍母軍討覺。及宗望破張覺,太宗乃赦闍母,召宗望赴闕。
闍母連破偽都統張敦固,遂克南京,執敦固殺之。上遣使勞之,詔曰:“聞下南京,撫定兵民,甚善。諸軍之賞,卿差等以給之。”又詔曰:“南京疆場如舊,屯兵以鎮之。命有司運米五萬石於廣寧,給南京、潤州戍卒。”遂下宜州,拔叉牙山,殺其節度使韓慶民,得糧五千石。詔以南路歲飢,許田獵。
其後宋童貫、郭藥師治兵,闍母輒因降人知之,即具奏,語在宋事中。而宗翰、宗望皆請伐宋,於是闍母副宗望伐宋,宗望以闍母屬尊,先皇帝任使有功,請以為都統,己監戰事。於是闍母為都統,掃喝副之,敗郭藥師兵於白河,遂降燕山,以先鋒渡河圍汴,宋人請盟。將士分屯於安肅、雄、霸、廣、信之境,宗望還山西,闍母與劉彥宗留燕京,節制諸軍。
八月,復伐宋,大軍克汴州,諸軍屯於城上。城中諸軍潰而西出者十三萬人,闍母、撻懶分擊,大敗之。師還,闍母為元帥左都監,攻河間,下之,大破敵兵萬餘於莫州。宗輔為右副元帥,徇地淄、青。闍母與宗弼分兵破山谷諸屯。宋李成兵圍淄州,烏林荅泰破之。闍母克濰州。迪古補、術烈速連破趙子昉等兵,至於河上。烏林荅泰破敵於靈城鎮。及儀伐康王,闍母先定河北,然後進討,太宗乃酌取群議之中,使婁室取陝西,宗翰、宗輔南伐。
天會七年,薨,年四十。熙宗時,追封吳國王。天德二年,配享太祖廟廷。正隆,改封譚王。大定二年,徙封魯王,諡莊襄。
子宗敘。
宗敘,本名德壽,闍母第四子也。奇偉有大志,喜談兵。天德二年,充護衛,授武義將軍。明年,授世襲謀克,擢御院通進,遷翰林待制,兼修起居注,轉國子司業,兼左補闕。正隆初,轉符寶郎,在宮職凡五年,皆帶劍押領宿衛。遷大宗正丞,以母憂去官。以本官起復,未幾,遷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改左驍騎都指揮使。明年,海陵幸南京,宗敘至汴。契丹撒八反,宗敘為鹹平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以甲仗四千付之,許以便宜。
宗敘出松亭關,取牛遞於廣寧。聞世宗即位,將歸之。廣寧尹按荅海弟燕京勸宗敘,乃還興中。白彥敬、紇石烈志寧使宗敘奉表降。宗敘見世宗於梁魚務,授寧昌軍節度使。
明年二月,契丹攻寧昌,宗敘止有女直、渤海騎兵三十、漢兵百二十人,自將擊之。遇賊千餘騎,漢兵皆散走,宗敘與女直、渤海三十騎盡銳力戰,身被二創,所乘馬中箭而僕,遂為所執。居百餘,會賊中有臨潢民移刺阿塔等,盜馬授之,得脫歸。
宗敘陷賊久,盡得其虛實,見元帥完顏謀衍、平章政事完顏元宜,謂之曰:“賊眾烏合,無紀律,破之易耳。”於是帥府授軍職,宗敘見謀衍貪滷掠,失事機,歸白上,不肯受職,曰:“我有機密,須面奏。”是夕,乃遁去,至廣寧,矯取驛馬,馳至京師。而帥府先事以聞,上遣中使詰之曰:“汝為節度,不度眾寡,戰敗被獲,幸得脫歸,乃拒帥府命,輒自乘傳赴都,朕姑置汝罪,可速還軍,併力破賊。”宗敘附奏曰:“臣非辭難者,事須面奏,不得不來。”遂召入,乃條奏賊中虛實,及諸軍進退不合事機狀。詔大臣議,皆以其言為然。是時,已詔僕散忠義代謀衍為元帥進討,於是拜宗敘為兵部尚書,以本職領右翼都統,率宗寧、烏延查刺、烏林荅刺撒兵各千人,號三萬,佐忠義軍。至花道,遇賊,與戰,左翼都統宗亨先敗走,忠義亦引卻,宗敘勒本部遮擊之,麾帳下士三百,舍馬步戰,賊不得逞。大軍整列復至,合勢擊之,賊遂敗去。而元帥右監軍紇石烈志寧率軍至,追及窩斡於陷泉,大破之。復與志寧及徒單克寧,追至七渡河,復大敗之。元帥忠義遂留宗敘自從。賊平,入為右宣徽使。
宋兵據海州,將謀深入。詔以宗敘為元帥右監軍,往御之。宗敘駐山東,分兵據守要害,敵不得西。尋奉詔,與左副元帥紇石烈志寧參議軍事。四年,宗敘入朝,奏曰:“暑月在近,頓兵邊陲,飛挽頗艱,乞俟秋涼進發。”上從其請。及還軍,授以成算,賜襲衣、弓矢。九月,渡淮,宗敘出唐、鄧,比至襄陽,屢戰皆捷。明年,宋人請和,軍還,除河南路統軍使。
河決李固渡,分曹、單之間。詔遣都水監梁肅視河決,宗敘言:“河道填淤不受水,故有決溢之患。今河復故道,卒難成功,幸而可,它不免決溢山東,非曹、單比也。沿河數州,驟興大役,人心動搖,恐宋人乘間扇誘,構為邊患。”梁肅亦請聽兩河分,以殺水勢,遂止不。
十年,召至京師,拜參知政事,上曰:“卿奏黃河利害,甚合朕意。朕念百姓差調,官吏為,率斂星火,所費倍蓰,委積經年,腐朽不可複用,若此等類,百孔千瘡,百姓何以堪之。卿參朝政,擇利而行,以副朕心。”及與上論南邊事,宗敘曰:“南人遣諜來,多得我事情。我遣諜人,多不得其實。蓋彼以厚賞故也。”上曰:“彼以厚利資諜人,徒費其財,何能為也。”十一年,奉詔巡邊。六月,至軍中,將戰,有疾,詔以右丞相紇石烈志寧代,宗敘還。七月,病甚,遺表朝政得失,及邊防利害,力疾,使其子上之。薨,年四十六。上見其遺表,傷悼不已,輟朝,遣宣徽使敬嗣暉致祭,賻銀千兩、彩四十端、絹四百匹。上謂宰臣曰:“宗敘勤勞國家,他人不能及也。”初,宗敘嘗請募貧民戍邊屯田,給以廩粟,既貧者無艱食之患,而富家免更代之勞,得專農業。上善其言,而未行也。十七年,上謂宰臣曰:“戍邊之卒,歲冒寒暑,往來番休,以馬牛往戍,往往皆死。且奪其農時,敗其生業,朕甚閔之。朕使百姓安於田裡,而邊圉強固,卿等何術可以致死。”左丞相良弼曰:“邊地不堪耕種,不能久戍,所以番代耳。”上曰:“卿等以此急務為未事耶。往歲,參政宗敘嘗為朕言此事。若宗敘,可謂盡心於國者矣。今以兩路招討司、烏古裡石壘部族、臨潢、泰州等路,分置堡戍,詳定以聞,朕將親覽。”上追念宗敘,聞其子孫家用不給,詔賜錢三千貫。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廟廷。
部分譯文斡魯,是韓國公劾者的第三個兒子。康宗初年(1103),蘇濱水含國部斡豁堇以及斡準、職德兩部落對康宗有異心,斡帶負責治理這件事,斡賽、斡魯輔佐他,一起征伐斡豁,攻克了斡豁的城池而歸。高麗國在曷懶甸修築了九座城威脅,斡賽因母親生病不能帶兵,斡魯代替斡賽統領他的軍隊幾個月。斡魯也在高麗九城對面築了九座城與之抗衡,兵馬出城則作戰,入城則防守,斡賽用這種辦法與高麗對抗到底。
收國二年(1116)四月,太祖下詔令斡魯統領諸軍,與。。母、蒲察、迪古乃一起並聯合鹹州路都統斡魯古等,征伐高永昌。太宗詔書上說“:高永昌誘惑脅迫戍邊士兵,竊據一方,要直接抓住他的弱點而攻取他。這次除非他有遠大計謀,不然他的滅亡可以立而待之了。東京渤海人平素對我們講道德,容易懷柔招安。如果他們不服從,就可以商量進攻討伐他們,沒有變故則多多殺敵。”高永昌是渤海人,在遼國做副將,用三千兵馬屯守東京八詹瓦口。永昌見遼國政事漸衰敗,太祖已經起兵收國,遼人已經不能支撐下去了,於是懷著非分的希望和企圖。在當時,東京的漢人與渤海人有怨恨,渤海人多有被殺。永昌就利誘渤海人,並利誘渤海守邊部隊進入並佔據東京,不出一個月時間,遠近不少人響應,竟聚集了八千士兵,於是妄自稱帝,改年號為隆基。遼國派人攻討他,很長時間未能攻克。
永昌派撻不野、杓合,拿著錢幣去向太祖阿骨打請求援救,同時說:“願同心合力去攻取遼國。”太祖派胡沙補前往東京告訴永昌說:“同力攻打遼國固然可以,但是東京是近地,你佔據了它,並冒用帝王尊號,能容許你這樣做嗎?如果你能誠懇地歸附我朝,當封你王爵。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仍然派遣遼籍女真人胡突古來。”高永昌派撻不野與胡沙補、胡突古相偕來朝。然而永昌的表辭出言不遜,並且要求退還以前金所俘獲的渤海人。太祖留下胡突古不讓他回去,派遣大藥師奴和撻不野前往東京招諭永昌。
斡魯正要奔赴東京,遼兵六萬人馬來進攻照散城,阿徒罕堇、烏論石準在益褪那個地方與遼兵作戰,殺得遼兵大敗。五月,斡魯與遼軍在瀋州相遇,打敗了遼軍,又進攻瀋州,一舉攻克。永昌聽說斡魯攻佔了瀋州,大為恐懼,便派他的家奴鐸剌拿一枚金印、五十塊銀牌見斡魯,說是願意取消名號,向金拱手稱藩。斡魯派遣胡沙補、撒八前往東京回話。適逢渤海高楨來投降,說永昌不是真投降的,不過是用了緩兵之計罷了。於是斡魯又向永昌進軍,永昌於是殺了胡沙補等人,率領眾人來抗拒斡魯。兩軍相遇於沃裡活水,我軍已經佔了優勢,永昌的軍隊不戰而退,我軍追逐敗兵到東京城下。第二天,永昌帶領他所有的人來戰,又被打得大敗。斡魯於是又用五千名騎兵直奔長松島。
當初,太祖下寧江州,將所抓獲的東京渤海人全部釋放了,但他們卻往往在中途逃跑了。諸位將領請求殺死他們,太祖說“:既然已經戰勝了敵人攻佔了城池,又何必多殺人。從前先朝太師嘗攻破敵城,擒獲一百多人,又全部釋放,他們都逃亡了。沒過多久,又往往招他們的部人一起來投降。現在這些人逃跑了,後會有起效用的人。”就在這個時候,東京人恩勝奴、仙哥等人,捉住高永昌的子拿城投降,這些人就是太祖在寧江州所釋放的東京渤海人。先前太師全對世祖說了。沒過幾天,撻不野押著高永昌及鐸剌來進獻,高永昌、鐸剌等人被殺掉了。於是,遼國南路系女真籍的及東京所屬州縣全部降服。
金太祖用斡魯做南路都統以及迭極烈,留下烏蠢做東京知事。皇上並下詔廢除遼國法令,減少賦稅,設置部落聯盟組織猛安謀克一如金朝歷來的制度。九月,斡魯在婆魯買水拜謁皇上,皇上勞了他。辛亥,皇上駕臨斡魯府第,斡魯設宴接待,所屬官吏都參預了,皇上給了不同層次的賞賜。
燭偎水部的實裡古達,殺死了酬斡、僕忽得。斡魯調集古刂剌古、烏蠢的部分軍隊討伐實裡古達。酬斡有一個宗室子,魁偉善戰,年紀只有十五歲,收留在軍中,多次被任用。他曾帶兵五百人,打敗室韋,獲得了室韋的民眾。等到招降燭偎水部後,因他有功而任命為謀克。僕忽得最初跟隨撒改做事的時候,跟從撒改去討伐蕭海里,投降燭偎水部,領受行軍千戶之職。參加攻克黃龍府,攻打達魯古城,都立了功。他們去破寧江州,渤海乙補叛逃,僕忽得追回了他。到這個時候,僕忽得卻與酬斡一同被殺害。
斡魯到石裡罕河,實裡古達已經逃跑了,斡魯在合撻剌山追上他,殺了實裡古達等首惡分子四人,安撫了其餘眾人。太祖下詔書說:“你討伐平定叛亂,不辭勞苦率領眾人,朕要很好地表彰你的功績。酬斡等人是為國事而死的,聽說他們的屍體被拋棄在河裡,等到冰封解凍,一定要找到安葬。他們的人民可以每三百戶編為一謀克,讓眾人推舉信服的人統領他們,仍然拿他們的子弟等作為人質。”斡魯於是領命而還。天眷中(1139),皇上贈諡酬斡奉國上將軍的稱號,贈諡僕忽得昭義大將軍的稱號。
斡魯隨從都統襲擊遼國君主,遼主向西逃跑,西京已經投降卻又叛亂,敵人佔據城西浮圖,居高臨下用箭攻城的人。斡魯和鶻巴魯攻擊浮圖,並奪取了浮圖,又以銳部隊乘浮圖的居高優勢,向下往城中箭,於是破了西京。當時,夏國國王派遣李良輔率領三萬大軍前來救援遼國,到達天德之境。婁室與斡魯的軍隊合在一起共同擊敗了李良輔軍,又乘勝追擊到野谷,殺敵數千人。夏人泅渡澗水,正遇河水暴漲,漂浮溺水的人不可勝數。遼主逃在陰山、青冢之間,斡魯作為西南路都統,率領軍隊前往襲擊遼主。他派剌淑、撒曷懣帶兵二百,到白水濼襲剿遼國權六院司喝離質,捕獲了喝離質。遼主把輜重留在青冢,帶領一萬兵馬,趕往應州。斡魯派遣照裡、背答各自率兵阻截遼主。宗望突然進入遼主的大營,俘獲了遼主的子、兒子以及他的全部族人,並獲得了遼主的傳國玉璽。斡魯派使者進朝報捷說“:仰仗陛下威靈,屢次打敗敵兵,遼主逃亡未歸,勢必來投降。我們已經嚴密警戒鄰國邊境,萬勿接納宋人,合饋送的軍糧,命令銀術可前往代州去接收了。”皇上下詔說“:廣泛曉諭有功的將士,等朕到了你們那裡,當論功行賞。對遼主的親戚和家屬,不要銷燬他們的車轎和帳篷,要妥善保存著。遼主孤零地離開了祖國,滿懷悲哀,揹負羞恥,恐怕他命難保。遼主雖然自己作孽,然而曾經身居大位,朕深有所不忍。如果對他招安他肯來,把他的宗族仍然給他。朕已經派遣楊璞到宋國徵糧,不必再派銀術可前去了。對遼國的趙王習泥烈以及諸位官吏,要一併釋放他們,並且撫他們。”太祖阿骨打回到京都,宗翰出任西北、西南兩路都統,斡魯和蒲家奴是他的副將。宗翰到京都朝見皇上,皇上下詔說“:按夏人說的,宋國侵略新割地,按適當的辦法決定這件事。”斡魯上奏說“:夏人不完全歸還戶口資產和金,又拿宋人侵略新地為理由求救兵。宋朝的戍邊大臣將要奪取所賜夏人的疆土,完全是有其他企圖。”皇上下詔說“:夏人屢次要求出動援兵的原因,或許是不想歸還我們戶口,阻止我們追襲遼主。宋人敢說要擅自去夏取回疆土,實在是另有企圖。應該嚴緊防守戒備,全部索取在夏國的戶口,要向夏、宋兩國通告,這件事要審慎處理。”斡魯又請求不要割山西的土地給宋國,這樣遼主就不能與宋國的郭藥師結勾通。太祖又下詔說“:宗翰請示不要把山西土地給宋國,卿又重複提到這件事,疆場之事確實要慎重不能疏忽。”等到宗翰等去攻伐宋國,斡魯行使西南、西北兩路都統的職責。天會五年(1127),斡魯逝世。皇統五年(1145),斡魯被追封為鄭國王。天德二年(1150),皇封配享太祖廟廷。
斡魯的兒子叫撒八,授銀青光祿大夫之職。他的另一個兒子叫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