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卷四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東平提控鄭倜生擒宋將李資,綱奏賞倜。宰臣謂:“李資自稱宋將,無所憑據,請詳究其實。”綱奏:“臣自按問俱獲宋將統制十餘人,皆以資為將無異辭。此輩力屈就擒,豈肯虛稱偽將,以重獲者之功?今多故之際,賞功後時,將士且解體。凡行賞必求形跡,過為逗遛,甚未可也。”詔即賞之。綱奏:“遼東渡海,必由恩、博二州之間,乞置經略司鎮撫。”從之。興定五年二月,東平解圍,宣宗曲赦境內。凡東平府試諸科中選人,嘗被任使,已逾省試期,特免省試。惟經童律科即為及第,似涉太優,別試之。皆從綱所請也。詔以綱、王庭玉、東莒公燕寧保全東平,各遷一階。

是歲,燕寧戰死。綱奏:“寧所居天勝寨,乃益都險要之地。寧嘗招降群盜胡七、胡八,用為牙校,委以腹心,群盜皆有歸志。及寧死,復懷顧望,胡七、胡八亦反側不安。臣以提控孫邦佐世居泰安,眾心所屬,遂署招撫使。以提控黃摑兀也充總領,副之。此當先奏可,顧事勢危迫,故輒授之。”燕寧死而綱勢孤矣。綱奏請移軍於河南,詔百官議,御史大夫紇石烈胡失門以下皆曰:“金城湯池,非粟不守。東平孤城,四無應援,萬一失之,則官吏兵民俱盡。宜徙之河南,以助防秋。”翰林待制抹捻阿虎德奏曰:“車駕南遷,恃大河以為險。大河以東平為藩籬,今乃棄之,則大河不足恃矣。兵以將為主,將以心為主,蒙古綱既棄之,決不可使之守矣。宜就選將士之願守者擢用之,別遣官為行省,付以兵馬鎧仗,從宜規畫軍食。”樞密院請用胡失門議,焚其樓櫓廨舍而徙之。宣宗曰:“此事朕不能決擇,眾議可者行之。”樞密院頗採阿虎德議,許綱內徙,率所部女直、契丹、漢軍五千人,行省邳州。元帥左監軍王庭玉將餘軍屯黃陵岡,行元帥府事。於是,綱改兼靜難軍節度使,行省邳州。自此山東事勢去矣。

是歲六月,以歸德、邳、宿、徐、泗乏軍食,詔綱率所部就食睢州。綱奏:“宿州連年饑饉,加之重斂,百姓離散。鎮防軍遽徵逋課,窘迫陵辱有甚於官,眾不勝其酷,皆懷報復之心。近,高羊哥等苦其佃戶,佃戶憤怒,執羊哥等投之井中。武夫不識緩急,乃至於此。乞一切所負並令停止,俟夏秋收成徵還,軍人量增廩給,可也。”詔議行之。元光二年三月,以邳州經略司隸綱,令募勇敢,收復山東。

初,碭山首領數人,以減罷懷忿怨,誘脅餘眾作亂,引水環城以自固,構浮橋於河上,結紅襖賊為援。同籤樞密院事徒單牙剌哥會諸道兵討之。綱雲:“碭山北近大河,南近汴堤,東西二百里,大河分派其間,幹灘泥淖,步騎俱不可行,惟宜輕舟往來。可選銳卒數千與水軍埽兵,以舟二百艘,由便道斷浮樑,絕紅襖之援。募膽勇有口辯者,持牒密諭之以離間其黨,與臣已遣三人入賊中。復分兵屯要害,別以三百人巡邏。乞賜空名告身,從便遷賞。”樞密院奏:“已委監軍王庭玉駐歸德、寧陵備之矣。仍令牙剌哥水陸並進,先行招誘,不從,乃合擊之。其空名告身,宜從所請,以責成功。”無何,碭山賊夜襲永城縣,行軍副總領高琬、萬戶麻吉擊走之,殺傷及溺死者甚眾,奪其所俘掠而還。詔綱併力討之。綱遣降人陳松持牒招李全,全縛松將斬之,已而但黥其面遣還。綱奏:“全有歸國意,嚴實、張林亦可招之。”此謂益都張林也。詔擬實一品官職,封國公,仍世襲。全階正三品、職正二品。林山東西路宣撫使兼知益都府事,與全皆賜田百頃。受命往招者先授正七品官職,賜銀二十五兩,事成遷五品。會綱遇害而止。

綱御下嚴,信賞必罰,邳州軍不樂屬綱。八月辛未朔,邳州從宜經略使納合六哥、都統金山顏俊率沂州軍士百餘人晨入行省,殺綱及僚屬於省署,遂據州反。樞密院奏請出空名宣敕,設重賞招誘。丞相高汝礪曰:“懸重賞募死士,必有能取之者。”宣宗不得已,下詔罪綱,以撫諭六哥。六哥遣人送綱屍及虎符牌印,終不肯出。乃升經略司為元帥府,加六哥泗州防禦使,權元帥左監軍,副使烏古論老漢加邳州刺史,權右監軍。頃之,邳州卒逃歸,詣總帥牙吾塔言,六哥已結李全為助。遣總領孛術魯留住等毀其橋樑,攻破承安、青陽寨,留兵戍守。六哥惶懼,乃言待李全兵入邳州,誘而殺之,以圖報效。宣宗曰:“李全豈無心者,六哥能誘而殺之,殆詐耳。”十月壬辰,牙吾塔圍邳州,急攻之。紅襖賊高顯等殺六哥,函首以獻。詔加顯三品官職,授世襲謀克,侯進四品,陳榮、邢進、邊全、魏興、孫仲皆五品,賞銀有差。

必蘭阿魯帶,貞祐初,累官寧化州刺史。二年,同知真定府事,權河北、大名宣撫副使。三年,保全贊皇,加遙授安武軍節度使,改昭義軍節度使、充宣撫副使。閱月,權元帥左都監行元帥府事,節度、宣撫如故。遣都統奧屯喜哥復取威州及獲鹿縣。既而詔擇義軍為三等,阿魯帶奏:“自去歲初置帥府,已按閱本軍,去其冗食。部分既定,上下既親,故能所向成功,此皆血戰屢試而可者。父子兄弟自相救援,各顧其家,心一力齊,勢不可離。今必析之,將互易其處,不相諳委矣。國家糧儲常患不繼,豈容僥冒其間?但本府之兵不至是耳。事勢方殷,分別如此,彼居中下,將氣挫心懈而不可用。且義軍率皆農民,已散歸田畝,趨時力作,徵集旬,農事廢而歲計失矣。乞本府所定,無輕變易。”詔許之。阿魯帶繕完州縣之可守者,其不可守者遷徙其民,依險為柵以備緩急。

澤州舊隸昭義軍,近年改隸孟州,阿魯帶奏:“澤州城郭堅完,器械具備,若屯兵數千,臣能保守之。今聞議遷於青蓮寺山寨,距州既遠,地形狹隘,所容無幾。一旦有急,所保者少,所遣者多,徒棄名城以失太行之險,則沁南、昭義不通問矣。”詔澤州復隸昭義軍。

是歲,潼關失守,阿魯帶趨備藍田、商州,乃陳河北利害,略曰:“今忻、代撤戍,太原帥府眾才數千,平陽行省兵亦不多,河東、河北之勢,全恃潞州,潞州兵強,則國家基本漸可復立。臣已將兵離境,乞復置潞州帥府。”阿魯帶行次澠池,右副元帥蒲察阿里不孫敗績,逃匿不知所在。阿魯帶亦被創,收集潰卒,臥澠池。詔還潞州。

興定元年,改簽樞密院事。數月,以元帥左監軍兼山東路統軍使,知益都府事。未幾,權參知政事,行尚書省於益都。阿魯帶復立潞州,最有功,識遼州刺史郭文振,舉以為將。既而去潞州,張開代領其眾,與郭文振不相得,文振漸不能守矣。

贊曰:貞祐之時,僕散安貞定山東,僕散端鎮陝西,胥鼎控制河東,侯摯經營趙、魏,其措注施設有可觀者。故田琢撫青、齊,完顏弼保東平,必蘭阿魯帶守上黨,皆向用有功焉。高琪忌功,汝礪固位,西啟夏釁,南挑宋兵。宣宗道謀是用,煦煦以為慈,皦皦以為明,孑孑以為強。既而潼關破毀,崤、澠喪敗,汴州城門不啟連月,高琪方且增陴浚隍為自守計,繕御寨以祈逃死。然後田琢走益都而青、齊裂,蒙古綱去東平而兗、魯蹙,僕散安貞死而南伐無功。雖曰天道,亦由人事。自是以往,無足言者矣。

部分譯文僕散安貞,原名阿海,因為是大臣的兒子而充當了奉御。他的父親叫揆,娶了韓國公主,即鄭王永蹈的同母妹妹。永蹈被誅殺後,僕散安貞罷職歸田,被召用為符寶祗候。他再次充任奉御時,娶了邢國長公主,被加封為駙馬都尉,承襲胡土愛割蠻猛安,歷任尚衣直長、御院通進、尚藥副使。他的母親亡故,守喪期滿他便轉而就任符寶郎,受職同知定海軍節度使事。後歷任邳、淄、涿州刺史,拱衛直都指揮使。貞祐初年(1213),僕散安貞改任右副點檢兼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又升遷為元帥左都監。貞祐二年(1214),中都解除戒嚴,河北沒有攻佔下的州郡只有真定、大名、東平、清、沃、徐、邳、海州而已。朝廷派僕散安貞與兵部尚書裴滿子仁、刑部尚書武都分道前去平定。由此,授予安貞山東路統軍安撫等使官職銜。

當初,益都縣人楊安國從小強橫霸道,以賣馬鞍材料為職業,市人稱呼他為“楊鞍兒”於是他自己起名為楊安兒。泰和年間(1201~1208)攻伐宋國,山東的無賴之徒常常聚在一起剽竊搶掠,皇上詔令各州郡把他們招收逮捕。楊安兒投降,在各部軍中服差役,後來步步做官至刺史、防禦使。大安三年(1211),我國用招降的辦法得到鐵瓦的敢戰軍一千多人,任用唐括合打為都統,楊安兒為副統,戍守邊防。軍隊到達雞鳴山後不前進。衛紹王在驛所召見楊安兒詢問情況,楊安兒說:“平章參政軍有數十萬人在前面,沒什麼可憂慮的。屯駐雞鳴山是為了防備半道上漏網逃脫的人。”朝廷聽信了他的話。楊安兒於是逃回山東,與張汝楫聚結黨羽打劫各州縣,殺戮官吏,山東大亂。

僕散安貞前往益都,在城東打敗楊安兒。楊安兒逃奔萊陽。萊州徐汝賢獻城投降楊安兒,賊人氣勢重又振奮。登州刺史耿格打開城門接收偽鄒都統,把州印給他,在城郊接楊安兒,發送國庫中所藏財犒勞賊子。楊安兒於是冒用帝王的尊位,設置官職,改元天順,凡是符印、詔表的儀式都由耿格草擬製定。接著,他們攻陷寧海,進犯濰州。偽元帥方郭三佔領密州,侵奪沂州、海州。李全侵佔臨朐,扼守穆陵關,要攻取益都。僕散安貞任沂州防禦使僕散留家為左翼、安化軍節度使完顏訛論為右翼。

七月十七,僕散安貞駐軍於昌邑東邊,徐汝賢等人帶三個州的十萬軍兵前來對抗。從中午到傍晚,轉戰三十里,殺死數萬賊兵,繳獲的器械不可勝數。十九,賊子棘七率四萬人馬在辛河擺下陣勢。僕散安貞命令僕散留家從上游的膠西趕來,用大部隊接濟,殺死或抓住了眾多賊兵。

二十一,僕散安貞的軍隊到達萊州,偽寧海州刺史史潑立帶領二十萬人鎮守城東。僕散留家率輕銳軍兵近賊人,諸將跟隨其後,賊兵大敗,被殺、被擒了半數,用重賞招降史潑立,他不順從。僕散安貞讓萊州的黥卒曹全、張德、田貴、宋福向徐汝賢詐降,作為內應。曹全與賊軍中的西南隅戍卒姚雲相結,收納官兵。二十四夜裡,曹全順繩索翻越出城,暗暗告知僕散留家。僕散留家招募了勇士三十人跟曹全進城,姚雲把他們接進來,大軍也全部登城,於是收復萊州,把徐汝賢以及各賊子斬殺並示眾,楊安兒脫身逃走,完顏訛論帶兵追擊。耿格、史潑立都投降了。僕散留家平定膠西各縣,宣差伯德玩襲擊並殺死了方郭三,收復密州。剩餘的在各州都潰散開了。楊安兒曾經派梁居實、黃縣甘泉鎮的監酒石抹充渡海前往遼東攻打留哥,已準備好船,這時,他們都被捕獲斬殺。

十一月八,皇上赦免山東的部分賊人,除楊安兒、耿格及以前在官宦家中做過驅使奴才的人不赦免外,劉二祖、張汝楫、李思溫以及受引誘隨從賊人,並在本路自成盜寇者,罪行無論輕重,一律給予赦免。抓獲楊安兒的人授予三品官職,賞錢十萬貫。十二月二十一,耿格被誅殺,他的兒都遷往遠方。各軍正攻打大沫。。,赦令下達,宣撫副使、知東平府事烏林答與隨即領軍返回。眾賊子乘這個時機又出來禍患為害。皇上詔令任命陝西統軍使完顏弼為知東平府事,行使宣撫副使之職權。隨後楊安兒與汲政等人坐船到海上,要從穤萮山逃走。船公曲成等人擊打他們,使他們落水而死。

貞祐三年(1215)二月,僕散安貞派遣提控紇石烈牙吾塔攻打巨蒙等四座河堤,到攻佔馬耳山時,殺死劉二祖的四千多賊兵,收降其餘的黨匪八千人,捉住了偽宣差程寬、招軍大使程福,並招降被迫跟隨賊兵的百姓三萬多人。僕散安貞派兵會合宿州提控夾谷石裡哥的軍隊,共同攻打大沫。。,賊兵一千多人相抵抗。夾谷石裡哥發騎兵出擊,把賊兵全部消滅。提控沒烈奪下北門進城,其他軍隊攻取賊軍的水寨,各軍繼續前進,殺死賊兵五千多人。劉二祖被打傷,並被抓獲,一起被抓的還有偽參謀官崔天。。、楊安兒的偽太師李思溫。其餘眾人保守大小峻角子山,我軍前後追擊,殺死並俘虜的賊兵數以萬計,並且斬殺了劉二祖。皇上下詔對沒烈等人給予不同的提升獎賞。皇上詔令尚書省說:“山東東、西路的賊黨若還有煽動聚眾鬧事的,詔書到,一併免去他們的罪過,命令他們各自恢復舊業。各處官司盡心招撫他們,優厚地加以撫卹,不要讓他們離失所。”十月,安貞升遷為樞密副使,行院在徐州。

貞祐四年(1216)二月,楊安兒的殘餘黨徒再次騷擾山東。皇上詔令僕散安貞與蒙古綱、完顏弼拿著剛下達的詔書招安楊安兒。五月,僕散安貞發兵討伐郝定,連戰連勝,敵軍被殺死九萬人,投降了三萬多人,僅有郝定一人倖免。安貞繳獲很多偽金銀牌及器械,前來歸順的有近萬人,安貞把他們都安撫好,恢復其職業。自從楊安兒、劉二祖戰敗後,河北殘破,戰爭不斷髮生。賊黨常常反覆勾結,進行盜竊搶掠的人,都穿紅襖以便相互識別,別號“紅襖賊”官軍雖然攻討過,卻不能把他們消滅。大概都是李全、國用安、時青一類人。

興定元年(1217)十月,皇帝詔令僕散安貞道“:防守黃河的士卒大多是老幼疲弱、不能勝任兵役的人,命令他們快速更換。”興定二年(1218)十二月,開封治中呂子羽等人帶國書到宋國議和,宋人不接受。皇上任僕散安貞為左元帥,行使參知政事的職權,執管尚書省元帥府;唐、息、壽、泗各路元帥府分路帶領三萬軍兵,由安貞統率,定好期,下詔攻伐宋國。安貞到了安豐,宋兵七千人抵抗,權都事完顏胡魯剌奮力衝殺,擊敗宋兵,追擊到淝水,宋兵戰死二千多人。安貞趕到大江,隨之回軍。

興定三年(1129)閏四月,安貞從軍中來,入朝在仁安殿進見皇上。完顏胡魯剌進升一級官職。很久以後,安貞進見皇上,稟奏道:“淝水一戰的勝利,完顏胡魯剌的功勞為第一,臣用兵的事情都同此人商議,他的功勞大但得到的賞賜少,乞請陛下增加封賞以勉勵後來人。”尚書省奏道“:凡行省、行院、帥府、參議、左右司、經歷官都事以下都提升一級官職,之所以斷絕請求這條路,是因為要堵住辛之門。安貞的請求不能聽從。”於是皇上沒有答應安貞。

興定五年(1131),皇上再次攻伐宋國。二月,安貞從息州出發,在七里鎮駐軍,宋兵佔據淨居山,安貞派兵擊敗了宋兵。宋兵保守山中寺院。安貞放火焚燒山寺,並乘勝追擊到洪門山。宋兵正挖濠溝、修柵欄,安貞的軍隊急速出擊,奪取了宋兵的柵欄。宋國黃統制集中五千軍兵護守黃土關,黃土關極為險峻,一向有戰備,宋兵堅守關隘,並不出戰。安貞派輕裝兵士分別為左右軍悄悄登上黃土關,另外派三千軍兵直關門。第二天,左右軍在山頂會合,俯瞰關內。宋軍守關的人望見,驚駭得站立不住。中間部隊急速進攻,宋兵潰敗,於是奪取黃土關。隨後進入梅林關,攻下麻城縣,抵達大江,趕到黃州並攻克下來。又進軍攻克蘄州,前後殺死的宋兵不可勝數。安貞擒獲宋國皇室宗親男女七十多人,獻給朝廷,班師回來。安貞每次抓住宋國壯士,就釋放而並不殺掉,放了大約數萬人,使用他這條政策的人,就算有功。宣宗對宰相大臣說:“阿海的謀略固然好,這些人哪會不想歸附?南京離宋國國境極近,這些人既然不能殺盡,該安排在哪裡呢?朕想把他們驅趕到邊境,送他們回去,怎麼樣?”宰相大臣不做回答。

六月一,尚書省稟奏安貞謀反。宣宗對平章政事英王守純說“:朕觀察這份奏書,都是虛飾之詞,不合實際,責令他們重新審察。”二十五,安貞連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被殺,因為他的祖父忠義,父親揆立有大功,才免除他的兄弟連坐。

當初,安貞攻下蘄州,捕獲宋國宗室,不殺掉而進獻給朝廷,於是成為罪過。安貞擔心讒言,因而賄賂近侍局,於是這事被拿來當作誣陷他的證據,安貞率軍征伐,曾經說:“三代為將,是道家所忌諱的。”從忠義、揆到安貞,共三代人是大將。

當初,安貞攻下蘄州,收繳的金銀絲,分給了將士。南京都轉運使行六部事李特立、金安軍節度副使紇石烈蒲剌都、大名路總管判官銀術可因此而欺瞞、隱藏金。事情被發覺後,李特立被處死,紇石烈蒲剌都、銀術可被杖罰一百並革除官名。皇上下詔審察他們的罪狀,李特立被革去三個官職,下降三級,蒲剌都、銀術可被革去兩個官職、下降兩級。

田琢,字器之,蔚州定安人。明昌五年(1194)考中進士,調任寧邊、花平主簿,潞州觀察判官,中都商稅副使。他父親去世,守喪期滿他便出任懷安令,替補尚書省令史。

貞祐二年(1214),中都被包圍,田琢請命從偏僻小路去山西招集義勇兵士,他被派做宣差兵馬提控、同知忠順軍節度使事,併為山西經略。田琢與弘州刺史魏用有矛盾,田琢從飛狐回蔚州,魏用在途中埋下伏兵,要攔截並殺死他。田琢知道魏用的陰謀,就從另一條路進入定安。魏用進了蔚州,殺死觀察判官李宜、錄事判官馬士成、永興縣令張福,搶劫官府的庫房糧倉,在定安領兵攻打田琢。田琢與之戰,把他打敗。魏用脫身逃走,被易州刺史蒲察綁送到中都元帥府殺掉了。

這時,勸農副使侯摯守衛紫荊等關隘,朝廷聞聽蔚州叛亂,就要讓侯摯代替田琢把守蔚州,命令軍中推薦出可以管押田琢的人,便把魏用的金牌給他佩帶,以安撫眾人。丞相承暉稟奏說“:田琢實際上深得軍民之心,悉山西的勢態優劣。魏用的將士原本沒有功勞,因為魏用挑起戰亂的禍事就突然任用他們,恐怕會打開癰之門。”皇上詔令聽從他的意見。

田琢回到蔚州,誅滅了數個與魏用一同作惡的人。招募兵卒十天,招到二萬人。十月份,田琢戰敗,僅自己一人倖免。他招集逃散的軍兵,得到三萬多人,進入中山地區屯駐,並派沈思忠招集西京離散的百姓,招得一萬多人,都願意遷徙到河南。田琢上書道“:這些人與鎮守河南的軍士往往是老鄉,如果令他們南渡,挑選強健者當兵,當然和諧,而且可以藉此招集其餘的人。”皇上應允,並加封沈思忠同知深州軍州事。田琢又派沈思忠、宮楫招集弘州、蔚州百姓,招來五萬多人,可以充軍的有一萬五千人,分別屯駐在蔚州各個關隘,都願意有沈思忠做將帥。皇上詔令進升沈思忠為順天軍節度副使,掌管弘、蔚州軍隊,宮楫為其副職。

不久,西山各關隘都守不住了。田琢將部隊遷移到沃州。沃州刺史完顏僧家奴上奏道:“田琢的軍隊有二千五百人,官庫不充足,徵發民間貯存糧食仍不能養活。其中有很多女真人,但都在一支軍隊中,不能再厚此薄彼,可以讓他們到衛、輝、大名去吃飯。”皇上下令許可,並提升田琢為河北西路宣撫副使,遙授予他。。州防禦使之職,駐紮在。。州。田琢想要堵住西山各條水來保衛。。州。

貞祐三年(1215)十一月,河北行省侯摯入朝進見,啟奏道:“河北軍兵糧食缺少,請陛下命令田琢遣散老弱兵丁,到歸德去吃飯。”田琢稟奏道“:這些人在嶺外失去家業,父子兄弟合起來參加一支軍隊,如果分離他們,必定發生其他變故,請陛下讓臣帶全軍南渡,或者遷往衛州防守黃河。”皇上詔令他們全部移駐陝西。田琢再次稟奏說“:臣慶幸能遷移到安全地帶,然而。。州是河北重要郡縣,現在糧食還可以支撐數月,乞請等來年天再走。”幾天後,田琢又奏道:“。。州守不住,只有搬遷。”宰臣彈劾田琢前後奏詞不一樣,請求逮捕他來審問。宣宗不准許。

田琢來到陝西,上書說:“河北喪失家業的百姓僑居河南、陝西的,人數不可勝數。百司的用度,三軍的調遣,一個人耕作,上百人吃食,怎能贍養得過來?天播種不多,收成失去希望,軍民都很困難,實在有關安危。臣聽說古代名將,即使正在出徵,也必然屯田,趙充國、諸葛亮便是這樣。古代優良的官員,必然倡導督促農桑以使百姓富足,黃霸、虞詡即是如此。如今荒地廣闊,遊民眾多,乞求陛下明令有司,不要舞虛假文章,而要嚴格升降法度,選擇能史規勸農桑,使公私田地都得以耕植。富者準備耕牛、出糧種,貧者準備勞力、從事耕作,如果這樣還不足以保障糧食供應的充足,則可倡導百姓開墾荒地,寄希望於廣種薄收。官府所屬的牧場,豪強兼併的土地,應盡數授予農民,放寬賦稅,減免徭役,使民眾盡力事農,那樣就是使積貯年年增加、家庭豐裕、人民富足,這是富國強兵之路啊。”宣宗深為贊同。

陝西元帥府請求增兵,宣宗詔令把田琢的軍隊派給他。興定元年(1217),朝廷改換各將帥,田琢進升為山東西路轉運使。興定二年(1218),又改任山東東路轉運使,掌管知益都府事務,兼做六部尚書宣差便宜招撫使。李旺佔領膠西,田琢派益都治中張林去討伐,活捉了李旺。八月,萊州經略使術虎山壽在小。。戰敗李旺的同黨偽鄒元帥,抓住前鋒於水等三十人,追擊偽陳萬戶,斬下首級八百顆。第二天,又在朱寒寨戰敗敵軍。膠西、高密的官兵也在各村莊及海島之間打敗了他們。

當月,棣州副將張聚殺死防禦使斜卯重興,於是佔領棣州,攻打濱州,手下有數千人。田琢派提控紇石烈醜漢會集軍隊前去征討。張聚捨棄濱州專保棣州。各路軍隊趕赴棣州。張聚出來戰,被戰敗,手下軍兵被斬殺上百人,偽都統王仙等十三人被活捉,其餘軍民奔逃潰散。追擊到另一山寨,攻佔下來,只有張聚一人倖免。田琢於是收復這兩個州。

李全佔領安丘,田琢派總領提控王政、王庭玉去討伐。宣差提控、太府少監伯德玩率領王政的軍隊攻打安丘失敗,提控王顯戰死。田琢向皇上奏道“:伯德玩原本看管山東山。。水寨,沒有四處行動,獨自留守密州,忽然做出此舉,乞請治他的罪責。”皇上下詔派官吏審察伯德玩,適逢頒佈赦令便停止審察。不久,昌樂縣令術虎桓都、臨朐縣令兀顏吾丁、福山縣令烏林答石家奴、壽光縣巡檢紇石烈醜漢,在照縣戰敗李全,田琢按制度把他們分別提升一級,進職一等,皇上下詔准許。

興定三年(1219),沂州注子。。王公喜勾結宋軍佔領沂州,防禦使徒單福定赤腳逃走,百姓潰散。田琢稟奏說:“去年顧王二曾經佔領沂州,邳州總領提控納合六哥先前是同知沂州防禦事,他招集殘餘眾人攻取了沂州,百姓人心歸附。可以任用納合六哥攻打沂州,他現正在行省侯摯手下,乞請把他發放回來,從小路前來征討王公喜。”皇上應允。不久,莒州提控燕寧收復沂州,王公喜又保守注子…田琢上奏道“:沂州需要懂兵法的人把守。徒單福定已經衰老,納合六哥善於治軍,悉沂州形勢。”皇上詔令徒單福定專門管理州中事情,任命納合六哥為沂州總領。田琢稟奏道“:濰州刺史致仕獨吉世顯能招集猛安餘留人員及忠義軍士,打退李全,保全濰州。納合六哥攻破灰山。。,沂州境域因而平安。駐守兗州的觀察判官梁昱曾任淄州刺史,率軍民屯種田地,征斂賦稅有限度,糧餉供給不缺乏,保衛淄州安全,當地賊寇不敢發難。先前猗氏主簿張亞夫曾任行部官職,主管密州糧餉,輾轉購得二萬斛糧食,軍隊儲備才充足,走到高密,又徵招其他州的軍兵抵禦李全。”皇上下詔把獨吉世顯的官職提升為四品,遙授予他同知海州事之職。把納合六哥升遷一級官階,職位提高一等,充任沂州宣差都提控。梁昱升遷一級官階,任同知淄州事。張亞夫升遷兩級官階,任密州觀察判官。

當初,張林原本是益都府的兵卒,因為有重建府衙的功勞,就擔任了治中,但在險惡情況中不能施展手腳,恥於在田琢的手下做事。田琢在山東征收賦稅過於不當,很失人心,張林想隨眾人離開田琢,卻沒有機會。適逢於海、牟佐佔據萊州,田琢派張林分領軍民去征討。張林得到軍兵後,等田琢出了軍營,就率兵譁然衝進帥府。田琢倉猝回到軍營,帶兵與張林作戰,戰不贏,想借助外縣軍隊,就邊戰邊走。到了章丘,軍隊發生兵變,田琢向鄰近處求救,援兵不一會兒就趕到了,東平行省蒙古綱把情況報告給皇上。宣宗猜度不能制伏張林,想把他馴服招降,就派人把田琢召回來。田琢走到壽張時,因脊背上癰疽病發作而去世。

完顏弼,原名達吉不,是蓋州猛安人。他先是充當護衛,又轉為十人長。跟隨丞相襄戍守邊疆時,功勞最大,受任同知德州防禦使事、武衛軍鈐轄,又轉任宿直將軍、深州刺史。泰和六年(1206),完顏弼跟隨左副元帥完顏匡攻打襄陽,戰敗雷太尉的軍隊,因功而加職做平南蕩江將軍。他的母親逝世,守喪期滿他便應召任職。泰和八年(1208),他官拜南京副留守、壽州防禦使。大安二年(1210),完顏弼受職為武衛軍副都指揮使。大安三年(1211),他做為此官而帶兵駐守宣德。會河之戰失敗,完顏弼受傷,戰馬被箭擊中,押軍千戶夾谷王家奴把馬送給完顏弼,完顏弼才得以倖免於難。隨後,他升遷為右副都點檢。

至寧元年(1213),東京把守不住,完顏弼任元帥左監軍,捍衛遼東。他請求“自己招募二萬人作為一支軍隊,萬一京師有危急,也可以回兵自救。現在驅動市民應付大敵,如果前去就會戰敗”衛紹王發怒說:“我認為東北路是憂患,卿說京師有危急,是什麼呢?就算是像卿說的那樣,我也自有對策。因為卿與皇后是姻親,所以委託重任,卿卻不體察朕的心意。”完顏弼說“:陛下不要以為與皇后是姻親就都可以恃強。”這時,提點近侍局駙馬都尉徒單沒烈侍立在旁邊,完顏弼的意思是暗暗譏諷他。衛紹王更加惱怒,回頭對徒單沒烈說:“為何不把他呵斥走?”徒單沒烈於是把他拉起來,給有司,有司論斷完顏弼回奏皇上問話而沒有君臣禮法,皇上詔令免去他死罪,罰以杖刑一百,責貶為雲內州防禦使。

貞祐初年(1213),宣宗派驛使把完顏弼召往中都,此時雲內已經遭受敵軍進攻,完顏弼擅長在馬上使用長矛,他與數名騎兵突出城去,從太原跑到澤、潞,要從清、滄趕奔宮闕。恰逢有詔書授任他為定武軍節度使,不久又任元帥左都監,駐守真定。完顏弼稟奏道:“賞罰是勉勵善行、懲戒惡行的,有功必賞,有罪必罰,然後人才可以使用,軍隊才可以強壯。現在外敵增加,而部隊沒有鬥志。也有逃命回來、說自己是戰敗潰散的,有司聽信他們並留下給予撫卹,耳聞目睹,習以為常,便相互仿效成為風氣。”完顏弼說“:村寨城邑中,軍隊撤退之後,有心力勇敢可以使用之人,乞請招用他們。”並說“:河朔各個郡縣,都因為受法令限制而不去相互救應,所以殘壞破敗。乞請陛下令各州府,凡是有告急徵兵的情況,就必須趕去援救,違者治罪。”又說“:河北的軍用器械,乞請陛下適當約制,還是命令他們鞏固城堡村寨以防備外敵。”他還說:“現在雖然議和,但萬一輕銳騎兵再來攻打,那麼我方百姓將重新被困。請陛下快速商討防禦策略。”並勸說宣宗遷都到南京,倚仗漫長的淮水阻兵,寬大的黃河拒敵,扼制潼關,從而鞏固自身。

宣宗要遷往汴州,完顏弼兼任河北西路兵馬都總管。宣宗走到真定時,完顏弼說“:皇太子不能留在中都,軍隊少則難守,軍隊多則難養。”又奏道:“將帥由於執管軍務而逞威,如今生殺之權都因之顛倒敗壞。”再奏道“:瑞州軍隊非常狡詐,左丞盡忠生多疑,乞請陛下另派將帥。”宣宗採納了他的許多言論。

大名軍隊叛變,殺死蒲察阿里,宣宗詔令完顏弼去平定叛亂。不久,完顏弼改任陝西路統軍使、京兆兵馬都總管。宣撫副使烏古論兗州設置秦州榷場,完顏弼以擅自設置榷場為理由,寫文書質問他。烏古論兗州說:“近幾天朝見君王,恩許在山外看情形做事。秦州自從宋兵掃蕩焚燬榷場之後,將近一年了,現在既然和平,應該重新開設,彼此得到利益,每年收入可以以十萬計算。對面國境的天水軍寫信來邀請,如果等到稟報後許可,實在擔心以後如何。”完顏弼向宣宗奏明此事,宰相臣子因為烏古論兗州雖然擅自舉動卻沒有違令過失,且對百姓有利,特許他這樣做也是可以的。宣宗說“:朕原本曾經准許他據情況行事。”貞祐三年(1215),完顏弼改任知東平府事、山東西路宣撫副使。這時,劉二祖的殘餘黨羽孫邦佐、張汝楫護守濟南勤子。。,完顏弼派人招降他們,得到孫邦佐的書信,信上說:“我們這些人自從起兵屢立戰功,主將顯出妒忌,陰謀陷害我們,我們躲在山林直到今天,其實是懼怕死而已。假如承蒙洗清罪過,便會放棄險境,當面受綁,其餘沒有投降的賊人,我們保證全部招來。”完顏弼上奏道“:如今事故太多,此賊如果平定,也是完結了一件事。乞請陛下把官職賞予他們。”宣宗詔令說:“孫邦佐如果受招,給他們各升五級官職。”於是,孫邦佐、張汝楫都投降了。孫邦佐被遙授濰州刺史,張汝楫被遙授淄州刺史,並都加封為明威將軍。不久,完顏弼舉薦孫邦佐、張汝楫,說他們改正罪過,奉守職命,招降者眾多,並漸漸收繳他們的兵器,放他們迴歸田裡。宣宗詔令遙授孫邦佐同知益都府事,遙授張汝楫同知東平府事,並都加封懷遠大將軍。梁聚寬被遙授為泰定軍節度副使,加封宣武將軍。貞祐四年(1216),完顏弼升遷為宣撫使。不久,張汝楫重又謀反作亂,孫邦佐秘密報告完顏弼,完顏弼設酒宴款待張汝楫,在廊下埋伏軍兵,酒喝過幾道,鐘聲鳴響,伏兵出現,殺死了張汝楫及其黨羽。皇上親自書寫詔書下令褒獎,封完顏弼為密國公。此後,孫邦佐屢次立功。元光末年(1223),他逐步升官至知東平府事、山東西路兵馬都總管,充任宣差招撫使。

完顏弼上書說“:山東、河北、河東幾個鎮僅能自守,恐怕長河之險峻不足以依仗。河南曾徵招戰士,大都是閒散市民,不習慣訓練。如果選拔幾千驅丁監戶,另成一軍,立功的全戶成為良民,兵士必將爭先效力去贏取勝利。武衛軍家屬曾經因戰亂受苦,人人心懷怨憤,如果挑出上千驍悍兵士,給予封賞,也可使得他們拼死效力。”他又說“:老邁病弱的官吏,按條例准許辭官,居住河北的人近似於避難,居住河南的人苟且受祿卻不盡職,公務荒廢。乞請陛下核實情況,對力可以使用者仍然照舊,對年紀高而昏聵不做事者罷除職務。”完顏弼還說“:賦稅勞役頻繁瑣細,河南百姓剛剛強健卻長期睏乏,各路豪強鄉紳販賣易總侵犯當地人利益,沒有固定徵籍,如同沒有庸調製度,乞請陛下權衡決定。如果有知道法令卻避開、事情過後又重來的人,允許眾人捕捉報告,按軍法懲治他們。”宣宗下詔令尚書省商議,只有對老邁病弱官吏的處理聽從完顏弼的建議,其餘都不應允。

大元的軍隊圍攻東平,完顏弼千方百計應付作戰,過了很久才解圍退敵。宣宗賜下詔書,傳令獎勵將士,賞賜各有不同。這年五月,完顏弼頭部發了癰疽病。皇上詔令太醫去診治,又賜給御用‮物藥‬。不久,完顏弼去世。

完顏弼平生無所嗜好,只喜愛讀書,閒暇時間邀請儒士,常常歌詠詩文、投壺遊戲。由他徵召的人,比如承裔、陀滿胡土門、紇石烈牙吾塔,都立有軍功。他治理東平時,愛護百姓,節省費用,城邑之中軍民沒有相互告狀的,很有古代良將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