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勸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實她自己也還是覺得有些氣力不足,猜著可能是被張晴給嚇的,又怕張晴也多多少少受到驚嚇,便要帶著她休息休息。
張晴點點頭,妙香急忙前前後後的伺候,也不喚姐妹二人的大丫鬟進來,將伺候張暄的活也一併包攬了。
總算服侍她姐妹二人躺下來,張暄摟著張晴一通安撫,她小人兒覺多,不一會兒竟然就睡著了。
張暄卻是越躺越惺惺,睜著眼睛看著頭頂的紫羅花綾紗帳,總覺得心裡不安穩。
妙香見狀就圍著她團團轉,一會兒給她掖掖被角,一會兒又給她打扇…
見她顛三倒四卻做得一臉認真,張暄忽然想起一件事,起身對妙香招手,和她到了外間。
坐到臨窗的大炕上,張暄低聲問她:“咱們家辦滿月宴那天,我見你同許大小姐身邊的一個丫鬟聊得火熱,你們都說了些什麼話?”那天張晴領著幾個年紀相仿的女孩子在淺碧閣,妙香來回過幾趟給她們幾個拿吃的喝的,有一陣兒她看見妙香站在汀香院門口的臺階旁和許茗煙的丫鬟說話,妙香倒沒什麼,直不隆通沒什麼心眼子,那個丫鬟的眼神卻有些不同尋常。
妙香歪著頭兒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她問的許大小姐的丫鬟是誰,“噢,那個人,也沒說什麼,不過說些家長裡短,”之後眼睛亮閃閃的湊近道:“她說她們家的姨,仗著生了個少爺,在老爺面前…”這話往下說就不好聽了,妙香想到這裡的同時,張暄已經開口打斷她的話,“你都同她講了什麼?”見妙香似是想不起來,便又提示道:“或者她都問你什麼了?”好一會兒妙香才道:“奴婢沒說什麼,不過是夫人和老爺怎麼疼小姐,幾位爺和大小姐您是怎麼待我們小姐好的。”說到這兒她才反應過來大小姐是懷疑她將小姐的底兜出去了,慌忙的解釋道:“大小姐,奴婢沒說其他的,也就是外邊人都知道的那些!”張暄見她害怕便搖頭道:“你別怕,我沒多想你,”想到這孩子也不過十來歲的年紀,有些道理還是得告訴她,以免後誤了妹妹,她若是靈透,興許以後還能得到重用。遂語重心長的道:“許多人家,想知道別人家的底細,都是從你們這些人嘴裡淘出來的。但是你想知道人家的秘聞,就得用自家的事來換,這樣對方才會覺得你和她要好,才會把實話說出來。怎麼樣少說或者不說自家的事,還能從別人口中打聽到事情,那才叫有本事,知道了嗎?”妙香懵懵懂懂的點頭,也不知道她究竟有沒有聽懂張暄的話。
這件事在侯府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甚至連姜老夫人事後都沒有再提起,也不知道是溫夫人特意同她說過,還是她人老健忘,本就不記得曾經有習練箭術這一事了。
子依舊平淡如水,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每年的生卻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這不又到了八月初六張晴的生,碎碎唸了幾天,終於盼來了這個大子,一大早去給姜老夫人請安,又在秋雲院用了早膳,她便賴在秋雲院裡不動彈了。
今年她的生不但三哥張晨沒回來,甚至連爹爹和大哥、二哥都沒回來。
每年的這一天姐姐都是要給她放假的,什麼功課學業、練字讀書、彈琴畫畫她一律撂在一邊兒,愛怎麼著就怎麼著,愛幹嗎就幹嗎。
其實平裡她幾乎也都是這麼過的,但是偏偏有張暄這麼個人一直管著她看著她,每天總得出點時間來應付張暄,她只將張暄的管教當成了枷鎖牢籠似的,一年的有數的可以放假的幾天,她便格外的放肆。
上午歪在姜老夫人身邊,渾渾噩噩的竟睡著了,就連姜老夫人什麼時候出去到園子裡幹活了她都不知道。
待瞪瞪的睜開眼,看見姜青青站在那裡仰頭喝茶。
“青青姐。”她含含糊糊的喚了一聲。姜青青轉頭看她睡眼惺忪的樣子,便笑道:“快起來吧,長尾巴的子,哪有總躺著的?”也不知道哪一輩兒傳下來的話兒,小孩兒過生的時候都被叫做“長尾巴”張晴卻是沒動,懶懶的說:“我渴了。”大概是以為她能多睡一會兒,因此她身邊侍候的人竟都出去了。
看著那雙水汪汪的靈動的雙眼,慼慼哀哀的看著自己,姜青青竟想起了那兩隻小鹿。這丫頭竟然對她撒嬌,她不由得失笑,卻又無可奈何,重新拿了只杯子給她倒了杯溫茶,端給她,不想她半支起身子竟不伸手。
姜青青愣了一下,恨恨的瞪著她,卻在同她的眼神戰中敗下陣來,只得將茶杯送至她邊,她就著她的手抿了一口,道了聲謝,便又躺倒。
“看把你懶的!”姜青青咬牙切齒的道。
同張暄翻臉以後,也不知道是因為心事無處訴還是怎麼回事,姜青青自覺對張晴的態度改觀了許多,大概張晴也是因為她很少拿話兒排揎她了,又仗著她今過生,所以才這樣耍賴的。
“青青姐,”張晴側翻了個身,以手支頤看著姜青青道:“你還同我姐姐生氣麼?”姜青青白了她一眼,坐到一旁的椅子上道:“怎麼,你要做和事佬麼?”看著她和姐姐兩個每天彆彆扭扭的,張晴只覺得不舒服,所以才有此一問。
“我姐姐她是好心,你別生她的氣了。”後來她問過姐姐,知道姐姐是替青青姐找對象的事憂心,雖然不知道她們那天究竟具體說了些什麼,但瞅著功夫,她總要勸和勸和的。
聽她如此說,姜青青便嘆了口氣,“有多少人以‘好心’為藉口來傷害人的?”見張晴眨著眼睛似懂非懂的樣子,便悵然的看著眼前剛換上的錦羅繡的布門簾子,輕聲道:“你姐姐是好心,但她的想法太多,總是喜歡試探別人,有時候我總覺得她像時刻防著別人害她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