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情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待於總管等人退了下去,啟泰帝才對張喚道:“起來說話吧。”張喚卻仍舊跪著,頭仍舊抵在地上,“臣有大罪,臣不敢。”

“別跟朕耍無賴!”啟泰帝如此說了一句見張喚仍舊不動,便加更語氣道:“不然朕真的生氣了。”張喚見好就收,從地上爬起來,官帽也不撿,抬起手臂用衣袖擦抹著雙眼,著鼻子道:“臣老子娘快要七十歲的人了,最疼的就是這個最小的小孫女兒,要是她老人家知道小孫女兒被留在京城,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住;臣的媳婦也已經年過半百,跟著臣吃苦受累、心勞肺了一輩子,沒享到什麼大福大貴,早產得了這麼個閨女,當眼珠子養了這麼大…”聽他囉裡囉嗦、絮絮叨叨的說著,還一邊擦眼睛一邊鼻子,啟泰帝並沒有出言阻止,坐在上首面無表情的靜靜聽著。

最後張喚說到無話可說,甚至想將張晴養的小狗都扯出來溜溜的時候,終於閉了嘴。

打苦情牌也沒用了這是。

“說完了?”啟泰帝在上首淡淡問道。

張喚想了想,果真再沒有什麼能說的了,遂無奈的點了點頭。

“你有你的苦處、朕也有朕的無奈。”啟泰帝說著嘆了口氣,卻並沒有像張喚那樣從頭道來。

可是這一聲長嘆,卻使張喚的心沉到了谷底。

“母后做的決定,從來沒人能更改。自你被封伯爵,朕已經替你兜攬這許多年,你還想要朕怎樣?”他還想怎樣?他還想怎樣?他只不過是想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過子,像一個平頭百姓那樣,每天回家能看到老子娘那慈祥和藹的笑臉;晚上隔著桌子上飯菜的騰騰熱氣聽老婆絮叨;一回家就有兒女圍著他團團打轉…

可是官做得越大,這些就越成了奢望,甚至現在他還要將一個最心疼的孩子獨自一個留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張喚氣得想罵人,可是面對皇帝那理所應當的表情,他的氣焰頓時萎頓了。

“臣捨不得,”他低頭道,卻不敢去看皇帝的眼睛,話說出來似乎又找到了底氣,大聲吼起來:“臣捨不得!陛下你這是剜了臣的心、摳了臣的眼珠子!”對於張喚無禮的叫囂,啟泰帝並沒有動怒,而是輕嘆了一聲道:“朕會代於世芩好好關照她。”於世芩是內宮大總管,除了宮中為數不多的幾位貴人,沒人敢直呼他的名字,誰見著他都得恭恭敬敬的稱呼他一聲“於總管”啟泰帝能給張喚這樣一個承諾,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可是張喚想的卻是:老子的閨女,憑啥要你來關照?在老子家裡她愛怎麼著怎麼著,到了你的地頭上怎麼能成?

可是心裡雖然是如此想,但是這話卻不敢明說出來。

“臣不想謝恩。”他沉著臉說了這麼一句話。

如果謝了恩,這件事就算是定下來了,就再也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可是皇帝終歸是皇帝。

“那你走吧,你的請辭,朕準了。”啟泰帝垂眼繼續看方才未看完的奏摺,再不看張喚一眼。

張喚愣在那裡。

準了?就是說他終於可以過上他嚮往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子了?

不就是不練兵不打仗了嗎?有什麼大不了的!他回家種地去!

妞妞也可以跟著他回家了吶!

想到這裡他滿心滿腦的都是高興暢意,顧不得去看啟泰帝什麼表情,“撲通”一聲跪下就謝恩。

“臣謝…”可是他後面三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出來,就被從啟泰帝口中說出來的三個字給噎住了。

啟泰帝說的是:“張大哥”這一聲“張大哥”喚起了張喚藏在腦海的久遠的記憶,也喚起了他想深深埋葬再也不去想的那份情義。

許多年以前,他還是個剛剛立了新功的守備,再次跟著上官進京受封,沒有像第一次那樣如願見到皇帝,卻偶然結實了一個忘年之

那時候,他叫他“張大哥”他稱他為“唐兄弟”兩人一起喝酒打獵,暢聊人生。

可是當他要離開京城時他的“唐兄弟”才告訴他,他是當朝太子,聽說他屢立戰功是位難得的將帥之才,所以,出宮故意與他認識。目的,便是想要後得到他的襄助。

那時的張喚並沒有什麼政治頭腦,更不懂得什麼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

他只知道眼前的人是太子,是正統,他效忠的是大周、是皇帝,眼前的這個人是以後要當皇帝的人,他自然也要效忠。

而且那時候的他正是年輕氣盛、野心的時候,能和太子勾搭上,他求之不得。

因此他想也不想的便答應了。

直到後來晉王謀權、魯王禍國,他才知道即便是太子也會基不穩,太子能當上皇帝,並不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也終於明白,當初他的“唐兄弟”為什麼要籠絡他這麼一個名不見晴轉的小卒。

然而這個稱呼,在那之後便再沒有被提起。

但是啟泰帝這些年來對他是十分夠義氣的——雖然他沒少為他立功,可每次有人在背後搗鬼或者在殿上彈劾他,啟泰帝都會睜一隻眼閉隻眼的糊過去。

當然,這不排除大周朝還需要他這個人,啟泰帝還要用他所以才保著他。

可是他不是傻子,人心都是長的,啟泰帝對他的夠義氣他自己是能覺出來的。

所以即便他知道他的“唐兄弟”再不是以前的“唐兄弟”了,但是,他一直覺得雖然那人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當年那份情義是真摯的沒摻一星半點的假的,因此,對於將家小送到京城這件事,他始終仗著這份情義在,由著自己的子處理。

啟泰帝見張喚傻子似的愣在那裡,輕輕嘆了一聲道:“你真的這麼絕情絕義?”為了女兒提出辭官,等同於將整個關外的黎民百姓送到了韃靼手上,他於心何忍?為了女兒提出辭官,將始終對他十分眷顧的“唐兄弟”棄於不顧,他果真絕情!

張喚徹底啞了。

直直的跪在那裡,眼睛直愣愣的看著眼前的地毯。

人生,就是一道總也做不完的、又無奈、又叫人恨之入骨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