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誓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崇禎十五年對北中國來說是一個悲慘的年份,先是席捲整個天下的農民軍與明軍的大決戰,然後是持續大半年的旱災,然後是蝗蟲,到年尾又是大雪災。
上百萬條鮮活的生命死於天災**,黃河以北已經蕭條破落到近乎蠻荒年代。中國的血已經快要乾,而且將繼續下去。
隨著後金的入寇,烽火中,一副末世的畫卷徐徐展開。
不管怎麼說,崇禎十六年的節如期來臨。
三十夜,陳留。
高原出兵的子定在大年初一,並不是因為這個子有什麼獨特之處,或者有重大意義。實際上,高原也希望能夠早點出兵。可惜最近天氣太壞,道路條件惡劣。準備工作早已做好,卻一拖再拖,直拖到今天。連大雪之後,天氣到年三十才放晴。
那麼,過了年三十就走吧,真要三十這天才出發,也未免不太人道。
因為要準備第二天清晨的軍事行動,高原也沒有組織任何聯歡活動,只下令,凌晨五點,所有出征將官和軍中文職官員在火神廟大殿集合,然後去英烈祠誓師。因為陳留一直實行宵,也不允許民間放鞭炮,因此高原集團第一個節就這麼平淡地過去。
從來只人說過後金如何如何強大,後金的士兵如何如何驍勇,對此高原還是懷疑的。在他看來,所有封建社會的軍隊,不管再怎麼強,總比不上自己訓練出來的現代軍隊。這一點已經在湖北打敗任光榮的戰役中得到嚴整。可任光榮的軍隊是農民軍,就算在闖軍也屬於地方鎮守部隊,還不是主力銳。這樣的戰績也沒有什麼可誇耀地。
因此,這臨到要出發去同後金入寇主力決戰了。高原反而有些擔心起來。這一晚。他都在上輾轉反側,竟然不能入睡。
四點三十地時候,他終於忍無可忍地穿衣起,讓衛兵給自己泡了一杯濃茶提神。剛喝沒兩口,此次隨軍出征的眾人都過來了。院子裡鬧成一片。
這次出征高原軍一共有六千主力戰兵。分別是他親領的飛虎營、王滔的無畏營和黃鎮的長勝營。
現在地飛虎營主要由兩千左右的騎兵組成,這兩千騎兵中,輕騎兵一千二,重甲騎兵六百。除了騎兵。還有一支炮隊。有大小火炮六十門,由梁雲龍率領。除了這兩大塊,還有通訊、偵察騎兵一百。
無畏和長勝兩營各有士兵兩千五百,其中火槍手一千,長槍手一千五百。
如此算來,這支遠征軍已經達到了七千之數,同預計的六千有些出入。這主要是,因為這次戰鬥沒定遠和鎮遠兩營的份,兩營房將兵非常不滿。也不知道是誰出地餿主意,居然發動大家寫血書請戰。為了不打擊士兵們地愛國熱情,無奈之下,高原只得緊急從兩營中各調了五百積極分子加入遠征大軍,如此將這個風波平息下去。
這七千人裝備良。士氣高漲。算是高原軍中的銳。為打好這仗,他可以說是將家底子全掏了出來。
至於留守的定遠和鎮員兩營則分別駐守陳留和開封。主要目的是防備西面和南面的李自成。至於吉歸的曹字營則駐紮歸德的水城,用於監視東面的明隨行的陳留大將中王滔和黃鎮肯定是要去地。本來,高原想讓傅山隨軍參謀,可荀宗文去了襄陽,家中也需留人主持,不得以,傅山留下了,參謀軍事的頭銜落到了徐以顯的頭上。
因為是在明朝的統治區作戰,軍事和政治兩手都要緊張,為方便理順陳留軍與朝廷、地方的關係,侯方域也一同前往。侯與徐在湖北已經搭檔過一次,這次又同事,配合上自然沒什麼問題。
大軍出動,自然要徵調輔兵和民夫。所以,七千大軍身後還跟著一萬多輔兵。算起來,高原這支軍隊也有近兩萬人,可以號稱十萬了。
除了這些,軍隊中還有兩個部門非常奇特:醫護隊、接收隊。
醫護隊不出意外由德喜和尚率領,這個老和尚地醫療工作開展得很好,他將整個開封和歸德地區地和尚全部集合在一起,做了些簡單培訓就送進軍隊去當醫官,總數已經達到一百二十來人。可以說,陳留軍每一個百人隊就能分配到一個光頭和尚。
接收隊的人數有些龐大,總數達三百之巨,全是書生和酸丁。這些人都是前一段時間傅山徵用地官吏,因為開封和歸德地方太小,也沒地方安置。這次出兵,高原索將他們都帶了去,沿途行軍,每拿下一地就讓他們建立地方政權,擴大陳留軍的據地。保障後勤運輸線的暢通。
書生們一聽說要去打仗,一則以懼,二則以喜。懼的是兵兇戰危,生死未知;喜的是,如果一切順利,每人至少可以撈到一個知縣噹噹,也算是出仕了。
雖然這個仕途名不正言不順。
“都準備好了?”看到滿院子的軍官,高原深一口氣走了出來。
“是!”眾人都整齊地立“好,去廣場吧。”眾將整齊地隨高原朝廣場走去,徐以顯指揮幾個書辦將高原屋中牆壁上的大地圖起下來,放進已經堆滿卷宗的包裹中,又從傅山手裡接過高原的威武將軍印,算是正式接手參謀工作。
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到處都前來送行的百姓,他們站在隊伍的兩邊,伸長脖子在隊伍中尋找著親人的身影。
“他爸,你可以要平安歸來啊!”
“放心吧,沒事,且看我殺敵立功,為你和兒子多掙十畝良烙的餅。帶在路上吃吧。一路小心呀。”
“娘。你回去吧,再拉拉扯扯,別人要笑話了。”青年人很不耐煩:“我死不了,就算死了,弟弟也會奉養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