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袁斌一聽說此事,心想:“太好了,我的機會來了(大家別誤會,主角可不是掂記自己的二嫂)。”但是臉上還裝出一付悲傷的樣子,對郭嘉道:“奉孝,二哥遇害,我痛不‘死’(?不是痛不生嗎?^_^)。真是天不佑好人。”郭嘉見袁斌如此悲傷,只得勸解道:“主公,人死不能復生,主公還是節哀吧。”袁斌對郭嘉道:“走,召集眾人開會,商議為二哥報仇之事。”說罷,向大堂走去。郭嘉則去召集眾文武開會。
不久,眾人趕到,文武分列兩旁。其中還有平久未面,今天每次出席會議的田豐、沮授二人。二人自到青州後,無所事事,上了袁斌發明的象棋,二人學會以後,天天對局廝殺,田豐的棋風剛猛直進,先手為強;沮授的棋風綿裡藏針,後發制人。二人才真正算是“棋逢對手”誰也奈何不了誰。通過二人下棋,其餘觀戰的人,也從中學到了不少應用在棋招當中的兵法韜略,其中觸最深的當屬趙雲、于、臧霸三人了,各自有所領悟。
袁斌見眾人到齊後,對眾人道:“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那劉和的父親原是幽州牧劉虞,被公孫瓚殺害後,這劉和四處逃竄,狼狽不堪,多虧我父收留,又送其兵馬錢糧,令其召集舊部,才有今之聲勢。如今劉和忘恩負義,興兵攻打二哥袁熙,內應開門,致使二哥不及出逃,死於城內。此仇不戴天,我必報之。今召集諸公,特為此事商議。”其中華雄是個直腸子,由於袁熙的緣故,導致高幹死在幽州,所以華雄一向對袁熙不滿,聞言道:“主公,那袁熙與我青州有仇,而且他還害死了高幹,我們不去打他,已是便宜他了。他死於劉和之手,我們怎得還去為他報仇?”袁斌對華雄道:“元霸,此言差矣。我與袁熙,兄弟也。雖與彼有仇,但那屬於內部矛盾,完全可以在內部解決。而劉和危害袁熙,則是公然與我袁家為敵,孰先孰後,孰輕孰重?元霸不可不察也。”郭嘉也對華雄道:“元霸不可多言,主公自有道理。”華雄誰也不怕,獨怕郭嘉,因為郭嘉有一肚子的主意,可以整得華雄哭天喊地,華雄被郭嘉整怕了,一見郭嘉發話,對郭嘉道:“壞鬼書生,你一向鬼主意最多。俺華雄平除了主公,從不服人,但俺現在獨獨服你,你說咋的,咱就咋的。”許攸心裡還是惦記冀州的戰事,一心想讓袁斌當上袁家的家主,自己做為袁斌手下第一謀臣(自認為),到時候一步登天,也好光宗耀祖。於是對袁斌道:“主公,冀州戰事方緊,主公一旦遠離,若袁譚、袁尚之事見分曉,主公恐回軍不及,到時候袁譚也好,袁尚也罷,其中一人必能登上世子之位了,到時候大將軍的那些臣下,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也只好對其效忠,到時候他的實力膨脹,恐怕我們都不是他的對手了。”袁斌笑了笑,對許攸道:“子遠勿憂,我觀彼二人恰似駑馬對病鹿,誰也強不過誰,一時半會,分不出勝負,我唯一可慮的就是,兗州的曹明為遠征劉表,暗中恐怕就在一旁窺視,一旦抓住時機,我恐怕大哥袁譚、三哥袁尚都不是曹的對手,大家辛苦一場,反為曹做得嫁衣,那就不好了。”這時于對袁斌道:“主公放心,久鎮青州,對青州的地理瞭如指掌,若曹率兵親來,當為主公拒之;若曹只派一偏將而來,則為主公之(原話是魏延的名言,魏延就是被劉備提拔當上漢中太守後,說出此豪言壯語的)。”袁斌讚道:“文則此言壯哉!但是此去幽州,路遠難行,天寒少水,糧草難以補給。所去之兵,必須要有嚴明的軍紀,才能不被困難嚇倒,才能保持高昂地鬥志。以我觀之非文則所領之兵,不能當此重任。因此,我意以文則為先鋒,率軍先行,我當率後軍繼之,因此,文則想要達成擊敗曹的願望,只能等到遠征幽州回軍後才行。”于對袁斌道:“一切全憑主公吩咐。”袁斌道:“好,如此,諸公聽令。”眾人忙直起身來(漢末三國之時,中原還沒有椅子出現,大家都是席地跪坐,雙膝併攏,部壓在腳上),準備聽袁斌的指示。
袁斌道:“我今次遠征幽州,並不多帶人馬,兩萬人足矣。于率一萬人為前軍,我令華雄為你之副將,于為人謹慎,華雄武藝超群,當可互以為補。”轉頭對華雄道:“元霸,此次出兵,一切可聽文則吩咐,不可恃勇鬥狠,若違軍令,我亦救你不得。”華雄對袁斌道:“主公放心,某自有分寸。”袁斌轉頭對趙雲道:“子龍賢弟,你可督臧霸、太史慈等人守青州,需時常與徐州的張遼等人聯繫,時刻探聽曹動向,如有異常,可與郭嘉、田豐、沮授等諸位先生商議。”趙雲向三人行禮,道:“請諸位多多指教。”田豐、沮授還禮道:“不敢,不敢。”郭嘉對趙雲還了一禮,轉身對袁斌道:“主公,自嘉相投以來,未立寸功,此次出征,請主公令嘉同往。”袁斌搖頭道:“非我不讓奉孝相隨,實是北方氣候惡劣,風沙頗大,我恐奉孝體薄,受不得勞頓之苦,再生重病,則我之罪也。奉孝可與諸位先生,助子龍好生防守青州,兗州的曹才是我袁斌的頭號大敵,奉孝不可不防啊。”郭嘉這才明白袁斌是一片好意,道:“多謝主公美意,郭嘉粉身難報,主公放心,郭嘉必不令曹得我青州寸土。”袁斌對眾人道:“有諸位在此鎮守,我量曹也不敢輕意北上。我此番去徵劉和,多則半年,少則三月,必定回還,到時候再與諸公相聚痛飲。”建安五年(公元200年3月),袁斌起兵兩萬,令于為前軍,以田豫為嚮導,直撲右北平,與劉和決戰;而袁斌率領中軍,以田疇為嚮導,隨後接應。
而劉和不聽從謀士閻柔的勸誡,強要發兵攻打袁熙,雖然得了右北平,隨後又佔據了整個幽州,但也得罪了袁熙身後的袁家。雖然袁譚與袁尚忙著爭袁家家主之位,無心他顧,但袁斌起兵討伐劉和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幽州。閻柔聽說後,又來勸劉和。
閻柔道:“主公,當初我就勸主公不可與袁家為敵,可惜主公一味聽信鮮于兄弟的話,起兵攻打袁熙,才有今之禍。主公可速斬鮮于兄弟之首,獻與袁斌,遲恐不及。”劉和不以為然道:“閻先生多慮了,當大家攻打公函兄弟時,我、袁譚、袁熙皆有斬獲,唯有袁斌一路慘敗,狼狽而歸,險些喪命。以我看來,袁斌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他若不來,還則罷了,他若是敢來,這北平城下,就是他的葬身之地。”閻柔見劉和冥頑不靈,只得長嘆一聲,黯然離去。
劉和見閻柔離去,馬上把鮮于兄弟和齊周叫了進來,一齊商議退敵之策。
三人進來後,劉和對三人道:“諸位,我們殺了袁熙,奪了北平,袁家不會善罷甘休的,果不其然,袁斌親自引兵來攻打我們。諸位有何良策?”齊周拍了拍脯,道:“主公放心,若是袁斌敢來,看某陣斬袁斌於馬下,將其首級獻於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