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3章診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羅院使憋了一肚子氣,臉上還要裝出一副認真聆聽謙和有禮的樣子,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受過這樣的氣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傅卿和,他心裡將傅卿和罵了一遍又一遍。

終於等到傅卿和說完了,他正準備告退,皇后卻道:“羅院使,剛才傅三小姐說的,你都記下了嗎?”

“記下了。”

“可還有什麼地方不懂的?”羅院使肺都要氣炸了,卻還是點了點頭,柔聲道:“沒有不懂的。”

“嗯。”皇后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就將傅三小姐剛才說的寫下來吧,寫好之後,讓傅三小姐看看,要是沒有問題,你就帶回去給太醫院的人傳閱,省得以後再遇到這樣的病症你們束手無策。”皇后這幾句話不異於在羅院使頭上炸了一個響雷,他很想問問,她傅三小姐是個什麼東西,不過是碰巧治好了皇后的病,就要自己給她記錄醫案,記好了還要給她過目,不僅如此,還要自己親手給其他人傳閱,給她揚名立威。

羅院使站在那裡,渾身直髮抖。

他想反駁,抬起頭來,卻看到皇后正拉著傅卿和的手說話,不知道那傅卿和說了什麼,皇后輕聲笑了起來,一副十分喜歡她的樣子。

羅院使氣的咕咕叫,卻只能低下頭,用艱澀無比的聲音說道:“是,娘娘,微臣這就寫。”宮女送了筆墨紙硯過來,羅院使鋪開紙,深深了幾口氣才開始落筆。

張尚儀面帶微笑走了進來:“娘娘,程六夫人跟顧太太來了。”皇后聽了,臉上不由帶了幾分歡喜:“快請進來。”皇后孃家姓程,程家是南京出了名的詩書大族,分為內七房,外八房,是金陵當之無愧的望族之首。

皇后娘娘的父親,原先是內閣的閣老,自打皇帝親政之後,他就以身體為由致仕了,絲毫不戀權。

而皇后娘娘的叔叔、兄弟、叔伯兄弟裡面,有八個舉人,五個進士,大多做了官,悉數在實缺上,這裡就顯示出了皇帝對於皇后父親前程閣老的補償。

這位程六夫人想必就是皇后的孃家人吧,只是不知道顧太太又是哪一個,能跟程六夫人一起進宮,想來就算不是程家人,恐怕也是程家的故舊吧。

皇后見傅卿和一臉的茫然,就對她說道:“是我孃家六堂嬸跟四堂妹,都不是外人。”原來如此,傅卿和了然地點了點頭。

張尚宮引進來兩個年輕的婦人,都是花信年華,最多不超過二十七八歲。

她們手中分別牽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子,兩個小孩白白淨淨的,雖然稚氣,規矩卻非常好,一看就知道平時教養很好。

她們給皇后行了禮,傅卿和又與她們廝見了,這才重新坐回到位置上說話。

她們是來給皇后報喜的:“娘娘,浩哥媳婦兒生了八斤重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程浩是皇后大哥的長子,皇后嫡親的侄兒,如今在京城為官。

聽到這個消息,皇后又驚又喜:“真的嗎?幾時生的?浩哥媳婦兒如今怎麼樣?名取了嗎?”皇后問了很多問題,問完之後又連迭聲讓張尚宮去準備洗三用的東西,那一副關切的樣子,真是畫也畫不出。

直過了好一會,皇后的心情才平復了下來。

她笑著對兩個小孩子招手:“元夕、天明,到我們這裡來。”元夕是皇后堂妹顧太太的兒子,今年八歲。天明是皇后六堂嬸程家六夫人的兒子,今年七歲。

天明七歲,卻跟皇后娘娘同一輩分。

傅卿和想了想不由暗暗咋舌,都說么房出長輩,在人丁稀少的家族不覺得,到了人丁旺盛的世家大族就特別明顯。

皇后娘娘這樣的世家望族就更是如此了。

聽了皇后的話,程六夫人就推了推兒子:“天明,到皇后娘娘那裡去。”程六夫人剛到京城沒多久,天明跟皇后不,因此到了皇后身邊,他只站著,並不與皇后親近。

而顧太太的兒子元夕因為從小在京城長大,跟皇后很,所以拔腿就要朝皇后身邊靠。

顧太太見了,一把將他拉了回來。

皇后見了,微微有些詫異:“四堂妹,這是怎麼了?”顧太太臉微微有些紅:“娘娘,元夕這孩子最近總是熱臉紅,我心裡很擔心,怕他身體有疾,過了病氣給娘娘。”皇后自己被病痛折磨了三年之久,自然知道有病就要治這個道理,再加上她心裡很疼愛元夕,立馬問道:“既然元夕身體不利,你怎沒不請大夫看看?小孩子家家的,有病就要趕緊調理,若是落下了病可怎麼得了?”

“不是我不請大夫。”顧太太有些著急:“臣妾請了好幾個大夫,大夫們都說沒事,他也沒有其他病,就是光熱臉紅,我就是放心不下,所以,想進宮來跟娘娘求個恩典,請太醫給看看。”說著,她把眼睛投向了傅卿和。

傅卿和治好了皇后的病,名聲早就傳開了。之前的大夫都說元夕沒有病,她卻不敢掉以輕心,她很想找傅卿和給元夕看看,心裡又覺得傅卿和是深閨小姐,請她治病恐怕被拒,所以,她沒有上門。

沒想到今天居然遇上了,這讓她很高興。

“傅三小姐,你醫術好,能不能請你幫元夕看看?”皇后也望向傅卿和:“阿和,你去給元夕看看吧。”傅卿和就道:“我是大夫,理所應當。”顧太太抱著元夕,傅卿和隨手將身上的帕子折成一隻小兔子遞到元夕的手裡。

見元夕沒有排斥,而是伸手接了,傅卿和就趁機拉著他的手,柔聲跟他說話:“公子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可曾讀書了?”

“我叫顧初,今年七歲,已經啟蒙了,如今正跟先生一起讀《三字經》”他一邊說話,一邊從他母親懷裡掙扎出來,得直直的站著,他瞥了一眼站在皇后身邊的天明,大聲道:“我還會寫一百多個大字,皇后娘娘最喜歡我了。”天明聽了這話,蹬蹬幾步,從皇后身邊跑到傅卿和旁邊道:“我叫程天明,我今年八歲,我會背《三字經》,還會背《百家姓》,我能寫三百多個大字。”看著兩個小兒逗趣,眾人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傅卿和就摸了摸元夕的頭,捏了捏天明的小臉蛋:“元夕很,天明也很厲害,我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才只能寫幾十個大字呢。”元夕跟天明受到誇獎,臉上都出高興的神

皇后就笑著說道:“既然如此,你們兩個就分別寫了自己的名字給我看,好不好?哪個寫得好,哪個就有獎勵。”

“好!”元夕跟天明齊聲應了,然後不服氣地看了彼此一眼。

皇后就道:“來人,擺案。”兩個小孩子在一邊寫字,皇后就問道:“阿和,元夕的身體有沒有事?”傅卿和輕輕搖了搖了頭:“回稟娘娘,顧太太之前請的幾位大夫診斷的很對,顧公子身體無恙。”其實傅卿和一眼就看出來元夕身體無恙,但是她依然還是診斷了一番,一方面是皇后之命不可違,另外一方面卻是為了安顧太太的心。

元夕的身體沒有問題,只不過她卻發現天明的身體有恙。

顧太太聽了傅卿和的話,不僅沒有放心,懸著的心反而更嚴重了。

兒子總是熱汗出,外面的大夫看不出病就算了,居然連傅家三小姐都看不出問題,該不會是什麼大症候吧。

她越想越覺得心焦。

皇后就問:“既然元夕身子康健,為什麼會平白無故地熱出汗呢?”傅卿和道:“應該是顧公子這兩天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所致。”說著,她就轉過頭來,望著顧太太。

顧太太這才想了起來:“是,大前天晚上月好,我就帶了元夕去西大街逛夜市,當時就買了很多沿街叫賣的小吃,元夕很喜歡吃,我昨天下午還特意叫人去西大街買了魚兒回來給他吃。該不會是因為這個引起的吧?”傅卿和點了點頭:“應該是的了,您好好想想,是不是從那天開始顧公子就開始熱,而且我猜從那天之後顧公子恐怕就沒有出過大恭了。”顧太太越聽越覺得傅卿和說得對:“對,傅三小姐,您說得一點沒錯,元夕的確是從那天開始熱的,我從西大街回來之後,就擔心元夕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會拉肚子,後來見他沒有腹瀉,我也就放心了,我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熱出汗居然是吃路邊攤引起的。”說著,她臉上出幾分自責:“早知道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買給他吃的。傅三小姐,您趕緊給開點藥吧。”

“顧太太,您不必著急,您家公子身體無恙。”傅卿和解釋道:“小孩子腸胃嬌弱,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很容易熱傷於陽明,下結於腸,這樣就會導致每天午後發熱。不過,現在東西已經消化的差不多了,只要飲食正常多喝水,不要再繼續給他吃不乾淨的東西,就沒有什麼了,不用服藥的。”顧太太仍舊有些不放心:“真的嗎?真的不用開藥?”

“的確不用,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儘量不要服藥。”傅卿和勸道:“您一定跟顧公子一樣,都愛吃魚兒吧,您吃了不是沒事嗎?顧公子不過是腸胃嬌弱些,您放心好了,真的不用開藥。”顧太太聽了,這才放下心來,拉著傅卿和的手連聲道謝,又紅著臉跟皇后說:“都怪臣妾亂給元夕吃東西,還以為元夕生了大病,自己嚇自己不說,還連帶著讓娘娘擔心,讓傅三小姐見笑了。”元夕無事,皇后的心也放了下來豈會怪她:“母子連心,元夕還小,你這樣小心是對的。”程六夫人就笑著道:“孩子就是母親的命,生養了他一場,一顆心還要栓在他身上,小孩子要是有點頭疼腦熱,當孃親的恨不能替了他受罪。”傅卿和也點點頭:“娘娘說得對,孩子年齡小,就是身體不舒服也不知道說,做父母的是應該多上心。”傅卿和說著,瞥了一眼程六夫人,又看了一眼跟元夕玩得正愉快的天明,言又止。

皇后見了,就道:“阿和,怎麼你總是看天明,難道這孩子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皇后的話一出,程六夫人的一雙眼睛就緊緊地盯住了傅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