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聘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聘遭喪,入竟,則遂也。不郊勞。不筵几。不禮賓。主人畢歸禮,賓唯饔餼之受。不賄,不禮玉,不贈。遭夫人、世子之喪,君不受,使大夫受於廟,其他如遭君喪。遭喪,將命於大夫,主人長衣練冠以受。

聘,君若薨於後,入竟則遂。赴者未至,則哭於巷,衰於館;受禮,不受饗食。赴者至,則衰而出。唯稍,受之。歸,執圭覆命於殯,升自西階,不升堂。子即位,不哭。辯覆命,如聘。子臣皆哭。與介入,北鄉哭。出,袒括髮。入門右,即位踴。

若有私喪,則哭於館,衰而居,不饗食。歸。使眾介先,衰而從之。

賓入竟而死,遂也。主人為之具,而殯。介攝其命。君吊,介為主人。主人歸禮幣,必以用。介受賓禮,無辭也。不饗食。歸,介覆命,柩止於門外。介卒覆命,出,奉柩送之。君吊,卒殯。若大夫介卒,亦如之。士介死,為之棺斂之,君不弔焉。若賓死,未將命,則既斂於棺,造於朝,介將命。若介死,歸覆命,唯上介造於朝。若介死,雖士介,賓既覆命,往,卒殯乃歸。

小聘曰問。不享,有獻,不及夫人,主人不筵几,不禮。面不升。不郊勞。其禮,如為介,三介。

記。久無事,則聘焉。若有故,則卒聘。束加書將命,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主人使人與客讀諸門外。客將歸,使大夫以其束反命於館。明,君館之。既受行,出,遂見宰,問幾月之資。使者既受行,朝同位。出祖,釋軷,祭酒脯,乃飲酒於其側。所以朝天子,圭與繅皆九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博三寸,繅三採六等,朱白倉。問諸侯,朱綠繅,八寸。皆玄纁系,長尺,絢組。問大夫之幣,俟於郊,為肆。又□皮馬。辭無常,孫而說。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苟足以達,義之至也。辭曰:“非禮也。敢?”對曰:“非禮也。敢辭?”卿館於大夫,大夫館於士,士館於工商。管人為客,三具沐,五具浴。飧不致,賓不拜,沐浴而食之。卿,大夫訝。大夫,士訝。士,皆有訝。賓即館,訝將公命,又見之以其摯。賓既將公事,復見訝以其摯。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宗人授次。次以帷。少退於君之次。上介執圭,如重,授賓。賓入門,皇;升堂,讓;將授,志趨;授如爭承,下如送;君還,而後退。下階,發氣,怡焉;再三舉足,又趨。及門,正焉。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及享,發氣焉,盈容。眾介北面,蹌焉。私覿,愉愉焉。出,如舒雁。皇,且行;入門主敬,升堂主慎。凡庭實,隨入,左先,皮馬相間,可也。賓之幣,唯馬出,其餘皆東。多貨,則傷於德。幣美,則沒禮。賄,在聘於賄。凡執玉,無藉者襲。禮,不拜至。醴尊於東箱,瓦大一,有豐。薦脯五胑,祭半胑橫之。祭醴,再扱始扱一祭,卒再祭。主人之庭實,則主人遂以出,賓之士訝受之。既覿,賓若私獻,奉獻,將命。擯者入告,出禮辭。賓東面坐奠獻,再拜稽首。擯者東面坐取獻,舉以入告,出禮請受。賓固辭,公答再拜。擯者立於閾外以相拜,賓闢。擯者授宰夫於中庭。若兄弟之國,則問夫人。若君不見,使大夫受。自下聽命,自西階升受,負右房而立。賓降亦降。不禮。幣之所及,皆勞,不釋服。賜饔,唯羹飪。筮一屍,若昭若穆。僕為祝,祝曰:“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於皇祖某甫、皇考某子。”如饋食之禮。假器於大夫。盼及廋車。聘致饔。明,問大夫。夕,夫人歸禮。既致饔,旬而稍,宰夫始歸乘禽,如其饔餼之數。士中則二雙。凡獻,執一雙,委其餘於面。禽羞,俶獻。比歸大禮之,既受饔餼,請觀。訝帥之,自下門入。各以其爵,朝服。士無饔。無饔者無儐。大夫不敢辭,君初為之辭矣。凡致禮,各以其爵,朝服。皆用其饗之加籩豆。無饔者無饗禮。凡餼,大夫黍、粱、稷,筐五斛。既將公事,賓請歸。凡賓拜於朝,訝聽之。燕,則上介為賓,賓為苟敬。宰夫獻。無行,則重賄反幣。曰:“子以君命在寡君,寡君拜君命之辱。”君以社稷故,在寡小君,拜。”

“君貺寡君,延及二三老,拜。”又拜送。賓於館堂楹間,釋四皮束。賓不致,主人不拜。大夫來使,罪,饗之;過,則餼之。其介為介。有大客後至,則先客不饗食,致之。唯大聘有几筵。十鬥曰斛,十六鬥曰籔,十藪曰秉,二百四十鬥,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為一秅。

譯文聘禮的禮儀。國君和三卿謀議聘問的事,於是任命卿為使者。卿(使者)再拜稽首辭讓,國君不准許,於是退回原位。已經謀議出使之事,也同任命使者一樣任命上介。宰命令司馬任命眾介,眾介都接受命令,不推辭。

宰寫下行聘禮物的數目,命令宰夫讓眾官吏準備。到出使的前一天傍晚,陳列禮物。使者穿上朝服,率領眾介,傍晚拜見國君。館人在寢門外鋪幕。準備聘禮的人陳列禮物,獸皮,頭朝北,以西邊為上位。

在兩邊的獸皮上放上進獻的物品(束及玄纁)。馬就面對北方,在馬前的幕上放上束玄纁。使者面朝北,眾介站在他的左邊,以東邊為上位。卿大夫在幕的東邊,面朝西,以北邊為上位。冢宰進入路門向國君報告準備情況。國君穿著朝服從路門的左邊出來,面朝南。太史讀簿書,核對禮物。冢宰拿著簿書向國君報告準備完畢,把簿書給使者。使者接過簿書,把它給上介。國君拱手行禮,進入路門。隨行官吏把禮物裝在車上,停放在寢門外。上介監視裝車的人。把簿書收妥。

第二天,主賓穿朝服在禰廟陳列禮物。有司在室中鋪席設幾。祝先進入室中,主人跟隨著進入。主人在右邊,兩次行拜禮。祝向禰禱告。

主人又兩次行拜禮。祝陳列禮物,把長一丈八尺的黑、淺紅共十卷放在幾的下邊。祝和主人走出室。主人站在室門的東邊。祝站在窗戶西邊。祝又走進室內取禮物,下堂,把束捲起放在竹器裡,埋到西階的東邊。又在廟門外向行神陳列禮物。然後接受命令,上介陳列禮物也是如此。

上介和眾介等候在使者的門外。使者在車上著旃旗,率領上介和眾介在朝門接受命令。國君穿朝服面向南。卿大夫面朝西,以北為上位。國君派卿讓使者進入。使者進入,眾介隨著進入,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國君拱手施禮,使者進前,上介站在使者的左側,接續聽命。賈人面朝西坐下,打開木匣,拿出圭玉、繅垂懸,不站起而給冢宰。冢宰拿著圭,把繅折起,從國君的左邊給使者。使者接受圭,和冢宰面朝同一方向。把繅垂懸,接受使命。向上介陳述使命後,和上介面朝同一方向把圭、繅給他。上介接受圭,折起繅,出門給隨行的賈人。眾介不跟隨出門。接受進獻用的束和放在上面的璧,接受國君夫人的聘璋,進獻用的黑、淺紅和放在上面的琮,都和受圭的禮儀相同。然後出行,在郊外住宿。把旃旗收起。

如果路過鄰國,到達邊境時,使者派次介借道。次介拿著束到鄰國的外朝,說:“請引導。”把束放在地上。鄰國的下大夫拿著束進去報告,出來說“允許”於是接受束。鄰國按照禮節饋贈,給上賓(使者)殺好的牛羊豕三牲,路上用的糧食、草料。眾介都得到饋贈,鄰國的士引導他們走到國境。在鄰國的國境上立《誓》。使者面朝南,上介面朝西,眾介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史讀《誓書》,司馬拿著馬鞭站在史的身後。

沒有進入所聘國的國境,演習一次行聘的禮儀,堆土為壇,畫上臺階,帷幕在壇的北邊,沒有宮。穿朝服,沒有立主人,沒有拿玉。眾介都參加演習,面朝北,以西邊為上位。演習進獻,士拿著庭實。演習進獻國君夫人的聘禮也是如此。演習公事禮儀,不演習私事禮儀。

到達所聘國的國境,把旃旗系在車上,立誓不違犯禮儀。然後向守關的人通報。守關的人問明隨從的有幾個人,使者讓介回答。所聘國的國君派士詢問來聘的原因。於是讓人引導來聘者入境。

進入所聘國國境,收起旃旗,然後展視禮物。鋪幕,主賓(使者)穿朝服站在幕的東邊,面朝西。介都面朝北,以東為上位。賈人面朝北,坐下擦拭圭,然後拿著圭展示它。上介面朝北查視,退回原位。賈人把圭退回匣中。陳列獸皮,頭部朝北,以西邊為上位。又擦拭璧,展示璧。和束一起放在左邊的獸皮上。上介查視,退回。馬則在幕的南邊,馬頭朝北,在馬前的幕上放上束。展示國君夫人的行聘進獻禮物也是如此。賈人向上介報告,上介向主賓報告。有司展示眾人的束,自己報告主賓。到達遠郊,又展示一次行聘、進獻的禮物,如同入境後所做的一樣。到達館舍,在賈人住的館舍展示行聘、進獻的禮物,如同入境後所做的一樣。

主賓(使者)到所聘國的近郊,讓人繫好旃旗。所聘國的國君派下大夫問“到哪兒去?”返回。所聘國的國君派卿穿朝服拿束勞來賓者。上介出門請問何事,進門報告主賓。主賓依禮辭謝。在館舍門外接來勞的卿。兩次行拜禮。來勞的人不回拜。主賓拱手行禮,先進入門內,在館舍的門內接受勞品。來勞的人捧著禮物進入,面朝東向主賓表達自己國君的命令。主賓面朝北聽取命令。轉身稍後退,再拜稽首,接受禮物。來勞的人出門。主賓把禮物給屬下。出門請來勞的人,來勞的人依禮辭謝。主賓拱手行禮,先進門,來勞的人跟隨他。在門內擺設四張麋鹿皮。主賓用束錦酬勞來勞的人。來勞的人再拜稽首,接受束錦。主賓為送上禮物再拜,稽首。來勞的人向拿糜鹿皮的人拱手行禮,然後出門。於是拿麋鹿皮的人退下,主賓送來勞的人,兩次行拜禮。受聘國國君的夫人派下大夫來勞,拿著二個方竹簠,有黑面子、淺紅裡子的遮蓋物,有蓋子,裡邊裝著棗和栗子。右手拿著棗,左手拿著栗子進前,主賓接受棗,大夫用雙手把栗子給主賓,主賓接受,如同接受來勞的卿的禮儀。招待下大夫的禮儀如同招待來勞的卿的禮儀。下大夫來勞的人於是隨主賓進入。

到達外朝,主國國君說:“我先君的祧不好(自謙),已經打掃乾淨等待。”主賓(使者)說:“今得到國君有閒暇時間。”賓說:“俟閒。”大夫引導主賓等到館舍,(主國的)卿到館舍,主賓出,兩次行拜禮。宰夫穿朝服設便宴。煮的牛羊豕三牲在西邊,鼎九個,陪鼎三個。生的牛羊豕三牲在東邊,鼎七個。堂上的飯食有八簋、六鉶、兩簠、八壺。西夾屋的飯食有六簋、四鉶、兩簠、六壺。門外的米、禾都是二十車。柴、草各四十車。上介是煮的牛羊豕三牲,在西邊,鼎七個,陪鼎三個。堂上的飯食有六簋、四鉶、兩簠、六壺。門外的米、禾都是十車。柴、草二十車。眾介都是煮的羊豕。

第二天,下大夫到館舍接主賓。主賓穿皮弁服朝聘主國國君,到朝,主賓進入,有司在門外西邊依次陳列禮物。卿做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做為紹擯。擯是出門問事並傳話的人。國君穿皮弁服,在大門內賓。大夫引主賓進入。主賓由門的左側進入。主國國君兩次行拜禮,主賓辭謝,不回拜。主國國君拱手行禮進入中門。每到一門一曲都拱手行禮。到廟門,主國國君拱手行禮進入,站立在中庭。主賓接近西塾站立。幾、筵已經設好。上擯出來轉達國君的命令。賈人面朝東坐下,打開木匣,取出圭玉,絲墊懸垂,把圭玉給上介,不站起。上介不加穿襲衣,拿著圭,折起絲墊,給主賓。主賓加穿襲衣,拿著圭。上擯進來告訴主賓,出來,辭謝圭玉。引主賓進入,主賓由門的左側進入。介也都從門的左側進入,面朝北,以西為上位。三次拱手行禮,到臺階,三次謙讓。主國國君先登上二個臺階,主賓登堂,站在西楹柱的西邊,面朝東,上擯退到中庭。主賓轉達自己國君的“命令”主國國君向左轉身,面向北。上賓進前。主國國君對著堂上的橫樑,兩次行拜禮。主賓三次退避,背向西牆。主國國君獨自加穿襲衣,在中堂與東楹之間接受圭玉。上擯退回,背向東塾站立。主賓下堂,介按與進門時相反的順序出門。主賓出門。主國國君獨自把玉給太宰。主國國君出裼衣,下堂站立。上擯出來請主賓。主賓出裼衣,捧著束,上邊放著璧,進獻。上擯進去報告,出來接受。放在庭中的禮物:獸皮,(眾介)右手拿著前足,左手拿著後足,獸在裡邊,兩手相向拿著,進門陳設。

主賓由門的左邊進入,拱手行禮,謙讓,像原先一樣。登堂轉達自己國君的命令。拿獸皮的人打開獸皮。主國國君兩次行拜禮接受禮物。接受獸皮的士在右邊由客人的身後過到客人的左邊。主賓出門。士對著主賓坐下,把獸皮摺疊。國君獨自把禮物給太宰,獸皮如同進來時一樣,獸皮頭朝右向東。向主國國君的夫人行聘用璋,進獻用琮。如同原初的禮儀。如果有話轉達,就用束,如同進獻的禮儀。上擯出來問主賓事情,主賓告訴他公事結束。

主賓捧著束錦請求私人拜見主國國君,上擯進內報告,出來辭謝,請求按禮招待主賓。主賓依禮辭謝,聽從主國國君的命令。上擯進內報告國君主賓答應。宰夫撤去幾,改設筵席。主國國君出門接主賓進入,拱手行禮謙讓如同原先一樣。主國國君登堂,在東牆的前端單獨接受幾。宰夫向內拂試幾三次,拿著幾的兩端進前。國君面向東南,向下拂撢幾三次,拂撢完畢,抖抖衣袖,拿著幾的中間,進前,面向西。上擯報告主賓,主賓走到筵前接過幾,面朝東等待國君為送上幾行一次拜禮,主賓用幾避閃。面朝北放下幾,不下堂,在臺階上回拜兩次拜禮,兩次稽首禮。宰夫在觶中斟上甜灑,在觶中放上報甜灑的勺。小端在前。國君自己接過甜酒。主賓不下堂,行一次拜禮,進到筵前接受甜酒,回到原位。國君為送上甜酒行拜禮。宰夫進獻籩、豆、乾醬,主賓登上筵席,上擯退下背朝東塾。主賓祭乾醬,用柶祭甜酒三次。牽四匹馬到庭中。主賓走下席位,面朝北,把柶和觶合在一起,拿著柶柄,坐下嘗甜酒。國君用束酬謝。把柶在觶中,面朝北,放在祭物的東邊。上擯進前佐助贈送禮物。主賓下堂,為贈送禮物辭謝。國君走下一級臺階辭謝主賓下堂。主賓一步一臺階地登上堂,聽從國君的命令。主賓為將接受的禮物下堂行拜禮。國君辭謝。主賓登堂,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面朝北,與東楹柱平齊接受禮物。主賓退回,面朝東等待。國君行一次拜禮,主賓下堂,國君兩次行拜禮。主賓牽著左邊的馬出門。

上介接過主賓的禮物,跟隨的人過來接過馬。

主賓拜見,捧著束錦。二人牽著有裝飾的四匹馬,從門的右邊進入,面朝北放下束錦,再拜稽首。擯者辭謝。主賓出門。擯者坐下拿取束錦,出門。有司二人牽著馬跟隨著出門,面朝西站立在東塾的南邊。主賓依禮辭謝,聽從命令。(輔佐的人)右手牽著馬進入中庭陳列。主賓捧著束錦從門的左邊進入,介都從門的左邊進入,以西邊為上位。(主國)國君拱手行禮如同初時一樣。登堂,國君面朝北兩次行拜禮。主賓三次退避,轉身向西,又轉身向東,背向西牆站立。主賓用衣袖向內撢拂束錦進前與東楹柱平齊,面朝北給國君。接受馬的士,由前邊轉身,從牽馬人的身後到他的右邊接過馬。牽馬的人由前邊往西然後出門。主賓下堂,在西階的東邊為送馬行拜禮。國君辭謝。主賓行拜禮,國君走下一級臺階辭謝。上擯說:“敝國國君跟隨您走下臺階,將要行拜禮,請您登堂。”主賓一步一級臺階登堂。國君面向西。主賓在臺階上再拜稽首。國君稍退避。主賓走下臺階出門。國君獨自把束錦給太宰,讓人牽馬出門。國君下堂站立。擯者出門問事。上介捧著束錦,士介四人都捧著玉錦束請求接見。擯者進門報告,出來說“允許”上介捧著束錦,讓二人幫助拿著兩張鹿皮,都由門的右邊進入,以東為上位,放下禮物,都行兩次稽首禮。擯者辭謝。上介、眾介按與進來相反的順序出門。擯者拿著上介的束錦,士拿著士介的玉錦,有司二人舉著鹿皮,跟隨著拿束錦的擯者,出門,向上介請求接受。有司放下鹿皮,面朝南站立。拿玉錦的人面朝西,以北邊為上位。擯者向上介請示接受。上介依禮辭謝。聽從命令。上介和眾介都進前接受束錦。上介捧著束錦、鹿皮先從門的左邊進入,放下鹿皮。國君兩次拜謝。上介用衣袖撢拂束錦,由鹿皮的西邊進前,面朝北給國君。退回原位,為獻上束錦行兩次稽首禮。上介出門。太宰由國君的左邊接過束錦,有司二人坐下,舉起鹿皮往東去。擯者又引導士介進入。士介由門的右邊進入,放下玉錦,行兩次稽首禮。擯者辭謝,士介按與進來時相反的順序出門。擯者拿著士介之長的玉錦出來,依禮請求按客人的禮節接受。主賓代為辭謝。國君兩次回拜。擯者出門,站立在門的中間把國君的回拜告訴士介。士介都避開。主國的士三人,以東邊為上位,坐下拿玉錦,站起。擯者走近國君。宰夫在中庭接過玉錦往東走。拿著玉錦的三個士依次跟隨著。

擯者出門問事,主賓告訴說事情已完畢。擯者進門報告國君,國君出門送主賓。到大門內,國君問詢主賓的國君居處如何,主賓回答。國君兩次行拜禮。國君問候大夫,主賓回答。國君問候主賓路途勞苦,主賓再拜稽首。主賓出大門,國君兩次行拜禮送行,主賓不回視。

主賓向大夫問卿先到館舍酬勞的事。國君依禮辭謝。允許。主賓到館舍。卿、大夫勞主賓,主賓不見。大夫放下雁,兩次行拜禮,上介接受。勞上介,也是如此。

國君讓卿穿韋弁服,饋贈主賓煮的牛羊豕各一具,未煮的牛羊豕各兩具,活的牛羊豕各兩具。上介問是何事,主賓穿朝服依禮辭謝。有司進到主賓館舍的廟陳列。飪與腥。煮的牛羊豕,九個鼎,擺放在西階前,陪鼎對著堂中間的堂邊擺放,朝東,以北邊為上位。上位的鼎與碑一齊,向南陳列,牛、羊、豕、魚、臘、腸、臐同在一鼎,膚、鮮魚、鮮臘擺在有橫槓的鼎中,有鼎蓋。膷、臐、膮三鼎,陪牛、羊、豕三鼎。未煮的牛、羊、豕三牲各兩具,鼎十四隻,沒有鮮魚、鮮臘,擺放在東階前,朝西,向南陳列如同盛煮的牛羊豕的鼎。都是二列。堂上的飯食有八個豆,擺放在室門的西邊,向西陳列。都分為二行並列,以東邊為上位。東邊上位的是醃韭菜,它的南邊是醬。醃菜和錯擺放。八簋挨著它們向西擺放,黍的南邊是稷,錯擺放。六個盛羹的小鼎挨著往西擺放,牛羹的西邊是羊羹、豕羹,豕羹的南邊是牛羹,牛羹往東是羊羹、豕羹。兩簠挨著往西擺放。粱(上好米飯)在北邊。八個酒壺擺放在堂上的西牆邊,以北邊為上位,二個並排往南陳列。西夾屋有六個豆(禮器),設放在夾屋的西牆下,以北為上位。醃韭菜的東邊是醬,錯擺放。六簋挨著它們往南擺放,黍的東邊是稷,錯擺放。四鉶挨著它們擺放,粱在西邊,都是二排並列,向南陳列。六個酒壺以西邊為上位,二個並列,向東陳列。東夾屋的飯食擺放也是如此,以西、北為上位,酒壺以東邊為上位,向西陳列。醋、醬百罋在碑的東西兩邊擺放,十罋為一列,醋在東邊。牛羊豕三牲各二具,陳列在門的西邊,朝北,以東邊為上位。牛的西邊是羊、豕,豕的西邊是牛、羊、豕。米一百筥,一筥五斗,擺放在中庭,十筥為一列,以北邊為上位。黍、粱、稻都是二行,稷是四行。門外,米三十車,每車二百四十鬥,擺放在門的東邊,分為三列,向東陳列。禾三十車,每車六萬四千鬥,擺放在門的西邊,向西陳列。柴、草各六十車。主賓穿著皮弁服,在外門的外邊接大夫,兩次行拜禮。大夫不回拜。拱手行禮進門,到廟門,主賓拱手行禮進入。大夫捧著束進入,三次揖手行禮,同時進入。到達臺階,主賓讓大夫先上一級臺階,主賓從後跟隨,登堂,面朝北聽候主國國君的命令。大夫面朝東轉達國君的命令,主賓下堂,在東階的西邊再拜稽首,拜謝饋贈餼也是如此。大夫辭謝,(主賓)登堂再拜稽首,面朝在堂中的西邊接受束。大夫下堂,出門。主賓下堂,把束給家臣,出門接大夫。大夫依禮辭謝,答應。進門,拱手行禮謙讓如初。主賓先上一級臺階,大夫跟隨著,登堂。庭上陳四匹馬。主賓下堂,從家臣手中接過束錦,大夫不下堂。主賓捧著束錦面朝西,大夫面朝東。主賓向大夫送上束錦。大夫致謝辭,面朝北與橫樑齊,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在楹柱中間,面朝南接受束錦,退回,面朝東等待。主賓為送上束錦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大夫下堂,牽著左邊的馬出廟門。主賓送到大門的外邊,兩次行拜禮。第二天,主賓到主國國君的大門外行拜禮,拜謝饋贈饔與餼,都是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饋贈上介,殺了和活的牛羊豕各三具,煮的牛羊豕各一具,擺放在西邊。鼎七個,羞鼎三個。未煮的牛羊豕臺一具,在東邊,鼎七個。堂上的飯食有六個豆。西夾屋也是如此,筥和罋數如同主賓。活的牛羊豕各一具。門外的米、禾數量視煮和未煮的牛羊豕的數量定,三牲有十車,柴、草二十車。凡是陳列的物品和順序,如同上賓的一樣。下大夫穿韋弁服,用束送上,上介穿韋弁服接受,如同主賓的禮儀。庭中陳列兩匹馬和束錦,士介四人,都贈活著的牛羊豕各一具,米一百筥,擺放在門外。宰夫穿著朝服,牽著牛送給士介,士介穿朝服,面朝北再拜稽首接受。沒有儐。

主賓穿朝服拜訪主國的卿。卿在祖廟中接受。下大夫為擯者。擯者出門問何事。大夫(卿)在大門外接,兩次行拜禮,主賓不回拜。拱手行禮。大夫先進門,每個門每個轉彎處都拱手行禮。到廟門,大夫拱手行禮進門。擯者請求命令。庭上擺設四張麋鹿皮。主賓捧著束進門,三次拱手行禮,同時前行,到臺階,相互謙讓。主賓登上一級臺階,大夫跟隨,登堂。大夫面朝北聽候命令,主賓面朝東轉達自己國君的命令。大夫下堂,在臺階的西邊再拜稽首。主賓辭謝。大夫登堂,再拜,稽首。面朝北,在堂中央的西邊接受束錦。主賓下堂,出門。大夫下堂,把束錦給家臣。沒有儐。擯者出門問何事,主賓請求私人拜見卿,禮物同拜見國君的相同。主賓奉著束錦,庭中陳列四匹馬,從門的右邊進入。

大夫辭謝。主賓於是從門的左邊進入。在庭中陳列,拱手謙讓和原先相同。大夫登上一級臺階,主賓跟隨著。大夫面朝西,主賓表述拜見之辭,大夫回答,面朝北與橫樑齊兩次行拜禮。在楹柱間面朝南接受束錦,退回,面朝西站立。主賓與橫樑齊為送上束錦兩次行拜禮,下堂,出門。

大夫下堂,把束錦給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