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迷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家輝是帶著一肚子的氣撤回常德的。28集團軍主力後,他帶領集總的人員,並沒有直接返回常德,而是先去衡陽28集團軍陣亡將士墓,將在豫東作戰中陣亡將士的骨灰安葬。在會戰第一階段的陣亡將士骨灰已經先行安放完畢,這次是在豫東作戰中陣亡將士的骨灰。
自從衡山28集團軍陣亡將士公墓建成之後,除了緬甸會戰歸來,因為軍委會的電令,在昆明駐紮了一個月而沒有趕上之外,基本上每一次作戰歸來,劉家輝都會親自為陣亡弟兄們送行。
耳邊聽著警衛連祭奠的槍聲,劉家輝望著面積不斷擴大的的陣亡將士的陵園,從豫東撤回來之後,一直壓抑著的心情更加低落。28集團軍這次會戰,當為首功,戰果為歷次會戰之最。但劉家輝卻全無大勝之後的喜悅。黃河決口一事以及後續連續發生的幾件事情,對他的影響很大。讓他的心情變的相當的低落。
他認為民國三十七年,花園口的那場大水,遠在武漢的他無能為力,但是這次黃河漲水,他和他的部隊就在黃河邊上,劉家輝本來已經下定決心,絕對不讓花園口事件重演。但是沒有想到一紙調令,不管他多不情願,也只能帶兵撤離。
在他內心中總有一絲覺,認為如果不將自己部隊撤下來,新黃河也不會決口。畢竟他在抗洪上有經驗,儘管現在地情況與他在後世的時候沒有辦法相比,但是他畢竟參加過,也稱的上是經驗豐富的老鳥了。雖然那些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了。
作為一支裝備良的部隊,擁有大量電臺、步話機的28集團軍通信聯絡相當地方便。一旦那裡出現決口,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增援。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決口堵上。絕對不會出現如此慘劇。
特別是他從災民口中得知在他前腳走,他留在的新黃河沿線的那些想盡辦法籌措的抗洪物資,什麼草袋子,木料以及部分石料。特別是那用來在必要時間堵決口的三十多輛舊汽車,被當地官員盜賣一空之後,更是讓他心中充滿了憤怒。要是他還在,這種事情壓就不可能出現。
實際上,劉家輝這麼想有些過於一相情願了。他也不想想以黃河水利委員會現任主任的為人,但凡有可能,會讓黃河決口嗎?再說他當年開始只是一個普通士兵,後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小排長,所有的決策都論不到他,也不會有人找他研究。幹只不過抗抗沙包,搬搬器材之類的活。最多也就是查查有沒有管湧,堵堵決口之類地。經驗有一些,但是統帥全局的經驗,就談不上了。
面對著如今比後世惡劣百倍的環境,就他那點經驗也能算的上經驗嗎?在防洪上,現任黃河水利委員會的那位水利專家不比他強的多。如果說有影響,也是因為這麼多壯的勞力一下子都被
調走了,人手上缺乏而已。畢竟幾萬人的
壯勞力一下子就被
調走,對已經接近完成部署的防汛工作帶來地影響不可能小到那去。
在黃河決口之後,28集團軍其他人都是一種慶幸的心態。慶幸在黃河決口之前,全軍已經遠離黃河沿線,在作戰中傷亡慘重的部隊沒有再一次受到洪水的波及。只有劉家輝心中一直後悔自己沒有向軍委會堅持。
劉家輝帶著集總是28集團軍最後一批渡過黃河地。過河之後又因為到洛陽。已經遷移到洛陽地一戰區長官部。與陳部長會面要補充兵員。耽擱了幾天。等劉家輝帶領集自篇始向駐地撤退地時候。黃河已經決口數天。此時公路、鐵路上已經開始出現了大批難民。
看著這些衣衫襤褸。背井離鄉一路西行。不知道自己目地地是何方地百姓。劉家輝現在唯一能做地就是命令部隊儘量節省一部分糧食。騰出來救濟災民。
但是28集團軍主力已經開始先行西撤。隨同他一起走地不過一個集總外加上警衛團、特務團和手槍團這三個團。加起來不過六千多人。就是全部地糧食都騰出來又能籌集多少糧食?
一路上。儘管劉家輝帶頭將每天地三頓改為兩頓。而且其中一頓由乾飯改為稀飯。但是也湊不出多少糧食來。劉家輝也不敢調太多糧食。畢竟部隊還要進行長途行軍。體力跟不上不行。
關鍵是每次一開飯。駐地總是被難民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在槍口地威脅下。雖然不敢明搶。但是那些雙飢腸碌碌地眼光讓很多官兵端著飯碗也吃不下去。尤其是那些孩子。可憐巴巴地目光。雖然是保證兩頓飯。但是官兵能吃下肚子裡地能有一半就算不錯了。
讓劉家輝更加措手不及地。他這一路散糧。地跟他總部一起行動地難民越來越多。最後他每天一行軍。周圍足足了跟了上萬災民。一路上小孩哭。大人叫。相當地熱鬧。這些難民地跟隨。讓本就因為連雨天讓破舊地路況更家破舊地公路變地異常擁擠。大大地降低了行軍速度。
而到了每天開飯的點,周圍更是人山人海。周圍的難民都盼望這些大兵能在自己吃飽之後,給他們一點吃的。的部隊每天連減少後的定量的一半都吃不上,體力已經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
劉家輝無奈之下,只能在每次開飯的時候,在外圍佈置上警戒線。至少保證要進行長途行軍所必須的體力。而且下了死命令,所有傷員,無論輕重一律必須兩頓都是乾的。這樣才讓部隊勉強吃個半飽。他也沒有辦法,部隊還要行軍,身上還有武器彈葯等負重。要是總是連半飽吃不上,還怎麼行軍。
好在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太長時間,自從控制了緬甸全境和泰國盛產糧食地西南部之後,國內的糧食緊張局勢已經大為緩解。儘管層層扒皮,上下其手,下撥的糧食也糙了些。但是救災糧總算在災民大批量出現死現象之前運抵了河南。這才讓劉家輝的窘境稍微緩解一下。否則
不好他得將這些災民一起帶回常德。
儘管回到這個時代已經數年,對各種原因,特別是戰亂造成的災民已經屢見不鮮了。但是看著這些面黃肌瘦,一看就是嚴重營養不良,得到一碗稀的能見到人影地稀飯,便恩戴德的災民,劉家輝還是
覺到一陣陣的酸楚。
這些中國最樸實的人,支撐了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繁衍生息下去的這些最底層的草們,卻是最苦難的。他們的要求並不多,只是
常的溫飽,過年地時候,能吃上一頓餃子,牆上能有一張年年有魚的年畫,大人孩子能扯上一身新衣服而已。
但是就是這麼一點最基本的要求都很難得到滿足。同樣是陷入戰火中的國家,其他國家個國家象中國百姓遭受這樣長達八年,戰亂與天災,的苦難。
民國二十七年,花園口一場大水,幾百萬人葬身魚腹,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變成澤國。民國三十一年、三十二年,河南連年大旱,餓死了三百萬人。即便是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也連續數年受到旱災的影響。如果不是28集團軍血戰奪取了緬甸的控制權,攻佔了盛產糧食地泰國南部,恐怕這場大災,國民政府更是無力救治了。餓死的人數會更多。
連年的天災加上**,使得中國的百姓已經不堪重負。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多少年才能過去,即便是深知後面形勢變化的劉家輝也茫了。他知道自己這隻小小的蝴蝶煽動的翅膀已經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那麼後來中國的發展會怎麼樣,他現在也不知道。
難道抗戰勝利之後,自己真的要去美國做一個富家翁,然後醉生夢死地過完下輩子?劉家輝現在自己都不知道,現在他名下的資產已經超過他老子這些年攢下的家業。
藉著二戰這個有利時機,被劉家輝一腳踢到美國,深曉商機地趙永剛,經過苦心經營,現在的資產已經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在趙永剛地所有生意中,劉家輝都佔著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抗戰勝利之後,劉家輝就算什麼都不幹,手中地財富也足夠他敗到下輩子的了。
趙永剛前一段時間還來信說,在紐約、舊金山、夏威夷給他各買了一棟別墅。並在美國地幾個州以及加拿大都購買了大片的土地。如果不是現在油田屬於戰略設施不準購買,趙永剛還打算購買幾塊油田先囤積著。
劉家輝也是接到趙永剛的信,才大概知道自己名下的財產已經達到什麼地步。劉家輝知道趙永剛在經商上有才能,否則在後世的時候,他父親不會放心將家裡的所有事業給他管理,自己撒手。
帶著趙永剛的老媽去環遊世界。
但是他也沒有想到,趙永剛會將事業的這麼大。除了現在正是熱門的生意基本上都參合一腳之外,還大量投資一些在二戰之後,將蓬
發展的事業。可以預見,在本世紀下半葉,這小子依然會財源滾滾而來。而自己在他的所有投資中都佔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由此可見,自己的財富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增加。用趙永剛的話來說,自己不求成為全球首富,但求成為華人首富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