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大戰序幕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八十六章大戰序幕偃旗息鼓的蘇雙方終於做到了談判桌邊,這個消息對於高飛來說幾乎等於是五雷轟頂一般,十月
蘇兩軍幾乎不約而同的公佈傷亡和損失,其中
軍陣亡二萬六千餘人,戰傷四萬七千餘人,損失戰車二百一十輛,裝甲車七十六輛,各種口徑火炮二百餘門,飛機一百九十餘架。
蘇軍方面陣亡一萬八千餘人,戰傷五萬餘人,損失坦克裝甲車三百餘輛,各種口徑火炮一百餘門,損失飛機三百七十餘架,其中包括地面被摧毀的六十七架,從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方面看蘇兩軍是打了個平手,但是考慮到雙方的國情
本人明顯是輸家,在
蘇兩軍公佈的殲敵數量上,就能夠看出
本人與蘇聯人在真正的傷亡上誰都沒說實話。
本人宣傳殲滅蘇軍超過十八萬,蘇軍則稱成建制消滅
軍七到八個師團,在高飛看來雙方除了作戰飛機部分的損失比較貼邊外,其餘的數據戰果都是扯淡了,毫無任何可信程度,但是諾門坎之戰的結果讓高飛大為失望,雖然
本人的損失比歷史上要大得多,歷史上
軍被殲滅六萬餘眾,自己才宣傳陣亡一萬一千餘人,這次
本人自己承認的陣亡就二萬六千餘人,損失大量戰車、重炮和作戰飛機,但是在戰略層面上來看,蘇聯人並未達到震懾
本宵小的戰略目的,而且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與
本人締結和平條約的話,那麼與德國人同蘇聯人締結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又有何區別?
要知道在國際社會上條約這種東西締結出來就是為了給撕毀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本身絲毫不具備任何的約束價值。
歷史出現的了極為不確定的變化,這種變化會給未來帶來多少不可預知的變化?高飛也不敢確定,因為這種不可預知的變化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那就是圍繞著雙方實際擁有的實力,中國本身的工業實力就非常之差,與本相比相差的非常懸殊,一個是能夠建造八萬噸巨型戰艦小而強的工業國家,一個連尖頭
瑟步槍彈產量都不足部隊訓練,遍地租界的農業國家。
南京保衛戰看似**八萬老兵突圍給抗戰增加了力量,但是實際看本為此調整了戰略部署,由傾向海軍轉向陸軍方面,
本陸軍的整體軍事實力有增無減,而中**隊依然缺糧少彈,飢餓與疾病致死的官兵比作戰多幾倍,國內的道路
通基本陷於癱瘓,部隊機動只能依靠腿雙,面對
新月異的現代化戰爭,中**人還停留
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喊,作戰靠大刀,對付戰車靠敢死隊的情況,每一戰下來英勇的官兵傷亡的比例讓人無比震驚和心痛,三、四年訓練出來的
銳部隊,一仗下來基本就剩一個番號了。
高飛記得在歷史上德國應該在1939年9月1就入侵波蘭,正式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對?但是現在已經是1939年9月28
了,德國方面竟然還沒有任何行動?歷史到底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