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按照這個標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回我聽出來了,東方友以為這只是常識的問題,但對於我這種沒上過幾年學的人來說,確實是個問題。
爺爺告訴我,澳洲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他們使用的是英語。
“小興啊,爺爺知道你想未雨綢繆,先學會英語,為以後做更大的生意打下基礎,對嗎?”我點頭。
“很好!小興,你做得很好。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許多人不明白學那麼多知識有什麼用,其實當我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也許本用不上它,但這不代表以後沒機會用。
比如英語,你現在學好了,也未必用得上,但要是將來生意做大了,想把菜賣到國外去,會英語總是方便許多。爺爺支持你學英語,不過爺爺的英語會看、會寫,卻不會聽也不會說。”
“那怎麼辦?”我皺起眉頭。東方友呵呵笑道:“小興啊!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身邊不是有一個最好的老師嗎?”
“思雅?”
“沒錯。就是小宋那丫頭!據我所知,宋丫頭可是拿到國家英語六級證書,而且她的聽說能力也很強,這點我老頭子就是拍馬也趕不上啊。”
“爺爺,瞧您說的。這話您別當她面說,不然她那小尾巴非翹上天不可。”接下來,東方友又與我談到市場營銷方面的知識,尤其向我灌輸“細分市場”、“市場目標”等相關概念。
臨走時,他從書架上出幾本市場營銷的書給我,要我回去好好看看。
“小興啊,你要擴大生產,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學點市場營銷知識,對你有益無害。”爺爺語重心長,我鄭重其事地接過厚厚的幾本書,回家去了,學校放學時,我去接思雅。回來的路上,我把這事跟思雅說,思雅得意地理了理瀏海,說道:“嗯哼,這麼說你是想拜師學藝囉?”
“什麼拜師學藝,我跟自家老婆學,還拜什麼師啊!”宋思雅下巴一翹,得意道:“那可不行。
想要我教你英文,除非你喊我一聲宋老師。”她搖搖手中的學生練習本,神情哪像個老師,分明是得了便宜賣乖的小丫頭片子。
“不行不行,哪有叫自己老婆”老師“的,無緣無故把你叫老了,你不是很吃虧嗎?”我堅決不讓步,跟她開起玩笑。
“不行,我就要你叫,不然我就不教你。”宋丫頭口氣強硬,寸步不讓。
“不要啊!我好不容易想學外語,你就這麼刁難我?”
“別裝可憐,快叫老師,咯咯…”
“真的要叫老師嗎?”
“要叫,一定要叫,非叫不可。”
“那…我在上叫你”老師“可以嗎?”我好笑道。呃,思雅一愣,臉上抹起紅暈,桃紅氾濫到脖子上。
“徐子興你真是個,三句話就扯到這上面來了,哼,我非打死你不可!”思雅拿著厚厚一疊作業本追著我打。
我抱頭鼠竄,說道:“哎呀,娘子饒命,為夫再也不敢了…”
“別跑,你這個大壞蛋。今天本娘子要替天行道,閹了你這是非,看你還敢不敢在光天化之下,調戲良家婦女。”兩人打打鬧鬧往家裡去,夕陽見證我們的愛情。
從這天晚上開始,小學教師宋思雅小姐很榮幸地成為徐子興先生的私人教師。宋思雅小姐每天晚上教兩小時英文,而徐子興給她的報酬則是:一張終身飯票。
第二天,村書記李成領著一班人來找我,說是要商量建造蔬菜大棚的事情。我有點憤憤然。建蔬菜大棚是門技術活,不但要有手藝,還要選擇好地點。
這不是隨便找個地點、開座談會就能商量出來的事。我很客氣地請村幹部們吃了頓飯,明確地告訴他們,我已經找村裡的木匠魏世昌幫忙了,我把招來的二十名夥計分給魏世昌,這兩天他們正四處上山砍伐竹木。
我要建的是竹木結構的塑膠大棚。這種大棚造價最低,雖然不怎麼耐用,但很符合目前的投入水準。村幹部們聽我侃侃而談“技術”又喝了不少高梁酒,一個個暈乎乎地回家睡覺,想必在建造大棚期間,再也不會來搗亂。
竹木大棚造價比較便宜,我規劃每畝建三個大棚。一九八四年,這山上的竹木是集體所有,我建造大棚造福的是全村人,所以村委沒在竹木上刁難我。
我一分錢沒花,魏世昌領著二十個夥計從山上搬下幾千斤的竹木,在大棚材料上給我省了一大筆錢。建造的另一項大筆開銷在於塑膠膜的購買。出於成本的考量,我選擇可以使用十個月的防老化膜。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叫我手裡只有兩萬五千塊錢呢?光是買菜種就花掉一千塊錢,我很心疼啊!需要大筆開銷的化學肥料我還沒買呢,最短兩個月的成菜期,我都怕這點錢不夠買化肥,土地最吃錢了。
我心地培育蔬菜種苗,種苗好了,這菜就算種好一半。先天的種苗不是後天化肥能補得過來,畢竟蔬菜不是人,不能透過運動來強壯身體。幹這門活的時候,我回到老屋的大棚,特地闢出幾塊地來培育種苗,一天忙到晚,幾個女人看了心疼。
玉鳳說讓她和李玉姿來幫我,但這門活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我堅持要自己動手。下了種子就等種子發芽。趁這工夫,我領著衛三子去各家承包地選擇最適宜建造大棚的場地。
建造塑膠大棚的場地應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四周無高大建築物和樹木遮陰。如果是在我們山區建棚處應避開風口,應該選擇建在南坡處,並挑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水源問題是塑膠大棚場地選擇的重要考量因素,因為塑膠大棚扣棚後無法接收雨水,必須靠人工澆灌來補充水分,以滿足蔬菜生長的需要,如果大棚建在離水源遠的地方,水分供給會成為很大的問題。
我從書上看到很多蔬菜大棚由於遠離水源而失敗的例子,所以建造處我也是親力親為。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發現選地很重要,並很慶幸老屋後頭的兩畝大棚選對地方。
我和衛三子一人背一袋生灰,選好一塊地就在地上撒一把石灰,然後用紙筆記錄這塊地有多少畝、是哪戶人家的,詳細資料都要寫清楚,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兩天後一百八十畝大棚建造地被我們規劃出來,李成書記還特別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大會上,面對我提出的高額條件,村民們快地答應,並且配合地以每年兩次分期付款的方式,給付土地租金,每半年一次。
也就是說半年後我要付出五千塊錢租金給村民們。村裡有李老太爺和李成書記支持我,再加上我在村裡頗有威名,所以大會圓滿成功。大會最後是簽約,思雅充當起我的臨時“小”她端坐在桌後,把筆給每一個上臺來籤合約的村民,每當一個村民簽完字,臺下都會響起掌聲,然後他就如英雄般走下臺去。
李成書記本來還有些疑惑,不就是租金嘛,你徐子興打張欠條,我們還怕你跑了不給錢啊?但我覺得人情歸人情,手續要齊全。按照國家法律,土地租賃一定要籤合約,親兄弟也要明算帳,所以我堅持把法律擺在第一位,再者搞這麼一個簽約大會,更能堅定出租田地農民的信心。李成事後說:“你小子,人小鬼大。”我嘿嘿地傻笑。***簽約大會成功舉行不久,縣裡的批文也下來,明確指示鼓勵村民自主創業。
李成甚至帶來一封給我的表揚信,我不置可否,倒把李成樂得不行。我暗自有些擔心,這麼大的事為什麼鎮上不派人過來?
只有跟我關係好的乾爹和範叔分別代表鎮稅務局和鎮派出所來祝賀。乾爹和範叔酒後吐真言,對我這件事,鎮上的頭頭腦腦們大多支持,只有鎮長和他秘書…張天林的姐姐不同意。鎮政府專門為這事還開了會,唯一反對的就是這兩人,但大勢所趨,就算一鎮之長也不敢犯眾怒。
按規矩,鎮政府至少要派十名幹部代表來參加簽約大會,但因為有僑商也來投資建蔬菜大棚種植基地,鎮上的人當然看不起我這幾萬塊錢的投資,一個個點頭哈招呼僑商張胖子。
酒桌上,乾爹不無憂慮地道:“小興啊,今年也不知吹什麼風,連假洋鬼子都跑來咱們這窮鄉僻壤投資。
人家可是大買賣、大手筆,一百八十萬人民幣資金在政府的扶持下,足以建起四、五千畝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地址都選好了,暫時將鄰近於鎮上的江村、福村、鬧村三個村作為第一期基地。人家財大氣、來勢洶洶,咱們鬥得過人家嗎?”範叔也應和著。我哈哈一笑道:“乾爹,範叔,你們別急,聽我說…”於是我說出與東方友聊天的內容,兩人才稍解眉頭。
“我合計僑商張胖子做的是暴利…蔬菜出口,自然不會跟我搶內地市場。再者他幾千畝的蔬菜大棚一下子要建起來也不是一兩個月能搞好的,等他建好了,咱們的蔬菜都快大量上市了。”大棚蔬菜一般兩個月可以出一批菜,按照這個標準,他們五千畝的巨型基地,最快也要半年時間才能完全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