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情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姨,姨的女兒——表姐,表姐的兒子,三代人。三代人所處時代不一樣,演繹著不一樣的情緣,一代比一代悲慼。
姨今年90歲了,我姨年輕時,家道還好,出身於破落的地主家庭,雖說破落。家裡也有傭人,佃戶。而那個大家族的主人——也就是我外公弟兄五個,都非常開明。家裡有私塾,男孩兒女孩兒都要上學,我姨十幾歲就去了離家幾百裡的古都開封求學,就讀於師範學院。抗戰爭期間,姨父和他父親都是國民黨軍隊的軍醫,後來投誠於解放軍。姨和姨父結合後,只有表姐一個女兒。很多事情都是聽我媽媽講的,姨父這一生啊,可以說夠風的,說不出幾個乾妹妹,家的外面還有一個女兒。那時的姨啊,就那麼維護著自己的夫君,賢惠的侍奉著姨父及他的家人,無怨無悔。解放後,姨是教師,姨父是城裡的醫生,那時候經濟條件還不錯,可多情的姨父卻並不珍惜,又在外面有個乾妹妹,不務正業離開工作崗位去幹妹妹那兒,結果工作沒了。接下來去農村做了一名赤腳醫生,賢惠善良的姨竟然辭去工作隨夫前往。啊,她好傻啊,竟然為負於自己的人放棄自己的工作和優越的生活條件。
在農村,姨父行醫,姨卻一邊幹農活,一邊盡一個賢惠子的義務,侍奉著姨父及姨父的和爹媽。那時,姨父的一些桃新聞也是不斷從村子裡傳出。不知道姨是窩囊還是有著博大的懷,還是始終不渝的賢淑。改革前的中國農村生活多麼艱苦啊,白麵少的很,姨把細糧讓姨父自己吃,而她吃黑黑的地瓜面窩頭。一天三頓給姨父溫酒燒餚。姨父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姨的賢惠。
老了,姨父走了,姨卻因傷痛患了老年痴呆。一天到晚念道著姨父的名字。一直鬧著找姨父,姨啊,我不知道如何評價你的愛情觀,一生一世無怨無悔的侍奉著對自己不忠的夫君,守望著自己的愛。
表姐表姐在十九歲前,可以說生活在罐裡的,爹媽都有著豐厚的工資,只供他一個上學,同學人人羨慕。她天資聰慧,學習成績非常好。可能是命運的安排吧,不該談情的她卻不考大學,受一個有婦之夫的誘騙,和他婚外戀情,家裡阻止,她裝死裝活的。竟然與他私奔。不久有一個男孩。在孩子幾個月時,那男人受政治鬥爭的影響,成了右派,打回農村。表姐啊,這時似乎從夢中醒來了。她後悔,痛苦。於是,富有個的她在兒子幾個月時,竟然帶著兒子,帶著行囊離家出走了。
他去了哪裡呢?她一個人坐上了去大西北——烏魯木齊的列車,那時候光坐火車就坐了一個星期。來到新疆,表姐一個人一邊帶孩子,一邊找到一份工作。因為她的聰慧,他的能力,也不知道還是命運的安排,一個忠厚的男人來到他身邊,還能說什麼呢?他們結婚了。他家在農村,表姐在大西北又有了一個新的家庭,她在那裡生活著,又生了幾個孩子,她吃了別人不能吃的苦,家裡的活,地裡的活,她由不會到會。辛苦的經營者自己的家,養著自己的孩子。
與孩子爸爸格不太和,經常彆扭。磕磕絆絆大半個人生。如今,表姐也是六十好幾的人了,命運的捉,她雙目失明。晚年的表姐啊,你心裡的苦啊,有多少,可能只有自己知道。
表姐的兒子表姐的兒子幾歲時被表姐送回姨身邊。等十九歲時,姨給他娶立家。這孩子不知道是繼承誰的基因,在結婚後不幾年也搞起婚外戀,三個孩子了。鬧著要離婚。表姐制止著。最後,把兒子一家五口遷到新疆落戶。
如今,兒子的兒子女兒都大了,該談婚論嫁了。媳婦十幾年沒回過孃家,該回去一趟了,媳婦回了孃家。
悲劇在潛伏著。不甘寂寞的表姐兒子竟然又和一個無夫女人相遇。兩個人熱戀中。這兒子啊,認認真真的要離婚。媳婦回新疆後,怎麼都無法留住丈夫,服毒自殺…。
啊,你真傻…。我不願再對她的自殺評價。
就是這樣三代人,三代人的情緣。
不同時代,他們經受著不同的命運,一個“情”字決定著他們的人生,守著情,苦於情,死於情。
啊,問世間情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