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給我一個書寫的衝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知從何時起,我愛上了文字,甚至早於我的初戀。

打小我都是個不愛說話的人,三、五歲了,別人家的孩子見到親戚總是一個又一個甜滋滋的喊人,也因此得到了不少那個時代豐厚的獎賞——彩紙包裹著的硬糖。唯獨我是像被什麼嚥住似的,每每走人戶都是怯生生地躲到父母后面。我愛靜,父母上坡幹活時,把我一個放在家中,說是“看屋”(守家),隨手一把炒豆,我便會坐在堂屋的門坎上,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我會算著時間慢慢地吃炒豆,也會捉只蚱蜢逗螞蟻。現在,每當我看到同學幾歲孩子上竄下跳時,我懷疑自己那裡真的有點兒弱智。

也許是因為自小就這樣,嘴笨的病長期延續下來,現如今,當同學朋友相處滔滔不絕之時,我大多選擇了審視,彷彿是要將自己置身於一個荒蕪境地——如劉德華的一首歌中所述:在人多時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亦如昨天,雖然我也想盡最大努力融入到朋友們重逢的分外愉悅中,但總是覺得歌廳裡閃爍的燈光映照的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是無窮無盡的陌生。酒是照例喝著,眩暈;歌聲照例繚繞,遙遠;朋友扶著肩膀說的每一句,悉數拷貝。我就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忽地打了個冷顫,被回憶包裹和強加的記憶還能維繫多久,雖然同學的友情是最純真的,也毫無利益之爭,但我不得不懷疑它的厚重程度。於是在離開的時候,大家都相互念記著再次相聚的子,我無語。

回家已是凌晨,衝個熱水澡,開始記錄一些受,突然間我發覺自己似乎已經很久沒有認真地寫點什麼了,多少想說想寫,甚至將題目和提綱都羅列了一番,但還是罷了。再想想過去挑燈夜戰,罷不已的時,像遠行的駝隊,近乎消失在了大漠深處,唯有風沙,唯有斷鴻煙渚,知我頻回頭。於是,再次地翻起陳年的記本,細細品味過去的每一絲動,每一次傷懷,每一回頎喜,每一抹知

最早的記大概是在初一,像完成老師作業般的文章裡滿是稚氣,有對父母的刻畫,有對班集體活動的記載,生活的平實躍然紙上;高中時便多了些思考,對於學校裡一有上邊檢查就大搞特搞清潔衛生的現象進行過批判,名曰“治標與治本”也寫過像魏巍《我的老師》一樣的我的啟蒙老師,還有對某某女孩的覺。讀得我不得不佩服自己過去的睿智、勤思、善寫,以致於不得不發出“廉頗老矣”的嘆。

記本里分明記載著初戀女友的言:真希望呵,我是來自天國的女孩,是喝了厲司河水的天使,可以忘卻這人間的,愛與怨…我們相識相知相戀皆源於文字,那時我是校團刊的副主編,總是在刊物上發表一些類似詩歌的東西。有一天,一個女孩借我平時胡亂塗鴉本子去看,便不時找我修改所謂的作品,一來二去談到了許多過去讀書和在鄉下生活的片段,兩個來自鄉村的人兒便開始了相互間的,而且往甚密。同寢室的哥兒們都說是女孩想同我耍朋友,我不相信,男女之間的戀愛真如這般簡單,這般不經意?後來的實事證明,初戀真的不設防,如同免費冒,風過之時,說不定已深深地被傳染——這種染到後來就成了畢業時泣不成聲的離別,今生也許再也沒有重逢的可能。

那時,我的記本夜夜滲透言,鑄寫喜怒哀樂。在成都讀書的兩年裡,最大的收穫便是好幾本厚厚的歡笑與眼淚(我不想再去述說那段歲月)。後來,走了,寄了一本給她,能讓她在生活的新里程是記得有過一個痴痴的男孩;後來,也給現在的講過昔的故事,那就該稱為“坦白從寬”吧!

現在,工作安定了許多,每天也是寫作,但都是八股公文在作祟,自己想寫的東西少了,能寫的自然就更少了。還好,遇見個有點愛好寫的人兒,她積累了許多我有些崇拜人的bo,每天能夠在閒暇時整上一段文字的人,特別是對詩的造詣,文字在纖瘦中透出些許脫俗,意境縹緲唯美且憂傷,具備滲透紙背的力量。這喚醒我書寫的意念,也給了我一個書寫的衝動,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