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新的開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經過一個報攤,卻發現平常很冷清的報攤圍滿了人,好奇讓他擠了過去。憑他的身高,他要想擠進人堆裡面易如反掌。紅的報名,這是體壇的傳統,再看頭版:“中國少年揚威荷蘭!”一張悉的笑臉出現在他眼中…
“…現在他們在萬里之遙的荷蘭開始了自己的職業足球生涯,沃倫達姆的主教練阿德里安介紹張俊和楊攀是兩個非常勤奮的球員。他們一開始在青年隊接受訓練,青年隊的教練萊斯對兩個小球員大加讚賞,認為他們的前途無可限量,假以時,我們定將在最高水平的歐洲賽場看見他們的身影…”李永樂就那樣定定的站在人群中,看著他眼前的那份報紙,看著那份報紙上的一個人。…安徽,合肥。
蘇菲捧著一份還散發著墨香的《體壇週報》,看著上面的照片,這是自從張俊走後她第一次看見張俊的樣子。臉更黑了,身體似乎也真的強壯了一些,從他腿上的肌可以看得出來。光一張照片蘇菲在教室中足足看了半個小時,臺上老師講的什麼她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
“…張俊在他自己第一場職業聯賽中就打入了扳平比分的一個球,立刻成為了這個城市的英雄,而第二場比賽更是兩名中國球員的完美表演,楊攀一個人進兩球,三次助攻(製造點球算作一次助攻),而張俊更是上演了中國球員在留洋中的第一個帽子戲法…”蘇菲的目光停留在了“帽子戲法”四個字上,久久沒有移開,在所有人看來,這個帽子戲法可以讓他們興奮異常,可以讓他們為中國球員到驕傲…但是對於蘇菲來說,只有她才能夠讀懂裡面的密碼,帽子戲法的密碼。一個承諾,生的承諾。
“我會在你每年生的時候為你獻上這份生禮物。”蘇菲彷彿看得見張俊在進球后的祝福:“生快樂,蘇菲!”蘇菲把頭埋了下去,她不想讓人看見她淚的樣子。自己從幾天前就開始不安的心終於可以平靜了,張俊還記得她的生,儘管在萬里之遙的荷蘭,他和她的心也還是在一起的。
還有十天,自己也應該為張俊準備生禮物了。也許寄過去的時候他的生早就過了,但是隻要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就行了。
蘇菲想著想著,甜的笑了。
“這個問題,蘇菲你來回答…蘇菲?蘇菲?蘇菲!算了,我們換一個人。”李延這期專題傳到國內,可想而知會引起怎樣的轟動。由於此前阿德里安一直對新聞媒體封鎖消息,致使國內媒體幾乎以為張俊和楊攀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還沒搞清楚狀況呢,就在荷蘭上演了中國留洋球員的第一個帽子戲法。實力強大如cctv5都只能在中午的體壇快訊中用一個足球代替了進球畫面,播音員幾乎是照著這一期的體壇週報唸的新聞。這個時候,cctv5正在和荷蘭方面緊急商談購買荷蘭方面有關兩人進球畫面的事情。爭取能在下午18:30的體育新聞中放出來滿足全國觀眾的要求…這段時間,cctv5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全是詢問為什麼沒有進球畫面的電話。
就在國內體育媒體都只能用一句話新聞或者比賽簡報的形式來報道此“驚天大新聞”時,李延所在的《體壇週報》卻用了兩個對開版作了一個張俊和楊攀的專題報道。以“荷蘭沃倫達姆一線記者李延,特約記者汪華”的名義,把他們參加的兩場比賽,在青年隊訓練過程,閃電簽約,在沃倫達姆的子,以及人物專訪,兩人從初中、高中,到大學的經歷都詳細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可以想象,在競爭對手都苦於沒有更多的新聞素材時,《體壇週報》的這一期會在讀者以及同行中引起怎樣的反響。光是總社一天到晚就沒有停過…都是要求加印,或者直接出一個張俊和楊攀的號外…的電話就可見一般了。
“喂?閻偉嗎?怎麼搞的?我打了半天電話都佔線,現在國內應該是晚上了吧?怎麼還佔線啊?什麼?都怪我…不是吧?”李延看看身邊的汪華,笑了“沒這麼誇張吧?喂喂,你加班還怪我,應該謝我才對,這個月的獎金又見長啊!哈哈!笑還來不及呢,還哭呢!好好,不開玩笑了,說正事,老總有什麼反應?嗯,很高興?這就好了,哈!放心了,說實話,這幾篇稿子我是連夜通宵趕出來的啊!媽的,你還笑,老子不努力,你們的獎金統統死啦死啦的!
…
我也沒想到啊,才在荷蘭聯賽、盃賽上上了兩場比賽,就能上演帽子戲法…是,是,那小子是天才!我的眼光還是…那是!你李哥平生閱人無數,何時看走眼過?任務?什麼任務?啊?《足球週刊》要做一個詳細的企劃?比這個還要詳細?沒有問題,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我連他們晚上睡覺是喜歡磨牙,還是說夢話都給你搞出來,哈哈!開玩笑,你可別真這樣給老總說啊!我還有一個事情要拜託你,你去北京幫我查一個人,去採訪他,李永樂,這是你查出來的人,但是不夠仔細,你再去仔細查一遍他,我給你說,搞好了,我們可就出名了。還有,代我給總編說一下,讓他聯繫在巴西聖保羅的記者,去採訪卡卡,就說是要做張俊專題的記者,具體的策劃內容我都會發給主編的。好了,其他沒什麼事,我掛了,國際長途!嗯,記得,回來給你帶球星簽名照。”汪華看看李延樂呵呵地掛了電話“你很高興,很久沒見你這麼如此了。”李延躺在旅館的上,伸了一個大大的懶:“那是!我報道了三年國內聯賽,從來也沒有寫過這麼有轟動的新聞報道。我們社裡的電話都被打的發紅了,紛紛要求加印啊!社裡的人都在趕著加班呢,你知道嗎?我現在傳回去的任何一篇有關那兩個小傢伙的報道都會像黃金鑽石那樣搶手啊!”李延興奮地說著,臉上閃爍著奇妙的光彩。他出神的盯著天花板,彷彿真的已經看見了自己以後的人生之路從這裡轉彎了。
當整個國內都還在為兩個突然出現的中國留洋球員而瘋狂時,兩個當事人已經開始新的一天的訓練了。邱素輝趁訓練間隙將張俊和楊攀叫到了一邊:“你們要搬家了。”
“啊?搬家?”張俊有些吃驚。
邱素輝點點頭:“這是我和主教練商量後的結果,你們現在還想有更大發展的話,就必須先徹底解決語言問題和獨立生活問題。在王先生家裡居住,用的都是漢語,這很不利於你們練掌握荷蘭語,要知道翻譯相當於你們的柺杖,在球場上,如果總也扔不掉柺杖,那麼你們便永遠無法真正的跑起來。有時候,必須用強行的手段。另外,讓你們住進俱樂部的球員宿舍,也是為了保護你們。你們現在是名人了,中國國內肯定炸了鍋,以後你們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點了。”
“球員宿舍?那…王伯怎麼辦?”張俊問道。
“他不負責照顧你們的飲食起居了,從現在開始,從每天到訓練場來訓練,到回家後自己做飯,都要你們自己解決了。至於王先生,俱樂部打算聘請他來做球隊的大廚,說實話,他做的飯菜確實很好吃,嘿嘿!”邱素輝蹭蹭鼻子“而且他給你們做菜這麼久了,對球員的食譜也很悉了,勝任這個位置還是沒有問題的。”張俊鬆了口氣,但楊攀緊接著又問:“俱樂部的球員宿舍?在哪裡?”邱素輝指指樹林後面一排隱約出紅房頂的平房說:“那裡,出了訓練場大門,向右拐,走五十米,看見一個路口再向裡面拐,就到了。那裡主要是給外地來的球員們住的,不過並沒有多少人住,大家很多人都是本地附近的,所以房子富裕,你們可以隨便挑。順便說一句,科澤爾和奧楚都住在那裡。”兩人順著邱素輝的手望去,茂密的樹林中,房子看得並不太真切,只能看見那些尖尖的紅屋頂,環境應該還是很不錯的,能和科澤爾和“開心果”奧楚住在一起,也不錯的,最起碼休息時間有玩伴了。
“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了。”
“那麼明天訓練結束後,就去搬家吧。我已經提前通知王先生了。”沃倫達姆與很多荷蘭的地方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名字後面都帶一個“dam”比如“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鹿特丹(rotterdam)”
…
“dam”本身是堤壩的意思,因為荷蘭大部分地方均低於水平線,故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建築堤壩,以防水患。有堤壩自然有水道,這個“dam”便也表明了沃倫達姆這個地方的特點,水道多。很多建築物都建在水道旁邊,坐在船上就能遊覽一個地方了。沃倫達姆是一個海濱城市,能看見荷蘭人民圍海造田的成果,這一地區河錯,風車林立,房屋以19世紀時期的小樓居多,風光人,由於靠海,捕魚業也很發達,民風淳樸。
而城中最有名的旅館“dellutine”酒店則是沃倫達姆球隊老闆霍恩斯的產業了,此酒店始建於1799年,是一個老荷蘭旅館…只有三層樓的老式房屋。雖然老舊,但生意很好。歐洲人很注重歷史和傳統,越是古老的東西越是受人珍惜和尊重。這旅館也為霍恩斯帶來不少的鈔票。
如此一個地方,倒蠻適合張俊格的,閒情逸致,輕鬆隨意。
如今,他們要搬離這個住了一個多月的地方,搬到郊區俱樂部的訓練基地中。鄰居們都很捨不得,王伯更捨不得,但是邱素輝說的對,為了張俊和楊攀的前途著想,為了他們能有更大的發展著想,他們必須走。
聽說兩位球員要走了,附近的人都過來送行,幫忙,場面一時很是熱鬧。
汪華在一旁看著這場面,對身邊的李延說道:“你說他們能成為球星嗎?別人來送行,都要一一道謝,鄰居們看上去也只是把他們當成了一般人而已,一點球星的氣質都沒有…”李延搖搖頭:“氣質?氣質是什麼?拒絕球的簽名請求?拒絕記者的採訪要求?在場上攻擊裁判?推搡對手?球星之所以被稱為‘球星’,只是因為他們在足球場上比別人更出而已,不代表他們在場外也可以盛氣凌人,高人一等。我倒是很喜歡他們倆人現在的樣子,兩個普通的大男孩。想想中國某些所謂‘球星’,哼!”
“呵呵!這可不是一個足球記者應該說的話哦!”
“我現在不是一個國內的足球記者,只是一個關心中國足球的普通球而已。”最後一個包也被放上了車,終於搬完了,其實兩人的東西沒有多少,只是鄰居們的熱情讓他們停了又停。
“王伯,我們走了,您要多保重啊!”張俊和楊攀分別上去和王伯擁抱道別。
“反正以後經常可以見面的,在電視上一定可以看見你們,沃倫達姆的比賽我也一定會去看的。”王伯笑起了一臉的皺紋。
“您真的不打算來俱樂部做廚師嗎?”楊攀問道。
王伯搖搖頭:“我做不了的,還是專心打理我的小餐館才好,我老婆這段時間也太累了…”
“那我們還會經常來您這吃飯的。”
“哈哈!你們來了,我就用營養大餐來招待你們!”三個人都笑了,掩蓋了一絲分別的憂愁。
當汽車漸漸駛走,李延看著汽車的背影喃喃道:“一定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在科澤爾和奧楚的幫助下,張俊和楊攀終於把房間收拾了出來,他們終於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了。看著整齊透亮的房間,張俊伸了一個懶:“好了,又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