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鍾興邦因為公務繁忙,無法準時觀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北方新聞時段節目。但是身為省委書記,每天國內外新聞又是必須關注的。為了解決收視時間衝突,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處長鬍茜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每天晚上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北方電視臺的“北方新聞”節目錄下來,供鍾興邦晚上結束公務活動後回到住處觀看。
夜裡12點,鍾興邦回到住處,習慣地打開電視,先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再看北方電視臺的“北方新聞”今天,這兩級電視臺的頭條新聞,都是關於臨海市的:臨海市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在棚戶區改造工作中想老百姓之想,急老百姓所急,為拆遷戶在海邊建造10萬戶“興民”臨時住房,以解決動遷戶居住問題。屏幕畫面顯示,在風景如畫的海邊,沿海岸線修建的彩屋頂輕體材料住房,如一道綠的風景線,十分壯觀。報道中說“興民”臨時住宅所用建築材料,是從國外進口的一材料,建築設計科學合理,由參與臨海市棚戶區改造工程的大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建。記者在施工現場親訪了三個人。在採訪一位老工人時,這位滿臉滄桑的老大爺眼含熱淚,不住地誇讚道:“謝黨和政府!謝黨和政府。臨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真是我們老百姓的好官!他們替我們老百姓想事、辦事,把溫暖送到了我們平頭老百姓的心坎上!”在採訪大方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朱思涵時,朱思涵表示:“棚戶區改造整體拆遷後,無力解決臨時居住的居民,生活面臨許多實際困難,臨海市委市政府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要求我們興建濱海‘興民’臨時居住區,供拆遷居民居住,使他們安居樂業。我們公司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正在夜以繼地建設‘興民’臨時住宅區,讓拆遷居民隨建隨住。一年後,等回遷住宅正式建成後,拆遷戶們便可以整體搬回我們為他們新建的樓盤。”最後,記者採訪了正在建築工地的北方省委副書記、臨海市書記郭醒世。郭醒世身穿建築工人的工作服,頭戴黃安全帽,站在施工現場的一間剛建成的臨時住宅前,滿懷情地說:“棚戶區改造,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也是我們市委一班人近年來始終全力以赴實施的親民工程。我們是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是老百姓的公僕。老百姓居無其屋,我們寢食難安啊!我這個市委書記草出身,來自老百姓,父老鄉親們生活有困難,我心急如焚啊!‘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執政為民始終是我從政堅持的理念,為了老百姓的利益,為了老百姓安居樂業,我一定努力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到這裡,郭醒世的聲音略顯哽咽,眼眶裡含滿了淚水。記者也很動情,神情動地說道:“據我們瞭解,臨海市在解決‘棚改’居民臨時週轉住房工作中,用真心,動真情,辦實事。他們的‘興民’臨時住宅區,無論是創意還是建築規模,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稱為全國最大的親民工程!”鍾興邦打開電腦,馬上發現網上對臨海市全國最大的親民工程好評如:“臨海市確實不僅是中國北方最靚麗的名片,城市建設得超一,親民工程也堪稱全國第一。”
“郭醒世書記是親民愛民的好書記,萬民敬仰!這樣的領導,百姓擁戴!”
“郭書記萬歲,老百姓擁護你!”
“我們雖然沒生活在北方省,但為北方省的老百姓驕傲,郭書記愛民如子,好樣的,希望他官越當越大,恩澤四海!”
…
但是,鍾興邦發現,儘管微乎其微,不同的聲音還是存在的。有的網民發帖,拍出“全國最大的親民工程,也是全國最大的作秀”
“郭醒世審時度勢,一個漂亮的轉身,由坑民書記變成了親民書記,全國最大的編劇!”鍾興邦的網友“孤帆茜影”也發了帖子。帖子寫道:“這個秀作得確實很大,可稱為天下第一。可是,既然是親民工程,就該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地做下去,為什麼要張揚呢?目的是什麼?再則,共產黨的官,是老百姓給的,頭上的烏紗帽是人民群眾加冕的,為老百姓服務是本職工作,是權力的本質屬決定的,很正常,沒有值得炫耀的東西!”有一位“退而不休”的網民寫道:“把臨海市風光優美的海濱景給棚戶區的老百姓,看似優待。但是,我的心也在懸著,忐忑不安。颱風如果襲來怎麼辦?難道,臨海而居的老百姓們要用自己的血築成新的長城,抵禦強大的颱風,創造人定勝天的奇蹟?果真是那樣,臨海市可要創造天下第一,人間奇聞了。”鍾興邦生長在內陸,對海洋不怎麼了解。但是“退而不休”網民的帖子,還是讓他心裡一震。是啊,避免自然災害的侵襲,確實應該引起高度的警惕。一旦真的遭遇颱風,後果一定不堪設想…
早飯,鍾興邦陪同國務院一位部長吃的。這位部長來北方調研,今天上午回北京。鍾興邦因為忙於其他事情,部長在北方省的調研工作主要由曹仲伯省長陪同,鍾興邦與部長共進早餐,換一些意見,省政府胡清泉副省長送部長到機場。
8點整,鍾興邦來到辦公室。省委的幾位副書記和餘德秘書長已經到了,按照原定計劃,今天上午要用一個小時左右,召開書記碰頭會。研究近期全省幾項重點工作。會議只用了1小時20分鐘,各項議題便議定了。會後,鍾興邦把郭醒世留了下來。
“醒世,有兩件事情,我想和你換一下意見。”鍾興邦說。
“興邦,我9點30分,要會見一個重要外商。”郭醒世坐下後,先介紹了這位有意向要在臨海市投巨資開發旅遊項目外商的情況。這位外商可謂商界鉅子,勢力雄厚,鍾興邦早有耳聞。今天早晨9點30分,外商的私人專機飛抵臨海考察,郭醒世要去機場接,並陪同參觀考察等一系列活動。
“興邦,如果你有時間,我想,最好你能見見這位外商,以顯得省裡重視。”
“好的,你安排吧,我出時間和外商見見面。人家是世界500強企業,如果能夠斥資來我們這裡發展,帶動和示範作用都很大,我們一定要以禮相待,把我們的情況介紹好,爭取項目‘落地’。”鍾興邦話鋒一轉“醒世,你到南方招商推介,什麼時候啟程?”
“噢,我正要向你彙報呢。這次招商推介活動,一星期後開幕。我想向省委請假,後天先出發,到北京去見幾位外商,和他們一起到南方去參加招商推介活動,爭取多籤幾個億元大項目。”
“醒世,這次你去南方,工作重點能不能調整調整?”
“調整?”
“是啊,我的意見是,以學習南方政府和企業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科學發展為重要內容。讓隨行企業把可供和人家對接的項目準備好,注意實效,有的放矢!”
“你…”郭醒世到,鍾興邦似乎話裡有話,言外之意,是批評臨海市的招商推介活動華而不實,不講究實效。這些年來,他堅持的“走遍中華大地,宣傳推介臨海”活動受到一些非議,有一些反對的雜音。郭醒世對這些情況有所瞭解,也十分痛恨。他認為,這些人要麼是思想保守,不思進取,要麼是嫉妒,看著臨海市在國內外名聲不斷擴大眼紅。那麼,今天鍾興邦這番話的用意是什麼?是提醒,還是對類似的招商推介活動有不同意見?郭醒世在揣摸判斷。
“醒世,還有一個問題,是你正在實施的全國最大親民工程。”
“這個工程怎麼?難道…”
“我想說的是,我們有些工作,特別是事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還是多做少說。否則,容易讓人覺是…我的意思是,我們即使為老百姓做了些事情,也是應該的,沒有必要張揚,或者說要把握好尺度。”
“醒世,為什麼要把棚戶區居民動遷週轉的臨時住宅房,建在海邊呢?”
“興邦,你不瞭解,臨海是座海濱城市。可是,老百姓卻難以親海。”
“親海?”
“噢,你不懂什麼叫親海。親海,是親近海的意思。過去,舊社會時,有權有勢的人,才可以把房子建在海邊,享受陽光、沙灘、海。解放後,一些權力部門的療養院、招待所修建在海邊,霸佔海邊優美的環境。我的想法是,過去普通老百姓無權無錢,住在海濱城市卻難以親近大海,今天把他們的臨時住宅建在海邊,讓他們在一個時期內擁抱大海,也了卻了我郭醒世對老百姓的一片心願!”郭醒世很動,似乎只有他才是徹頭徹尾的人民公僕,他正在進行的“還海於民”工程,才是可歌可泣的親民工程。
“醒世,你考慮沒考慮安全問題。”
“什麼安全問題?”
“如果…如果有颱風襲來呢?”
“什麼?颱風?這是誰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