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2章大家一起種番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二月十七號這一天上午十點鐘,星海牛雜準時開業。因為十五號十六號兩天,他們已經發出去不少免費券,所以這一天就有很多人拿著免費券過來吃牛雜。

有些人是拿著紙質免費券過來的,有些人就只拿了個手機,星海牛雜的網站主頁上,現在也在發放優惠券和免費券,就跟獎一樣,最後是能領到優惠券還是免費券,那就全憑運氣,一個手機號碼只能領取一次,從十二月十五到十二月二十二,每天限量一百個名額,中午十二點準時開啟。

牛雜店的店面沒有重新裝修,只換了廣告牌上面的那張廣告布,店內的桌椅板凳也都是現成的,之前趙懷兵開店的時候,也是用心裝修了的,用料都是選的好的,所以雖過了兩三年,這家店看起來還能有個八/九成新。

櫃檯靠近店門口的位置安裝了兩臺收銀機,平時就只開一臺,只有生意高峰期或者節假的時候才會開兩臺。

櫃檯後面有一個靠牆的作檯,面積大,靠近門口的方向有三口大鍋正在冒著熱氣,那其中一鍋煮的是清湯牛雜,另一鍋煮的是滷水牛雜,剩下一鍋燒的是清水,燙麵燙粉燙菜用的。

作檯前面,老徐正按照從收銀員那邊遞過來的小票,按先後順序準備牛雜,單上要是隻有一碗清湯牛雜,那方便,直接用大勺在大鍋裡撈一勺,把湯碗往托盤上一放,再轉身將這個托盤放在收銀臺靠裡的一段空置的檯面上,顧客自然會自己拿走。

也有人會點牛雜麵牛雜粉的,那就要再燙個面或者燙個粉,另外再加幾片菜葉子。要是點的是滷牛雜,那就要把牛雜從滷水大鍋裡撈出來切一切,砧板菜刀也要保持乾淨,負責洗菜洗碗的那兩個員工,同時也要負責這個作檯的衛生,點餐檯的衛生則由那三個收銀員兼服務員負責。因為是全開放的形式,有一點點的不衛生都會被顧客看在眼裡。

“怎麼樣,覺還能適應吧?”侯玲在廳裡看了看,發現沒什麼不妥的,轉身就進了洗碗間,這個洗碗間是由原來的雜物間改的,空間還算寬敞。

一男一女兩個洗碗工這時候正坐在洗碗池旁邊休息,其實他們這個工作,主要是開店前要洗菜洗牛雜比價忙碌,關店後要洗碗比較忙碌,中間這段時間,外面生意正好的時候,他們反而沒什麼事情做。

好的,也不累。”兩個年輕人笑嘻嘻說道。

“這才剛開始,肯定不覺得累。你們倆的早晚班也排出來了吧,有輪休嗎?”侯玲也拿了個塑料凳子坐下,跟他們聊起天來。

“有早晚班,一個星期輪休一天。”那小夥兒回答說。

“王經理有沒有跟你們說,咱在附近有個冷庫,你們以後可以一次多洗一些牛雜,放在冷庫裡用兩天或則三天這樣?”侯玲又問。這樣一來他們倆的工作也能輕鬆一點,特別的碰到輪休的時候,只有一個人上全天的班,又要洗牛雜又要洗碗又要洗菜的,肯定會忙不過來。

“王經理也這麼說。”那小姑娘說道。

“每個星期輪休那兩天的牛雜必須要提前洗好。”小夥兒在一旁補充說。

玲在裡面又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出去了,雖然年齡相差不是很大,但畢竟頂這個老闆的頭銜,她在裡面,那兩個年輕人肯定也會覺得有些不自在。

外面大廳裡,因為時間進入正午飯點,過來吃牛雜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尤其是附近幾家公司老闆和員工們,前兩天王秀磊帶人過去發了一次免費券,這時候他們就拿著免費券上門消費來了。

這人一多起來,老徐就有些忙不過來了,經理王秀磊也穿上圍裙進去搭把手,侯玲看著店裡雖然忙碌,卻也井井有條,顧客們面上多是滿意之,又見沒什麼地方需要自己幫忙的,便和王秀磊打了個招呼,早早離開了。

出了星海牛雜店,侯玲騎上停在外面的一輛三輪摩托車,往冷庫的方向開去。最近她因為這家牛雜店的事情花了不少錢,買這輛三輪車用的幾千塊,還是從侯外婆那裡借來的。

他們的冷庫就在距離牛雜店不太遠的地方,拐個彎就到了,在這個冷庫裡,侯玲拿過來的牛雜和他們從市裡的屠宰場買回來的牛雜是分開放的,這事就只有侯玲和王秀磊知道。

玲從冷庫裡運了些牛雜到候大舅家,剛好趕上候大舅他們中午收攤回家,一家大小這時候都在,候大舅看了侯玲拿來的牛雜,果然很滿意。

在候大舅家裡吃過中午飯,侯玲獨自一個人開著三輪車回家,侯小六和侯阿白都在家裡看著紅薯幹呢,一斤紅薯幹在星網上能賣三十二個星際幣,可不得小心看著,所以侯玲這幾天出門就都沒帶它們。

牛雜店那邊上了軌道,侯玲總算能鬆一口氣了,唯一有點失望的是,侯小六告訴她,這家牛雜店裡的東西不能拿到星網上面去賣,原因是縣城那邊的水質不達標,而且還有徐師傅在烹煮牛雜的時候用到的味之類的調味料,在食網上都是嚴格控制的,總之,侯玲要想在星網上賣牛雜,她就只能自己煮,其中不少調味料都還只能從星網上採購。

想來想去,侯玲最終還是決定還是先靠倒蒸紅薯幹撈些星際幣再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等她把家裡的這些紅薯都給賣完了,到時候再慢慢琢磨其他來錢的門路吧。

侯小六還跟她說,讓她再買一些麻瓜的種子種到之前那些紅薯地裡,反正麻瓜這種作物本不怕冷。這樣一來,等到來年開的時候,她就能把麻瓜收回來,把土地騰出來種別的莊稼了。現在牛雜店那邊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侯玲決定這兩天就開始種麻瓜。

玲騎著三輪車突突回到西平鎮上,又突突進了山下村,穿過村子,沿著山腳下的一條小道往自家方向開去,這麼窄窄的一條小路,三輪車勉強能過,四個輪子的汽車就別想進來了。

把車停在自家門前的空地上,侯玲發現侯外婆今天難得沒在電視房看電視,這會兒正坐在門前,跟惠霞阿婆、還有另外一箇中年婦人說著話。

玲回來了?這是你紅梅嬸子、朱自友他老孃,說是要過來跟你學繡花呢,我看她那手笨得,跟你學種地還差不多。”惠霞阿婆見侯玲回來了,便把她身邊的中年婦人介紹了一下,朱自友的老孃,也就是惠霞阿婆的兒媳婦了。

“學不學得會,那也得學學看才知道啊,說不定我還有天賦呢。”郭紅梅笑著說道。

“紅梅嬸子啊,啥時候回來的?”侯玲知道朱自友的爸媽常年在外打工,朱自友一直都是跟著爺爺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