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0143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楚,你和蘇蘇她爸爸去書房看看吧,阿姨和蘇蘇去給你們準備午飯。”在蘇蘇家的客廳裡,幾乎只有蘇蘇的母親一直說個不停,蘇蘇的父親、蘇蘇和楚仙除了微笑本就沒有什麼可做的了。直到她主動拉著蘇蘇前往廚房之後,蘇蘇的父親和楚仙才總算鬆了一口氣。

家裡有這樣一位好像天生就氣場很強、很能掌握說話主動權的母親,也難怪蘇蘇老實得本就不像有錢人家的女兒了。

“來,小楚,到我的書房參觀參觀。”

“好的。”今天在蘇蘇家裡,楚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恐怕就是“好的”他不清楚其他女婿準女婿第一次上門見家長的時候是不是也只能充當一個微笑表情的點頭機,但是面對明顯將整個登門拜訪的“程”全都安排好了的蘇蘇夫婦,他和蘇蘇作為晚輩都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

幸好,蘇蘇的父親說話不是很多,他態度溫和地領著楚仙來到書房,簡單介紹了一下牆上幾幅值得一看的名家字畫,然後就望著掛在書桌椅正後方的“從心所而不逾矩”草書掛軸,直接切入了談話的正題:“小楚,你是專門學哲學的,你對這句話的意思怎麼看?”

“從積極意義上來說,這句話是說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最好都能純粹發乎天然,暗合天地至理。

孔子認為自己七十歲才做到了這一點,但卻並非約束別人七十歲必須做到這一點,或者等到七十歲再做到這一點也不遲。

而從消極意義上來說,孔子其實是在說自己到了七十歲的時候,因為活得太久,就算原本的人格是方的,現在也已經被約束打磨成了圓的。

如果他是一直活在井裡的青蛙,那麼他此時已經達到了無論怎麼隨心所地撲騰,也絕對不會撞到井壁的‘最高境界’。哪怕將他帶到無比空曠的地方,他也絕對跳不出那個無形的圈。

可是這樣的他,卻還認為在‘他的世界’裡,他的行動無比自由,他不管怎麼隨心所地撲騰也不會碰壁,這樣的人生當然是極其愜意的。

所以這句話可以算是一種相當聰明的人生態度——當然也可以被斥之為另類的阿q神。

人的主觀是絕對自由的。但客觀現實也有著它自己的運行規律,並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

那麼想要保證自己的自由,就必須主動地、心甘情願地承認客觀現實存在的各種真理,並以此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這樣自然就不會遭遇挫折和失敗了。

具體到個人的生活中,就是讓自己發自內心地認同社會制定的各種規矩甚至潛規則,這樣自己的一切行動都會被限制在一個無形的圓圈內,但因為自己原本就認同了牆壁的存在,從來沒想過要突破牆壁,那麼牆壁圍成的圓圈就是自己的整個世界,自己也不會因為經常碰壁產生不自由、被束縛的覺了。”

“…”蘇蘇的父親的確是打算憑藉這個問題看看楚仙的心沒錯,可是他現在瞠目結舌地看了眼鏡反光的楚仙半晌,才確定他的回答絕無譏諷之意,只是單純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罷了。

難道學哲學的人都是怪物嗎!

身為一個成功的商人,蘇蘇的父親當然不會這樣吐槽,不過他也充分看出了楚仙的非同凡響。楚仙的理解雖然不那麼…高尚,但卻與他這個年近五旬的“老頭子”用幾十年的人生總結出來的東西不謀而合。

年輕的時候,他也認為自己應該是自由的,而這個社會充滿了種種束縛。可是歲數越大,他就越是覺得,人要想像孔聖人一樣自由,像孔聖人一樣“從心所而不逾矩”那就只能改變自己的看法,學會接受、認同社會的規矩,而不是一直抱著抗拒、反對的心態。

也許這對於年輕人來說只是自己給自己洗腦罷了——其實他也同樣認為這是自己給自己洗腦,就和阿q神沒什麼區別。但是人活的歲數大了,就會逐漸醒悟到,人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就是人生的這個過程,如果阿q神能讓人的一生變得快樂許多,幸福許多,那也沒什麼不好的,這到底算不算是自我欺騙自我麻痺其實並不重要。

“那麼…你認為這樣到底好是不好?”

“我個人並不介意這種聰明的做法。

個人是無法對抗社會的,那麼為了讓自己活著不到窒息,就只能改變自己與社會相適應了。

孔子說‘不逾矩’而不說‘不逾道’,就可以認為他非常清楚人不能逾越的並非客觀存在的真理,而只是人類社會制定出來的規矩,哪怕這規矩其實與真理背道而馳。

這樣的孔子是很聰明的,甚至聰明得像個實用主義者。但他最聰明的地方卻是給眾多徘徊於高尚和卑鄙之間的普通人指點了一條妥協的道路,讓這些沒有勇氣捨棄人生也要堅持高尚的普通人可以‘適當’的高尚起來。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想要把所有學生都教育成道德聖人是不現實的。而社會又是大多數人說了算,那麼適當做出妥協,儘量拉攏‘大多數’,打擊‘極少數’,才能影響整個社會的觀念認識,起到‘兼濟天下’的作用。否則哪怕自己成了完美的道德聖人,也只不過是‘獨善其身’而已。

真理是客觀存在的規律,人可以否定它,卻無法消滅它。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可以不為了真理而獻身,卻不應該為了活得更輕鬆愉快拋棄真理,拋棄自己應該揹負的責任。

哪怕我因為自身的無力而選擇了隱忍,也不會為了逃避神上的無力就選擇把規矩當成真理,而是會始終將真理銘記在心,並在合適的時機將其傳下去,讓子孫後代也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人類的智慧一代代傳承下來,文明才會進步。但這智慧並不是如何讓自己這短暫的人生更加念頭通達的取巧之法,而是前人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是這宇宙間永恆不變的真理!

——但只要在妥協的同時不忘初衷,那麼人完全可以,而且應該活得更加聰明一些,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