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九十章濟南名士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德州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午就趕到濟南。可是,眼看著到了,一條大河卻擋住了去路。河水渾黃,濁滾滾,攜帶著大量的泥沙,難怪人們把它叫做黃河。這裡的黃河足有幾十丈寬,一條大木船停泊在岸邊,拴在纜繩上。天雄四人各自牽著馬上了渡船,還裝載了其他幾個客人,船伕解了纜繩,便開船了。木船進入河心,他們才發現水宛轉,連一個大的濤都沒有。蕊蓮說:人們說不到黃河心不甘,我看到了黃河也淡然,平平靜靜的,不險也不奇,全沒有龍門黃河那麼濁滾滾,驚心動魄。

天雄說:黃河就像一個人,格是多變的。黃河進入龍門,兩山對峙,黃河被擠進一個窄狹的河道里,就像一頭被關進小院裡的獅子,焦躁不安,跳躍奔騰,仰天怒吼。黃河到這裡進入沖積平原,水寬闊而平緩,就像一個情溫順的女人,哪裡還會大吼大叫呢?

蕊蓮格格地笑著:大哥可真會比方,我就像那頭被關進小院裡的獅子,亂吼亂跳;姐姐就是溫順平和的女人,任你宰割。嘻嘻…芳蓮也笑個不住:妹妹,你可真是一頭桀驁不馴的獅子!

說話之間渡過了黃河,走了不遠,小清河又橫在面前。當木船擺渡小清河的時候,蕊蓮吃吃地笑了:大哥,這小清河不但平緩,而且清澈,你又該如何比方?

天雄說:她嘛,她就像一個尚未出閣的靦腆的小姑娘呀。

眾人全都嘻嘻地樂了。住進濟南驛站,一宿無話。吃了早飯,芳蓮、蕊蓮著了男裝,隨同天雄、天傑四處遊玩。濟南真是一個泉城,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不管走到哪裡,地下都往上嘟嘟嘟地直冒泉水,大大小小的泉水,全城有幾百處,單是有名的泉水就有一百多處。濟南百姓為人厚道,自家院內的泉水,任你參觀,任你品嚐。

天雄他們看了珍珠泉、金線泉,又去看黑虎泉,在一面石巖上鑿有三個黑的石虎,泉水從石虎口裡源源不絕地噴湧出來。

偏偏有一個大戶人家張員外,院裡有一眼濟南最有名的泉水叫趵突泉,可是這個張員外為人霸道,只知道巴結有權有勢的官宦人家,就是不讓一般的老百姓進去參觀。天雄本當不打算去看趵突泉了,可是大家又不甘心失去這一次機會。於是,天雄、天傑又以特殊的身份拜見了齊州(濟南)常太守,常太守一高興,就陪同他們一塊去看趵突泉。這張員外聽了,親自到大門口接,中午還設盛宴招待,極盡諂媚巴結之能事…

果然,這趵突泉與眾不同,在一個池子裡,同時從地下往上冒著三股泉水,若碗口,狀如鼎沸,聲若隱雷,氣勢豪邁,嘩嘩的水衝出院落匯入城裡的河道去了。

走出張府,天雄就對常太守提出一個建議,像趵突泉這樣大型知名的泉水,不應該再被私人佔有,而剝奪了廣大民眾的觀覽自由,和飲用泉水的權利,應當報告朝廷,收為國有。於是,由天雄起草一份報告,常太守加以認定,連同長生不老之方,通過驛站遞給京城馬進才,轉送朝廷。過了一段時間,朝廷的批覆公文下來了,將張家院內的趵突泉劃為地方公有,付給張家一定的補償。從此,人民大眾才有了自由觀賞趵突泉風采和飲用趵突泉水的權利。這是後話,表過不提。

在遊覽大明湖的時候,遇見了一位頗有文化素養的幽默的老者,說起了趵突泉名字的來由:很久以前,那裡只是一片平地,一天晚上突然從地下發出了巨大的聲響,好像天崩地裂似的,人們早晨起來一看,那裡像開了鍋一樣沸騰了,咕嘟咕嘟直冒泉水,有人就給它起名"咕嘟泉",後來,有個文人嫌這名字俗氣,就改名為"趵突泉"。趵,跳躍也,突,猛衝也。這名字既文雅,又形象,把泉水跳躍、奔突的樣子,惟妙惟肖地顯現出來了。

天雄一看,這老者真是一個好向導,便大叔長大叔短地叫著,老者也來勁了,於是天雄便僱了一隻遊船,大家一齊坐著遊覽大明湖。湖邊綠柳拂地,湖內紅荷飄香,涼風徐徐撲面,湖水粼粼閃光,巍峨的千佛山倒映其中,增添了無限的古趣遐思。小船停靠在湖內小島旁邊,他們上島遊覽。沿著碎石小徑,來到古樸典雅的歷下亭,亭柱上鐫刻的一副對聯赫然入目: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老者說:天寶四年,杜甫、李白、高適等人邀請北海太守李邕在此飲宴遊樂,杜甫寫下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一詩,人們就把詩中的名句作為楹聯刻在亭柱上。

天傑問道:大叔,海右是濟南的別名嗎?

老者笑了:好多人也有這個疑問,其實這只是說明濟南的位置在大海的右邊,也就是西邊罷了。

嗨嗨,孤陋寡聞,孤陋寡聞。

眾人都嘻嘻地樂了,大家便坐在亭內的石凳上閒聊。天雄說:照這麼說來,杜甫與李白的往有一段時間了。

你算問對人了,我就喜歡打聽李白、杜甫這些文人的事情。杜甫的父親雖然做過兗州司馬,可是杜甫小的時候家裡已經很窮了。李白自開元二十四年,從安陸攜家眷移居東魯兗州,已有十幾年了。天寶元年,李白奉召入京,翰林待詔,天寶三年,詔許還山,在東都洛陽與杜甫相識。當時李白已經44歲,名揚天下;杜甫才33歲,嶄頭角。也許因為都是科舉未中,仕途坎坷,偏愛詩歌,才華橫溢,他們成了莫逆之。天寶四年,李白、杜甫結伴同遊濟南,同遊孔孟之鄉曲、鄒縣,後來杜甫去了長安,李白還留在東魯。

天傑興奮的:大叔,照你這樣說,李白現在還在東魯,我們要是去兗州,也許能見到他。

能呀,豈止是能見到李白,說不定還能見到他的新夫人哪!

大叔,你知道李白的家庭情況嗎?

知道,這些我太清楚了。開元二十六年,李白從安陸帶來的子去世了。後來,他的第二個子離家走了。第三任子給他生了個兒子以後,也去世了。第四任子是武則天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他們是去年完婚的,現在該過著甜的生活吧!

蕊蓮來了興趣:大叔,按照你說的算來,李白去年已經五十一歲了,宗氏有多大?他們的新婚生活一定幸福嗎?

這個?這個我真的不很清楚。不過,他們的結合倒有一個漫的傳說。李白遊玩汴州的梁園,醉酒之時即興在粉壁上寫下了一首《梁園》。宗氏看見了這首34行洋洋灑灑的長詩,疑為天人所作,佩服得五體投地。當管理梁園的人要擦去這首詩時,被宗氏堅決地阻止了,並用一千兩銀子買下了這麵粉壁,這真是"千金一壁"啊。宗氏終於和她崇拜的李白結合成為夫,你們想一想,他們的生活能不美滿幸福嗎?

眾人全都笑了:哈哈,他們肯定是甜幸福的一對哇。

他們在島上興致地轉了一圈,坐上小船繼續遊覽,而他們的心裡卻在惦記著李白和他的新婚子…後來,老者又領著他們登上千佛山,俯瞰濟南,千株柳樹綠意婆娑,大明湖水碧波盪漾,千眼清泉汩汩淌。遙望遠處,小清河水銀光閃閃,萬里黃河奔向大海…老者說:千佛山原名歷山,所以才有了歷下亭的名稱。隋朝時,在山上雕刻了六十多尊佛像,歷山於是改名為千佛山。

老者領著他們一一地瞻仰佛像,果然是佛面慈祥,佛光普照,佛手千眼,佛心向善,他們便跟著老者不住地念叨著阿彌陀佛…當他們攀援到千佛崖下的極樂時,16尊佛像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其中最高的一尊高達一丈。在這樣高大尊嚴的佛像面前,他們大氣也不敢多出幾口,他們到了自己的渺小…

晚上,他們邀請老者一起飲宴,他們推杯盞,相見恨晚,老者嘆萬分:你們真是一些誠懇的年輕人,這兩位還有點女孩子的羞澀味兒,真是可愛,可惜我們剛認識又要分手了…

芳蓮、蕊蓮聽了,暗暗地笑著。天雄抿了一口酒:唉,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謝謝大叔的熱情引導,雖然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們還是會永遠記住大叔的…

回到驛站,他們仍然興奮得睡不著覺。蕊蓮說:今後,我們就這麼扮成男裝,行動還自由一些,也省去了許多麻煩。你看,這位大叔雖然到我倆的舉動有點女人味,可畢竟是可愛的男孩子哇。

芳蓮笑的:我們這麼扮男裝,住驛站,就得打通鋪,妹妹,你的那點小心眼,以為我猜不透?

猜透就猜透,你的心思和我也一樣,還不是想和大哥親近些?

天雄說:不許再說挑逗的話語,以免擾亂民心。現在,聽我的命令,芳蓮、蕊蓮睡到裡邊去,我和天傑睡在外邊,中間用椅子隔開,井水不犯河水。現在,立即吹燈,黑摸著睡覺,誰也別想看誰…

蕊蓮嘻嘻地笑著:這就叫,眼不見心不亂嘛。

哈哈哈哈,在一陣嬉笑聲中,嚴肅的氣氛被打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