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25章大唐動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唐天子駕到,各官恭!”一個彷彿是女高音般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這是李璮宮中的宮女在唱名。因為唐朝中後期宦官干政的情況非常嚴重,所以李璮取教訓,宮中不用宦官,而是選健壯婦女為宮人,不是什麼美貌少女,就是些做活的僕婦。

而且李璮也不甚好女,後宮就是兩位皇后和四個妃子——李璮和陳德興一樣,都是雙正配置,其中一位是李翠仙的母親王氏。她是李璮的續絃,只生了李彥國和李翠仙。李璮的太子李彥簡和楚王李彥邦都是李璮的元配所出。

還有一位皇后是塔察兒的妹妹名叫霍真(也可以譯為華箏),長得有點兒,但並不難看,格也甚利,年紀又比李璮小了二十歲,居然頗得李璮喜歡。並沒有因為李璮叛蒙而受什麼影響,仍然封了皇后。

至於李璮本人,現在雖然當了皇帝,但是依舊沒有什麼架子,和什麼人說話都和和氣氣,好像一個忠厚長者。和他的孃親滅門師太絕對屬於相反的脾氣。

聽到李璮到了,李璮的三個兒子互相看了一眼,連忙起身,太子李彥簡還高聲道:“都仔細些,站好班次!”將領們嗡的一聲亂紛紛的四下歸位,還你撞我我碰他的亂了好一陣子。這李璮為人忠厚,下面的人自然不怕他,做事情就難免鬆散了。

李家諸將才按品級站好班,就看見李璮和王文統兩個人有說有笑從一張屏風後面轉了出來。將領們紛紛跪下接,一張張熱切的面孔都抬了起來。就看著李璮。

李璮朝著麾下諸將淡淡一笑,一一掃視過來。慢騰騰的一揮手:“坐。都坐吧!”李璮以復唐自居,所以他這裡官員上朝是可以坐的。不是坐椅子而是坐墊子,理論上要跪坐,不過實際上都是比較舒服的盤腿而坐。至於唐朝的蹈舞大禮,一幫山東老農民也不會跳,就馬馬虎虎跪一跪了。

李璮自己和王文統,還有李璮的三個兒子也是跪坐,不過他們的跪坐姿勢非常標準,顯然是練過的。

看到眾將都坐踏實了,李璮臉上堆出了微笑。說道:“河南道行軍大總管史天澤上表,說是願意替朕掃平河朔,驅逐蒙古!”老李說話的時候,臉上的笑意是怎麼都遮掩不了啦。原來的蒙古漢侯當中,就數史天澤和劉黑馬兩人最能打。而史天澤允文允武,才幹猶在劉黑馬之上。現在劉黑馬已經死了,史天澤又投靠大唐。看來中原已經非唐莫屬了!

聽到這話兒,下面的眾將也都笑逐顏開。史天澤一旦完全倒向大唐,那麼鄧州董家。順天張家也看到跟著一塊兒倒戈。而史、董、張三家都是能打的漢侯,三家擁有的總兵力不下六七萬。加上李璮目前兵馬,二十萬唐軍已經有了。而且還得到了史天澤、張柔和董文蔚這樣的將帥!

李璮笑的看著大家,“太后昨也回宮了。她老人家在普陀山和明王談妥了…宋國由明王牽制,明王的水師在十天前已經佔領慶元府所屬的舟山島了!

此外,明王還答應在今秋出兵掃蕩遼西、漠南和遼中。替咱們大唐牽制住蒙古東道四王!”

“兒臣替父皇賀!兒臣請戰!”

“有陳明王牽制蒙古東道諸王,我大唐此戰必勝無疑!兒臣替父皇賀!兒臣願為前驅!”

“父皇。兒臣願為前驅,率兵直搗京兆府!”李璮的話音方落。三位李公子就幾乎同時跳起來請戰,聲音極大,彷彿互不相讓。

李璮微微苦笑,他有許多兒子,比較有本事的就有三個,可是皇帝寶座就一張。

不過苦笑只是一閃而過,換上的又是一張信心十足的笑臉,李璮道:“長安、洛陽乃是吾大唐帝都,益都只是行在。如今史天澤已經實心歸附,朕當先還都洛邑,再與蒙古會戰與崤函之地!”底下嗡的一聲,雖然洛陽是大唐故都,但是早已經破敗了幾百年,昔大宋端平入洛時,洛陽幾乎是空城,遠遠沒有李璮經營多年的益都繁華。而且洛陽雖然地勢險要,依河傍山,但是距離忽必烈的大本營京兆府畢竟太近。洛陽以東又是無險可守的大平原,萬一塔察兒等蒙古東道四王棄了遼北和遼西的老巢,走漠南、燕雲南下,那就有可能會切斷洛陽和益都的聯絡!

李璮當然知道屬下在擔心什麼,他緩緩一抬手,慢慢兒地道:“北面事爾等不用擔心,朕會遣使明都,請明王儘速攻拔開平。開平控扼金蓮川草原,乃是統御漠南草原之本,是忽必烈、塔察兒所必救!若明王想成為外之主,取大遼昔之勢,那開平便是大明夏捺缽的所在了。”

“捺缽”是契丹語行在所的音譯。雖然陳德興不會學契丹人搞四個捺缽,夏秋冬按時輪迴,但是建立一個統御漠南草原的大據點還是很有必要的。而開平城就是這麼個所在,只要拿下開平,大半個漠南草原就都在陳德興兵鋒之下。這樣肥沃的漠南草原東部就不能成為蒙古人的冬季場了。同時,陳德興在遼東的據點瀋陽又能成為掃蕩大興安嶺以東草原的據地,那裡同樣是東道四王的冬季場。

失去了兩大冬季草場,蒙古人在蒙古草原東部就難以立足。要麼西遷,要麼在開平——瀋陽一帶和陳德興會戰!

無論蒙古人如何選擇,對陳德興都是非常有利的。

聽老李這麼一說,眾將都是一笑。想想塔察兒等四王也不會不管自己的冬季場被陳德興控制,而出兵中原的。眼下已經近秋季了,冬天可是眨眼就到的。要是沒有個草場安頓,他們的牛羊馬匹能過一冬?

李璮笑的看著大家,伸手點著自己的愛子李彥國:“南山…”李彥國早就躍躍試了,站起來躬身行禮,聲音極大:“兒臣在!”李璮笑道:“你妹妹翠仙如今的明王正,明都府就你說去吧。待從明都回來,你便和你一起留守益都。”

“兒…兒臣遵旨!”李彥國自然不情願,可是父命難為。而且他也知道,他老爹是有意支開他,不讓他參戰立功,省得變成個“李世民”李璮緩緩道:“咱們現在已經改行府兵制,有八衛百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算算額子,10萬多差不離。再加上依附咱們的濟南兵、徐邳兵、河南兵、順天兵、鄧州兵。就是不下20萬眾!這次府兵動用一半,金吾衛、左武衛、右武衛,領軍衛全都出動。加起來就是馬步五十來個軍府(李璮的府兵和唐朝也不大一樣,並不是兵將分離的,軍府都尉也要領兵出征,不過軍府出征時一分為二,在駐防之地還會留下部分官兵,保持軍府建制,以便繼續訓練和徵招後備軍),每府的長征健兒都補到1000,有缺額的調另外四衛的府兵補齊。5萬銳,就全部在你們手上了!”隨著李璮不緊不慢地說話,兼領金吾衛上將軍李彥簡,左武衛上將軍李雄,右武衛上將軍曆元帥,領軍衛上將軍田師都都肅然起立,大聲應諾。四人出列排成一排,一齊躬身:“臣等願為陛下掃蕩胡虜,興我大唐!”

“二位到了臨安,一定要小心行事。錦衣衛給你們單獨布了個聯絡點,臨安紀家巷的齊福客棧,掌櫃莫寡婦和跑堂呂小猴都是我們的人。”錦衣衛頭子劉陽這個時候正在送客,在舟山島上一處不起眼的漁村碼頭上送客。被送走的是正在遭受錦衣衛“追殺”的昌國名士鄧秋忠和他的弟子白展基。

昌國鄧表面上看是垮了,超過10萬畝土地被沒收——就是因為鄧家上下鐵骨錚錚,誓死不願附賊!而鄧家的要人,不是“放”遼東去開礦,就是軟昌國,閉門不出。只有鄧秋忠在他的弟子白展基的幫助下逃亡…還好,他們不是空手逃亡,鄧家在大陸上還有產業,還在某處產業中藏了10萬貫銅——藏銅是這個時代免費的,士大夫們有了錢就喜歡在家挖個坑埋了,所以鄧家在大陸上的莊子裡藏銅是不奇怪的。

有了身份,有了銅,還有了和組織單線聯繫的渠道。鄧秋忠和白展基的特務活動就可以開展了。

而兩個特務在臨安的主要任務其實也不危險,並不是刺探大宋的機密情報,而是唱高調呼籲變法復禮,給大臣賈似道不斷的找麻煩。

“下官一定牢記判官囑咐,到了臨安定會小心行事的。”鄧秋忠躬身行禮。

劉陽點點頭,又道:“好的,那某就送你們到此了,再要見面當事吾大明入主江南之時!到時候二位就是開國功臣,明王殿下的賞罰素來公平,凡是立功必然有賞,二位伯爵子爵的前途肯定是有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