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碗上京大逃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據哨兵回報,只見滿山遍朝都是騎兵,速度極快!最多還有一頓飯時間,便可到達上京!”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殿裡三人方寸大亂!不是說沈王在龍化把宋軍全殲了嗎?怎麼還有“滿山遍野”的騎兵在向上京開進?難道宋軍來了兩支?
“這,這如何是好?二位大人,這宋軍是怎麼來的?”小皇帝驚恐難安,失聲問道。他怎麼也想不到,遠在數千裡之外的漢人,竟然能夠突然出現在上京。大臣們不是常說,總有一天,要把自己到南方去,住在漢人皇帝金璧輝煌地大宮殿裡嗎?
完顏宗翰沉不語,上京本有十餘萬銳馬步軍,但完顏亮政變之後,為防軍中將領不服,再生變故,藉口蒙古人蠢蠢動,將多數兵力調到西北邊境,防備蒙古。此時,上京僅有守軍三萬餘人,且大多駐紮在離上京二十餘里之外的軍營裡。
當時自己就反對,京都重地,自然應該重兵防守。雖說宋軍絕無可能打到上京,但有備無患總是沒有錯的。沒想到啊,成也完顏亮,敗也完顏亮,他拿二十多座城,換來了宋軍撤兵,解除金國的威脅。卻趁此機會。發動政變,篡權犯上。
“聖上!臣認為,太后與聖上,應該馬上離開上京!前黃龍府暫避一時!等宋軍退去,再回到上京不遲!”完顏宗翰又提出這個問題。這樣一來,既可能避開宋軍,又能脫離完顏亮的掌握,一舉兩得。
小皇帝沒有主意,一聽有地方可以逃,連連點頭:“既然如此。那就…”
“不可!都城豈能放棄?女真人怎能不戰而逃?上京有守軍三萬,糧食品充足,守上半月不成問題!沈王就在龍化,一天就可以趕到!聖上萬勿聽信讒言!”瓜爾成都是完顏亮忠實的奴才,他豈會放走太后與皇帝?
“三萬守軍?我問你,軍隊在哪裡?在城外二十里處!等通知軍隊進城,宋軍早就打進來了!難道你要陷太后聖上於萬劫不復之地麼?你是何居心?”完顏宗翰聲俱厲。
底下兩位大臣爭得不可開。上頭的小皇帝聽得心頭著急,突然放聲痛哭。可剛哭沒兩聲,他又停住了,因為他看到完顏宗翰突然出刀,橫在瓜爾成都的脖子上。
“皇帝是國家地本和象徵!不容任何閃失!你必須馬上發出軍令,讓上京軍隊保護太后與聖上前往黃龍府!否則…”
“宗翰大人所說極是!瓜爾成都。你就發軍令吧,上京暫時放棄。待宋軍退去,朕與母后一定回來。”小皇帝從旁幫腔道。
那瓜爾成都眼見完顏宗翰發了怒,刀又架在自己脖子上,心中暗思,若是不從,他一刀斬下,我這條命就不保了。還有,海陵王剛剛得勢,所依靠是沈王兀朮的軍隊。上京守軍並非沈王嫡系,所以才被四處調離,分散開來。此時,上京守備空虛,宋軍來意不善,萬一有個閃失,太后與聖上有個不測,那當真不妙。
不如順從他們地意思,反正得有兵部的明令,軍隊才能調動。自己是兵部侍郎。只要把皇帝帶在身邊控制住,不怕黃龍府那些人作亂。說不定。不等到了黃龍府,沈王就已經把這支宋軍擊潰了。
想到此處,他點頭道:“罷了!既然聖上執意如此,臣遵命就是!”完顏宗翰一聽,立即收刀,不顧不得什麼君臣禮儀,飛快竄上殿去,把身子一轉,蹲了下去:“聖上!事態嚴重,臣揹負聖上出宮!”小皇帝巴不得,馬上趴到完顏宗翰背上,後者背起他來,竄向殿外,邊跑邊說道:“瓜爾成都,你馬上讓人去宮裡接太后,直接出東門往城外軍營裡趕去。並分頭通知在京大臣,不許攜帶財物細軟,只帶家眷…”完顏宗翰這樣說,是有深意地,如果消息一洩,上京馬上就會大亂,到時皇室,大臣,百姓都會蜂擁而逃,反而不妙。
都眼望著他揹著皇帝奔出了宮殿,狠狠一跺腳:“嗨後宮,去接太后。
此時,上京仍舊一片安寧,街上的行人仍舊如往常一般,閒庭信步,誰也沒有預料到,一場滅頂之為,正漸漸降臨。
“咦?那不是胡沙虎將軍嗎?他不是被解除軍職了麼?怎麼又穿上戎裝了?”有百姓在胡沙虎府前發現他全副武裝,在衛兵保護下奔出府來,翻身跨上戰馬,手執兵器大聲叫道:“快快快!什麼也不要帶!快走!”隨後,幾個女人驚慌失措的跑出府來,也爬上戰馬,跟著胡沙虎,一溜煙的向東門奔去。不僅僅是胡沙虎一家,整個上京城裡,許多大臣們都在作著同樣的事情。百姓們可是破天荒頭一遭看到這樣的奇事。
許多朝廷大臣攜帶家眷,通通都在往東邊跑。想必是走得太急,有些女人胡亂帶了些財物,卻因為戰馬顛簸,丟得滿街都是。百姓們一見,紛紛上前搶奪。東門一帶,好不熱鬧!
“看吶!太后!”有人大聲吼著。
太后是何等尊貴地人,老百姓寧願放棄搶奪滿地的金銀,都直起身來觀看。只見太后同樣騎著戰馬,領著許多王公貴族,皇室宗親,在衛隊的保護下,匆匆出了東門。而且,不時有哭聲傳出。
東門的人,越聚越多,連城門也給堵住了。後來的大臣們無法通過。竟然下令讓衛士用武力驅趕百姓,一時哀聲四起,百姓四處逃竄。原來安寧的上京城,突然之間變得詭異起來。
百姓們疑問滿腹,太后與大臣們,為何如此緊張?又為什麼都向東走了?他們要到哪裡去?為何好端端的京城不呆?
上京城並不大,消息傳得很快,不一會兒全城地百姓都知道了這件奇怪地事情。大家互相通著消息,這個看到開國國相的長子完顏宗翰揹著皇帝竄出皇宮,那個又看到尚書省的大人們像喪家之犬似的從衙門裡跑出來。上了馬就發瘋似的往東邊跑。
今天是什麼子?怎麼發生這麼多怪事?
在上京城西,已經沒有多少行人了,大家聽說東門那邊地地上,散落了很多金銀珍寶,紛紛奔向東邊,只留下守城的軍士拄著槍在看熱鬧。反正當兵吃糧,上面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至於上面地人在想些什麼,幹些什麼,不是他們能夠知道的。
“哎哎,列隊站好!鬆鬆垮垮,成何體統?”一位下級軍官訓斥著他的士兵。士卒們趕緊回到西面列隊。按說此時。已快到正午,可今天天氣怪異。早上地時候,還見了一點陽光,可現在,卻是陰雲密佈,幾乎要將上京城壓垮。
士卒們回到崗位後,這位下級軍官解下刀,就地坐了下來。剛才,負責城防的將軍突然匆匆離開,什麼話也沒有待。城防將軍的職務非常重要。他怎麼擅離職守?現在到了正午,應該是查崗的時間了,他一走,這事誰去幹?
今天是怎麼了?天氣這麼怪,人也這麼怪,奇了。
“將,將,將…”身前一個士卒突然結結巴巴的叫了起來。
“將什麼將?”這位軍官問道。
“您,您看,那。那邊是…”那士兵回過頭來,臉上是一片難以置信的神。
軍官疑惑地皺起了眉頭。一邊起身一邊問道:“你看到鬼啦?大驚小怪!”漫不經心地將刀系在間,往前踏出兩步,靠著城牆向西望去。這位軍官臉上的神情馬上凝結住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閉上眼睛,再度睜開,看了一下,又拿手使勁了,再往西看!沒有錯,那是騎兵!
沒聽說今天的兵馬調動啊,這支騎兵是誰派的?上京城衛戍軍不在駐紮在城東二十里外麼?自己的弟弟就被調到那裡去了,聽說是海陵王的意思,城內不能留太多地兵馬。不過私下裡,戰友們常常偷偷議論,聽說是海陵王幹了不軌的事情,怕軍隊反對他,所以把原來地守軍統統調開。
上京西面地城樓上,許多女真將士都靠著城牆往西望,眼看著那支騎兵越來越近。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哪怕是腦袋裡閃一下,認為這是宋軍。只是暗自思量,不會又是誰像前些時候沈王那樣血洗京城,大肆逮捕誅殺大臣吧?這兩年,大金國可真夠亂的。
上京!前面就是上京嗎!那真地是上京嗎!
韓毅已經清楚的看到了上京的城牆!他幾乎動得要哭出來!是的,是動得想哭!雖然這次行動是他一手策劃的,但他自己也沒敢想,真的能打到上京來!這是金國地都城啊!我韓毅帶領數萬漢家兒郎,在金國的境內,縱橫兩千裡!大宋鐵騎,第一次踏進了金國的領土!而且已經兵臨上京城下!
這座城裡,有金國的皇帝,朝廷機構,文武百官,這裡就是金國的心臟!大宋開國百餘年,不,中華有史四千餘年,中原王朝,長久的經受著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脅。
曾記否,秦漢時期,匈奴犯邊,殺我同胞,奪我財物,始皇武帝,雷霆一怒,派遣大軍深入草原,遠逐匈奴。留下了許多如繁星般閃耀的名字,蒙恬,衛青,霍去病,還有那句傳千古的名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南北朝時期,中華大土,野獸橫行,一個讓漢人永遠銘記恥辱的歷史時期,五胡亂華。數以千萬計地漢族百姓被殘殺,我們的國土在異族地鐵蹄下顫抖。一位殺神橫空出世,發佈殺胡令,號召中土英雄,奮起反抗,他叫冉閔。
天佑中華,盛唐崛起,突厥蠻夷妄圖以螻蟻之力而撼泰山,大唐天子長鞭指處,兵猛將,蹈死不悔!東西突厥接連被滅,蠻夷匪首被俘至唐,從此在中華天子腳下,以歌舞討歡心。
至大宋開國,蒼天不公,中原王朝,累敗於北方。割地賠款,屈辱難當,血男兒,無不扼腕嘆息,空恨報國無門。
而今天,我韓毅,帶領大宋王者之師,北上草原,縱橫馳騁兩千裡,蠻夷巢已經在望,今天,我韓毅要在上京,讓敵人的血來洗刷國家民族的百年恥辱!中華萬歲!大宋萬歲!王上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