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此困無計可消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陛下,徐州密奏。”謝道清再次打斷了趙與莒與傑肯斯凱的談話,這一次趙與莒嘆了口氣,略帶歉意地向傑肯斯凱道:“貴使先請回館驛,朕有國務須得處置。”徐州密奏是趙子曰報來的,先是就自己擅入金國疆界傷人請罪,不過這請罪之條趙與莒沒有細看,莫說金國領土在趙與莒眼中與宋國領土沒有什麼區別,就是其餘國度,又有何不可?
他雖然沒有霸道得如穿越來時的某國一般,認為其穿著花褲衩的士兵有權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保護“人權”但也不會自得以為自己的忠勇之士偶爾進入一次他國土地便是擅啟邊釁。他關注的是接下來的內容,趙子曰在奏章中說到,他將收買金國邊將,轉送金國逃亡人口,並向趙與莒請求授權。
除此之外,趙子曰還說道,金國百姓逃亡成風,足以證明金帝完顏守緒模仿大宋推行的變法並未起到多少成效,而且蒸汽船到汴梁引起的震動,也證明金國已是人心惶惶一觸即倒了。
他言下之意,便是認為伐金時機已到,趙與莒看到此處,搖了搖頭。
雖然臺莊大捷之後,北伐的呼聲又高漲,但大多還停留在國子監太學生嘴上,臨安市民對此裝聾作啞,那個時候趙與莒便明白,除了年輕血熱易衝動的太學生外,大宋的士大夫階層和市民和自耕農階層,對於北伐中原之事還是不夠支持。市民、自耕農擔憂的是,雖然天子承諾永不加賦,但官府說話不算數是一向以來的習慣,打下中原之後,數百萬近千萬中原遺民便需要賑濟,而這賑濟之錢糧。自然是要他們這些百姓承擔。官僚士大夫擔憂的不僅僅是加賦…因為此事對他們幾乎沒有影響,他們擔心的是,如今天子的威望已經使得大宋朝堂上失去了平衡。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中的天子這一邊過於沉重,而士大夫已經顯得輕飄飄地,若是天子再收復了中原,聲望遠勝太祖太宗,漢武唐宗甚至都有所不及,那樣的話皇權必定會膨脹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他們這些士大夫便會連現在勉強地平衡都無法維持住。
筆此。雖然來自求的力量對於中原故地的礦山、人口、土地都很興趣,可是趙與莒還是遲遲不願北伐。
而且此時北伐,士大夫、舊軍隊都不會支持,只能動用求的兵力財力,勝利之後求實力也會消耗殆盡,中原地方會靡爛得不成樣子,那時趙與莒手中便沒有可以同這些舊勢力抗衡的力量,更沒有力量去重建中原,結果必然是便宜了朝中的官僚士大夫們。
打一塊地方,吃一塊地方。再打一塊地方,這是趙與莒的策略。在他看來,京東、淮北如今就是一個榜樣。待再過兩年,求將這兩塊地盤消化得差不多了,自然而然可以去吃下河北、山陝,最後才輪到中原。
現在京東、淮北有近百萬戶、三百萬口,求地實力可以將之消化、改造過來,消化完畢之後。再憑著這三百萬人力,又可以去消化改造千萬人口的其餘地方了。
“崔卿看過之後有何想?”將密奏與崔與之。趙與莒閉著眼睛思索了好一會兒。待估計崔與之差不多看完後問道。崔與之與一般士大夫不同。雖然他們本利益仍是一致地。但這個老頭兒地眼光還在。看得較遠。
“這位趙副使心思急切了些。”崔與之老臣滑。趙子曰言下之意他如何不知。他只是淡淡說了一句急切。便不肯再多點評。反倒談起對待金國逃民之策來:“陛下。金國逃來這許多人口。其君臣上下豈有不知之理。還請陛下敕令淮北總管與近衛軍、忠衛軍。須得加緊戒備。免得金國君臣狗急跳牆才是。”趙與莒奇道:“崔卿以為金國君臣會狗急跳強?”
“金國雖是名為變法。實際上其國無法可變。國狹人少官多兵眾。再如何變法。也變不了這大局。”崔與之振作起神:“陛下。此局非人力可解。女真貴戚何其眾也。蒙胡南侵之時。他們逃至中原。都須得百姓供養;金主完顏守緒號為明君。也頗想振作。多次下詔節儉。卻嫌汴京中宮室狹僻。未恤民力而先營宮室;金國連年征戰。養兵百萬。其中不耕不穡之兵四十萬;且連著數年災荒。金主雖下詔賑濟。官庫中卻無粒米可調…”崔與之滔滔不絕地說地是金國地劣勢。他幾乎是一口氣說下來。顯然平裡沒少琢磨這些。他說得確實不錯。蒙胡被大宋擊潰之後。金國看似上一口氣。甚至還收復了不少故地。出一番“中興”模樣。但實際上。金國只是由“猝死”轉為“慢死亡。”它們目前處地危局。與原先歷史上大宋在苦守襄陽時地模樣頗為相似。而且。比起那個歷史中大宋更慘淡地是。它無論在領土、人口上。都相差甚遠。
這種情形下。莫說完顏守緒只是號稱英主。便是他也被穿越者附體。也本無葯可解。
“卿思慮甚周,以卿看來,這收容金國逃民之事,做得還是做不得?”
“自然做得,我大宋與金國會盟要約之中,並無處置對方逃民條款,便是有,這盟約既是人簽得那也是人改得。”崔與之笑道:“陛下在等老臣此話吧。”趙與莒與他會心一笑,金國的命運,便在二人談笑間決定下來。
政治和平、軍事威懾、經濟脅迫,這是對金國地策略,政治上趙與莒決定暫時繼續與金國保持現在的友好關係,他在處理大宋內部勢力時,需要有一個外部威脅作為籌碼;軍事上要保證金國不敢輕易與大宋開啟邊釁,故此除了收買金國駐邊將領之外,趙與莒還指示秦大石,多邀請金國將領參觀大宋的軍事校演,不要怕被他學了去。以金國如今地財力,便是學了去也沒有可能象近衛軍、忠衛軍那般有蛋有保持足夠的營養用於訓練,而在金國邊將和使者面前展示近衛軍、忠衛軍戰力。足以讓金國上下打消僥倖心理,在與宋國涉時也不敢忤怒宋國;經濟上的脅迫才是重中之重,一則通過技術優勢,大量向金國傾銷產品,破壞金國的小農經濟,二來通過“六娘小路”將金國勞力納過來,三來通過對金國地糧食出口。使得金國在經濟上對大宋產生依賴,便於今後直接將金國納入趙與莒直接控制的勢力範圍。
“此羊祜滅吳之策也。”詳細討論了細節之後,崔與之嘆息道:“陛下深謀遠慮,實是天縱英主。”
“崔卿又瞧著朕什麼東西想要了就直說吧,莫亂拍馬。”趙與莒板起臉來,絲毫不給他面子。
崔與之微微有些尷尬:“臣在陛下心中,竟然如此不堪?”
“卿不輕易誇讚朕,若有誇讚,必有所需。”趙與莒警惕地看著他:“這不是朕多疑,實是卿此前劣跡斑斑!”
“陛下如此說來。臣若不向陛下討什麼東西,豈不白背了此罵名?”崔與之捻著鬍鬚想了好一會兒:“陛下,那個大食人送來地書籍。若是譯出來,能否送臣一套?”
“八字還沒一撇地東西,你倒先掂記上了!”趙與莒怔了怔後大笑:“到時朕要影印出來,大宋每一所書院學堂裡都放上一套,送你一套又有何妨!”
“如此臣便多謝陛下厚賜了。”崔與之抿著嘴巴:“臣向來有錢便花,到時未必有這錢鈔買一套來。這一套全部加起,總得幾百貫吧,當得臣一月薪俸呢。”
“少給朕哭窮,國朝待丞相優厚,歷來少有,你一個月三百貫,那是實實在在賺得的,朕還一文錢的薪俸都沒有呢!”趙與莒道。
“陛下若是要薪俸也不難,只須將內庫的錢拿出來。臣敢擔保。魏了翁會興高彩烈地給陛下發放薪俸。”崔與之也開玩笑道。
趙與莒嘿嘿笑了聲,崔與之說的話一向是半真半假。他這老狐狸,當他一本正經說話的時候,很有可能只是在說件本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他笑嘻嘻地若無其事時,卻很有可能在講真心話。
象方才這一句,十之**便是他地真心話,趙與莒內庫錢太多,多得連他自己都想方設法地花銷掉,在他手中時,當然會儘可能將這錢用在最需要地地方,可以後君主手中則未必了。而且國家百廢待興,要花錢地地方有許多,崔與之、魏了翁等人,都是巴不得錢袋子牢牢掌握在士大夫手中,這樣便又有一件可以制衡天子的利器。
趙與莒能凌駕於士大夫之上,成為本朝以來最強勢地皇帝之一,無它故,一則手中有錢,二則手中有兵耳。
“崔卿,朕過些時會去太學一趟,看看太學還缺些什麼。”趙與莒道:“朕會微服前往,先告之於崔卿,旁人便不驚動了。”
“官家便是欺臣年老,聽得不真切,若是換了旁人,不馬上諫止才怪!”崔與之又玩笑道:“白龍魚服,民間話本雖是贊之有加,但帝王天子之身,國運之所繫也,陛下還須謹慎的好。”
“朕會小心的。”趙與莒搖了搖頭:“這些太學生力過剩,朕令他們去鄉野採風,十人中倒只有一二人肯去,留在臨安酒樓裡吃喝打架,倒是越發厲害,朕要好生懲治一番!”
“這還不是陛下鬧的。”崔與之心中腹誹,但這句話卻沒說出來。趙與莒所說太學生吃喝打架之事,發生在前幾,兩夥好為大言的太學生在酒樓裡起了衝突,這次不是群英會,沒有霍重城那般好說話,結果被扭送見官,都得灰頭土臉。這讓趙與莒也很是不快,他希望這些太學生多些血,而不是血氣,多行動而不是多行兇。
“卿別無異議,那此事便如此說了,後有諫官說朕,卿得出面替朕接下來。”趙與莒不管他心中如何想,有些無賴地說道:“若是再無它事,卿可退下了。”
“臣原是想進宮見見皇子公主的,聽聞官家到得這天章閣,才跟了過來,如今還要隨陛下去拜謁皇子公主呢。”崔與之笑道。
“你這老兒,公主每每見了你,都要扯你鬍鬚,你還樂此不疲!”提起自家地兩個孩兒,趙與莒明顯高興了許多。
二人去宮中不提,傑肯斯凱回到館驛,一路上,大宋皇帝對他的許諾仍然纏繞在他耳中,讓他神魂顛倒不能自拔。
他知道大宋那些華美的綢緞能夠在大食乃至更遙遠地歐洲賣出什麼樣的價錢,也知道如果自己真正控制了三年大宋綢緞對大食的出口權,能夠獲得什麼樣的利益。他本無須回到大食,他的那些同鄉兼同行們便會踩破他的門檻。
這個消息讓他興奮得無法入眠,輾轉許久之後,他又爬了起來,點亮馬燈,提起水筆…他猛然間意識到,除了絲毫外,象是馬燈、水筆還有其餘許多大宋朝物產,都可以販運至大食與歐洲去,而且肯定賺上大錢。
但賺那麼多錢有何用,如今巴格達城,正處於蒙胡威脅之下,自己來時已經是岌岌可危,回去時還不知巴格達城有無被攻破!
“回去運一船…兩船書來,然後留在大宋,就留在這臨安城,比之去那個風雨飄搖地巴格達城要安穩得多了!”傑肯斯凱暗暗下定決心。
拿定主意之後,他開始在紙上細細記錄自己今天的經歷,這是他的一個習慣,當記到自己在大宋皇宮中的見聞時,他不無誇張地寫道:“此殿之大足容千人,壯麗富瞻,於我所見中誠無出於其右者,頂瓦上釉,作五彩之,晶瑩如玉石,於光之下,光輝燦爛宛如天境。”
“宋國皇帝,英武年少,大方賢明,求知若渴,竟以宋國三年綢緞專賣之權,換取巴格達諸大學、圖書館藏書,見識之遠,世莫能及也。”
“此國必長遠,其君遺澤,傳諸百世。”注1:完顏守緒在汴梁修宮殿之事為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