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開張大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天剛亮,除了姜華和姜梨花外,包括姜小虎在內所有人都起身了。大家把昨晚剩下的飯菜當做早飯草草吃完,就開始幹活兒了。
姜老爺子、姜小虎和趙永忠父子三人,負責把桌椅板凳和鍋碗瓢盆這些傢伙事兒分別搬上兩輛手推車,運到鋪子裡去佈置。
原本姜家只有一輛運魚的小手推車,這車運些鍋碗瓢盆這種小物件還成,運桌椅板凳這些大傢伙就不行了。雖然姜老爺子和趙永忠都說實在不行,哪怕自個兒辛苦些扛過去也成,就不用買新車了。可趙四娘考慮再三,還是堅持讓姜老爺子在訂購桌椅板凳的時候,把大手推車也給買了回來。開吃食鋪子本就辛苦,可不能為了省幾個錢就把人給累壞了不是?
姜氏、姜月娥和趙三娘仨人則帶著前一天泡好的黃豆去公用石磨那兒磨豆漿。
趙四娘就開始和楊氏一起和麵。她打算把面和好後帶去鋪子,客人要是點面,就可以直接開始拉麵或是擀麵。
她倆剛把面和好,姜氏就提著一桶豆漿進來了。於是她們便開始做豆腐腦和豆腐。
為了引客人上門,她們家鋪子在第一天推出了半價豆腐,估計會有不少人上門來買,所以決定今天多做點。因此趙四娘把在鍋裡燉了一晚上的肚肺湯盛進木桶裡,把兩個灶臺全都空出來做豆腐。
可即使是兩個灶臺火力全開,由於做豆腐比較費工夫,等到全都做好了,趙永忠和趙三郎已經從鋪子裡回來,站在一旁等候多時了。
接著大家就把足足裝了兩桶的肚肺湯和一桶豆腐腦,以及三板豆腐一起搬上手推車,讓趙永忠父子拉去了鋪子裡。趙四娘和姜月娥也隨車同去。
到了面鋪的時候,趙四娘看到官道上已經有不少人在走動,發現這兒新搭了一個草棚,時不時有人停下來往裡張望。
和姜家一樣,面鋪裡也安著兩個灶臺。於是趙四娘立即讓趙永忠把肚肺湯倒進一個鍋裡繼續燉,讓趙三郎把另一個鍋也燒熱,將昨晚就已經滷好的肥腸倒進鍋裡乾煸。
一時間面鋪附近飄滿了讓人垂涎滴的幹香,引來不少路人駐足觀望。
一會兒工夫,肥腸就炒好了。趙四娘將它盛起後,把鍋刷乾淨,再往裡倒上大半鍋清水,讓趙三郎接著燒。
這時肚肺湯已經重新燒開,趙四娘掀開鍋蓋,一股濃郁的香氣頓時從鍋裡飄了出去,伴著剛才的幹香,更是誘人,已經有不少人圍在面鋪門口,詢問他們家在做什麼吃食這麼香。
“咱們家開的是面鋪,剛剛大家聞到的是咱家的麵湯和現炒的乾煸肥腸。大夥兒要不要進來嘗一嘗?”姜老爺子笑道。
雖然味道很香,可大家只是圍觀卻沒有人真正掏錢買,姜老爺子心裡有些著急了。
“各位叔叔伯伯,雖說咱家的白麵麵條四文錢一碗,三和麵麵條三文錢一碗,可咱家的麵湯能單賣的,和這乾煸肥腸一樣,都只賣一文錢一份兒,包您吃了一會還想吃第二回!”只見趙四娘一邊笑說著,一邊用托盤托起一碗肚肺湯和一碟乾煸肥腸展示給眾人看。
眾人見碗裡的湯澤純白,襯著翠綠的青蒜花,甚是誘人;碟子裡的肥腸泛著油光,香撲鼻,更是令人食指大動。
“這些真的只要一文錢一份兒?”一個背上揹著竹簍的中年漢子問道。
趙四娘見他手上還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那孩子像扭糖似的纏在那漢子身上,正嚷著要吃。
“當然了!叔叔,您帶著孩子走了這麼長的路也累了吧?趕緊進咱家鋪子歇歇腳,喝口咱家的麵湯解解乏!”趙四娘笑著招呼道。
“成!那就來一碗麵湯和一碟子這個啥肥腸!”那漢子往趙四孃的托盤裡放了兩文錢,領著孩子進了鋪子。
趙四娘直接就將托盤裡的湯和菜,送到那漢子坐著的桌子上。
其他人見兩文錢真的能吃到這樣的好湯和好菜,也紛紛掏錢出來。他們中間,有兩樣都要的,也有隻要一樣的。
這時喝著麵湯的人忽然驚喜地發現,湯里居然有,嘗著不像豬,嚼著卻比豬還要香,大呼好吃。
有了這樣的活招牌,鋪子裡的生意自然更好了,不一會兒,面鋪的座位就滿了大半。
“咦?阿華他爹,你家生意這麼好呀?那豆腐還有嗎?”一個手上端著只碗的的老婦人問道。
正忙著收錢的姜老爺子轉頭一看,原來是同村張大貴的孃親劉氏。她的兒子張大貴就是昨天幫著搭草棚的人之中的一個。
“有!有!”姜老爺子忙笑道,轉過身打算喊趙四娘去給劉氏切豆腐,這才發現趙四娘正在給客人擀三和麵麵條。
再看趙永忠正忙著給客人打湯打菜,趙三郎和趙四郎兄弟倆一個負責跑堂,一個負責收拾桌子,也忙得不亦樂乎。就連最小的姜小虎也坐在灶臺後面看著兩個灶。
沒法子,負責收錢的姜老爺子只得親自出馬。他從劉氏手中接過碗,飛快地跑到放豆腐的案邊,這時他才驚喜地發現,未雨綢繆的趙四娘已經把一板豆腐切成了十六塊,於是他拿起一塊,裝好之後又把碗遞給了劉氏。
“大貴他娘,好吃下次再來!”趙老爺子笑道。
“平時吃可吃不起喲!聽說今兒賣一文錢一塊,才跑來買的。”劉氏嘆道。說罷,遞給姜老爺子一文錢,徑自去了。
“啥?老人家,您家豆腐就只賣一文錢一塊?”坐在姜老爺子旁邊喝湯的一個客人,雖然看得分明,那老婦人確實是只給了一文錢就端走了一塊豆腐,可還是不敢相信,太便宜了呀!
“平時當然沒有這麼便宜,今兒是咱家鋪子開張的子,所以豆腐半價,只要一文錢一斤!小兄弟,你要不要也來一塊?下次來就是兩文錢一斤啦!”姜老爺子勸道。
“哎呀!不曾想今兒有這等好事。我是去鎮上修農具的,一沒帶碗,二沒帶籃子,買了沒地方放呀!”那客人嘆息道。
那客人沒帶碗或籃子,可其他客人有帶籃子的,甚至有原本就打算去鎮上賣豆腐隨身帶著碗的,聽說今兒半價,忙掏出錢來買豆腐。
路過的人聽說了,也紛紛進來買上那麼一兩塊。他們中有不少人,原本只是想進來買豆腐的,可見坐著的客人一個個吃得津津有味,也就叫上一碗麵湯或是乾煸肥腸解解饞。
不一會兒,三板豆腐四十八塊就一售而空。
“嬸子,豆腐雖然沒有了,可咱家還有豆腐腦,大碗兩文錢,小碗一文錢,可比豆腐好吃多了!豆腐腦很的,小孩子也能吃!”終於給客人下好麵條的趙四娘得了空,見一個年輕婦人懷裡抱著個三四歲大的小男孩,當她聽說一文錢一斤的豆腐已經賣完了時跌足長嘆,趙四娘忙向她推銷起豆腐腦。
“豆腐腦?那是啥玩意兒?”那婦人的孃家就在姜家灘附近的村子裡,今兒她是帶著丈夫和兒子從江對岸的村子那兒過來回孃家的。他們剛從碼頭上下來,聽說這家鋪子裡有便宜豆腐賣,她就進來了,誰知沒趕上。不過進都進來了,趕了半天路也乏了,索坐下來歇歇好了。雖不知豆腐腦是什麼,反正小碗就一文錢,不妨買上一碗。於是就招呼站在鋪子外,提著大包小包的丈夫進來,讓他掏錢買了一小碗。
那婦人的丈夫剛把拎著的東西放下坐穩,豆腐腦就端了上來。
只見半碗白的湯汁上,飄著好幾片雪白的豆花,豆花上配著翠綠的蔥花、碧綠的韭菜丁、淺紅的蝦皮和金黃的黃豆,煞是好看。
那婦人拿起湯匙舀了一口嚐了嚐,只覺湯汁鹹鮮味美,豆腐香滑,忙給懷裡的孩子也餵了一匙。那孩子吃了直呼好吃,催著他孃親再給他喂,不一會兒一碗豆腐腦就見了底。
她丈夫見孩子吃得香甜,而媳婦兒只吃上了一口,忙又掏錢買了一大碗給他媳婦兒。那婦人見丈夫體貼,心中快,又捨不得一個人吃一大碗,於是夫倆分食一碗。
旁邊的人見他們一家人吃得其樂融融,都好奇這豆腐腦是啥滋味。於是有好幾個人也叫上一小碗嚐鮮,結果吃過的人都說好吃。一時間豆腐腦也大賣起來。
不一會兒,面鋪裡就坐滿了人,來晚了的客人中,有耐心的站在桌子邊上等人走,沒耐心的直接端著碗站著就吃了。到了後來連站著吃都不行了,因為碗不夠了。
蹲在後面洗碗的姜月娥無比後悔,她沒有想到生意會這麼好,堅持自個兒一個人拿下洗碗的活計,硬是讓姜氏和趙三娘留在家中曬番薯粉,搞得自己現在累得滿頭大汗,還是跟不上髒碗撤下來的速度。
不過半個時辰後姜月娥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乾煸肥腸、肚肺湯和豆腐腦都相繼售空,終於沒有人催著她要碗了。
前面鋪子裡的姜老爺子他們也是一臉興奮,在送走最後一位客人後,開始麻利地收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