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青雲篇第四章‘拖’字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作者:餘雲飛一方面,希曼人在東北部攻城掠地的情報,仍然如雪片般飛來。而另一方面,在經過一系列的整合之後,杰特的私兵團終於像點樣了。但即使是這樣,兵力上的差距還是無法消除。整個利卡納東北部,能調動的,只有杰特的三萬三千,以及重組後的北方軍團六萬三千人。而蒂阿斯那支三萬五千人的私兵團,則以留守為名,留在城寬池深的東北重鎮——北耀城裡面。
另一方面…
怎樣都好,要一次全殲二十三萬希曼大軍,是不可能的事情。當上頭把:要北方軍團和拉洛私兵團死命抗敵的命令發下來後。哥亞魯已經寫信告訴杰特,阿洛斯托爾那邊就由他拖住。但尼亞哥夫和托馬斯的十五萬大軍就要杰特想辦法了。現在,只好期望希曼人出現破綻了。但問題是,那個托馬斯雖然是笨蛋,不過,在受到尼亞哥夫的節制下,一直表現得規規矩矩,兩支軍隊相隔不到五公里。
在得知以上情況後,黑炎馬上哭喪著臉,說道:“哥亞魯那個該死的老頭子,說得倒輕巧,讓他拖住阿洛斯托爾。哼哼!六萬多人對八萬多希曼軍,便宜全讓他佔了。我們可是要以三萬雜牌軍去打十五萬啊!而且還是對尼亞哥夫那個老不死的。”但是,莎朗馬上笑眯眯地揶揄他道:“哦?我記得,我的黑炎哥哥好像已經兩百多歲了。那麼,他口中說的老不死尼亞哥夫,起碼要三百歲才對啊!咿?有這麼長壽的人類嗎?”看到黑炎的臉不大好,莎朗接著說道:“啊!別生氣啦,黑炎哥——要知道,你可以擁有我這樣子年輕貌美的愛人,這可是你的福氣哦!”莎朗用一種嬌滴滴的聲調向黑炎撒嬌。
但,黑炎的回答是:“莎朗,你也不小了…”不過,話沒說完,立刻被莎朗打斷。
“什麼嘛!人家是二十出頭的女孩子嘛!你把人家說得那麼老。太過分了!”其餘的人馬上覺得可以把今天的午飯和晚飯一塊省掉了。不過,黑炎接下來的話更加辛辣。
“如果你的寶貝女兒爭氣一點,說不定你已經做了外婆了。”黑炎小聲嘀咕。
“什麼?”莎朗首先怒目圓睜,好像被踩到尾巴的貓似的。然後開始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
“你…你太傷人了!我…嗚嗚!我不想活了!”說罷,在擠出幾滴眼淚之後,出劍,扮做自刎狀。
“好了好了!都是我不好!是我的錯…”黑炎開始投降了。
“再鬧,就給我滾出去!如果讓大人心煩,我就幹掉你們!”秀一低喝一聲,同時,眼中突然寒芒大盛。一股強烈的壓迫從他的身上湧出來,一下子把兩人的氣勢壓住了。頓時,兩人好像老鼠見貓似的,不敢吱聲。
“還有問題嗎?”
“…沒有了。”兩人同時小聲說道。
“好啦,好啦!還是入正題吧!太鷹!你有什麼好主意?”杰特把眾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來。
太鷹沒有直接回答,反而說了一句奇怪的話。
“杰特,你知道為什麼這次不是尼亞哥夫當主帥嗎?”
“嗯…是有點奇怪。以尼亞哥夫的人望和戰績,怎麼都應該是他當主帥。而不應該當那個笨蛋托馬斯的保姆。”
“現在這種情況,證明我當初的努力沒有白費。”
“什麼?”所有人都驚奇地伸長了脖子,等太鷹的下文。
“尼亞哥夫現在的情況是功高震主!”太鷹鄭重地說出這句話。
“可以說明白一點嗎?”杰特問。
“尼亞哥夫儘管為人低調,多年來甘於為希曼守衛邊疆,但由於他戰功顯赫,而且深得軍心。所以,他不可避免地成為不少希曼大員的眼中釘。沒有人喜歡一個有如此影響力而又手握重兵的人當自己的手下。”
“但是,希曼女王好像才剛剛登基不久?怎麼會這麼快就想排除異己?”艾絲美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想排除異己的當然不是女王本人,而是…現任希曼宰相——現年32歲的馬爾薩斯!這傢伙,手握希曼大權,幾乎全部文臣都是他的黨羽。他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無法掌握希曼的軍隊。如果,他能夠連軍隊也掌握在手中的話,那麼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娶女王為,然後變相成為希曼之王了。如果怕下面的人反對的話,還可以讓自己的親戚幹這事!”
“呵呵呵!真有趣!”黑炎可是非常樂於聽到敵人內訌的消息。
太鷹繼續說道:“實際上,我們的‘盟友’已經開始行動了。那個希曼第十二軍軍團長——托馬斯,就是他的親侄子。但,他也知道,那個笨蛋不是大將之才。所以就把帶軍的任務踢給尼亞哥夫,而托馬斯就負責暗中找尼亞哥夫的錯處。不過,戰敗的話,肯定是尼亞哥夫背黑鍋…”這下子,杰特知道太鷹的想法了。
“哦!太鷹你的意思是:尼亞哥夫功高震主。如果,這次我們再…”突然,杰特和太鷹兩個傢伙同時賊賊地大聲笑起來。那副皮笑不笑的樣子,真的讓人不寒而顫。結果,‘惡魔二人組’這個名稱,迅速在杰特軍的高級將領中傳開了。看到眾人那副全身起了雞皮疙瘩的樣子,杰特馬上重新擺出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不過,眾人反而更加害怕了。這傢伙,樣子變得好快…
“不管怎麼樣,這次我們的目標就放在托馬斯身上。”太鷹做出了總結。
“好了,太鷹已經佈置好戰略方向。剩下的事情,屬於戰術範疇了。那,就讓我來吧…”杰特說道。
在另一方面,哥亞魯並不輕鬆。雖說自己擁有六萬多軍隊,但對方將領中無一人是庸手,而且除去三萬多步兵和大約一萬人左右的降兵、民夫外,他們還有五萬五千騎兵。